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如果马璘已经拿下汉州,李成式则率领去攻打熊州。
另外辽东都督南霁云也准备率领三万军队从北面进攻鸭绿江边的新罗北大营。
新罗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庆州、汉州、熊州和北大营,总兵力在八万人左右。
唐朝的汉州城并不是今年的汉城,汉州城位于汉江南岸,最初是百济的重镇,现在也是新罗最大的产粮之地,汉江两岸生活着大量的人口。
原本一直是百济人为主,新罗为了占领汉江两岸的土地,不断,用各种手段残酷压榨百济人,去年更是引发了百济人的大起义,但依旧被金贞志率领的大军残酷镇压,屠杀了约三十万百济青壮男子,新罗的贵族们瓜分了百济人最后的良田。
目前汉州城内有两万驻军,他们的职责主要是维护汉江两岸的平原的秩序,也就是维护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
但汉州城驻军做梦也想不到,一支浩浩荡荡的唐军船队从黄海驶入了汉江,兵临出城下。
“当!当!当!”
城头上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无数士兵奔上城头,连主将郑清玄也上了城,惊恐望着远处汉江上的船队。
事实上,唐军去年发动辽东战役后,新罗的将士都在议论,唐军将对新罗发动进攻,但新罗上层对此并不上心,他们依旧在争权夺利,考虑怎么占有更多的土地。
现在还是早春时节,唐军的大军就来临了。
一队队唐军士兵下船列队,很快,三万唐军已经在岸上列队完毕,数十家大型攻城器械也从船上卸下,主要是三架折叠式架桥车。
这种架桥车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通式架桥车,主体是一部双轮平板大车,背负着一架长长的桥身,到河边时,将桥身推到对岸搭上便可以了。
还有一种折叠式架桥车,和折叠梯子一个原理,主要是为了解决桥身太长的问题。
但在后来的战争中,越快越重视军队的机动性,而携带架桥车携带太笨重,远不如临时砍几棵大树架在河上更方便,所以也渐渐淘汰了。
但这次攻打新罗,有战船跟随,重型架桥车也就跟着出现了。
这时,一名唐军骑兵飞马奔至城下,将一封箭信射上城头,要求守军立刻出城投降。
唐军这次打的是灭国之战,灭国之战非常残酷,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国内之战,可以投降成为战俘,最后还能释放回家务农。
而灭国之战首先就是要把军队全部消灭,然后把贵族等统治阶级全部消灭,只留下普通百姓。
当然,这次李邺对新罗用的南诏模式,就是消灭军队,保留贵族,暂时保留新罗这具空躯壳,然后再一步步把新罗灭掉。
新罗军队收到了唐军的箭信,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在没有交战的情况下,对方要求投降,他们就会投降。
唐军当然也知道是这个结果,要求对方投降只是唐军不想巷战中有太多伤亡,但事实上,唐军并不希望对方投降。
三万唐军在耐心等待,养精蓄锐,黄昏时分,唐军在北城门前列下了阵型。
李成式打量着北城门,和唐朝的城池完全一样,城门是木门,比较陈旧了,有吊桥和护城河,护城河宽三丈,非常适合他们携带的重型架桥车。
打巷战也有很多讲究,一个重点就是攻城快,出其不意攻下城,让对方来不及部署巷战,士兵以最快的速度杀进城去,至少会有三到四成的士兵被堵在城头上。
李成式一挥手令道:“架桥车上前,箭雷手准备!”
三架折叠式重型架桥车并列着缓缓上前,架桥车后方有挡箭板,挡住推车士兵不受城头的箭射伤害。
在架桥车后面跟着三百名手执大黄弩的士兵,大黄弩已经上弦,只需射击便可。
三百人在三百步外列成三排,第一排卧倒,第二排蹲下,第三排举弩,箭雷已经安装上弩,杀机已现,就等着主将一声令下。
第1381章 夜战汉州
李成式战刀一指,令旗挥下,进攻开始了。
“发射!”
随着施令官一声令下。
一百支点燃的箭雷射向吊桥,在一连串的猛然爆炸中,吊桥被炸得粉碎,两根铁链高高飞起。
不等城头上士兵反应过来,第二批箭雷同时发射,密集的箭雷射向城门,在一片烟火雷鸣的爆炸中,城门被炸得支离破碎。
城头上的士兵吓坏了,每个人都恐惧万分,趴在城头上一动不敢动。
主将郑清玄一颗心沉入深渊,他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郑清玄同时也明白了唐军企图,大喊:“全军下城!全军下城!”
城头士兵慌乱万分,向城下投去。
这时,城门处硝烟散去,第三批箭雷发射了,第三批箭雷是拾遗补阙,将没有炸干净的城门处理干净,随着第三批箭雷爆炸,本来就支离破碎的城门被炸得干干净净。
“杀啊!”
主将李成式大喊一声,三万大军向城内杀去,三座桥梁已经搭建而成,士兵们冲过桥梁,向城内冲去。
和刚刚奔下城的新罗士兵展开了激烈战斗.
城门喊杀声四起,两万新罗士兵占据了十三个重要据点和唐军顽抗。
其中最大的一个据点就是汉州都督府,这是唐军在显庆六年修建的一座占地三百亩的建筑群,在天宝年间又被重新修缮。
目前汉州都督府是除了新罗皇宫和百济皇宫外的第三大建筑群,都督府位于城北,一条小河绕府而过,当年唐军就倚靠这条小河修建了都督府,用大青石砌墙,拉起了吊桥,高大坚固,完全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主将郑清玄也是因为有这座占地三百亩的城中之城,以及聚集的四千军队,才对巷战抱着一丝侥幸。
但他没有唐军交过手,他不知道唐军还有拥有无数巷战大杀器。
巷战的第一大杀器就是爆裂箭,一支爆裂箭便能导致一面墙的倒塌,从而导致整座屋子的坍塌。
而巷战的第二大杀器就是火,尤其是对付汉江都督府这样的密集建筑,唐军根本就不会硬拼硬冲。
一声令下,两千支火药箭射进了都督府内,都督府内顿时四处起火,紧接着上百架小型投石机从四面八方向都督内投掷火油罐,一连三轮火油罐投掷后,整个都督府内燃烧起来大火,浓烟滚滚,弥漫了整個城北的上空,
无数新罗士兵哭喊着跳下小护城河逃命,但都被唐军士兵无情地射杀在小河内,都督府的烈火越来也大,最后整个都督都被吞没了。
此时汉州城内到处起火,唐军用火攻来对付盘踞的士兵,除了仓库外,其他十二个盘踞点都被烈火吞没了。
城内的百姓也同样遭遇的灭顶之灾,残酷的巷战是不分士兵或者平民,双方杀红了眼,一看不是自己人都会本能地将对方杀死。
女人和孩童会稍微好一点,男子几乎都是一律杀死。
这场残酷的巷战一直进行两更时分便大体结束了,剩下就是清理补杀,到了四更时分,所有战事结束,两万新罗士兵被斩杀殆尽,但唐军也付出了死伤两千余人的代价。
天渐渐亮了,唐军开始挨家挨户驱赶,每家每户只准携带两个包裹,所有百姓都被赶出城,哭声震天,恐惧以及家人的在巷战中被杀,还有对未来的恐惧,几乎让所有人都崩溃了。
但唐军不是渤海国的日本军,唐军不杀平民,也不抢掠普通百姓的民财,但贵族就难保了,事实上,汉州城的三大贵族的府宅事先已被新罗军抢掠一空,成为新罗军盘踞的十三个据点之一,最后也被大火烧毁了,新罗军队抢掠的财富最后还是落在唐军手中。
汉州城的仓库没有用火攻,而是用爆裂箭炸塌了围墙,唐军一拥而入,和一千多名守仓库的新罗士兵厮杀,最后将一千三百多名新罗士兵全部歼灭。
汉州城主要是新罗粮仓,这里储存了新罗最多的粮食,有存粮六十万石之多,
数万名新罗百姓坐在旷野里,青壮男子不多,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这几年新罗造反内战很多,还有百济人的大起义,各大贵族、各大势力不断的征兵,青壮男子要么被征兵抓走,要么在起义中被屠杀,加上唐军不留战俘的全歼战,新罗国的青壮男子几乎被损耗殆尽。
此时,数万老弱妇孺心中的害怕平息了很多,唐军开始发馒头了,每人一个,这就意味着唐军不杀他们。
几名会说新罗的唐军士兵反复大喊:“大家不要害怕,唐军不伤害平民,需要把城内的尸体运走,否则会有瘟疫爆发。”
一直到中午时分,所有尸体都被运出城,百姓开始被允许回城了,所有人都如释重负,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返回家园。
接手汉州城的县令叫做王忆厚,德州人,进士出身,原本是楚丘县主簿,表现不错,被吏部选中来新罗,出任汉州县县令,还有其他县官,他们将负责教化百姓,将他们转为大唐子弟。
两天后,李成式得到马璘的军令,他不必来金城会师,马璘命令他直接南下,拿下熊州。
李成式随即留三千军队守城,他率领两万五千大军乘船南下,船队向熊州驶去。
熊州是原来百济的都城,原本还不错,但因为新罗对百济人残酷压迫,导致去年百济人大起义,金贞志率领大军击败了起义军,便开始了针对百济男子的大屠杀,约三十万百济男子死于屠杀。
此时的熊州一片荒芜凋敝,熊州城内只有一万新罗士兵镇守,对于两万五千唐军而言,攻下熊州易如反掌。
而北方的三万辽东军在南霁云的率领下渡过了鸭绿江,随即火烧乌骨城,一万新罗守军被烧死一半,另一半从城中逃出,却遭到了两万骑兵的围歼,全军覆灭。
三万唐军继续南下,向新罗的北部重镇平壤城进军,平壤城内也有一万新罗军队,但一万军队也完全不足以抗衡三万唐军的犀利进攻。
真正比较难啃的硬骨头是新罗京城金州的决战。
马璘亲自率领三万唐军对阵拱卫都城的三万新罗军。
而此时出使唐朝的特使金贞志还在回来的路上,刚刚才到洛阳,估计他还没到登州,新罗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第1382章 新罗投降
三万唐军出现在新罗都城金城约四十里外,都城内乱成一团,王公贵族纷纷收拾财宝要向城外逃命,但城门紧闭,宰相金良相担心军心士气受影响,便下令不准开启城门,不准放任何人出城。
城门处人山人海,骂声一片,但城门依旧不开,无奈,贵族们也只得各自回家等待消息。
这时,怎么对付唐军也在新罗朝廷内激烈争吵,有要求死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也有认为城池守不住,最好出城决战。
最后,新罗的三大圣骨权臣金良相、朴罗柱、昔万象达成一致,派军出城迎战,他们都很务实,如果军队败了,他们还有机会投降,保住家族性命,可如果城池被唐军攻破,唐军杀进城内,他们的家族将会遭遇灭顶之灾,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了。
三万新罗军从南城门出城,向已经在二十里外的唐军迎战而去。
三万唐军通过耽罗岛的跨海运输,迅速将三万人马投入到半岛,这可不是李成式大军那样远距离投送,这就是过一个海峡之事,唐军不仅投送了三万军队,还投送了两万匹战马。
马璘亲自率领三万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疾行,距离新罗的都城金城已不足二十里,马璘忽然得报,前方发现敌军主力,约三万人。
马璘着实没有想到新罗军竟然出城迎战,他还准备用火器大展神威,打一场漂亮的攻城战。
不过送上门来也好,马璘沉思片刻,派人将副将郝廷玉找来,对他道:“将军可率一万骑兵,绕到敌军身后,看我信号箭升起,将军可从后面进攻敌军,此战我军必胜。”
“卑职遵令!”
郝廷玉抱拳行一礼,立刻率领一万骑兵向南绕道而去。
马璘下令两万军队原地休息,又打出三万人的旗帜迷惑敌军。
一个时辰后,三万新罗军出现七里外,新罗军的主将叫朴正善,出身圣骨朴家,同时又是宰相金良相的女婿,有这两层顶级关系,他便取代了派去唐朝的金贞志,成了新罗军的统帅。
朴正善年约三十五六岁,一直出任皇宫侍卫将领,只有去年参加了镇压百济人起义的血腥屠杀,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但新罗的门阀制度堪比中原的两晋南北朝,贵族等级森严,军队主帅只能是最高等级的圣骨家族担任,选出来的主帅必须同时代表三大圣骨世家的利益,所以既是朴家嫡子,又是金家长女婿的,又长期在军中为官的朴正善就成了唯一的主帅人选,他兄弟娶了昔家之女,所以三大圣骨之一的昔家也支持朴正善出任主帅。
“呜——”新罗号角声吹响,前面发现了唐军主力。
有探子回来禀报,“启禀主帅,很多唐军士兵手执双旗,所以看起来是三万军队,实际上对方只有两万军队,一万步兵,一万骑兵。”
朴正善呵呵对众人笑道:“我就说唐军从耽罗岛杀来,完全就是一种偷袭行为,想偷袭金城,怎么可能有三万军队,有两万军队就已经是极限了。”
他当即下令道:“传令军队集结,准备作战!”
三万新罗军也迅速集结,三万军呈‘品’字型结构,朴正山率领一万步兵为中军,另外两支万人大军为两翼。
新罗军全部是步兵,和日本军队相比,新罗军显然更像中原军队,士兵以长矛军和刀盾为主,没有骑兵,实在是新罗地方太小,养不起骑兵。
当然,和唐军的装备相比,新罗还是相差甚远,马璘率领的三万军队是唐军精锐,个个身高力大,士兵普遍都在一米八以上,身披铁甲,头戴铁盔,手执长矛和战刀,后背弓箭。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