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金牌县令 第140章

作者:板面王仔

来购买的人都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给钱买了一份。

书生接过报童递过来的报纸,展开细细读了起来,身边友人也凑过头来。

没多久书生笑了,对着身边人道:“柳兄,这个报纸有点意思,你看这竟然还记载了朝堂上的事情。”

柳兄眼神不住的看着走近科学版块,听他这么一讲,眼神移了过去。

轻轻念了起来。

“朝堂上这些暖心的话?....陛下亲切的称方正一为方卿....陛下心系百姓,夜不能寐,百官亦忧心粮灾....”

“呃,看着倒是新鲜,不过里面好像并没有一些实质性的内容,百官到底做什么了呢?我没看懂。”

“而且用词过于浅白了吧,这真是太子做的么?”

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感觉自己被骗了。

“再看看!”

“咦,这还有个心灵参汤:献给天下学子,这是个什么东西?”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

“..............”

“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不怕苦吃苦半辈子”

两人又对视了一眼,目光有些激动,随后又低头看了起来。

大大小小的类似这种场景在京城中开始一一出现。

不少人一天内能看见这么多新闻感觉像是过了年,高兴的合不拢嘴。

毕竟平日里天天谈论诗词也挺无聊的,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有这么多瓜可以同时吃。

像夜探寡妇门,杀猪匠勇救落水者这种事记载了不下七八条。

不过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显然还是悬疑大戏,被诅咒的福云寺。

无数百姓聚集在早就请好的读报人身边,听着他讲关于高僧之血的那些耸人听闻的故事。

虽然方正一只写了上半段,但是报内触目惊心的字眼还是让人胆寒不已。

什么身患重病,生下畸形儿童,读书人接触过高僧之血会导致智力低下,朝廷永不叙用等等。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众人还未可知,但是愤怒的群众已然把目光盯上了福云寺....

至于那些读书人肯定是对鸡汤兴趣倍增。

尤其是方正一最后魔改的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太长方正一已经记不清了。

磕磕绊绊写了一半,后面送到桃源县拿去完形填空,大概意思补齐了就印了上去。

不少人看后对方正一的印象大为扭转!

原本在不少读书人眼中一个大奸臣的形象变成了年少时家境极为贫寒,为了求学不辞辛劳,手脚冻的僵硬依然勤勉刻苦的形象。

试问这样的人就算变成奸臣了,谁又不能理解呢?

毕竟日子已经苦成这样了还怎么苛责人家呢?.而且前面那些一段段言简意赅,直戳内心的短句,显然就是方正一的真实感悟啊!

这样的人真的是奸臣吗?就算是奸臣能如此坦诚相见,实在让人泪目!

..................

报社里李元照还在拿着报纸不住抱怨着。

手上对着心灵参汤版块指指点点。

“老方啊,不是我说你,你写这个心灵参汤有啥用啊?这不是浪费地方么?”

方正一瞄了他一眼:“呵呵,这殿下就不懂,天下的学子是得意的多,还是失意的多呢?”

“当然是失意的多?怎么了?”

“那就对了,这就是写给那些失意的学子看的,咱们要力求争取大多数人的喜爱,才能有公信力。”

“你说说那些屡试不中的书生,平日里除了遭人白眼就是被冷嘲热讽,咱们正好给他来点心灵参汤补补身子...”

其实主要是想洗白自己,名声太臭了。

那些有关系的读书人总会跟着他们抱的大腿黑自己,那咱就只能争取大多数没关系的了。

往死里灌鸡汤,不信没效果!

景国文坛当然也有不少鸡汤,但是在方正一看来,那些东西太克制太含蓄,纯度太低了!淡出鸟!

方正一这个21世纪精选鸡汤与之相比,那就是浓汤宝塞嘴里了。

你就说鲜不鲜吧!

.

第177章 整点阴间活儿

是夜,报社里还在灯火通明的工作着。

方正一跟李元照也在。

报纸销售的情况汇总上来着实让方正一也有些意外。

不到半日的时间就在全城内销售一空。

而且根据市场调查的反应,各层级类型的百姓显然都对报纸非常感兴趣,并且期待明天的第二版。

现在,报社内沈义等人还在疯狂编写着明日的新闻,半夜再送到印坊印制。

方正一看完了报告,开始巡视起记者们。

见所有人状态都不错,方正一忍不住高喊了一声:“兄弟们好好干!”

“工作就是自己的人生舞台,能不能赢得掌声在于你自己。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大声告诉我你们幸福吗?”

“幸福!!”众人抬起头齐齐喊了一声,还是满脸亢奋的样子。

方正一嘴角一歪。

好!实习生就是好!工作积极性真高!

“很好!本官以后会给你们定制一批床垫,累了就直接睡在报社!工作虽好也要注意身体呀!”

“多谢方大人!”

显然方正一的人性化管理非常得人心。

一群记者心里美滋滋的,工作待遇真不戳,还给定制床垫。

李元照眉头一皱:“老方,这么搞是不是太不是人了?”

方正一满脸心痛的表情:“殿下,别人不理解臣就算了,你也不理解?”

“创业初期是这样的啦!报社可打着你的名号呢,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呐!”

“年轻吃点苦怕什么,现在多流汗是为了以后少流泪!”

“再说了,这夜生活多好!能在这工作都是福报啊!”

李元照狐疑的看着方正一,心里感觉有些怪怪的。

这事儿方正一也感觉很无辜,没办法现状如此,报社上马太过仓促,人手跟经验都严重不足,而且报社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量大。

效率低下只能靠时间弥补。

只能给这帮单纯的书生多打点鸡血了,大不了给他们弄点海参补补身子。

............

第二天,日报如期发布。

一经上市立刻被一抢而空。

娱乐生活严重匮乏的古人对太子日报趋之若鹜。

谁也没想到自己身在京城,每天城里能有这么多新鲜事儿不知道。

还有,福云寺到底受了什么诅咒??

所有人纷纷拿起报纸寻找答案。

买不到的就直接去读报人那里听故事。

第二天福云寺还是各种悬疑,负面缠身。

只不过两天时间,高僧之血已然臭大街了,无数人跟躲瘟疫一样躲着一切跟高僧之血有关的物品。

夜里,一群愤怒的二道贩子暗中捣毁了已经刚刚重新修建好的福云寺。

到了第三天,福云寺的诅咒揭秘了。

原因是和尚不事劳作加上常年吃素,身体素质差,血液质量低下,鼓励劳动最光荣,

无数百姓知道真相后纷纷破口大骂撰稿人无耻,被骗取了感情,然后纷纷涌到福云寺上香。

等到的时候才发现,福云寺的一众僧人已经还俗了......

三天时间,半山坊的唯一一座寺庙,因为走近了科学,消失无踪。

之后一连数日,太子日报的火热销售状况愈演愈烈,终于被摆到了朝堂之上。

景帝拿着一份报纸,眼里闪过讶异的神色。

倒不是因为没见过报纸,报纸发行的第一天景帝就拿到了,而且看得津津有味。

但同时心里也对报纸影响力有几分震撼,抱着谨慎的态度还在观察中。

如今拿到的这份报纸已经出到了第八版。

里面的新闻总是能让他眼前一亮,批阅奏折累了,看一看报也不失为一个能让他放松的好方法。

台下群臣也都默默的等着景帝看完报纸。

景帝放下报纸赞叹道:“这个报纸很有新意,京城内竟然有这么多的事情朕不知道,也算是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