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10章

作者:高月

  后面的四万武士军团自动分成两股,从骑兵两侧奔过,直扑后方的唐军长矛方阵。

  长矛方阵完全散开了,由无数个小点组成,每一个小点是三名士兵组成战斗小组,对方虽多,却是各自为战,倭军武士如洪水般冲进了唐军大阵之中,迎接他们的是四面八方的长矛捅刺。

  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极大提高作战效率,两万人发挥出了六万人的威力,明明倭军人数是唐军的整整两倍,等杀进大阵,却感觉四面八方都有长矛向自己刺来,躲无可躲,这就是阵型的威力,倭军武士挥八刀,可能只有一刀是有效劈杀,唐军士兵同样刺八枪,却有七枪是有效刺杀。

  这时,藤原丰成发现了唐军的漏洞,那就是后面数百步外还有三千弓弩手,没有其他军队保护。

  藤原丰成大喜,立刻率领五千骑兵猛扑过去。

  冲到百步外,三千弩手忽然举弩射击,三千支爆裂箭射出,骑兵群响起一片爆炸声,所有被射中的骑兵都被炸得支离破碎。

  瞬间倒下一千余人,不等骑兵反应过来,前面一千弩手扔掉弩箭,奔跑二十几步,将一千只抛掷手雷扔进了数十步外的骑兵群中。

  抛掷手雷就是箭雷,威力强大,一片火光迸射,骑兵群一片人仰马翻,紧接着后面两支爆裂箭呼啸射向远处,在后方的骑兵群中爆炸。

  主将藤原丰成也被一支爆裂箭射中胸口,炸成两段。

  在极短的时间,两轮火器投射后,五千骑兵几乎全军覆灭,剩下百名骑兵吓得调头便逃。

  爆裂箭和投掷手雷的出现,成了整个战役的转折,首先闻声而动的是数千倭军骑兵,他们已经被陌刀军杀得胆寒心裂,两万骑兵只剩下五千余人了,几次崩溃要逃,却被后面的一千督战队逼回来。

  巨大的爆炸声,让战马受惊,纷纷掉头逃跑,骑兵彻底崩溃,督战队也挡不住,也跟随溃逃,两千唐军骑兵也立刻离开了重甲步兵,疾速向溃逃的敌军追杀而去。

  两千重甲步兵从尸山血海中调转回头,从后面拦截住了倭军武士。

  从未见过火器的倭军吓坏了,加上败局已定,两万余倭军武士也调头溃逃,却正好被重甲步兵的长城拦住,两千步兵变成了一排,长约数里,俨如死神之墙,用血腥的杀戮堵死了倭军大军的退路。

  唐军长矛士兵从后面追杀而来,两万倭军武士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但依旧被唐军无情地杀死。

  ………

  一场大战,唐军虽然付出了两千多长矛步兵伤亡的代价,却全歼了六万日军,逃脱者不足千人,几乎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此时,唐军已经杀红了眼,连战场也不打扫,便向二十里外的平城京扑去。

  平城京城门大开,城内百姓一片恐慌,上千名皇亲贵族都逃去了南面旧京城,藤原京。

  李成式留五千军队占领了平城京,他率两万大军继续南下,下午时分,大军便包围了三十里外的旧京城藤原京。

  夜幕刚刚降临,上万支火药箭腾空而起,燃烧着赤亮的光芒,向藤原京城内铺天盖地射去

  相比平城京的血腥大战,西线的九州岛却显得十分平静,三万唐军在博多津登陆,占领了福冈城,随即马璘又率三千军占领了三十里外的大宰府。

  大宰府是日本朝廷派来统治西海道的主官衙。

  大宰府主官是日本国神道教的主神,叫做习宜阿曾麻吕。

  习宜阿曾麻吕曾是遣唐使,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主管日本国外交,所以他才长驻筑前国大宰府,迎接各方贵宾。

  他做梦也想不到唐军会出现在九州岛,他顿时怒气冲冲赶去质问。

  “日本国和大唐一向和平相处,为何唐军要犯我边界?”

  马璘冷冷道:“中官不会不知道,九州各国的军队都到哪里去了吧?”

  九州岛十一国的军队就是第一批登陆龙原府的两万水军,习宜阿曾麻吕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半晌道:“那是日本国和渤海国之间的恩怨,和大唐无关!”

  马璘摇摇头,“日本军队残暴,杀光了龙原府的一万余人,又将上京的十余万屠杀殆尽,渤海国是唐朝的属国,渤海国的百姓就是大唐天子的子民,我们已经在渤海国和五万日军交战,这表示双方已经进入敌对状态。”

  习宜阿曾麻吕死死盯着马璘的眼睛,眼中露出一丝恐惧,他紧张问道:“大唐想怎么样?”

  马璘哼了一声,淡淡道:“白江口一战后,大唐就准备割取九州岛,作为日军战败的赔偿,但唐朝宽宏大量,放过了日本,但日本不知悔改,第二次入侵大唐属国,大唐天子忍无可忍,决定将九州岛和附属岛屿割取,作为日本军队两次战败的赔偿。”

  习宜阿曾麻吕后退几步,咬牙切齿道:“你们天子果然不是大唐正宗,没有一点大唐的宽宏,想占领西海道,你不如杀了我吧!”

  “杀了你会脏我的手,你如果想效忠天皇,我建议你还是自杀比较好。”

  “我凭什么自杀?”

  “你很快就会明白了!”

  马璘命令士兵将习宜阿曾麻吕拉下去关押起来。

  马璘又安排投降官员,假借习宜阿曾麻吕的口吻,写了八封信给九州岛除筑前国外的其他八国大名,要求八国大名立刻前来大宰府商议瓜分渤海国的土地事宜。

  除了筑前国大名黑田家族已经被唐军在福冈控制外,其他八国大名立刻动身前往大宰府,他们盼星星盼月亮,脖子都望酸了,终于等到了瓜分渤海国的消息,他们怎么能不来?

第1364章 并国手段

  接下来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几天后,大名们抵达了大宰府,迎接他们的是杀气腾腾的唐军士兵,极度惊恐之下,大名们不得不签署了效忠书,并纷纷表态,非常愿意成为大唐天子的子民。

  但这只是过渡,半年后,唐朝过来的三十多名县官纷纷到位,唐军又以阴谋叛乱之罪抓捕了所有的大名和他们子孙,全部送往耽罗岛处死,并没收他们全部财产和土地。

  随着官员们就位并同时宣布,九州府百姓实行大唐税赋制度,并免除三年税赋和地租,岛内百姓顿时一片欢腾,纷纷感激大唐皇帝的恩德。

  日本国农民的税赋极为沉重,不光交租,还要交税赋,实行大唐税赋制度后,地租和税赋不用同时缴纳,如果租种原来大名的土地,也就是现在官府的土地,那么三年后,税赋就不用缴纳了,每年只缴纳两成收获为地租,如果遇灾还能减免。

  如果租种别的地主的土地,别的地主当然不肯承担税赋,还是要用高地租的方式转嫁给农民,一般要收取五成的收获为地租。

  这个时候农民就有了选择,可以租种官府的土地,享受低地租免税政策,也可以替官府做事,不用当农民,一样能挣钱养家,替官府做事主要是修路和伐木。

  甚至还可以去辽东种田,免税赋、免地租,粮食都归自己。

  随着九州岛改为九州府,天子李邺任命乔彬出任第一任府尹,同时将十一令国改为十一县,正式并入大唐。

  朝廷还将长安和洛阳的日本籍妓女全部遣返回家乡配军,她们也是历年人口走私的受害者,足有七八千人之多,她们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习俗已经完全大唐化了,性格柔顺,长得也普遍年轻美貌,深受唐军驻军将士的喜爱,纷纷娶她们为妻。

  唐朝的士大夫们会纳妓女为自己的侍妾,但绝不会娶她们为妻。

  但普通百姓娶妻不易,他们就不会在意女人的过去,只要从良就可以了,军队士兵都出身低层,自然也不会在意。

  娶了这些日本女子为妻,朝廷又承诺给土地,三代免税,八千士兵也就愿意留在九州府,在这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当然,割取九州岛也并非那么一帆风顺,三年后,九州叛乱爆发,参与者主要是九州大地主,唐军低税租制度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导致没有农民愿意给他们种地,积怨三年,叛乱爆发了,一万唐军毫不留情进行了铁腕镇压,杀死了数千名叛乱参与者,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彻底铲除了威胁唐朝在九州统治的一大毒瘤。

  同时将这些大地主的土地和府宅分给了八千名愿意留在九州的唐军士兵,这些唐军士兵全部都是娶了唐朝回归女,组建家庭并生儿育女,才愿意留在九州,他们成了九州新的地主阶层,对稳固大唐统治至关重要。

  唐朝开始大规模修建学校,要求所有孩童入学,五年后,唐朝官府正式对九州百姓全面实施授名入籍,主要以李、张、赵、王、刘五姓为主。

  这五姓主要是留在九州的唐朝士兵和他们的联姻家族,比如一个士兵姓张,他妻子也跟着姓张,然后他妻子的娘家跟着沾光,也改为张姓。

  而其他日本低层百姓都没有姓氏,由县官给他们起姓,一般牛、羊、朱、田、米、蔡、井、房、何、胡、柴、林、路等等姓氏。

  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原本九州府的百姓只有十几万人,但入籍时却发现人口竟然高达五十余万人。

  这是大量其他各地的日本百姓举家涌入九州,他们都想成为大唐子民,他们自然也如愿以偿,朝廷有规定,只要入籍时参加了登记,并宣誓效忠大唐皇帝,就可以认定为大唐籍平民。

  十年后,日语式微,汉语成为了主流,十五年后,肥前县士子李歌成为九州府第一个考上进士的本地人,五十年后,日本的痕迹在九州府几乎消失殆尽,包括所有百姓的内心认同,他们都认同自己是大唐子民,和日本国毫无关系。

  在日本国东面,火烧藤原京事件后,日本皇族几乎消亡殆尽,朝廷的直属军队也全军覆灭,随着李成式率唐军撤离日本,藤原百川又将前任天皇的孙子白壁王从淡路岛迎回,立为新天皇,重建朝廷。

  但任何政权都必须以实力为根基,一個完全没有军队实力,没有财政作为支撑的朝廷,就不会有任何权威,对只信奉实力而不信奉道德的日本社会尤其明显。

  新天皇登基,全国五十余家大名,只有七家大名前来觐见朝贺,其余大名都冷眼旁观。

  在第二年,山阴道长门、石见、出云、伯耆、因幡等五国大名集体去长安朝觐大唐天子,都被册封为县国王,其国受大唐军队庇护,消息传开后,轰动了日本诸国,各国纷纷派使者前往九州,拜见唐朝的九州府尹乔彬,希望乔府君能引荐他们前往长安朝觐。

  在九州府建立的第三年,石见国国王将东北一片土地卖给了九州府,与此同时,九州府又从越后国手中买下了佐渡岛,很快石见国和佐渡岛发现了金矿和银矿,引发日本各国探查矿山的热潮。

  石见国先后发现三座银矿,成为日本第一产银国,尤其是卖给唐朝的那片土地上,发现了日本国最大的银矿,佐渡岛上也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金矿,佐渡岛由此改名为金山岛。

  随着唐朝开始对石见国大银矿和金山岛金矿实施大规模的开采冶炼,唐朝冶炼金银的技术也由此传到日本,从此以往,日本国出产的而金银和桧木源源不断运往唐朝,换取唐朝的丝绸、瓷器和各种生活用品。

  大唐嘉兴五年,美浓国和越前国因争夺一条含有金砂的边界河流而爆发冲突,这便是美浓河事件,它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日本各国为争夺金银资源不断爆发战争的动荡时代。

  大唐天子在五年时间内陆陆续续册封了近五十个大名,将令制国提升为诸侯国,引发了深远的政治影响,虽然日本天皇和朝廷依然延续了近百年,但实际上,他们的影响仅限于奈良一带。

  百年后,由于长期近亲联姻,天皇家族的生殖能力越来越弱,直到最后一任天皇病亡,天皇从此绝嗣,大将军藤原加成宣布废除天皇,自封天兆大将军,率领军队讨伐各国,最终被九州府的一万唐军轻松击溃,藤原家族灭亡,日本进入了群龙无首的战国时代。

  又过了三十年,唐朝彻底兼并日本,开始在本州岛推行九州府模式,数十年后,日本国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十一月初,郭子仪抵达长安,和他一起到来的,还有近千艘平底拖船,满载着这次辽东之战的各种战利品,渤海国、契丹和奚部,这里面最富裕的就是渤海国,包括从日本国船队中夺取了六千大箱金银财宝,还包括准备第二批、第三批运走的铁锭、铜锭、木材和各种珍贵药材。

  契丹和奚部的战利品主要以各种皮子和药材为主,其中光上等羊皮就超过百万张,还有上千万头牛羊,留在了辽东牧场,没有赶到长安来。

  当然,李邺和朝廷也早已达成了战利品分配协议,金银财宝,内库和左藏库各一半,其他物资,朝廷会选取一些珍贵之物进献给天子,其他的全部进国库。

  李邺接见了郭子仪和大将们,都给予了重赏,其中主帅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太师,但郭子仪再三不肯接受郡王之爵,最后改封齐国公,实封五百户,同时出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赐长安园宅一座。

  其他大将都封了高爵,并给予重赏。

  御书房内,李邺专门接见了张典。

  张典最早也是张掖裴家三百家丁之一,跟随李邺前往碎叶,后来被李邺不断提拔,成为大唐的斥候之王,现在又成为一方诸侯。

  “微臣张典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邺笑眯眯摆手道:“张将军,好久不见了,快快请起!”

  “谢陛下!”

  张典站起身,笔直如一颗松树。

  李邺笑问道:“张将军今年多少岁了?”

  “回禀陛下,微臣今年四十有二了!”

  李邺叹息一声,“时间过得真快了,当年跟随我,都是二十余岁的年轻士兵,现在都是中年人了。”

  “微臣还能再为陛下效力三十年!”

  李邺笑了笑,又问道:“将军在辽东和室韦部打过交道吗?”

  “回禀陛下,微臣追击耶律萨剌德时,和南室韦打过交道?”

  “和他们打交道感觉如何?”

  张典想了想道:“陛下,室韦的百姓很淳朴,但他们的贵族却普遍骄横狂妄,对大唐缺乏尊重!”

  “那黑水靺鞨呢?”李邺又问道。

第1365章 金口玉言

  张典躬身道:“回禀殿下,黑水靺鞨卑职还没有接触。”

  李邺起身走到沙盘前,张典也连忙跟过来,李邺用木杆指着辽东道:“从隋朝以来,辽东一直就是中原的心腹大患,之前是高句丽,让隋朝国力衰败,最后灭亡。

  然后契丹又起来了,一直对幽州虎视眈眈,包括安禄山、史思明造反,他们的手下也大多是东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