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周茂学思索着。
眼下科举这条路子他是放弃了,实在不愿意再坚持。
东郊大学发展似乎很好!这条路不错....。
如果真能解决黑厂问题,那将来必是一桩光宗耀祖的大事。
更何况爹都已经说了,这方正一吃罪不起,未来前途无可估量。
这样的一个狠人欣赏自己,还愿意给自己面子,能跟着他混,如何不答应呢?
只是自己原本是反对东郊大学的,不少人都知道了,现在直接投身东郊大学未免有些....
看他还未下定决心,方正一诱惑道:“本侯入官场至今,常思何谓成功之道。至今已有头绪,所谓成功,一成的技能,六成的运气,现如今你这两项在我看来都已经俱全,那唯一欠缺的就是最后三成。”
“那三成是什么?”周茂学好奇心顿生。
“勇气。”
勇气!
周茂学当即不再犹豫,语气郑重道:“学生愿意!”
方正一心中暗笑,点头肯定道:“好!既然你愿意,我给你批个条子,明日你就到东郊大学报道,你先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工作中。”
“你是半路加入,咱们实习生啊,是没有工资的,会苦一些。嗯...不过呢你应该也知道,咱们这东郊大学呀事情没少办,银子也花的多,哪怕是转正了工资也谈不上多高,本侯为了节约资金,也只象征性的在学校里一年拿一文钱年薪。”
“你出身高贵,我担心银子发的少你看不上,将来心里落埋怨。”
周茂学连忙摆手:“不不不!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成!学生也愿意领一文钱年薪!”
“好!”方正一抚掌赞叹,“你家里不缺钱,若是真愿意,那你可就是除了校长之外第二个领年薪的了。”
“是么?”周茂学乐了,顿时感觉与有荣焉,脸上增光。
行啊,跟建业侯一个待遇!说出去有面子啊。
一文年薪,听着格局就就不一般!
方正一话锋一转,开口问道:“按理说以你的身份应该有许多朋友,认识许多士绅吧?”
“是。”周茂学有些疑惑。
“你要是有能力,完全可以把你的那些朋友一个个全部拉进来!到东郊大学一起发光发热,你要是把这事儿办成了,凭借你们的才学,将来东郊大学给你们单开一个学院都不成问题。”方正一疯狂画着大饼。
来个不差钱,打白工的,人脉也不能浪费!
如果能通过他加速‘腐蚀’更多京中士绅阶层,那东郊大学的推广就省心多了。
周茂才正色道:“侯爷,我的那些朋友确实许多人都对东郊大学颇有微词,但现在在学生看来,终归是了解不够,如果能经我劝导,想来他们必会明白侯爷的良苦用心。”
方正一起身走到周茂学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你有这份心就没问题了,那你就好好干吧。”
“切记,始于初心,成于坚守。一件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乘以时间的长度,也能成就人生的厚度。”
“奉献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离不开经年累月的修身正己。”
说的太好了!
周茂学热血上涌,大声道:“侯爷之言,学生必谨记在心!”
方正一坐回原位,挥笔写了张条子,向周茂学递了过去:“明日拿着他去东郊大学报道,没什么事你可以先回家了。”
周茂学犹犹豫豫道:“学生其实心里还有两个疑惑。”
“请讲。”
“当初...学生在侯府门前,曾被一名叫孙啸川的人殴打,那些人是不是....”
“不是!”方正一矢口否认,“孙啸川其人罪大恶极,坏事干尽,罄竹难书!我知道你在怀疑锦衣卫对不对?你可以去京城里打听打听,孙啸川干的坏事多了去了,现在还被通缉之中。”
原来如此...只是自己倒霉碰上了这种恶人。
周茂学心道。
“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那把剑是怎么回事?难道侯爷真的有传说中剑仙的本事?”周茂学眼里满是希冀。
旁的不说,进门这一手实在吊炸天,如果能学个一招半式....
“这是科学!东大里会教。”
“科学?学生懂了!”
周茂学肃然起敬。
......
第1082章 手表问世
“事情就是这个情况,眼下臣已经将后续全部收尾了,还有些举子不愿意放弃,但是大势去了,在京中滞留了几天,他们自己就散了。”
御花园内,方正一跟景帝两人闲逛着。
园内翠绿成荫,时不时有清脆的鸟鸣声响起。
以往这段时间,方正一巨细无遗的讲了一遍。
景帝听罢,脚步顿了下,眼带笑意道:“这件事办的确实漂亮,朕没想到你还有如此解法。”
方正一道:“这不算什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且那些读书人本就有各怀私心,这目的不纯自然不能坚持长久。”
景帝点点头:“周鸿跟随朕打拼一生,兢兢业业,他儿子既然有心向好,在你手下做事,你对他记得好一点。”
方正一咧开嘴角道:“这一点您放心,要说周大人那可真是心明眼亮,他儿子也不错。”
“在臣手下做事,臣保证让他加速成长,早日成为国之砖石。”
景帝眉一挑,不置可否。
方正一问道:“不知陛下以为黑厂的情况如何?”
景帝脚步一缓,抬头想了想道:“朕倒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读书人不识人间疾苦,按照你所言,那厂中生活似乎不错,朕见过更苦的。若是一力提高百姓待遇,工厂关系铁路命脉,朕担心会延误这个进程。”
好家伙,比我还激进!
看来这千古帝王,再仁善爱民也抵不过建造奇观,名留千古的诱惑。
方正一颔首道:“陛下英明,如果一力提高百姓待遇确实会延误建设的进程,可是一味偏袒厂方,他们早晚会变本加厉,朝廷还需得在其中取得一个平衡。”
“如今已经有了这个苗头,百姓目光短浅,往往只图眼前之利。几岁的孩童,为换取微薄的收入就将其送入童工。对于孩童来说,厂中工作危险颇多,不但浪费了大好年华,将来甚至可能落下残疾。”
“未来工厂还会兴建,如果事态蔓延扩大,这便是有损国体了,臣建议朝廷早做考虑,当立法限制。”
景帝皱眉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几岁的孩子能做些什么?敲骨吸髓莫过于此,你拟出一套章程递上来吧,尽早将此事议过。”
“臣已经写好带来了。”方正一直接从袖中掏出一套奏本。
这童工问题历史课上可没少学,虽然于国于他而言谈不上什么大问题,但是能尽早解决最好。
资本家为了省那点利润,连小孩都要压榨,实在没有必要。
百姓生活确实苦,想多换一点钱,这方正一也能理解。
但是从全局来看大部分百姓多了那点,也不能致富,少了那点也不至于饿死。
用法律限制能过滤掉一部分人,至于剩下的极贫的一群人,总有漏洞让他们钻一钻。
“你今日是有备而来啊。”景帝笑着,示意郭天养将奏章收了起来,“那太子那边呢?你跟朕说他对厂中情况了解很深,最近不在宫中,他在何处?”
方正一道:“臣刚才说要在厂方跟工人中找到一个平衡,殿下已经有了思路,他在探寻其中的管理方法。”
景帝面无表情,不知在思忖什么。
方正一打量了他两眼,补充说道:
“殿下现在能多了解工厂还有管理方式迫在眉睫,眼下时局已变,将来大景的土地上会有无数工厂拔地而起。”
“东郊大学还在致力改造蒸汽机,将来若是改造过后的蒸汽机大规模铺开进入厂中,整个大景的生产过程与传统方式将天差地别,人力的协调配合也会出现全新的面貌,这是朝廷不曾经历过的,甚至想以史为鉴都没有先例可察。”
“当下正逢其时,可以从一开始入手深入了解并且掌握规律,所以殿下请臣代为向陛下告假,有可能时常不在宫中,等事情有了眉目再向陛下陈述。”
景帝思索良久,才开口说道:“这就像火器出现,战争的方略也急需调整一般,对不对?”
“不错,正是此理。”
“也罢,那就任由他去吧。先帝年轻时,朕和其他几名兄弟也都曾在外历练过,出去活动活动也不算什么,而且朕现在也管不了他了。不过告诉他还是要定时回宫,宫中现在有许多奏报都给他誊抄了一份,政事不可耽搁。”
闻言,方正一松了口气。
还算顺利。
两人脚步停在亭子前,景帝道:“朕累了,陪朕坐坐吧。”
二人入亭中,景帝刚想开口继续问些问题。
方正一从怀中套了两下,拿出一个金丝缎面,上面绣着云纹的小盒子呈到景帝面前:“儿臣今日来,其实还给父皇带了一件礼物。”
景帝看着小盒子不禁乐了:“不过节,送什么礼物?打开瞧瞧吧。”
方正一打开盒子,露出里面金灿灿的小物件。
景帝目光一凝:“怀表?你不是送过朕一块怀表了吗?不对,这怎么还带着带子?”
方正一摇头笑道:“非也,这不是怀表,是手表,戴在手上的,儿臣帮您戴上。”
景帝好奇的伸出手,方正一将手表三两下戴在了他腕上,咔哒一声卡扣合牢。
抬手晃了晃手腕,又看了两眼手表,喜上心头。
一块大金表,链子跟表壳都是纯金的,外面玻璃盖扣着,里面碎玻璃镶了一圈,表冠上用的也是玻璃。
表针虽然细小,上面隐约可见一条金龙,中央嵌着玻璃....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极为精美。
“这倒真是好东西,看时间更方便了。”景帝惊喜道,“这又是桃源县的产物?”
方正一从怀中掏出了另一块手表,戴在了自己手上。
这手表朴实无华,通体纯银。
一块大银表,上面镶满了钻石。
不是方总小气,实在是这钻石的加工难度不低,没玻璃处理的那么完美。
试制了两块表感觉没玻璃观感好,索性就把碎钻都给自己用了,都是边角料,勤俭节约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