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82章

作者:板面王仔

李元照纳闷道:“老方,什么时候修房子啊,修广场管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

“错了,这广场有大用,百姓娱乐生活不足,要先丰富其精神,人开心了才有干劲。”

“咱们还要搞抽奖,必须当着所有百姓的面抽!难不成还能背地里抽完过半个时辰再说结果吗?那我方正一不成了卖彩票的了!?”

李元照一脸迷惑:“啥叫彩票?”

“咳咳咳..”方正一尴尬的咳了两下,说秃噜嘴了,“这个彩票可是好东西,以后咱们会搞,也是抽奖,不过那个得好好弄,不能这么粗糙了。”

还有一点其实是方正一感觉现在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准备在广场上搭个戏台子,每日请戏班来唱戏,最好找桃源县的年轻人给写一些新的本子。

除了倡导大家讲卫生,干好事等正能量之类的作用。

还能做点广告什么的......

第104章 狗大户哪里有?

半个月的时间里,半山坊内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

首先就是有诸多民宅被拆除,清出了一片巨大的广场,广场路面全部换成石板铺路,最里的位置已经搭好了舞台,广场周边用木架搭了几个硕大的广告牌,目前还空着。

同时广场中还设置了各种花草等装饰物,又规划了不少摊点的贩售的位置,虽然还未开始招商,但是不少头脑灵活的人已经自觉的跑到广场上来摆摊了。

方正一也乐见其成,现在百姓都没钱,难得有几个有勇气有生意头脑的人愿意站出来。

所以还特别命令了兵马司派人主动保护好这些小商小贩,免遭地痞流氓的骚扰。

街道两旁也都植上了一排排小树,不过并不是统一的树种,杂七杂八的小树都是从城外山上挖过来的,方便的很。

最主要的是半山坊的公厕数量大增,同时命令百姓不允许随意倾倒粪桶,公厕后方已经留好了位置,要统一倾倒,统一收集处理。

若是发现直接重罚,因为公厕建的密集,百姓倒也不觉得太麻烦,另一方面怕被罚款所以都很积极主动。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难免出现意外,按照原计划设计的公厕粪坑尺寸是能够满足半山坊百姓的需求。

但是拉屎抽奖这件事儿不胫而走,周边几个坊市的百姓都慕名而来到半山坊拉屎,一时间粪量大涨...

所以原定的坑显然不够用了,临时又命人加深加宽。

也是因为如此,涌入半山坊的流动人口增加,短时间区域内的消费也有所增长。

百姓们乐见其成。

可以说半山坊百姓对现状十分满意,仅仅是改变卫生一项,既没有过分扰民还大大增加了生活质量。

半山坊或许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因为上厕所推动旅游产业的坊市.....

为了能方便进行工作,方正一也在半山坊购置了一套宅子。

同时家里的家丁护院也增加了一番,毕竟半山坊的改造才刚刚开始,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拦路大盗是没有,小蟊贼还是少不了的。

像小桃没事就愿意到街上晃悠,方正一不放心又给多配了几个保镖。

在方正一的宣传下,半山坊的百姓大多都知道,这半个多月来的巨大变化,乃是因为李公子跟赛先生来到了半山坊。

所以三人在日常巡街时,道路两旁不断的有人跟方正一和李元照打着招呼。

李元照总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对于管理半山坊的热情越来越高,虽然没做啥事。

............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方正一三人坐在茶摊上,观察着街上的行人。

李元照笑着道:“老方,还是你有办法,没想到只有半个多月就变化这么大。”

“我要把全城都这样改造一番!”

方正一啜了口茶水,吃了一嘴的茶叶渣,吐了口吐沫:“好哇,这段时间改造花了不到两千两银子,主要花在了大量收购百姓房屋,其余的就是人工支出加上购买材料。”

“这还只是开始,之后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不过咱们就按照目前这个标准算...京城一百零八坊,一共需要二十一万六千两。”

“你帮我去找陛下要钱!”

李元照讪笑两声:“那你手里还有钱么...没钱了怎么办?”

“有,几万两总归是有的,半山坊对标桃源县,做好全面的基础改造大概是够了,更多的么...那没了。”

“钱这么方面,咱们没有可以找狗大户要!”

方正一漫不经心的拨着茶杯中的茶渣,眉头紧锁。

这里面加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是喝不惯,市面上炒茶价格起的太高,得赶紧把茶叶的价格打下来。

帮景帝卖茶叶是个任务,推广茶叶也是他的必要工作之一。

一是炒茶好喝,二是能给百姓多补充点营养物质,一般百姓普遍都缺乏营养,能多补点是点。

三是茶要烧开了喝,百姓更喜欢喝生水,京城的地下水污染严重,总是有一股苦味。

而且不卫生非常容易害病。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简单,就是让百姓烧水喝就可以了,但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极难扭转。

最核心的问题是底层百姓缺乏燃料,热饭热菜吃的都少,更何况专门烧水喝了。

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

煮开水比做饭更费燃料,宋元时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饭外不生火,更不会烧水。

哪怕是到了清代,喝开水防止坏肚子这个习惯也只是在上层社会流行,普通百姓只喝凉水。

方正一思来想去也没找到完美方案,茶是上瘾品,如果能提供物美价廉的茶叶,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能缓解这个问题。

但回到根本,还是百姓没钱,得搞钱!!

“哪里有狗大户?”李元照见方正一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方正一神色复杂的看向李元照。

那还用找么,你老李家就是全城最大的狗大户。

“这狗大户么...京城内满地都是,还记得咱们在祈缘节那些买首饰的人么,他们都是狗大户。”

“要把人都引到半山坊也容易,我手里还有几块“海洋之心”“森林之心”“岩浆之心”“XX之心”极品钻石呐,过些日子在半山广场搞个拍卖会宣传出去!”

“到时候人不就来了嘛,再写个口号,【穷逼勿入半山坊】以衬托半山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妥了!”

李元照有些无语:“老方,咱们总这么坑蒙拐骗也不是个事儿吧?”

方正一一瞪眼:“什么坑蒙拐骗,我这是市场营销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皇权社会,狗大户没有几个是干净的,方正一当乞丐那些日子算是见识了。

那时候观念还没扭转过来,一直用现代人的道德观审视这个世界,毫无疑问差点被碰了个支离破碎。

资本跟权利的结合无情的碾压着百姓的尊严。

手下不少乞丐都是逃奴,欠债者或是惹了贵人的普通百姓,不堪生活重负,一路沦为社会最底层浑浑噩噩度日,再起不能。

一个小错误,一生就被搭进去了。

若是被抓到...你连采棉花的机会都没有!

好在方正一及时把脸丢了,道德观成功保留了下来。

两人闲聊间,一个戴着红袖标的老太太凑了过来。

搓着手讪笑着看向方正一:“那个..赛先生,随地吐痰..三文。”

...........

第105章 你们是来拉屎的吧?

一辆马车从内城缓缓朝外城驶来。

车中老者眉头紧锁,捧着手上的书本,时不时看上一眼但是转头又是叹息,显然是心不在焉。

突然感觉车身有些震颤,缓缓揭开车上的布帘朝外看去,原来已经深入外城地界,平坦的石板路变成了土路。

道路两旁还有地痞闲汉在街边打趣。

老者眉头皱的更深了,忍不住叹了口气。

马车继续前行,又走了一会儿,突然咣当一声,马车的车辕连带着马翘起一大块。

车中老者也是苦不堪言,头顶直直的撞向了车顶,发出了咚的一声。

好在翘起的幅度不算太大,马车没有翻过去。

待马车恢复正常后,车夫一脸歉意的凑到车厢旁,大声道:“老爷,您没事吧!刚才碰到了个大坑!”

老者揉着头顶,忍着心里的怒火,道:“没事,注意一些!”

没事!车夫闻言笑了,接着回去驾车。

马车开始继续缓缓前行,只是前方的路不甚好走,还是一直颠簸着,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加上头顶的疼痛,让老者心烦意乱。

钻出车厢对车夫道:“此处是何地了?”

车夫老老实实答:“回老爷,这是平康坊,不远就是半山坊了。”

“停!停车!”

马车停靠在路边,老者扶着车架跳下了马车,对车夫叮嘱道:“你先去半山坊吧,老夫自行走过去!”

车夫没说别的,应了一声后驾车朝着半山坊去了。

老者在街上慢慢走着,脸上一片愁云惨淡之色。

街边这景象实在是不甚美观,简而言之,乱七八糟。

见到有人随处方便老者以袖障目,一副不忍直视的神色。

突然身后又路过一辆马车,车窗出现了两个老头,伸出手朝着老者挥舞,口中喊道:“李公!李公!”

李岩松回头一看,竟是郑桥跟张东相。

眉头不禁舒展开,忍不住道:“你们怎么来这儿了?”

张东相道:“我们也是半路遇上的,这不赶上休沐,有一阵子没见太子,放心不下想去瞧瞧!”

郑桥应和道:“正是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