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485章

作者:板面王仔

孟为民额上渗出冷汗,强笑一声:“懂了,方大人那我去吃馄饨了...”

“嗯,好好干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鉴于你今天的表现,从今日开始每个月你都可以去街边吃一次馄饨,还有晚上回家记得早点跟如云生个大胖闺女出来。”

“闺..闺女?”

“重男轻女是不良风气,你得引导正能量懂么,生不出来你给我抱养一个!说多了你也不懂,下去吧。”

.......

孟为民火了,毫无疑问的火了。

孟为民首次出动的第二日,半山报社、烽火帮、卫生队就开始了普天盖的联合宣传!

方正一亲自指导工作,前世兼职牛马精英销售正好可以一展所长!

而且经过抖音狗营销号的洗脑,套路早就熟透了!

孟为民的各种生平毫不意外的被发掘了出来。

什么孟母三迁,三顾名师帮孩子请家教。

孟为民从小懂事孝顺,家中困苦买不起笔墨,夏日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冬日囊萤映雪,顺道卧冰求鲤。

乾景之战时又欲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可惜父母双亡,为了守孝没去成。

最后跟青梅竹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大景百姓哪经历过这玩意,看完根本把持不住,别说百姓,读书人也把持不住了。

这是什么励志偶像?锦衣卫竟然有如此贤才?

一时之间,孟为民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无数的目光审视着他的行动。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一群百姓眼看着他为民除恶,各种拍手叫好!

还有更多已婚少妇,妙龄女子,听说了专情美男孟大侠当街为妻子买首饰的故事而潸然泪下。

贫穷的孟为民,大过年为了给妻子买平日想买又买不起的精美发簪作为礼物,悄悄卖了自己的传家毛笔。

如云则是偷偷卖了自己的头发,给丈夫买了他心仪已久的古董砚台。

此故事一出,无数人纷纷泪目两人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无论男女都幻想着自己取而代之。

当然也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毫不意外的,每在公共场合有人大声提出质疑。

总会有人跳出来激烈反驳。

你知道孟大侠有多努力吗!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个小黑子!

观念,言论一直都在塑造人。孟为民也不例外,通过一次次外出办事,似乎开始渐入佳境了。

每次当众演讲,都要慷慨陈词,无比自然。

最后每一次的结尾必然是主题升华,言必称陛下的功劳,引得百姓泪目的同时三呼万岁...

方正一工作做得也够好,一直没露馅,如云那边也做了一些工作。

有好事者,不服气的人跟着孟为民的行踪,直到到茅草屋看到如云,当场就拜服了!

如云的脸被画的焦黄,还点了满脸麻子。加上方正一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又胖了一圈...

负面言论一下被打消,不少小黑子也转变成了拥趸,没转换的也不敢再乱黑。

毕竟如此俊男应该是美女相伴才是,可是身边人...相貌差的未免也太多了。

那必是真爱啊!别的事八成也假不了,报纸还能撒谎么?

每日孟为民的行动都有人严密监视,一封封密报送到方正一手中。

他看的也不由得有些头疼。

似乎玩的太大,刺激有些过了。孟为民现在所过之处皆是道路拥堵,麻烦无数。

不过好在还有B计划,任由孟为民一个人做大是不可取的,哪怕是他有猛料在手,也一直担心孟为民失控。而且孟为民的风头似乎盖过了锦衣卫,这就跟本意开始背离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锦衣卫天团顺理成章的诞生了!

锦衣卫中再选一百零七名新晋偶像开始进行宣传,一来可以减小孟为民的影响力,宣传转向锦衣卫为主。

二来...锦衣卫内部对孟为民不满的人为数颇多,总要给他人一个机会,大家才好努力奋斗。

每日一篇或者数篇的锦衣卫小故事开始从报社或是民间流传出来..当然绝无杜撰的成分。

毕竟京城里权贵仗势欺人的烂事每天都在上演,锦衣卫天团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交口称赞。

如此良机,桃源县在京的商铺也紧跟着起飞!

方老爷亲自指导,锦衣卫卡新鲜出炉,金银铜铁四种卡片...印着锦衣卫的肖像画,背后附带着正能量小故事。

桃源店铺促销,买货有机会送锦衣卫卡,集齐一百零八张...可兑换一千零八十两银子!

不知不觉间,京城百姓...已经开始陷入狂热之中....

......

第597章 东厂即将来袭

御花园内,景帝漫步其间,郭天养亦步亦趋的跟在侧后。

公务虽勤,皇帝偶尔也要出来换换心情。

走至半路,景帝忽然开口道:“朕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今日锦衣卫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也是该考校一下了,过段时间派些人帮他们演习一番。”

郭天养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喜色:“陛下决定如何考校?”

景帝道:“夜袭卫所,挑一百户所即可,低调一些勿扰百姓。”

“锦衣卫可是风头正劲啊,没想到方卿能在民间发掘了这么多贤才出来,里面还夹了一个圣人。呵呵,等考校完,朕也要寻个机会见一见此人。”

回想起近期不断传上来的奏报,由于锦衣卫作风优良,大干好人好事,民间百姓时常对朝廷感恩戴德,心中常念着皇帝记挂着百姓。

忽然被万民拥戴了,景帝心中有些意外的爽感!

但是一撇到缩头缩脑的郭天养,眉头又皱了起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怎么东厂这么多年也没听说冒出过一个贤才呢?”

糟了,要挨骂!

郭天养顿时汗毛倒竖,心中大呼不妙!

扯了扯嘴角,僵硬的道:“陛下,依老奴看方大人他这是在造势吧。”

他娘的见了鬼,一股脑冒出一百多个贤人,还都是泥腿子出身,没问题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谬了!

景帝冷哼一声:“哼!造势?多少年了你一个势也没造出来,怎么人家方正一这么短时间就能造出来呢?”

“现在锦衣卫在民间出动,打击不法,百姓对朝廷也愈发拥戴。就连朝臣都对方卿的印象大为改观,东厂怎么没想着做呢?反倒是在民间口碑不佳!”

“朕看,你们就是能力差!找什么借口?”

郭天养苦着张脸,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老...老奴有负陛下圣恩!可..可是东厂办事还是有能力的,请陛下放心!”

景帝轻扫了他一眼:“起来吧,朕又没怪罪你。有些事,比不过也属正常。方卿有些方面做的确实厉害,可锦衣卫事关军机,并非一朝一夕能短期练成的。锦衣卫新晋人选,到底素质如何这次一试便知。归根究底,还是要看纪律、武力如何。口碑再好终究是虚的,朕要的是能打胜仗之军。”

郭天养赶紧爬起,赶忙道:“陛下请放心,这次考校奴婢一定好好考校,绝不手软!”

“倒也不必那么严苛,方卿毕竟是文官。”

郭天养嘴一扁,心里瞬间充满委屈。

妈的都是做人!他才来几年,我都干多少年了,这么区别对待!

这次必须好好整,给他整服,整到位!

“陛下,东厂人手各司其职,一直紧缺。若是抽出几十人临时考校百户所怕是影响运转。所以老奴想能否借一些人?”郭天养小心翼翼的问道。

景帝想了想,点头道:“好,拿着朕的手谕,在京营之中挑一些人选作为补缺。”

“啊对了,民间流行一种叫锦衣卫星卡的东西,东厂有没有关注?”

啥玩意?好像听过,但没太关注。

一把年纪了,谁会对市面上流行的小玩意感兴趣,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郭天养开始吱吱呜呜起来:“这老奴知道..就是民间流行的卡片..”

看他这个样子就是不了解,景帝哼了一声,不耐烦道:“行了,下去吧,一问三不知!”

“考校时一定给朕记得,低调一些,勿扰百姓。”

.....

郭天养灰溜溜的回了东厂。

憋了一肚子气!

本以为寻了个机会能让东厂露露脸,结果脸没露先挨顿骂!

这次突袭演练无论如何不能出岔子。

闭目思考良久,郭天养对身边太监道:“陛下准备突袭考校锦衣卫,东厂人手不足你去奋武营借一些人手,要精锐。”

小太监一激灵,忙道:“干爹,要多少?”

“三百人左右即可!”郭天养眯着眼,看起来有些惆怅的模样。

一听这么多人小太监顿时大惊:“干爹,难不成要用千户所演练?”

“不,是百户所。而且咱们就去孟为民所在的那个百户所!什么狗屁孟大侠,民间都给他吹上天,就差说他是圣人转世了!咱家就不信,我看他就是个被捧起来的草包!”郭天养不忿道。

“可是..三百精锐打百户所,还是偷袭。这未免有些...陛下知道了不会怪罪吧?”小太监小心翼翼道。

郭天养叹息着摇了摇头:“到时候再看吧。”

“咱家的这个贤弟不是一般人呐,在他手上都栽了几个了?吴王,张时,严国安...个顶个儿的位高权重,所以咱们绝对不能轻敌!而且你是没瞧见过他那些手下,每个都是膘肥体壮,打架还不要脸。咱们那些番子大腿还没人家胳膊粗!”郭天养眉头紧锁,“三百精锐偷袭他一个百户所,咱家就不信还能出岔子!”

“怪罪陛下是会怪罪的,可是咱家绝对不能输啊!你爹我这张老脸快丢完了...这次要是再输下去,我看东厂也没啥必要留着了。”

小太监讷讷道:“方大人真的有那么厉害?锦衣卫在京城到处办案得罪了不少权贵啊。”

郭天养苦笑一声:“厉害?他要阉了就没你爹我什么事了!”

“他得罪个屁的权贵!小鱼小虾往死里整,有背景的折腾两下就放了,人家在下朝之后就和解了。他滑着呢,你还真以为锦衣卫像老百姓说的那么硬?”

“而且你瞧瞧人家打的什么牌?锦衣卫每次外出公干都言必称陛下跟朝廷的功劳,百姓感激一片。陛下虽未表态,但是咱家跟了他这么多年,陛下那是乐在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