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最夸张的是一支关于铁厂的股票,短短几天竟然从一两二钱,涨到了二两之多!
挂红牌代表上涨,绿牌代表下降。
满厅飘红...似乎一切都很完美,没有任何人在其中受到损失。
而且他竟然意外的在里面看到了不少熟识的面孔。
朝中已经有人跑到这来炒股了,但是明面上竟然没有讨论,个个都在下面闷声发大财...
见此情景,许温书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抑郁了...
完美...一切展现出来的东西都太过完美了。
他早已经过了热血沸腾,善于冲动的年龄,现在已经是身经百战了!
活了大半辈子除了之前的土豆、红薯、热气球、青霉素、火车、蒸汽机、东郊大学的.....他什么没见过!
世上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东西,这背后一定会有巨大的隐患没有爆发出来。
只不过这隐患是什么,具体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他还没想明白。
而且交易所背后的人颇为神秘,他一直没打听出来...
这一日许温书如常下值,刚走到门口,身形顿时一阵趔趄。
好在身边有下属手疾眼快的搀住了他:“哎呦,大人您小心点门槛呀。最近下官见您怎么魂不守舍的?莫非是家中有什么事?”
许温书站定,摆手苦笑道:“无事无事。”
下属问道:“那可是因为今日晌午工部又来要银子了?”
许温书蹙眉道:“什么?工部晌午又来要银子了?不是答应给批十万两,怎么还没完没了的,他们又要多少?”
下属低声道:“他们说工部建五座新的工坊,规格一定要超过皇家科学院,还要招揽大批人手,所以十万两远远不够...起码再追加一百万两!”
“怎么!”许温书大怒,“上次要一百万两现在一百万也不够,要一百一十万了!?”
下属苦笑:“下官或许知道点内情,听说工部去东郊大学那边学习,想请回一批教师去工部教学,但是被那边给婉拒了,还暗中嘲笑工部都是些穷逼,没有像样的工艺,学又学不会听又听不懂,以后皇家科学院可以取而代之。”
“后来姜尚书知道这件事被气的送到了太医那,好在没什么大事。但是工部这脸是结结实实被打了一巴掌,所以要全面大改,准备压对方一头,可许多设备都必须从桃源县订购,那边要价是真狠啊...所以预算涨了。”
许温书气的直哆嗦:“皇家科学院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方正一怎么管的,他们打架,火还要烧到老夫头上?真是岂有此理!”
“谁说不是呢?下官已经帮您推了,您消消气。”
许温书无力摆手:“老夫先走了,以后工部要是还因为这事找来,就拖着!看谁耗的起!”
回到家中,许温书无力的在书房一靠。
烂事是一桩接着一桩...最近不知怎的,要钱的人突然变多了。
该怎么搪塞呢...
正思考着对策,下人忽然来报:“老爷,府外有人拿着拜帖求见,那人叫刘忠顺自称是一普通商贾。老爷,要不要把人撵走?”
刘中顺,这名字听得有点耳熟。
好像是桃源新城卖房子的。
许温书想了想,反应了过来,问道:“他来见老夫何事?”
“他没说,但是看样子带了不少书来见您。”
书?有点意思。
许温书一捋胡须,道:“让他到厅中等老夫。”
....
厅中。
刘忠顺惴惴不安的等在位子上,身旁是一摞交易所的资料。
这可是自交易所成立以来所有统计出来的信息。
老爷之前来信通知已经安排好了怎么办。
现在就差最后一环,也不知许尚书这人怎样,好不好说话。
除了老爷,他没跟这么大官打过交道,实在心里没有底。
他心中不断演练着说辞,许温书已经换好了一身常服从侧门走出。
见主人出现,刘忠顺赶忙起身行礼:“草民刘忠顺,见过许大人!”
许温书一挥手:“啊,不必多礼。老夫对你有些印象,桃园新城是你的产业吧?你是建业侯的人。”
刘忠顺忙道:“不是不是,草民确实是桃源县人,但是跟我们老爷没什么关系,桃源新城是我的产业。”
“嘿,装什么装,那些话骗骗外人就算了!你找老夫来有什么事,莫非是房子出了问题?”许温书问道。
这尚书说话还挺直!
刘忠顺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跟聪明人打交道往往是省心的。
于是他拍了拍桌案上的一摞书,开门见山道:“草民这次来不是因为房子,其实另有要事!”
“京中最近流行的交易所不知许大人可曾听闻,交易所正是草民亲自成立的!”
许温书面露惊容:“你就是交易所背后的主人?你来找老夫是干嘛?”
刘忠顺忽然对向许温书拱手行礼,脸色一时间变得无比庄严:“交易所一直在民间运行,也由商贾掌管,这绝非长久之道!尤其是许多商贾利欲熏心,想利用其中漏洞敛取暴利!”
“草民成立交易所的初衷是好的,可随着交易所如今日益壮大早晚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它已经事关无数百姓,关不能关,所以草民斗胆想请许大人出手监管!”
“论财政之能事无人能出许大人其右,还请大人助天下百姓一臂之力,不能让其成为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胡作非为!”
看着刘忠顺一脸恳切,许温书顿时感觉如在梦里。
交易所到底是不是你开的...?
......
第1022章 义商啊!
“你不是在给老夫开玩笑吧?交易所既然是你一手成立,现在主动来寻求老夫去监管?”许温书半信半疑道。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刘忠顺表情无比诚恳,看起来无懈可击。
作为前专业乞丐加上顶级富豪,演技这方面的bUff基本上已经叠满了!
许温书看了好几眼,愣是瞧不出端倪,只能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忠顺继续道:“看大人您的反应,想必您应该已经对交易所早有了解,所以草民就不再赘言了。”
“交易所当下看着红火,只不过是因为成立时间尚早,加之挂牌上市的那些买卖都是从许多商贾精挑细选而出的,可以说交易所内能挂牌的,个个都是精品。”
“可随着时间愈长,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有限,当下的股票价格已经被不断炒高,加上各种真假不明的传言愈演愈烈,将来股价怕是会远远超出那些生意本身的价值。这就像是....”
刘忠顺说到这卡了一下,由于词汇量不够,脑海中开始苦思冥想。
忽然灵光一闪,他猛地一拍脑门:“泡沫!就像胰子水里被搅起来的泡沫一样!如此,早晚有一天这泡沫会破裂,无数百姓生计受到影响。”
说的倒算是透彻易懂,许温书心中暗自点头。
刘忠顺接着道:“另一方面,交易所虽然是我一手成立,但是初期加入了许多有实力的商贾。我虽一力主张严格限制挂牌上市的那些生意,但是其他人却与我想法不同,许多人不满足现状想要加速这个过程。”
“虽然我现在一力阻拦,但是交易所越发红火,更多人急着捞金,将来难免承受不住这股压力。将来万一有掺假的买卖在交易所上市,通过谣言动乱人心,大肆敛财,这又是一桩大问题。”
“若是因此搞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这个责任到底谁来负?纵然轮不到草民头上,但是草民心中也无法接受本可以阻止的灾难在我手下发生!”
“草民本是桃源县人,建业侯从我做生意之初便时时刻刻告诫我,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违法乱纪的事更是碰不都不能碰!”刘忠顺说的情真意切:“所以草民这才特地前来拜访尚书府,恳请朝廷介入交易所!我刘忠顺愿意分文不取,协助朝廷进行完善其中纪律。”
“交易所是极好的,草民不希望将来因为发生意外而被朝廷关停,它能让许多优秀的商贾快速扩大自己的生意,造福百姓,所以草民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天下的同行,还望大人明鉴!”
这是何等的义商啊!
许温书听罢内心有些震撼,沉吟良久,抬手高声道:“来人,上茶!上好茶!”
说完又伸手一指座椅,道:“阁下真乃儒商,老夫至今还从未见过你这等的商贾,若是天下人都如你一般,那我大景何愁不兴啊。”
刘忠顺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坐下。
不料许温书话锋一转道:“既然你是桃源县人,交易所背后其实也有建业侯参与吧?”
刘忠顺眉间稍动了一下,而后面色淡然道:“回大人,草民确实是桃源县人。桃源县人也皆称建业侯为老爷,这也是积年累月形成的习惯。”
“但是这交易所确实与我家老爷并无太大关联,实不相瞒,起初交易所的想法确实是他所提出,但是后来建立以及施行他都未曾参加过...”
话未说完,许温书抬手打断他道:“行了,你也不必多解释,老夫只是随口一问。”
刘忠顺心中不免忐忑:“那大人的意思是?”
“你之前所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老夫有一个问题,建业侯不插手,那做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许温书问道。
刘忠顺摇头:“单纯于私利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我家老爷他...他就是这样的人。”
许温书没有言语,背着手开始在厅中踱步,时而皱眉时而叹息。
偶然间见到刘忠顺在偷瞄自己,许温书不由得道:“建业侯确实是个奇人,总是让人看不懂。”
“火车铁路一事换做常人早已利用优势去赚钱,这在朝廷中也不算犯忌,但是偏偏他把机会全部拱手与人,这一点确实无人能及,老夫倒也相信他不是为了私利。”
“不过,户部插手交易所一事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说动的。老夫还要再三考虑,深入了解,这件事是好是坏还未有定数,你就先请回吧。”
刘忠顺忙起身,道:“许大人所言有理,所以草民今日已经把关于交易所的所有资料带到。”
说着指向手边的一摞书,“这些就是交易所成立至今所有的交易信息,包括哪些已经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生意,以及草民的一些心得感悟尽皆在此。”
许温书目光以到资料上 ,目光震动:“真的?”
“许大人可随意观看。”
许温书随手抄起一本,仔细阅读起来,不过翻了几页便倒吸一口凉气。
这随手翻开的几页,记载的都是密密麻麻的交易信息,每一笔的数额都算不上是小数。
连续翻看十数页,许温书面带愁容的合上了资料。
可怕...这交易所小小的改变,引动的力量恐怕远超过他的想象,朝廷已经不可忽视了。
眼下已经不是户部介入不介入的问题,而是朝廷必须重视起来。
这样汹涌的一支力量在民间继续肆虐下去,恐怕真如刘忠顺所言会发生许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