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00章

作者:高月

  “圣女会?”

  李邺一怔,不解问道:“圣女会的标识我当年在康国和碎叶都见过,是三个持剑女子,不是这样的三把剑。”

  李成华摇摇头,“陛下说的持剑三圣女是老标识,昨晚那座宅子的屋顶塑像就是持剑三圣女,但十年前改了,改成了金环三剑,粟特人说因为圣女会中也有了男子,所以就把三圣女去掉了,只留三把剑,金环表示太阳,象征她们信奉的火神。”

  李邺紧皱着眉头,负手走了几步道:“如果康士柏是圣女会的人,那他贩卖的唐朝女童是不是会流入了圣女会?”

  “卑职认为很有这个可能,她们一定会挑选有天赋的女童留下培养,成为圣女会一员,这些唐朝女子长大后就会来大唐传教。”

  “如果之前卖去的女童已经长大了呢?”李邺反问道。

  李成华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一定会尽快找到这批女童,抓住这个康士柏,他一定知情!”

  李邺负手站在窗前,目光望着西方,他居然想起了多年前那个妖艳的年轻女人,那个第一次让他尝到女人滋味,让刻骨铭心的葛逻禄公主,金山灵。

  她现在应该就是圣女会的最高统治者吧!

  良久,李邺对李成华缓缓道:“朕需要一份关于圣女会近十年发展的详细报告,内卫可以询问粟特人,可以询问祆教寺院,也可以抓到康士柏后问他的口供,这个任务比较重,希望两个月内能完成!”

  “卑职一定尽快完成!”

  李邺摇摇头“不要快,要内容详实,深刻,朕要的是内容!”

  “卑职明白了!”

  李成华行一礼,匆匆去了。

  兰州广武县,五辆遮蔽得严严实实的大车驶入了一座客栈,客栈掌柜和两名伙计立刻热情迎出来,他们遇到了大主顾,这几辆大车的主人以五倍的价格包了客栈三天。

  简直让掌柜和伙计喜出望外,当然高价是条件的,那就是要闭嘴,不管看到什么都要装作没有看到。

  院子大门关上,五辆大车的门打开了,让掌柜和两名伙计都看傻了,里面出来了一群群的小娘子,都是十岁左右,个个乖巧可爱,都在喊饿,嚷成一团。

  掌柜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叫伙计安排吃食和住宿。

  客栈内也有餐堂,五十余个小娘子将餐堂坐得满满当当,个个都在低头吃饭,掌柜看得一阵心疼,他的小女儿也是十岁,和她们都差不多啊!

  这时,这支队伍的主人走到掌柜身边,这是个粟特胡人,他呵呵笑道:“我们休息三天,掌柜好好招待吧!记住别多嘴,走的时候,我会另外有赏,”

  掌柜连忙躬身道:“放心吧!我和伙计都不是多嘴的人!”

  很快,大群小娘子吃饱了,胡人拍拍手笑道:“姑娘们,吃好了上楼睡觉去!”

  大群小娘子呼啦啦跑上楼了,掌柜和两个伙计收拾餐桌,一名伙计低声道:“掌柜,她们会不会就是前几天县衙交代的那件事?”

  掌柜瞪了伙计一眼,“开门做生意,往来都是客,不要多嘴!”

  两名伙计都不敢吭声了

  夜幕悄然降临,整个客栈都安静下来,小娘子们路途疲劳,都早早入睡了。

  夜渐渐深了,但掌柜却辗转反侧睡不着,他还在想前几天县衙来人交代的事情,如果发现大群汉人小娘子住宿,必须立刻向县衙报告。

  掌柜开了二十年客栈,阅历很深,他怎么会看不出这是人贩子过境,只是这帮粟特人贩子心狠手辣,自己若报告县衙,必然会遭到他们报复,很可能自己全家都会丧命。

  这时,他忽然听见外面有点响声,他连忙起身披上衣服,走出了房门,只听见厨房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端着油灯走进厨房,却见三个小娘子正在翻柜子。

  掌柜忽然进来,吓得三人躲在墙角,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你们在找吃的吗?”掌柜柔声笑问道。

  三个小娘子低下头不好意思道:“我们没吃饱,肚子很饿!”

  “这里还有几个馒头!”

  掌柜从大蒸笼里找出几个冷馒头,装一个盘子里,递给她们,“拿去吃吧!”

  小娘子拿起馒头就吃,她们不敢拿上楼,被馆主看见要挨打的。

  “你们从哪里来啊?”掌柜笑问道。

  三个小娘子仰头道:“我们从长安来,去安西学习胡旋舞,学好后再回长安,我们就能挣钱养活自己了。”

  掌柜望着她们天真无邪的眼神,忽然想到了自己年幼女儿,他良心一阵阵刺痛,这哪里是去安西学胡旋舞啊!分明是卖去西方。

  “我们吃好了,谢谢掌柜伯伯!”

  三个小娘子一起躬身行礼,转身跑上楼了。

  掌柜望着三个小娘子柔弱的背影,终于心一横,哪怕自己客栈不开了,也绝不能让这些孩子坠入火坑。

第1347章 勇救群孤

  他回去把一名伙计叫起来,低声对他道:“这些小娘子要被拐卖去粟特,你立刻找我堂弟报信,你知道他家的。”

  掌柜的堂弟在县衙当捕快,掌柜有麻烦事都是找他帮忙。

  伙计点点头,连忙从后门溜出去了。

  广武县县令叫做刘弛,和当年韦应物是同科进士,做一任主薄和一任县丞,去年升为广武县县令。

  半夜三更时分,刘弛在睡梦中被丫鬟叫醒,说是张捕头有急事找他,他妻子嘟囔一句,“半夜不睡觉,折腾啥?”

  刘弛没办法,他在边疆,一般也没什么事情,可如果夜里有急事,往往就是大事了。

  他穿上衣服来到外堂,张捕头连忙上前道:“县令,卑职手下发现了内卫交代的那群小娘子。”

  刘弛吓一大跳,困意全无,五天前来了一支内卫,给他们带来一个重大案情通报,要他们留意一群汉人小娘子,大概五十余人,年纪都在十岁左右,要前往西域,这是内卫的甲级重案,连天子都十分关注。

  刘弛急问道:“怎么发现的”

  “卑职手下许蛮子的堂兄是开客栈的,在城外的老平安客栈,这群小娘子现在就在他的客栈内,要住三天,后天出发。”

  刘弛不敢睡了,连忙带着张捕头来到了驿馆,这里住着三名留守内卫,其他内卫都去了乌鞘岭的乌城守捉进行盘查。

  三名内卫由一名队正和两名士兵组成,队正叫做蒋新,蒋队正听说发现了那群小娘子,他顿时大喜过望,这个功劳他抓到了。

  他连忙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有一个胡人主管,五名车夫和三名骑马护卫,也就是九个人,小娘子一共有五十五人。”

  蒋队正想了想又道:“我想亲眼看一看这些小娘子,有没有什么办法?”

  张捕头经验丰富,他点点头道:“有一個办法,明天上午我带蒋队正过去。”

  与此同时,蒋队正派一名手下连夜赶往八十里外的乌城守捉报信,那边有虎贲郎将王潜率领的五十八名内卫士兵。

  次日上午,内卫队正蒋新跟随张捕头来到客栈的后墙外,两人穿着普通人的服饰,迅速攀上一棵大树枝叶茂盛的大树。

  张捕头指着远处的两层客栈道:“她们住在二楼,她们包下了全部客栈,整个二楼都是她们住处。”

  蒋新点点头,取出一支单筒千里眼,向二楼窗户望去,此时天已经热了,二楼所有的窗户都开着,可以清晰看见一排五个房间里都是小娘子,每个房间里有十一人,加起来正好五十五人。

  “就是她们!”

  蒋新和手下士兵留下继续监视客栈,等待援军到来。

  傍晚时分,五十八名内卫骑兵从乌城赶了回来,蒋新立刻迎了上去。

  内卫首领正是虎贲中郎将王潜,他率领六十人昼夜不停赶到乌鞘岭乌城守捉,比对方提前五天赶到河西入口。

  河西入口便是乌鞘岭,乌鞘岭横卧在河西走廊最南面,像一条巨龙正好把河西走廊入口堵住,只有一条路坡度稍微平缓,也是穿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唯一的通道。

  唐军在这条通道的一南一北各修建了一座守捉军城,乌城和和戎城,这是南来北往的商人或者军队必经之路。

  当年玄奘法师没有通关文牒,几次想从乌城偷渡过去,都没有成功,被遣返回长安。

  找了各种关系后,才走通了乌城守将,得以过关继续北上。

  王潜率领五十名内卫士兵坐镇乌城,等待鱼儿自己上钩,鱼儿最终没有来乌城,是因为在广武县被提前发现了。

  蒋新躬身行礼道:“启禀将军,昨天晚上客栈送来很多大酒桶,卑职估计他们是想把小娘子装在酒桶内,外面再放一个真酒桶,即使被抽查也很难过发现他们,不过他们以前都是通过重贿买通守将,得以过关,现在他们恐怕打算故技重施。”

  对方准备怎么过关,王潜不太关心了,他关心的是眼下。

  王潜想了想便问道:“什么时候动手最合适?”

  “回禀将军,吃饭的时候最合适,小娘子们先吃,吃完后上楼,他们九个再继续吃饭,这是他们唯一分开的时候。”

  王潜点点头又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吃饭?”

  “回禀将军,他们已经开始吃饭了。”

  王潜当即进行部署,五十名手下从后门潜入客栈,两名士兵先爬上二楼,众人便潜伏在主堂外,等候时机到来。

  一刻钟后,小娘子们集体吃完了午饭,康士柏拍拍手掌,小娘子一涌跑上了二楼。

  康士柏和七名手下坐下开始吃饭,掌柜和伙计给他们上酒菜和烤肉。

  还有一名手下在楼上看管小娘子,防止她们从二楼攀窗跑掉。

  “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出发,接应的人已经在乌城里买通了几名军士,可保我们平安过关!”

  这时,楼上忽然传来一阵惊恐的叫声,有小娘子发现了被勒死的手下尸体。

  康士柏暗叫不妙,刚跳起身要跑,忽然从外面涌入无数内卫士兵,将他们一起按倒,捆绑起来。

  康士柏是重中之重,他被士兵卸掉两只胳膊和下巴,全部脱臼,让他无法自杀,这才把将他们捆绑起来带走。

  不多时,五十五名小娘子被五名内卫女兵带下来了,在院子里排成几排,王潜望着这群天真烂漫,宛如花骨朵一般的小娘子,一阵心痛,多少像她们这样的小娘子被送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他柔声对这群小娘子道:“我们不是坏人,是从长安过来的内卫,专门为了解救你们而来,你们的馆主实际上是一个人贩子,他已经贩卖了很多批和你们一起的小娘子。”

  “康馆主说,送我们去安西学胡旋舞!”一名小娘子战战兢兢道。

  王潜摇摇头,“长安两百多家乐坊,从来没有哪家乐坊去安西学胡旋舞,他是骗你们,是为了把你们卖到遥远的粟特去,或者更遥远的大食国,去了那里,你们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回大唐了。”

  五十几名小娘子吓得互相拥抱着哭了起来,五名内卫女兵连忙安慰她们。

  这时,县令刘驰准备的十几辆马车来了,王潜重赏了客栈掌柜,他率领三十名手下先押送人犯回京,五十五名小娘子由其余手下护卫着慢慢返回长安。

  入夜,李邺用完晚膳,正坐在书房内细看今天刚刚送来的辽东战报,唐军在奚地三战三捷,全歼奚军五万余人,加上之前火烧两万奚军,已经全歼奚军七万余人,奚部落已无兵可战,奚王莫离邪带着数百贵族和上万部民向西逃窜,被马璘率军俘获。

  南霁云率军在辽东东岸大败三万新罗军,唐军已攻占鸭绿江边的辽东城,还有郭子仪大军,已经部署在渤海国部署完毕,即将对盘踞上京城的五万日本军发动围歼战。

  李邺放下战报,负手走到窗前,夜风拂面,十分凉爽,辽东开战已有四个多月,开战期间,士兵的俸禄都是双倍支付,二十万大军,每个月俸禄就超过百万了,现在光军俸一项支出就接近五百万贯,还大量粮食、肉食、蔬菜以及各种军械物资消耗,开支也超过百万贯。

  战争拼的是国力,这句话一点没错,朝廷已经付出五六百万贯的财力,加上南诏的战争支出,已经接近八百万贯了。

  朝廷之所以没有抱怨,那是因为他们在眼巴巴地等待战争的红利。

  财政压力太大,李邺在考虑新罗和日本是不是需要暂时放一放,等朝廷再筹备一两年,尤其是新罗,那是需要灭国的,重新划分州县,派大量官员和军队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