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685章

作者:板面王仔

横江府离京城这么近,百姓也不应该受饿,莫非是看走眼了?

景帝身后的李岩松、杨英才、许温书等人倒是聊的欢快,隐约间能听见孙盛的名字,看起来对于这种有能力的后进是欣赏备至。

等孙盛全部讲述完,景帝不禁夸赞道:“好,孙卿治理有功。沿途走来,确实称得上是秩序井然。”

“百姓安居乐业,朕也安心了。这一路上旅途劳顿,你们谁要是累了就回去休息,朕想去城外看看农田的情况,亲自问一问百姓收成如何。”

闻听此言,孙盛身后的两名官吏脸色有些难看,又低声嘀咕了起来。

“臣等不累,愿陪陛下。”群臣齐声应了一声,不过心里都有点无奈。

谁能那么没眼色,这时候回去休息啊...陛下这体力忒好了点。

“请陛下稍等,臣去准备车马。”孙盛转身命人去准备车驾。

景帝这时看向方正一,问道:“你感觉如何?”

“臣觉得...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方正一迟疑道。

“一会儿,你与朕同乘一轿。”

.....

轿内,景帝再次问道:“正一,你认为此地治理如何?朕要听心里话。”

“陛下为何有此一问?”方正一反问。

景帝沉默了片刻:“孙盛所言有理有据,但是做事难在细节。”

“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朕更懂,他能表现得如此完美,未免过于顺利了。而且朕看新樟百姓的状态远不如京城百姓,难道你没看出来吗?”

方正一想了想,道:“陛下慧眼如炬,臣也是这么觉得。但是臣也确实没能挑出毛病,最好的办法当是找几个百姓直接问问,陛下心有疑问刚才为何没找几个百姓呢?”

“新樟县衙的人都在,如果真有问题,当着他们的面找与不找没有意义。不过既然你跟其他诸位爱卿都没有看出问题,或许是朕多多虑了,想来孙盛确实是有真本事,等都看完咱们就直奔平万县。”

....

车队驶出城外,很快便到了大片农田附近。

景帝率众下马,风有些大,成片的麦子在风的吹拂下,齐齐律动,赏心悦目。

景帝脸上重新挂起笑容:“看来今年的收成也应当不错,走吧继续往前看看。”

走了没多远的路,一道人影出现在田垄上,背对众人而坐,看穿着打扮是个农民。

景帝朝方正一使了个眼色,方正一心领神会小跑上去。

“老乡,你是本地人么?”

那农民回过头,手里握着个馅饼,瞧了眼方正一点点头:“是,有事?”

“呃...你吃啥呢?”方正一盯着他手中馅饼问道。

“肉饼。”

“刮着风你不回家,坐外面吃饭?”

“看着麦子吃饭香,不想回,咋了?”

方正一再次仔细打量他几眼,神色有些莫名。

弄虚作假没人比得过他,而且他治县那么久也没见过这种神经病,古代种地的农民哪有这浪漫情怀,天天累死个屁的了,有时间休息还有心情跑这感叹美好生活?他现在可以确定了,新樟县绝对有问题!

景帝等一众人,起初听到二人对话还心中起疑,听到后面不少人都笑了。

一个寻常的农夫,吃的竟然这般好?

赞赏的目光纷纷投向孙盛。

孙盛也是笑呵呵的有些不知所措。

这人倒是赶巧,大白天的坐田垄上吃饭,还让陛下看见了!

方正一走回景帝身侧,低声道:“有问题。”

景帝心中一凛,神色不动,看向孙盛道:“不错,治下百姓竟然如此富足,看来朕不虚此行。”

孙盛道:“陛下谬赞,臣尚有许多不足,还请陛下指正。”

跟随孙盛的一众县官喜笑颜开。

却在这时,景帝又道:“你们都先回去吧,正一还有张彪、郭伴伴陪朕走走,人太多朕不喜。”

群臣面面相觑,尤其是孙盛,更是表情有些惶恐,心中万分忐忑。

我这是哪里做错了,让陛下不高兴了?好像没有吧...

李岩松等人也是如此想,奇怪的目光一时间集中到了孙盛身上。

孙盛诚惶诚恐道:“陛下,敢问是臣哪里有做的不是?”

......

第869章 慧眼识人方正一

景帝神色如常:“不必多心,你做的好朕自然看在眼里,都退去吧,朕走一走便会带人回城。”

“陛下,这荒郊野外的...”

“行了,朕出来一趟你们提心吊胆个没完,诸位爱卿怎么如此胆小了?”景帝逐渐面带不悦。

说罢,转身率先离开。

方正一等人赶紧跟在他身后。

留在原地的群臣之间,气氛有些微妙。

内阁,吏部,户部等几名长官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陛下这等反应肯定是心有不满了,难不成刚才那农民有问题,是新樟县提前安排好的?

仔细想一想,好像是有些怪异之处。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孙盛身上,杨英才已经忍不住上前一步,直接质问他道:“那吃饭的农民是你安排的?”

孙盛一脸懵逼:“不是啊!下官怎能干出如此拙劣之事?”

“陛下入城,下官真要胆大包天想要作假,那在城里做岂不是更好?况且,陛下想要来农田查看也是临时起意,下官哪有时间安排,又怎敢动这样的心思?”

“大人,依您看陛下此番行动是何意啊?”

杨英才讷讷无言。

好像是这样,没必要而且也太仓促了。

回过头看向其他几位同僚,见几人同时向他点了点头。

杨英才放下心道:“既然你光明正大,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陛下或许是真的想走一走。”

“你放心,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那凭你现在的成绩,陛下怎么会有意见呢?”

“就算其中有误会,老夫也会与其他同僚为你主持公道。”

孙盛也松了口气:“那下官就放心了。”

“行了,赶紧回去多找些人手来,在此地附近巡逻保卫陛下安全。”

......

景帝一行人行走在田野边缘,逐渐远离百官。

这时景帝方才发问:“正一,你刚才说有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

方正一道:“陛下,您不觉得田边冒出这么一个人,还吃着不错的伙食有些诡异么?”

“确实有些奇怪,但是百姓生活富足,坐在田间吃饭又有何不可?朕想来如果朕是一农夫,也愿意坐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欣赏着风景吃饭。”

“可是那人神色不对,我们这么多人都穿着华丽,一个寻常的农夫竟然没有紧张、惧怕,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景帝低头看了一眼。

虽然换上的是常服,但是也绝对是质量上乘的精品,寻常百姓打眼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最起码也是富商一流。

换做普通百姓看到这个阵仗,多少心中该有些紧张。

“嗯....确实如此啊,可朕看孙盛一片坦荡,怎么会如此冒险行事呢?根本没有理由,他不会这么蠢吧?”

方正一纠结道:“臣也是这样想,所以既然要了解民间情况当然要亲自探寻一番,跟着他们恐怕不会有新的收获,如果真是作假,臣猜下面还会安排人给咱们演戏。”

“你确定?”

“臣起码有八分的把握...哎,您看!”方正一正说着,迎面走来一农夫,正朝着他们来时的方向走去。

看表情似在笑,但是笑的有些僵硬。

似在练习表演一般。

方正一喜出望外,指着他道:“陛下您看,臣观此人必是另一个托儿,且看我如何戳穿他!”

景帝哑然。

自家这女婿这份识人的本领可真是了不得啊,堪称火眼金睛。

方正一小跑上前,跑向那农夫:“老乡,干嘛去?”

王二柱抬首一看,有些莫名:“你谁啊?”

“我...外乡来的,问问情况,老乡你准备干嘛去?”

“我?我进城准备搓一顿,你还有啥要问的?”

方正一冷笑:“进城搓一顿?你是不是还想买点好的,现在有钱了再给家里做个三五床棉被,一人一床被子换着盖?”

王二柱愣了一下,旋即大怒:“傻逼!调侃你爹有意思吗!滚!”

他刚在地里捡了一小锭银子,心情正好,寻思进城买点吃的。

妈的,跳出来个二逼,上来就调侃自己。

莫不是...看到自己捡银子了?又或者...这银子是他的?

想到此处,王二柱护住了胸口,眼神中带着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