星际大亨 第221章

作者:一二32

  “这个学校怎么收人?”

  “不收外人,现在里面的学生都是诚邦的员工,王庄小学中学高中都是私立,都是诚邦给员工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建立的,整个村庄都是封闭的,不让人进去参观。”

  全国最强小学出现了。

  王庄小学!!

  全国各地有太多王庄了,不过以后大家说起的王庄小学,肯定是三合镇的王庄小学。

  当各地记者和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王庄外面时,看到的就是大夏天也蜂拥聚在一起的人群。

  大量从发达城市过来的少妇阿姨带着遮阳墨镜,坐在路边马扎上扇着扇子,表情焦急的看着前方的王庄大路。

  整个王庄像是一个小岛,被三米宽的护城河挡住。

  附近只有大片收完麦子的麦茬地,炎炎酷暑,一望无际的平原。

  在王庄护城河外面的道路是靠近麦田的环行路,大部分地方只有给机器用的两米宽地方。

  全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三合镇的前路,一条是通往麦田和面粉厂的后路。

  如今两个路口都被石墩子封住,并且拉上了三米高的铁门,只在铁门上留一个告示。

  【告示】

  王庄村委会:本庄学校均为私立,生源为本庄与三合镇联合村学生,初衷为解决诚邦集团职工和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不接赞助,不收外地人。

  ***

  来自魔都的苏常见挤到大铁门前面看着上面的告示,又和其余人一样拿出手机拍了下来。

  附近站着不少打扮成熟的中年男女,也有稍微年轻一些的夫妇。

  这些人都来自大城市,也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过来。

  等四十五岁的苏常见回去路边车子那里时,妻子许书兰慢慢站起来。

  “老苏,前面什么时候开门?”

  苏常见热的难受,擦了擦汗说:“不开,人家贴了告示说不收外地的。”

  太阳底下,许书兰感觉一阵魔幻,我们可是魔都人,在中州平原麦地里竟然成臭外地人了?

第222章 萝卜坑

  被挡在外面的不光是苏常见夫妇,还有许多看起来是中产以上的夫妇。

  这里不少人应该都是老板,都具备那种主动打招呼结识人的主管性能,而不是沉闷不语的见别人不收人,就自己走了。

  苏常见夫妇也是一样的人,很快一群人就在路边坐下认识了。

  在临安国有公司当经理的胖男人周康夫妇在认识了其余人后,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

  “要我说,他说不接受捐款,还是要捐款才行,哪有不要钱的学校?国内国外名校,都是有钱就能进!”

  周康的话让一部分人觉得对。

  只是一部分,另外一对知识分子夫妇就不认同。

  来自京城的张文逸夫妇带着即将初一的女儿过来求学。

  “我们钱再多还能有田二三多吗?田二三不缺钱,把手里的钱都分给了三合镇几万人,这里的人要是收别人的钱,田二三肯定不愿意。”

  张文逸看饿了一眼周康,觉得这个臭老板很蠢,没文化。

  周康同样觉得这个戴眼镜的三十多岁年轻人有些穷酸,不知道社会真理。

  可周康也同样认同了他说的话,田二三确实不缺钱。

  周康的老婆,一个穿着黑丝袜,涂抹的油腻的中年妇女也赞同张文逸的话。

  “咱们这么多人都加起来,也没有田二三有钱,依我看捐钱估计没用。”

  得到赞同的张文逸继续说:“你就算是花钱进去一两个,也会被其余人排挤,被田二三知道了肯定会丢出去,学校就是学校,依我看花钱不管用,要找教育局才行!”

  张文逸看向其余人,“我就是在京城当老师,有些事情你花钱都不知道给谁花,就得找领导,领导说话才管用!”

  附近一个沉默不语大半天的土老板骂道:“你放屁吧!老子我在这城里干了三十多年什么不知道?”

  “这是私立学校,你以为是公立学校啊?教育局要是能管他,我她妈的才不跑过来!”

  “我早就和教育局问过了,这边学校根本不听教育局的,里面老校长九十多岁了,宁愿解散学校也不会受他指导。”

  “我告诉你们,这里四个村都是一起的,你就算是京城大领导,也别想安排人插进来。”

  “就一条路!”中州土老板认真的说:“进诚邦!”

  张文逸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诚邦哪那么好进。”

  张文逸明显也赞同这个,没有抬杠。

  大家都算是中产或者以上阶级的人,很清楚诚邦集团在小县城的能量。

  田二三和教育局就不是一个路子,别说县里省里,就算是教育部的也别想管他一个企业家。

  诚邦集团从上到下,都没有求过别人。

  小县城的教育局局长,根本没资格和田二三对话,更不要说硬塞人进去了。

  之前领导塞进来的关系户,也都被田二三使用各种手段筛选了出去。

  在外界看来肯定不是筛选,是大部分女人都没有忍住年薪过亿的诱惑,出去创业了。

  那些女主播太拉仇恨了,降低了田二三不断赶人这个事情的影响。

  有些人没跳槽的打算,但是田二三就找茬开除她,比如查社交账号,找不正当言论,或者是泄密之类的平常事情。

  被开除的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离职的时候为了面子都嘴硬说这里不好,要换个更体面的工作。

  诚邦集团最大的负面状况,就是田二三好色,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后宫,尤其是在诚邦大楼那里养了一大群年轻漂亮的女人给自己生孩子。

  张文逸的妻子叹息道:“我们也想进诚邦集团工作,但是那里要求太高了,去年申请了一次都没通过。”

  魔都的许书兰打量了一下张文逸的妻子。

  “我看你长得挺漂亮的,这样都进不去吗?是不是照片没拍好?”

  张文逸直接说:“诚邦没那么好进,那里招人的要求非常高,整个京城能通过AI公司技术考核的人不超过两百,招女工的标准不知道,年纪大了不好进。”

  中州土老板露出自大的微笑。

  “你们不懂这里面的事情!”

  其余人都看向这个坐着的胖老板。

  土老板得意的说:“诚邦集团不止诚邦贸易大楼,还有诚邦商厦、诚邦建筑、诚邦医院,现在AI公司和服装厂都不算诚邦的,罐头厂本来就不是。”

  “王庄这里招老师,肯定算诚邦的,只要进去当老师、当医生,实在不行当工人和售货员,那就是诚邦集团的员工了!”

  “我们县多的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太婆在诚邦商厦干活,都算是诚邦人!”

  “听说今年打算招四五千人、医生老师售货员,还有贸易大楼要招的漂亮女人。”

  土老板笑了笑,明明是田二三要招女人,他说着说着就替别人高兴了。

  许书兰迅速说:“是真的吗?”

  土老板爽快的笑着,“肯定是真的,诚邦每年都招人,他们集团去年跳槽了不少人,好多人因为买房子的事情离职了。”

  众人听到后就都想起来了这个事情。

  周康的老婆询问说:“我们家在临安和魔都京城都有房子,我女儿要是进诚邦的话,能进去吗?”

  附近的人解释说:“这个没事,只要别在桃县买就行了,我认识几个诚邦的外地人,都是京城和魔都过去的,在外地也有房子,进诚邦没影响。”

  许书兰皱起眉头。

  外地人?魔都和京城?

  理论上确实是外地人,实际上也是,就是给人的感觉不太好。

  尽管不舒服,但是许书兰和丈夫还是打算去一个人到诚邦集团。

  诚邦集团的工资低,待遇好,福利也稳定。

  尤其是包吃包住,工作也不累,还能解决住房养老和子女教育问题,附近也有热闹的商场和娱乐场所,不算小地方。

  再有就是王庄高中太牛逼了,比国内国外所有名校都厉害。

  走关系是走关系,大部分家长实际上非常想要子女成材。

  王庄高中能让一百个考生进入本省前一百,这绝对是学校和老师的实力。

  可惜这个高中不向几个大学提供人才,教育出来的学生直接打包送去诚邦就业。

  全国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此时也都把目光放在诚邦集团身上。

  高考试卷已经被各大高校想办法弄到手了,这些人很容易搞到一些不对外公开的东西。

  顶级高校开会讨论这个事情。

  几个主要领导讨论事情,周围十几个行政在听,在做笔记,在偷偷录音。

  “作弊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使是作弊了,也不应该是全部人作弊。”

  “这个王庄高中的学生并非都是附近农民的孩子,还有许多来自县城和魔都、京城的人,我们找几个初中高中要了成绩,发现过去的十多位高中生的成绩很一般,在那些百名之外的普通学校都属于中下等,不受老师学校重视。”

  “王庄的成绩不对教育局公布,那里是私立学校,相当的封闭,我想在王庄高中在教育方面一定有极高的建树,拥有只对少部分人进行的精英化启蒙手段。”

  一个校领导询问说:“那我们可以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安排老师过去学习。”

  负责调查的主任摇了摇头,“不行,那边根本不想进步,县里教育局想要过去调查都被拒绝了,他们不接受外地学生,也不接受关系户,除了诚邦集团的员工外,就只收他们附近四个村庄的人。”

  一个女老师询问:“诚邦给他们钱了,我们也可以给。”

  主人解释说:“不是钱的事情,王庄几乎所有人都在诚邦集团,田二三还没有名气的时候,王庄的人就和他一起打工了,属于一起创业的股东。”

  “王庄虽然属于三合镇,但实际上当家做主的是一个九十岁的老党员,这个王有礼一家都在给田二三打工。”

  “王有礼出生于1926年人,十五岁当兵,小学文化,通讯兵退役后在家当村长、老师、校长,退休村书记。”

  “他死后,王庄小学在田二三的管理下才步入了正规,没有以前那么低调。”

  附近行政人员都算了一下,很快发现这个老头子极不简单!

  一群领导讨论了一下,纷纷发现有些工作没办法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