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02章

作者:高月

  一时间三军士气高涨,欢声雷动。

  郭子仪又下令关闭上京城的各个府库,等张镐回来处置。

  日本国第一批运送的回国财物主要是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实际上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要运送的物资,这些都是日本士兵拿不到的东西,必须要运送回本国。

  主要包括名贵药材、名贵兽皮,这里面光百年以上的老人参就有数百支之多,甚至还有十几支千年人参,还有名贵的龙涎香达数百斤,名贵兽皮主要以虎豹熊皮为主,另外仓库内还有大量羊皮、生铁、铜锭等等。

  郭子仪命令李成式暂时率水军坐镇渤海府和滨海府。

  又命令一部分水军封锁了鸭绿江,将新罗暂时压制在鸭绿江以南。

  郭子仪随即分兵三路,南霁云率领五万大军走东线,马璘率五万大军走西线,郭子仪亲率六万大军走中线,每支大军配三万头骆驼的后勤和粮食补给,十六万大军横穿松漠地区,浩浩荡荡杀向契丹目前聚居的霫地。

  霫地便是今天内蒙的乌兰浩特市一带,一直是霫部落的活动地,霫部落是匈奴的一支,在这里生活了百余年,但最终还是被契丹族吞并了。

  此时,契丹军队最高统帅耶律萨剌德一直在关注,当他得知唐军以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全歼三万多日军,又得知奚族也完了,他便知道唐军下一个进攻目标必然是自己。

  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北方是室韦人和黑水靺鞨人的地盘,而西面是拔野古部的地盘。

  不过契丹和室韦部关系不错,如果契丹部真要进入室韦部的地盘避难,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耶律萨剌德便提出了暂时退入,不料这一想法提出来,便立刻引发了掀然大波,首先是契丹各部坚决反对在继续北撤,宁远和唐军决一死战,也绝不会再后撤一步。

  但真正让耶律萨剌德绝望的,还是室韦部的态度,首先室韦部一口拒绝了契丹借兵的要求,并有言之前,一旦有契丹人进入室韦领地,那他就是室韦人。

  言外之意,一旦契丹人越境,那他们就只能加入室韦部,成为室韦部人。

  万般无奈,耶律萨剌德只得强打精神和苏可汗商议应对唐军之策。

  “可汗,唐军兵分三路北上,这里面当然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兵力分散了,给了我们机会。

  我们目前各部落集结的兵力有九万余人,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将三路唐军各个击破,那我们反击有望了,不仅收复松漠府,还能夺取奚地和渤海国地盘。”

  苏可汗也赞成耶律萨剌德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案,他沉思片刻道:“大将军认为我们应该主动进攻哪一路?”

  耶律萨剌德淡淡道:“三支唐军的兵力都差不多,那我们就不如集中兵力击败中路唐军,这是他们主帅所在军队,只要击败了它,另外两路唐军必败!”

第1350章 关键一战(上)

  郭子仪率领大军正缓缓走在松漠府东部的草原上,这里草原辽阔,没有树林和丘陵,一眼可以望到数十里外,不容易被伏击。

  但郭子仪还是十分谨慎,派出大量斥候在军队五十里范围内探查巡逻。

  这天上午,有斥候来报,“前面五十里外发现契丹军主力,约八九万军队!”

  郭子仪捋须点点头,这个人数和之前任天岭告诉他的人数符合,如果没有外部支援,契丹军的全部兵力不超过十万。

  席万里对郭子仪笑道:“大帅,对方真是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了!”

  郭子仪淡淡笑道:“耶律萨剌德果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道老夫不知道分兵北上容易被各个击破吗?”

  任何战术都有利有弊,郭子仪分兵北上,就是为了让对方集中兵力来对付自己。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听起来好像不错,但你集中兵力出动了,你的老巢怎么办?

  耶律萨剌德只想到迅速击溃唐军一支,然后再掉头击溃另一支,但别人就那么容易被击溃吗?

  但分兵出击又确实容易被对方集中兵力各個击破,耶律萨剌德并不是傻子,他做出这个决策,也是权衡再三,对契丹最有利的方案。

  所以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实力,在于知己知彼。

  郭子仪在幽州、柳城与契丹军交战,前后全歼了七万契丹军,他了解契丹军的实力,他更清楚自己的实力,哪怕没有火器加持,他们一样能战胜对方,现在有了更强大的火器,那他军队的战斗力都远远不是六万人那么简单了。

  郭子仪当即令道:“速去通知南霁云将军,命令他的军队迂回西进,切断契丹军的退路!”

  停一下,他又令道:“命令马璘将军率军加速北上,端了契丹人的老巢!”

  两队报信士兵纵马疾奔而去,郭子仪随即又下令道:“传令大军立刻集结!”

  “呜——”

  唐军集结的号角声吹响,六万大军开始迅速向郭子仪所在的中军集结而来。

  郭子仪在部署前就做了充分的预案,他在部署东线兵力时,特地把中线和东线相隔距离拉短,实际上,南霁云的五万东线大军相距中线也不过百里左右,不到一天时间就能赶来。

  郭子仪之所以带了三万步兵,因为他带的就是精华啊!

  唐朝的八千重甲步兵他全部带上了。

  歼灭日军战役结束后,朝廷的后援军资又到了,送来了三千架重弩和三万枚箭雷,加上唐军之前拥有的两千架重弩,使重弩数量达五千架,正好组成一万重弩军,两人一组,每组有六枚箭雷。

  剩下一万两千人中,一万步兵是中军长矛大阵,还有两千士兵负责三万头骆驼。

  实际上三万步兵都是骑马行军,只是作战时才下马进行步战。

  两个时辰后,九万契丹大军也出现在北方十里之外的草原上。

  耶律萨剌德亲自统领九万大军南下,当然是打算以最短的时间击溃中线唐军主力,再掉头去迎战其他两线唐军。

  耶律萨剌德也做了充分考虑,他把战场放在松漠府,距离老巢三百余里外,就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

  两支大军缓缓靠近,在相距三里时停住了脚步,远远对峙。

  耶律萨剌德眯眼打量对方,对方骑兵和步兵各占一半,各有三万人左右,这个比例和自己差不多,契丹军骑兵约五万人,步兵四万。

  最前面是一排两千余杆战旗,战旗飞扬,在战旗后面是八千弓兵,半蹲在地上,手执弓箭,后面是长矛军士兵。

  耶律萨剌德冷笑一声,这种弓步兵能抵挡得住自己的骑兵冲击?

  “刺木台将军!”

  “卑职在!”

  一名三十余岁的将领立刻上前行礼,他叫耶律刺木台,也是耶律萨剌德最小的兄弟,契丹万夫长。

  耶律萨剌德缓缓道:“你可率三万骑兵冲击唐军阵型,随后大军会支持你!”

  “卑职遵令!”

  契丹人作战和游牧骑兵作战本质是一样的,没有那么多兵法战术,就是靠人多,靠骑兵冲击来冲垮对方的阵型。

  关键是耶律萨剌德想速战速决,一场两个时辰的大战就击溃唐军,败军杀得差不多了,再迅速掉头去打另一支唐军,本部老巢空虚,他也害怕啊!

  “呜—呜—”

  草原号角声连续吹响,这是进攻的前兆了。

  契丹不善于用战术策略,但唐军却擅长。

  郭子仪尤其擅长欺骗之策,包括战略欺骗和战术欺骗。

  排列在最前面的八千军并不是弓手,而是八千重甲步兵,他们的陌刀放在地上,半蹲在地上,手中却拿着弓箭。

  但他们的盔甲比较特殊,陌刀放在地上,也担心被敌军看见,郭子仪又派两千士兵手持战旗站在最前面,战旗挡住了身后的重甲步兵。

  还有一万手执大黄弩的重弩军,也隐藏在长矛士兵之中。

  郭子仪和游牧骑兵交战多年,非常了解对方的进攻模式,一般有三种模式,首先是小规模冲击,派一万军队冲击,这更多是一种试探性进攻。

  第二种模式就是中等兵力进攻,派三成骑兵冲击,冲垮对方的首层防御,剩下大军再全部出击。

  第三种模式就是全面进攻,所有军队全面压上去,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对方兵力超过自己,他们便可以集中兵力攻击对方中军。

  目前契丹军兵力超过唐军,他们不会选第三种模式,只会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模式中进行选择。

  如果唐军兵力看起来太强,敌军就往往会采用第一种模式,用少量兵力破解唐军的远距离打击优势。

  后面再派重军压上,这种模式对唐军显然很不利。

  郭子仪抓住对方急切想击溃唐军的心态,便用这种示弱的方式,诱引敌军发动大规模骑兵冲击,一旦契丹骑兵出击,就很难再撤回去了。

  郭子仪的诱兵之策果然成功了,耶律萨剌德只看见唐军的八千弓兵,地面上的陌刀被前面执旗士兵挡住了。

  这时,大地开始颤抖,三万契丹骑兵发动了,铺天盖地向唐军大阵杀来。

  郭子仪厉声喝道:“重甲步兵准备!站位旗帜兵和长矛士兵后撤!”

  两千旗帜兵迅速后撤,他们接过重甲步兵手上长弓,每人后背四把弓,向后方撤退。

  八千陌刀军士兵拿起了地上的陌刀。顿时一片寒光闪闪。

  上一次他们欺负日军人矮马小,所有用战兵阵对付他们,现在不行了,面对数万契丹骑兵的冲击,必须要用抵抗力最强大的墙兵阵。

  耶律萨剌德心中猛地一沉,对方的弓箭怎么变成了长刀,是陌刀,他心中泛起一丝苦涩,自己中计了。

  但要军队撤回来又不可能了,游牧骑兵出击就有这个特点,一旦出击就很难很难撤回了,这不是几十名骑兵,大家勒住战马就掉头回来了。

  这可是三万大军,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同时疾速奔驰,这就像几千辆车同时在高速公路上疾速奔驰,彼此靠得很近一样,中间忽然几百辆车停下,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连环车祸。

  大军要停下必须从最后开始,最后一排先停,然后从后到前,一排排停下,这就需要数万骑兵常年累月的磨合训练。

  这种默契连唐军骑兵都办不到,何况是各个部落临时拼凑起来的契丹军队呢?

  一旦强行停止,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还会引发混乱,给敌军骑兵可乘之机。

  郭子仪便是深谙这一点,才敢在对方大军发动后,迅速恢复正式部署。

  一万长矛军后退,留下一条宽两百步的空档,一万重弩手从长矛军中冲出来,迅速站位,一支支大黄弩顶在士兵肩头,五千支箭雷呈四十五度斜角,指向铺天盖地杀来的三万骑兵。

第1351章 关键一战(下)

  三万骑兵铺天盖地杀来,进入两百步线了,郭子仪下令道:“箭雷发射!”

  “咚!咚!咚!”

  鼓声大作,五千架大黄弩同时发射,五千支箭雷同时射出,瞬间消失在空中,黑压压射向敌军骑兵后部。

  “轰!轰!轰!”落地一片爆炸,极为壮观,这可不是五十颗爆炸,而是五千颗雷爆炸,一颗雷炸死两人就是一万人了,何况远不止两人。

  一片片猛烈的爆炸,爆炸声掩盖了惨叫声,浓烟弥漫,

  前面骑兵被惊得魂不附体,纷纷拉住缰绳,后面骑兵冲撞来,人喊马嘶,战场上乱成一团。

  一万重弩士兵迅速配合上弦,装上第二支箭雷,点燃火绳后,再度发射。

  五千支箭雷再次射向密集的骑兵群,第一轮爆炸,战场硝烟还未散去,契丹骑兵惊魂未定,结果第二轮又来了,再次在人群中成片成片剧烈爆炸。

  陌刀军将军都统制许宗然忍不住长叹一声,这一战他们陌刀军没有机会了。

  耶律萨剌德和所有契丹军士兵一样,被眼前的爆炸惊得目瞪口呆,待硝烟散去,只见数千骑兵正拼命的赶回来,仅仅两轮爆炸,便炸死炸伤两万五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