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348章

作者:板面王仔

隔壁嘈杂的声音模模糊糊的传到了谢闲这间房。

杜凌峰眯着眼看向墙壁:“谢兄,不会隔墙有耳吧?”

这帮混蛋是不是打起来了?发生了甚么事了,怎么乱糟糟的?

谢闲满脸无奈道:“杜兄,这都是主题房,隔壁可能在颠鸾倒凤呢...”

“嗯..有道理,是我多虑了。谢兄考虑的怎么样了?”

“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不如明天再给你答复,如何?”

杜凌峰起身作揖:“这并非小事,不过谢兄早做打算,明日我便启程离开建江,上午我会再来一趟,如果你答应就提前做好准备,我们一同上路前去海渊城。”

“好。”

谢闲同样起身将杜凌峰送到门口,叮嘱道:“杜兄,万分小心。”

杜凌峰看着谢闲,心中颇有些感动:“多谢谢兄,明日再见!”

等目送杜凌峰离开后。

谢闲急匆匆的返回二楼,推开房门顿时惊了。

就见钱德胜被捆在椅子上,几个人还虎视眈眈的盯着他。

周铁拿着笔杆子疯狂戳他腰间的痒痒肉。

“这是干嘛呢!我刚才在谈事你们就在这打架?”

周铁拿过钱德胜写好的信纸递了过去:“瞧瞧,这老东西没安好心啊,我看接下来别带着他了。”

谢闲扫了一眼,也没当回事:“赶紧松绑!”

松绑后,钱德胜感激的看向谢闲,一个人默默的缩到了墙角。

“老谢,我刚才听你们说的还挺细的,既然杜凌峰已经把吕家都招了出来,我们不如把他绑了直接送回去,然后让朝廷派人来查不就结了嘛!”

缩在墙角的钱德胜突然冷哼一声:“哪有那么简单!明面上盐商跟私盐贩子都是死敌,杜凌峰一个私盐贩子说是为盐商做事,谁会信啊!”

“如果就凭他的口供朝廷就可以派人大肆查抄,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别的盐商看到了该怎么想?他们个个都是巨富,本就畏惧朝廷。万一吕家因此就这么被灭了!这不是逼着他人造反么?呵,一介武夫!”

周铁凶狠道:“造反?你是傻逼吗?区区盐商哪来的胆子造反!”

“四大盐商,有两家是大乾的盐商。既为刀俎,不如拼死一搏!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怂?逃兵!”

“我尼玛?”

“铁哥,算了算了,别跟他一般见识!”几个人七手八脚的上去拦住周铁。

"不要吵了!”谢闲呵止住众人:“钱管家说的不错,既然杜凌峰有心让我帮他卖盐,那索性就答应他。”

“听他的话,私盐组织似乎很严密。而且此事与刘洵一案尚未发现有什么关系,我的还需要掌握更多证据。”

“准备一下吧,明日说不定我们就要启程了。”

.........

次日一早,杜凌峰准时登门拜访。

看见谢闲立刻便笑了,就见他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显然是一夜未睡的样子,看样子还是认真考虑了这件事的。

“谢兄,你这...没休息好啊?考虑的怎么样了?”

谢闲为了装的像一些,是真的一夜没睡。

神情恍惚道:“杜兄,我想了一夜,你说的有道理,既然无法直上青云,那不如富贵一生!”

“可我这富贵之路也被方正一掐断了,那不如跟着你另寻生机!”

杜凌峰顿时大喜!

谢闲如果愿意跟他一起做事自然是极好的。

能力自然不用说,能把风花楼经营的风生水起,而且与其他商贾谈笑自如。

这样的能人已经证明了自己,如今落魄只是被小人陷害罢了。

更何况他跟自己志趣相投,算是难得的知己。

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可以说是求之不得。

“好!好!谢兄,你回去先简单准备一番,咱们下午出发,只是带你去海渊城走一下过程,不必带太多东西。”

谢闲点点头:“那杜兄先在此稍待,此事宜早不宜迟,我回去嘱托一番,咱们马上出发!”

准备自然是早准备好了,没过多久谢闲便带着二十多号人在风花楼门口集合。

杜凌峰见了哑然失笑道:“谢兄,不是说让你简单准备一番就可以么?”

“怎么拖家带口的带了这么多人?”

“杜兄见谅,这都是我的家奴,都是自己人了。路上费时太久,我怕出岔子,多带些物资。”

杜凌峰想了想:“也罢,既然你愿意带就带吧,我这人手足够,物资你不用担心。”

“那咱们现在上路?”

“上路!”

......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陈四五坐在茶摊前,卖力的招揽着生意。

眼见着谢闲骑着马从面前路过,就想抬手高声招呼。

谢闲一竖食指,陈四五心领神会立刻闭了口,只是笑盈盈的目送他离开。

茶摊上的伙计见了,立刻凑了上来,好奇道:“掌柜的,你跟风花楼的谢掌柜现在很熟哇!”

陈四五得意一笑:“那算什么!我还去风花楼里吃饭,找女人呐!”

伙计闻言立即一脸鄙夷。

你个铁公鸡还去风花楼?干一年也不够你去一趟的吧!

吹什么牛逼!谢掌柜不是在你这喝了一顿茶么?

说起风花楼,陈四五眯起眼开始回忆起风花楼的美好经历。

那天晚上可是折腾的一宿没睡哇。

只是吃了顿饭,喝了一壶茶,怎么能那么精神呢?

人家这茶就是好啊......

突然,陈四五灵光一闪!

对着伙计招呼道:“快去!去程记药铺给我买两副助兴的药来!”

“啧,看来咱们这茶摊得换个地了...得先找家青楼!”

...

第414章 你能奈我何?

一连十几天的跋涉,终于赶到了海渊城。

望着海渊城的城门,谢闲不禁有些感慨。

眼前的城门之厚重,修建之精美远远超出了桃源县的规模。

不得不叹服盐商所在之地的富庶。

就连城墙城门也要好上太多。

杜凌峰见他这副表情也是在意料之中,便开口解释道:“谢兄,这城门正是吕家出资建立的。”

“城门上的一颗颗门钉可都是实心的纯金!”

谢闲望着城门第一次感觉桃源县显得有些寒酸了,口中奉承道:“盐商果然不凡啊...”

“哈哈,这还不算什么,我们进去看看!”

众人打马准备进城,立即有官兵阻拦,杜凌峰下马拿出文书跟一张银票。

与官兵叨咕了一阵便带着众人入城。

入城过程中,谢闲好奇道:“杜兄,有了路引,还需要交银子?刚才给了多少银子?”

“五十两!”

“什么!五十两?!”谢闲大为惊讶。

五十两啊!够普通一家三口吃多少年了,这竟然收这么高的过路费,简直邪门了!

桃源县都没这么黑!

“谢兄你有所不知,如果是我一个人进城倒不必花钱,这次带来的人太多了,所以这过路费嘛自然要多交一些。”

“收钱如此过分,难道官府都不管的么?”

杜凌峰哈哈一笑:“官府?既然你都到了城内,咱们就算真正的自己人,那我也就实不相瞒了!”

“这城门的值守可一直是肥缺,寻常人没有关系还看不了这城门呢!”

“既然都是托关系在此,那官府还查个什么劲儿呢?”

“能来此地的都是富商巨贾,普通人自然无缘入城,所以交些钱不碍事。”

谢闲不置可否。

说的确实有理,寻常百姓几乎一辈子就被钉死在出生地了,除了进京赶考的书生跟走南闯北的商贾,人员几乎不会流动。

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以前在外跑商时也见过。

但是像收费这么高的,实在闻所未闻!

“杜兄,吕家既然能出资修建城门,想必在海渊城中举足轻重吧?”谢闲问道。

“举足轻重?”杜凌峰轻蔑一笑:“你把这事想简单啦,何止是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