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面王仔
桌旁还有几张报纸,分别是来自其他不同报社。
虽然朝廷自己办报,但是对许温书个人而言,还是对半山日报更为上心。
半山日报内容繁杂,但是唯一不变的便是京城各城区的每日物价表。
这物价变动是极为准确全面的,远远超过户部的调查,民间百姓甚至都通过它来安排购物计划,所以许温书格外留意。
另外一点便是半山日报的新闻标题总是写的特别火爆。
【震撼!这个男人的故事,全京城的人看完都哭了!】
【震惊!一女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事情!】
【惊天大骗局!这些东西吃不得,你还在吃吗?】
【太可怕了!东郊大学科学家最新发现....】
诸如此类的新闻标题每天翻来覆去的上,虽然每次看完许温书都感觉被人喂了一肚子屎。
全城人都哭了,结果是男人切葱蒜流泪教大家生活小妙招。
女人光天化日读书,鼓励女子学习识文断字。
燕窝没有鸡蛋有营养,而且燕窝沾着屎,吃完害病。
东郊大学发现酗酒会导致阳痿...
虽然被恶心的够呛,但是他又总架不住想拿起来再看一眼。
不过这两日报纸上倒是出现了让他觉得耳目一新的新闻。
原本充满了各种震惊新闻的版块,一部分换成了食货商贾之学。
什么分工合作,民间财富存量增量,供需关系之类。
虽然写的通俗易懂,但是内容的思考角度截然不同,里面还举了几个简单的案例。
许温书看的津津有味,不过每逢看到末尾,便忍不住升起好奇心。
这些文章的作者通通没有署名,不知是报社的疏漏还是其他原因,怪哉...
正看的兴起,许鸿才忽然匆匆来报,脸上带着焦急:“爹,方正一来了,还带了礼物。”
许温书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心中升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果然...果然有问题啊,这厮今日竟然登门拜访了。
“鸿才,你去给他请进来...罢了,你随我同去。”
说完,许温书就往外赶,边走边交代道:“为父与他说话之时你就在旁边好好听,好好记,千万别插嘴。”
“懂了爹。”
大门外,方正一正提着礼物等待,咯吱窝间还夹了一个布包。
见到许温书走出,笑吟吟的拱手道:“许大人,下官又来打扰您啦。”
“稀客!稀客!求之不得,方大人请。”
许温书热情至极,拉着方正一就往里走。
口中还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儿子,名叫许鸿才。鸿才,还不向方大人问好?”
许鸿才悄悄打量了方正一两眼,道:“见过方大人。”
方正一见他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也没太在意,点头以示回应。
等二人落座,许鸿才去准备茶水,许温书道:“方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
“哦..倒也没事,不过是路过许大人家门。我想起之前我们相谈...”
方正一话没说完,许温书竖起手掌道:“方大人,客套话就算了,老夫也不是初入朝堂。多次来访,必有要事。”
“你不妨把话讲的更明白一些。”
方正一哑然,笑了笑从袖口中掏出奏本,递了过去:“既然你快人快语,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这是我准备递上去的奏本,许大人请看。”
许温书接过奏本,仔细阅读,看着看着脸色变了。
这里面条条内容都直指一件事,宽商。
取消城间关税,允许商贾衣丝乘车,宽松商引限制....种种足有十条。
许温书沉默了,狐疑的瞥了方正一两眼,问道:“我不明白,这些事跟方大人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替商贾说话?”
难不成这小子抢活儿抢上瘾了?刚跟工部闹僵了,现在手又伸到户部了?
“哎,许大人这话说的。你我俱为朝廷官员,为民请命何错之有?我之前听你说商税的收入有所增加,还不是为了国库能有更多的收入?许大人,你觉得我写的怎么样?”
“爹,方大人请用茶。”许鸿才这时已经准备好茶水端了上来。
许温书朝他使了个眼神,许鸿才放下茶水老老实实站在一旁旁听。
接着许温书默默将奏折推了回去,道:“方大人写的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并不现实。”
“纵容商贾后患颇多,而且商贾不事生产,只能作为中介,在百姓之间赢取暴利,这无异于与民争利,此事万不可行。”
眼下的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方正一也不急将奏折收了回去。
随即道:“此话我不敢苟同,天下若无中介早就乱了套了。这商人就如同水车之中的齿轮在连接着生产者跟买方,若无他在其中调停资源,则买卖双方都极难成立,而利润不过是他应得的报酬罢了。”
“商贾促成的生意越多,天下财富增长的便越多。若是商人图利便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我大景又怎么一年好过一年,国库的收入一年高过一年呢?许大人,您说是也不是?”
方正一说完,许温书脑海中神使鬼差的跳出了前几日看的报纸内容。
情不自禁的点点头:“有些道理,不过方大人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呢?如果只是想问我的意见,我说句心里话,还是不要递上去,递上去最多也是个留中不发。”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这应该是我户部的分内之事,而不是由方大人您来提。”
方正一点头默认。
“不错,这确实是户部的事。但是我若不提只怕是没人会提了。”
说完,方正一低头翻找随身携带的布包。
一叠信笺从包中拿出,递到了许温书眼前。
许温书接过信笺,只扫了一眼,立刻脸色大变!
眼中多了一丝掩藏不住的恐惧。
“方大人...你这是...”
......
第729章 你们应该感谢我
方正一笑眯眯的呷了口茶水,伸出手道:“许大人,不妨看完再说。”
许温书冷汗不觉而下,一张接着一张看了起来。
每看一张,手便颤抖一下。
这里面一张张纸上记录的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而其中的内容,竟然是其家族在京中的各项产业。
内容之详实令人咂舌,纵然是他身在户部了解一些情况,也没有信笺上记录的内容清楚。
最关键的是其中竟然有他家,还分毫不差....
待所有内容看完,许温书心情沉重了不少,抬起头道:“方大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方正一微微一笑:“没什么意思。”
“您瞧,我大景的官员口口声声看不起商贾。可私下却各个都有自己的生意,今日给你看的只是冰山一角。”
“我记得大景律应该是有过规定,官员及亲属不可经商。防的就是官商勾结,以权图利,如果锦衣卫搜集的这些东西让外界知道,那恐怕是我大景最大的丑闻吧?”
这本就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大家都知道,怎么就你方正一这么来劲?
许温书艰难道:“你到底是何意?难道就是为了仅仅想要宽商开一试点吗?”
“呵呵,说来有些冒昧,就是为了此事。锦衣卫打击不法,朝臣与民争利,我当然要想办法解决。”方正一笑呵呵道。
“许大人,我从桃源县起家,对于商贾的力量再了解不过。当今世道正是商业兴起之时,何不做一推手?时代变了,你我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前人难以企及的盛世!”
许温书眼皮抽搐了几下,心里突然觉得格外委屈。
原以为方正一这厮只是个无耻之徒,没想到还是个妄人。
还时代变了?你算哪根葱啊!
“方大人您直接去奏明圣上不就行了,奏折都写好了,跟我说什么呀?”
“许大人你别装了,我要是奏上去有反应还来找你吗?你就说帮不帮我吧,只要你开金口我觉着朝廷只是开一试点没什么难的。”方正一大大咧咧的道。
许鸿才一脸好奇的盯着他,眼前这个男人给他的感觉实在是有些说不上来的特殊。
见话已经说开了,许温书脸一拉,将信笺推到方正一面前:“我不帮!老夫说项此事自然是好办一些,但是其他人该如何看我?你想的倒美!”
方正一将信笺又推回许温书面前,低声道:“你就不怕我把这些资料公开?让世人看看咱们朝中大员都有多虚伪?”
许温书冷笑:“怕的恐怕不是我,而是方大人您。如果此信闹得人尽皆知,人人都会知道锦衣卫在暗中监视朝臣,到那时所有人都会恐惧你孤立你。届时你就是众矢之的,我不信你敢得罪所有人。”
“真要闹到那个份上,陛下会裁撤锦衣卫也说不定呢?”
威胁我?
方正一的笑容定格在了脸上,忽然猛地一拍桌子。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许温书父子俩弄懵了。
方正一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许大人,我想你们都忘了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
“侦察百官、缉捕不臣;掌管诏狱、审讯处决。我刚接手锦衣卫的时候,你们就所有人都担心我在这个位子上会挟私报复。可事实证明,这么长时间我一直跟诸位相安无事,哪怕是有人看我不顺眼,有人跟我意见不和,我都置之不理。”
“甚至于...有人在背后骂我,我都全然不在意。”说到此,方正一扭头看向许鸿才:“小许啊,你爹骂没骂过我呀?”
许鸿才没想到话锋突然转到了他这,但想到前几天他爹刚骂完,紧张的支支吾吾道:“没..肯定没骂啊,方大人您想多了。”
“那就是骂了。”
“......”
许温书脸红了:“方大人,没证据的事你别瞎说啊,孩子还小你别吓唬他。”
方正一没理他,继续道:“你们应该庆幸,庆幸是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实话跟你说了吧,锦衣卫从不行不轨之事,那些官员的产业都是从市面上打探,分析,总结而出。只要愿意花时间,精力任何人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