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38章

作者:高月

  他磨磨蹭蹭考虑了整整十天,结果通风发作了,让他痛不欲生,终于万念皆灰。

  就在昨天上午,他向天子递交了辞职书。

  韦见素的马车缓缓在裴府门口停下,裴遵庆的长孙裴寅已经等久在大门前。

  裴寅五年前考中进士,在外县任了几年官,去年被调回朝廷出任白虎堂员外郎。

  “今天怎么没有上朝?”韦见素笑问道。

  “回禀相国,现在中午休息,下官马上就回朝。”

  韦见素点点头,“你祖父呢?”

  “祖父在内堂等候,请相国随我来。”

  裴寅带着韦见素来到后堂,裴遵庆已经坐在堂上,他坐在一个有靠背的软榻上,腿上盖着毛毯。

  “韦老弟,我腿脚不便,就恕我无礼!”

  “不必客气!”

  裴遵庆请韦见素坐下,又让人上茶,裴寅悄悄告辞一声走了。

  韦见素笑道:“我今天见到陛下,才知道裴尚书昨天辞职的事情,很让人意外啊!”

  裴遵庆苦笑一声道:“年纪大了,身体日渐衰败,以前还不服老,现在才知道命运无常,你说话有多狠,就会摔得有多狠,我身体出现了五六种病症,都很严重,不得不服老。”

  韦见素点点头,“天子已经接受了你辞职的申请,将封你为太子少傅,由礼部侍郎王缙接任你的尚书之职。”

  “王缙?”

  裴遵庆笑道:“天子还是考虑到了我们河东世家的利益。”

  韦见素摇摇头,“王缙不代表河东世家的利益,他只代表朝廷的利益,为天下效力,为大唐效力!”

  “我不是那个意思!”

  裴遵庆连忙解释道:“我是说天子体会到河东世家的感受,没有让河东边缘化。”

  “或许有一点吧!”

  韦见素淡淡道:“关键还是王缙本身的能力,一连两届科举,都是王缙主导,完成的非常圆满,让天子很满意,再加上他自身资历也够了,这次上位也是顺理成章。”

  裴遵庆心中有些不高兴,韦见素矢口不提自己领导有方,只夸王缙办事得力,这是不是在暗示自己无能呢?

  “韦相国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韦见素呵呵一笑,“我就是代表天子来看望一下裴太傅,希望裴太傅好好养病,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政事堂,我们会尽力相助、”

  裴遵庆端起茶盏,冷冷道:“感谢天子的关心,也感谢韦相国专程来看望老夫,如果有什么要求,老夫会向政事堂开口!”

第1414章 兄弟分别

  晚上,独孤烈收拾好了行李,明天一早,他就要出发去海外了。

  自从买下了岛屿准备建国,家族内辈分稍长的族人都眼红了,都想着各种办法缠住独孤烈,一个个都想成为独孤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哪怕是名义上的国王他们也愿意。

  这些族人的辈分其实也不高,和独孤烈都是一辈人,但他们总以为独孤烈恋栈大唐权位,不愿去海岛。

  如果独孤烈不愿去海岛,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独孤烈怎么可能把第一任国王的王位拱手想让呢?

  眼看着兄弟独孤峻主动前往泉州,准备各种物资,明摆着就是想夺海岛建设之权,为他出任第一任国王夯实基础。

  独孤烈急了,不惜利用国丈的身份去求天子,最终让独孤峻出任相州刺史,阻缓了独孤峻的国王野心。

  独孤烈现在出任兵部尚书,但他心知肚明,他就只能任这一届,不可能再连任了,也就是他还有三年任期。

  但如果他现在不确认国王的身份,等到三年后,恐怕就晚了。

  可要确认国王身份,他就得去海岛,去海岛一来一去至少一年,他的尚书之位怎么办?

  所以独孤烈很苦恼,他既舍不得辅相之位,又不愿失去国王的机会,这几个月他就都在左右为难。

  还是兄弟独孤明劝他,甘蔗不可能两头甜,他不能既享尽尚书之权位,又能抓住国王不放。

  哪怕就算他侥幸熬到三年后卸任,再去当国王,也会失去族人的信赖,天下好事都被你占尽了,别人怎么办?

  独孤烈这才醒悟,有失才会有得,他便果断向天子递交了辞职书,准备出发去泉州。

  哪怕他在泉州忙碌一两年后再去海岛,也比他在长安当尚书强。

  “三爷来了!”管家喊了一声,只见兄弟独孤明走了进来。

  独孤明望着满地的行李,笑眯眯问道:“大哥这就要走吗?”

  独孤烈点点头,叹口气道:“临要走了,心中却失落万分!”

  独孤明微微笑道:“大哥只是去看看,又不是从此不再回来,明年这个时候大哥又在府上了。”

  “不一定,说不定我会呆在泉州。”

  独孤明点点头,又问道:“晋阳那边有消息吗?”

  “还是之前的消息,两万劳工已经开始全面伐木了,晋阳太忙,实在回不来,泉州那边需要有人坐镇。”

  “饶阳不在泉州吗?”

  独孤烈苦笑一声,“还是不太放心他,我还是要亲自去看看。”

  独孤明很无奈道:“饶阳毕竟是三十七八岁的人了,也做过神武军将军,做事一向稳重,大哥还有什么不放心?”

  “我不是在找个借口吗?要不然我怎么心心念念去泉州,然后去海岛?”

  独孤明哑然失笑,他沉吟一下道:“前两天大哥给我说的那件事,就是关于国名,大哥最好不要轻举妄动,等请示了天子再宣布。”

  建国肯定要有国名,独孤烈立刻想到了梁,这是他先祖独孤信在大唐的赐爵,赐为梁王。

  独孤烈甚至想找人做旗帜,被独孤明劝止住了。

  独孤烈犹豫一下道:“等我回来再请示天子,那就要一年后了。”

  “大哥,建国是百年大计,晚一年两年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国王不是天子所赐,那就是谋反自立了,严重不合法,会一直成为子子孙孙的把柄,将来肯定会后悔万分。”

  独孤烈想想也对,自己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你说得对,天子不赐国,我怎么能开旗?我糊涂了。”

  独孤明又笑道:“如果大哥性急,可以暂时用族旗代替,心中视为国旗就行了,但对外咱们不能称国,只能叫独孤领地,必须等天子正式封国王,咱们才能把国旗竖起来,大哥听我的,就算天子是咱们女婿,但在原则问题上,他不会妥协,也不会含糊,我太了解他了。”

  “好吧!就听你的,我就用族旗代替。”

  这时,管家指挥家丁开始将行李装船了,独孤府后宅就有一座码头,独孤烈先乘坐一艘千石的客船到襄阳,再换成万石大船直接去泉州。

  他也是轻兵简行,只带一名侍女和几名护卫同行,然后他的妻子和几名侍妾会晚两天来襄阳和他汇合,主要是独孤烈想体验一把扁舟独行的感觉,不想带这么多女人。

  独孤明沉默片刻道:“大哥,天子的旨意下了。”

  这才是他今晚过来的目的,把这个结果通知大哥。

  独孤烈问道:“是免去我兵部尚书和中书门下的头衔?”

  独孤明点了点头,“大哥应该有心理准备吧!”

  独孤烈勉强一笑,“这样也好,我也就死心了,不用再从襄阳跑回来。”

  “这也是我告诉大哥的原因。”

  独孤烈沉吟一下道:“那谁接替我?”

  “暂时还没有,我昨天和张相国喝茶,他透露,天子可能会用王思礼。”

  独孤烈眉头一皱,“王思礼都六十多岁了,还能担此大任?”

  “应该只是过渡,三年后,少壮派就要上位了,我估计极有可能是马璘,然后是李晟,这里面有规律的。”

  “什么规律?”

  独孤明笑了笑,“兵部尚书必然兼任演武堂祭酒,大哥先辞去的第一个职务是演武堂祭酒,由王思礼接任了,所以张立才能断定,必然是王思礼接任大哥的兵部尚书,三年后,马璘会先出任演武堂祭酒,然后接任兵部尚书,王思礼彻底退休。”

  独孤烈叹息一声,“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代人从天宝年间占据高位到现在,也该退了。”

  这时,管家走来低声道:“老爷,出发时辰到了。”

  出门长途旅行很讲究,必须吉日吉时出发,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独孤烈笑着拍拍兄弟的肩膀,“感谢你来送我,我该走了!”

  独孤烈在家人簇拥下来到后宅码头,已经停泊了一艘千石客船,独孤烈上了船,船夫连忙解开缆绳,管家喊道:“吉日到,出发!”

  船夫用力在驳岸上撑开长篙,大船晃晃悠悠出发了,兄弟二人挥手依依惜别。

  两人都不知道,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第二年春天,独孤烈在新岛上染病去世,独孤明不顾体弱,毅然担起了家族建国重任,被李邺册封为独孤梁国国王,他赶赴海岛,成为独孤梁国的第一任国王。

  由于独孤明没有儿子,他去世后,依然由大哥的长子独孤晋阳继承王位,出任第二任独孤梁国国王。

  这就是独孤明的远见,一定要等天子册封国名,最后李邺并不是直接封国名,而是用族名加国名组成,显示他们海外诸侯国的特殊性。

  独孤家封为独孤梁国,元家封为元魏国,长孙家封为长孙齐国等等等等。

  天还没有亮,李邺微微睁开眼睛,他昨晚幸临了沈珍珠,一夜两度云雨,让沈珍珠在极度快乐中睡去。

  李邺伸手搂过沈珍珠,沈珍珠丰满娇媚,肌肤洁白细腻,散发着成熟女性的魅力。

  他见沈珍珠脸上有泪痕,便微微笑道:“你昨晚哭了?”

  沈珍珠低声道:“臣妾只是感动!”

  李邺明白她的心思,她没有杨玉环的天赋娇姿,只能一天天老去,所以她害怕自己被打入冷宫。

  李邺把她搂入怀中道:“朕会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女人,朕的皇宫里没有冷宫一说,哪怕没有孩子,只要伺奉了朕一夜,朕都会让她享受一辈子,何况你还有儿子,母凭子贵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丈夫的一席话让沈珍珠心中大为宽慰,她点点头,“我记住陛下的话了。”

  李邺笑道,“趁现在天还没有亮,咱们再行一个晨礼!”

  李邺在她耳边低语几句,沈珍珠娇羞无限地点点头,慢慢翻过身去,开始李邺家族特殊的晨礼。

第1415章 吐蕃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