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15章

作者:高月

  李成华沉思片刻道:“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既然是圣女会的军队偷袭了碎叶城,那为什么他们的内应要毒杀圣女会成员?第二个问题是,圣女会的两万军队埋伏在哪里?是突然杀来,还是已经埋伏了很久?”

  郭昕和郑据对望一眼,郭昕叹口气道:“老郑,还是你继续说吧!”

  郑据苦笑一声,“李都统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圣女会要杀圣女会,我们不知道,第二个问题,圣女会的两万军队埋伏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第三个问题,我们有半个答案,那就是对方的内应至少一个月前就来了,但圣女会的军队是埋伏已久,还是突然杀来,我们没有答案。”

  李成华点点头,对方虽然大部分都不知道,但关键的一个问题他们答出来了,那就是内应一个月前就进了碎叶城,这个情报非常重要,说明圣女军队并没有听从圣女会的指挥。

  因为从战争策划到内应出发,内应潜入等候,到最后偷袭城破,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而三个月前圣女会在大唐传教迅速,圣女会不可能做出自杀之举。

  “确定是一个月前就潜入的?”李成华又确认问道。

  郑据点点头,“内应大概有五百名商人参加,这批商人在城破一个多月前就来了,说是来采购生铁和粮食,我还和他们交涉过,生铁是禁品,不对外出售,我们的一名手下认出,开城门的内应就是这帮采购粮食的商人。”

  这时,忽然有士兵奔来道:“启禀都督,二十里外发现敌军大队!”

第1372章 尾随之战

  众人纷纷赶到城头,远远看见了白雪大地上的一条黑线,郭昕急道:“李都统,得尽快把骆驼都隐藏到北方去!”

  军城太小,一千多头骆驼便挤满了关城,对方只要一轮弓箭劲射,骆驼就得死去大半,这可是他们返回安西的依靠,郭昕极为看重。

  李成华取出千里眼向东西两个方向望去,很快便看见了雪地里的几个小黑点,东西两个方向都有,这是敌军的探子,她摇摇头道:“现在把骆驼送出城已经晚了,那是羊入虎口。”

  郭昕也发现了对方的探子,他顿时担忧起来,李成华微微笑道:“或许我们可以吓唬吓唬敌军!”

  她当即回头对手下令道:“准备大黄弩和箭雷!”

  三百名内卫士兵携带了一百五十支大黄弩,正好两人配一支。

  这时,内卫女校尉曲阿凤上前建议道:“都统,卑职建议再点一堆火!”

  曲阿凤原本是安伽的副手,她幡然醒悟回归大唐后,李成华任命她为内卫女兵营校尉,这次跟随李成华来碎叶调查。

  她见都统有些不解,便解释道:“祆教信奉火,圣女会的军队又叫光明军,也同样虔诚烈火,如果在火中给他们沉重打击,他们就会认为是阿胡拉大神发怒,会立刻失去斗志,反过来也是一样,在火中获胜,他们会士气大振。”

  李成华认为有道理,便对郭昕道:“烦请郭都督立刻在城头上点一堆火。”

  城内有的是木柴,士兵们当即在城头点燃了一堆篝火。

  一万骆驼骑兵越近越近,粟特人的军队都喜欢自称光明军,这支军队,他们的战旗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主将叫做康定理,原本也是康国将领,被圣女会的高薪挖过去。

  他们是在严审唐军斥候后,才得知唐军残军六七百人藏在夷播城,主帅康福来当即命令副将康定理率一万军队赶去全歼这六七百残余唐军。

  茫茫雪原上,一万头骆驼在铺天盖地疾奔,在奔到距离军城还有五里时,低沉的号角声吹响,队伍渐渐减缓了奔跑速度,在距离军城三里时,大军最后停了下来。

  军城城墙并不高,只有两丈,城墙周长也就六里左右,东西长,南北短,是一座很标准的长方形

  主将康定理看了片刻,回头令道:“泽瓦将军,你可率三千人攻城,城墙不高,搭人梯上城!”

  粟特人攻城和波斯人差不多,如果城墙太高,他们就主攻城门,用大木撞开城门,如果城墙不高,要么抛绳梯上城,要么就直接搭人梯。

  夷播军城只有两层楼高,六米左右,四层人梯就能上去了,稍微有经验的将领都会选择这个方案。

  三千人骑着骆驼在雪原内继续奔驰,他们必须兵临城下后才能下骆驼进攻,否则隔着三里地,那么厚的积雪,人根本就跑不过来。

  城头上燃着熊熊的烈火,在粟特人眼中就显得颇为诡异,烈火是他们的信仰和图腾,应该在自己阵地上燃烧才对,怎么在对方的城头上燃烧?难道对方也改信祆教了?

  还是阿胡拉大神在保佑着唐军。

  三千士兵非常惊疑,他们他们越跑越近,渐渐进入五百步内。

  城头上,展延年大喊一声,“发射!”

  一百五十支箭雷腾空而去,冒着嗤嗤的青烟,射向奔腾而来的骆驼战骑之中。

  “轰!轰!轰!”

  一百五十枚箭雷在人群中爆炸,火光迸射,血肉横飞,硝烟一片,数百人被炸死,上千人被弹片击中受伤,惨叫声、哀嚎声一片。

  粟特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火器,后面的士兵吓得魂飞魄散,大喊大叫:“胡大发怒了!胡大发怒了!”

  剩下一千多人调转骆驼便逃,这时,第二轮箭雷射出,在受伤士兵群中爆炸,很多士兵的尸体被炸飞,后面的粟特士兵吓坏了,惊恐地望着城头上的烈火。

  这种从未见过的火雷让他们都想到了阿胡拉马兹大神,一定是唐军得到了大神护佑,才让他们遭受火闪雷的天谴,在祆教的教义中,就有这种烈火和雷电结合之物,意味着大神震怒,对人间进行惩罚。

  七千士兵纷纷后退,主将康定理也同样吓坏了,他想到的不是胡大发怒,而是唐军有这么强大的武器,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康定理也没有了斗志,喝令道:“撤退碎叶!”

  七千骆驼骑兵撤退了,唐军开启城门,杀出城去,杀死受伤未死士兵,收缴战略品。

  死亡士兵堆积在一起,一把火烧掉深埋,死亡的骆驼和收伤骆驼都是食物,还有数千袋干粮面饼。

  军队中有三名将领被抓回城进行审问,了解碎叶被偷袭的内幕。

  李成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时,曲阿凤来了,交给她一份口供,“都统,这是对方交代的口供!”

  李成华坐下细看,这才大概明白了来龙去脉。

  起因是圣女会和光明会的斗争,光明会掌握男教徒,圣女会掌握女教徒,粟特九国的王权基本上和光明会有关系,而和圣女会无关,但自从十年前金山灵掌控了圣女会后,圣女会开始了扩张,先是在东西方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随后又将石国和拔汗那的公主推上王位,圣女会控制了盛产金银和石国和拔汗那。

  这时,光明会发生了内讧,新教主得到圣女会的支持上位,作为回报,金山灵升级为光明圣女,不久,新教主病死,光明圣女便兼任光明会教主,实际上就是圣女会吞并了光明会。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康国、安国、史国、米国、曹国、何国等六国国王秘密结成了反圣女会的联盟。

  恰好此时,圣女会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建立军队,六国联盟抓住这個机会,派大量将士以个人名义加入圣女会军队,实际上控制了圣女会的五万军队。

  这五万军队表面服从圣女会指挥调度,但实际上却暗中效忠六国联盟。

  但为什么攻打碎叶,供词上没有说,被抓的将领只是一个中层将领,能知道六国联盟还是和他任高官的堂兄喝酒时得知的,攻打碎叶这种机密情报他就不知道了。

  另外,他们的军队是从拔汗那过来,并没有停留,抵达碎叶的当天晚上就发动了偷袭,碎叶驻军一共两万人。

  李成华把供词交给郭昕问道:“郭都督怎么看?”

  郭昕看完报告,皱眉道:“攻打碎叶应该是六国联盟的命令,这支军队驻扎拔汗那,他们攻打碎叶,圣女会应该不知情,距离太遥远,加上很快进入冬天,商贸都停顿了。”

  李成华也在碎叶呆过好几年,比较了解拔汗那,她问道:“拔汗那的国王是阿罗列吧!他怎么会被妹妹夺权?”

  郭昕叹息一声道:“拔汗那老国王默多去世后,阿罗列做了国王,她妹妹阿黛尔从圣女会回来,她是圣女,终身不能嫁人,阿罗列心疼妹妹,就让妹妹做了王宫总管,后来阿罗列迎娶了东曹国公主为妻,哪里知道这个东曹国公主也是圣女会成员,和妹妹阿黛尔勾结在一起,不到半年就被毒死了,阿罗列没有儿子,阿黛尔在圣女会的支持下明正言顺做了拔汗那女王。

  很快,石国那边也如法炮制,石国国王暴毙,石国公主上位成了石国女王。”

  李成华笑道:“既然两万驻军被六国联盟控制,他们为什么不发动政变,推翻拔汗那和石国的女王之位,恢复正统?还有军队攻打碎叶,拔汗那女王会不知道?”

  郭昕苦笑道:“这里面可能还有更深的隐情,卑职就不知道了。”

  李成华点点头,至少她可以给天子发送第一份报告了。

第1373章 意外退兵

  就在一万光明军袭击夷播军城的第五天,派去碎叶的斥候传来消息,光明军从碎叶撤退了。

  这个消息着实让所有人深感意外,郭昕又派尉迟西安去打探消息,两天后,尉迟西安传来消息,确实从碎叶撤军了。

  郭昕连忙向李成华汇报,虽然李成华和郭昕不是一个体系,但军职摆在这里,高了不是一级两级,

  李成华想了想笑道:“估计就是郭都督之前说的,光明军偷袭碎叶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他们撤军的原因我们恐怕也想不到,也不用管那么多,先收复碎叶,再把俱兰城和弓月城的士兵接回来。”

  郭昕有些担忧道:“卑职就担心天子找不到出兵西域的借口了!”

  李成华淡淡笑道:“你不用担心这种事情,天子出兵西域是长期战略,不是激情出兵,碎叶是否失守他都会出兵,再说你的两千手下被敌人斩杀一千余人,难道就算了吗?光明军已经向我们宣战,我们岂能不应战?”

  郭昕一颗心放心,随即率领手下返回了碎叶,又派人带着几百头骆驼去弓月城和俱兰城召回打散的军队。

  唐军又重新返回了碎叶城,碎叶城全城老少都出来迎接唐军归来,满城空巷,大街上挤满了上万百姓。

  一些老者拉着郭昕的衣袖更是失声痛哭,痛斥粟特军队对他们的盘剥的迫害。

  这次粟特军占领碎叶两个多月,几乎所有汉人家庭都破产,积累了多少年的财富都被抢走,不少汉人女子被凌辱,很多人家破人亡。

  不止是民间,官方的仓库也被洗掠一空,分布在热海周围的军城都是各种仓库,也都被抢得干干净净。

  郭昕返回碎叶面临第一个窘境就是搞粮食,不光是城内的一千军队,还包括被抢得干干净净的汉人,他们也指望着官方救济。

  郭昕连忙找到李成华商议,李成华刚把第二份鹰信发回长安,正准备着手调查一些疑问。

  郭昕匆匆前来商议粮食问题,李成华微微笑道:“我记得当年我走的时候,汉人占人口三成左右吧!”

  “现在是五成了!”

  “好吧!就算一半是汉人,那另一半呢?是不是都没有粮食,商铺里有没有存货?”

  郭昕摇摇头,“另外一半百姓也被抢了,只是抢得没有汉人那样狠,所有商铺都被抢得干干净净,连酒楼的存粮和厨房内铁锅铁罐都被抢走了。”

  李成华眉头一皱,“这帮混蛋是硕鼠吗?”

  郭昕叹口气,“也差不多,粟特人的军纪一向不好,到哪里都是搜刮一空,这次年轻女人没有被他们抢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李成华点点头,“那就派人去安西求援,要军队和粮食,让尉迟西安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任务!”

  当天下午,尉迟西安率领三十名士兵骑着百头骆驼去安西了,他们知道怎么翻越凌山,不需要向导。

  长安,御书房内,内卫副统领刘武通将一份刚从碎叶发来的鹰信呈给了李邺,李邺大致看了看,着实很高兴,关键是郭昕还活着,可以给郭子仪一個交代了。

  刘武通之前负责去登州清缴走私和人口贩卖,把地头蛇横扫一通后,走私和人口买卖基本上在登州消失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唐军占领了九州岛,来自日本方面的走私和人口买卖自然就消失了。

  至于新罗那边,是因为准备战争的原故,所有物资都归军管,导致物资短缺,物价飞涨,价格比唐朝还贵得多,自然没人愿意出口了。

  “刚上任,刘将军感觉如何?”李邺笑问道。

  刘武通这么多年一直在保护李邺的父母,忠心耿耿,没有私心杂念,自然是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而且他和李成华是亲家,两人交接也更容易,李邺只是担心他管不住下属,毕竟他的资历浅了。

  “回禀陛下,李都统制定了各种章程,微臣按照各种章程来做事,很顺利。”

  “内卫不光要有章程,还要有自己特色,朕希望你能有所作为!”

  “回禀陛下,熟悉了各种章程后,微臣一定表现更出色,现在各种章程都没有熟悉,微臣还在学习!”

  这个态度不错,李邺点点头,“去吧!把这份鹰信送给郭老将军,希望你早日结束学业!”

  “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刘武周躬身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邺端起茶盏喝了口茶,这时,下朝的钟声响起,一天的朝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