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84章

作者:高月

  这次日本国灭渤海国就是用一种极为卑劣的偷袭战术,假意帮助上京城进行城墙防御,然后趁夜间偷袭渤海军队大营,杀死了两万渤海国士兵,又杀入皇宫,杀掉了三千侍卫,彻底解决了上京的武装。

  这才开始了针对上京皇亲贵族以及平民的肆意凌辱和大屠杀,杀了七天七夜,上京城的十余万男女老少几乎全部被杀光。

  日本国的三艘战船被唐军两艘万石战船左右包抄,日本士兵大喊大叫,箭矢如雨点般向唐军大船射来。

  唐军战船的船舷边有射击孔,士兵蹲在船舷下,二十几支爆裂箭射向敌军战船船壁,撞击后当即爆炸,将船壁炸开一个个大洞,海水立刻汹涌灌入,战船迅速倾斜,船队士兵纷纷落水,呼喊求救,迎接他们的只有唐军无情的射杀。

  几轮爆裂箭的冲击爆炸,第一艘日军战船便迅速沉没了。

  另外两艘日本战船也同样激烈,一艘日军战船正竭尽全力向唐军战船靠近。

  李成式盯着对方战船下令道:“让对方战船靠近!”

  他要通过这次遭遇战了解日本水军作战的特点和章法。

  没有了唐军发射爆裂箭,最后一艘日军战船终于靠近了唐军战船,日军士兵激动得大喊大叫,无数飞爪勾上唐军战船,日本士兵背着太刀疯狂地向唐军大船上攀爬。

  唐军士兵一连斩断了六十多条绳索,六十余名日本士兵惨叫着坠入海中,还是有五十余人攀上了大船,像一群群猴子般跳上唐军大船。

  数十名唐军士兵大吼一声,挥矛冲上去,双方激战在一起。

  日本武士虽然步伐十分灵活,但无论身高、力量、还是兵器都相差唐军太远,日本士兵身高基本上在一米五不到,体格瘦小,像九岁的孩童。

  而唐军士兵身高都在一米八上下,身材魁梧,力量强大,横刀也坚固锋利,手中的盾牌更是弥补了灵活度的欠缺。

  一刀劈去,能把日本武士劈出一丈多远,更不用说长矛捅刺,对方根本没有抵达的力量,当场被捅杀,挑下海去。

  仅仅厮杀了一刻钟,跳上船的五十余名武士全部被唐军士兵杀死,唐军只轻伤了三人,这也是整场遭遇战唐军受伤的三人。

  干掉了三艘护航船只,接下来便是四十艘货运船,唐军没有采用爆裂箭,而是用弩箭射杀的方式。

  唐军的万石大船居高临下,压制着对方的三千石货船,而且唐军战术高超,基本上是两艘船夹住对方一艘船,同时向下交叉射箭,船上的日本士兵根本无处躲藏,下面船舱被铁锁锁死,日本军士兵被射杀大半,剩下的只能逃到狭小的上方船舱内,但甲板上的船舱也完全挡不住唐军的重箭穿透,被射成了筛子,集体被射杀在船舱内,连船夫也难逃一死。

  唐军水兵拉着绳子纷纷跳上对方船只,船上已经没有人了,就算有一些中箭未死的日本士兵最后也难逃一死,尸体全部被扔进大海。

  一艘接一艘的货船被唐军控制接管,不到一个时辰,唐军便凭借强大的武器装备和十倍于敌人的兵力,轻松全歼了一千五百多名护船日本士兵以及日本船夫。

  缴获了整整四十艘满载货物的船只,唐军士兵打开了被锁死的甲板盖子,进入甲板下的船舱内查看货物,竟意外发现,船舱内装满了从渤海国掠夺的各种财宝。

  一艘海船大概有一百五十只大木箱子,四十艘货船就有整整六千大箱,里面主要以金银为主,渤海国盛产金银,近五十年积累,被日本军掠夺一空。

  当然这只是属于日本国的财富,占据了日军所掠夺财富的七成,还有一部分是日本士兵個人抢掠的财富,大概占三成,还在士兵手中。

  这笔庞大的财富,好容易等到河水解冻,从上京用船只运出来,转上海船后,从海路运往日本国,不料却遭遇到掐点掐时赶来的唐军战船队。

  李成式随即分出十艘大船和数百士兵,押送四十艘货船前往耽罗岛,再从耽罗岛运往大唐。

  这虽然只是一场遭遇战,但一叶可知秋,唐军已经知道了日本水军的装备和战术。

  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弓箭和跳船,这种海盗式的进攻,在唐军强大的远程火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哪怕不用火器,单兵对阵,唐军士兵也占据了绝对的身高、力量和兵器优势,完全能轻松战胜身材矮小的日本士兵。

  唐军有了强大的信心,战船再次浩浩荡荡向北方杀去。

第1320章 白狼之战

  二月的最后一天,郭子仪祭拜了马神和路神,留三万军队守平州,亲自率领十八万大军水陆并进,沿着辽西走廊,浩浩荡荡向辽东进发。

  其中步骑兵十七万,席万里率三万骑兵和数千工事兵为先锋,先一步进入营州地界,向柳城杀去。

  而水军虎贲郎将王雪国则率一万水军和三百艘战船从渤海进入辽河,封锁辽河,拦截日本军和新罗军队支援契丹。

  王雪国就是前水军都督王孝汝的长子,王孝汝心脏不好,目前已经退仕在长安享受天伦之乐。

  契丹目前是苏可汗当政,苏可汗名叫遥辇勃,在契丹八部中,最初是大贺部强大,契丹屡屡侵犯大唐,后来被唐军重创,大贺部从此衰落,遥辇部取而代之,成为契丹之主。

  而耶律部要到唐朝后期才崛起,目前还只是契丹中的一个小部落。

  契丹本部在松漠地区,但这些年契丹扩张迅猛,不仅吞并了唐朝的营州,还降服了周围的奚部等等其他部落,又继续向东扩张,吞并了包括辽东半岛的整个辽东,和新罗以鸭绿水为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契丹猛攻渤海国,结果渤海国引狼入室,被日本军队灭了,渤海军主力投降了契丹,契丹也就收兵回辽河以西,防范唐军北伐。

  营州目前有契丹军五万余人,主将叫迭刺峯,三十余岁,是契丹另一个重要部落迭刺部的二号人物。

  迭刺峯十分紧张,派出大量探子打探辽西走廊动静,结果辽东的河水刚刚解冻,唐军就浩浩荡荡杀来了,迭刺峯大惊失色,一方面派人赶回松漠王帐向可汗汇报,另一方面,他命令兄弟迭刺真率领两万大军南下白狼水,拦截唐军。

  唐朝辽东可不像现在这样人口密集,营州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住,分布着大片森林、山地和河流,一个個契丹人和奚人小部落逐水而居,交通极为不便。

  天宝年间还有数万汉人,主要聚居在柳城县内,在四周种粮为生。

  一条笔直的官道从辽西走廊直通柳城,必须要跨过白狼水,这就是契丹军打造的第一道防御线,大桥已经拆除,时值春天,白狼水水流湍急,河面宽达六七十米,渡河很不容易。

  席万里距离白狼水还有三十里,他得到斥候消息,前方白狼水北岸发现契丹军大营,驻军有两三万人之多,扼守住了白狼水。

  席万里命令军队就地驻营休息,旁边是一条小溪,士兵们纷纷取水烧饭,没有人直接喝溪水,这是唐军的军规,非常严厉,尤其要防止契丹在上游下毒,所以连战马都要喝烧开后放凉的水。

  一顶大帐内,席万里正在查看沙盘地图,自从沙盘在军中推广后,所有将领都不愿用纸地图了,出征都要配沙盘地图。

  这也是当年飞龙留下的遗产,开元年间他大力推广沙盘,兵部更是耗费近二十年时间制作各地沙盘,最后成为大唐重要的军事资产,被李邺充分利用。

  从沙盘上看,白狼水背后是一片丘陵山岗,被森林的覆盖,山势崎岖,连一条小路都没有,中间有条长长的峡谷,官道就从峡谷中穿过。

  难道白狼水非要强渡不可?

  这时,士兵在大帐门口道:“将军,向导官来了!”

  “快请他进来!”

  唐军向导官叫做宋宽,是平州刺史推荐的一名捕头,三十余岁,他其实是土生土长的营州汉人,年轻时是营州的猎户,契丹人入侵营州,他便带着家人逃到平州,因为他武艺高强,力气很大,便被平卢县招为捕快。

  因为他是猎户的缘故,对营州山川极为熟悉,郭子仪索性把他招入军中,任命他为参谋从事,同时出任向导官。

  宋宽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席将军!”

  “宋参军不必多礼,请看这边地图!”

  宋宽连忙走上前,仔细看沙盘图,他点点头,“很精细也很真实,营州地形完全和沙盘一致。”

  席万里指着白狼水道:“我想绕到这条河的背面,有路吗?”

  宋宽指着山岗道:“可以翻山过去,不过骑兵走不了,辎重也走不了,只能走步兵!”

  席万里又指着山谷道:“这条山谷有多宽多长,两边是否适合埋伏?”

  “回禀将军,这条山谷叫白狼谷,长约七八里,宽大概百步左右吧!两边都是密林,当然可以埋伏,不过坡度比较缓,敌军很容易冲上来。”

  席万里把副将杨青找来,杨青原是雷万春的部将,雷万春率军镇守幽州,这次雷万春没有参加辽东作战,但他的军队被调走一部分,便是由杨青统领,现在杨青成了席万里的副将。

  杨青快步进帐,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席将军!”

  席万里笑道:“有个任务要交给杨将军!”

  “请将军吩咐!”

  席万里指着白狼谷道:“你率军一万军前往白狼谷埋伏,宋参军会带你绕道走小路埋伏在白狼谷两侧山林内,一旦我攻打白狼水北岸的契丹军,他们必然撤回柳城,你在白狼谷伏击对方!”

  “卑职遵令!”

  席万里又特意交代几句,宋宽便跟随杨青匆匆去了。

  很快,杨青率领一万步兵南下,走到不到十里,又折道向东,迂回绕向白狼水北岸,接着夜色掩护,在距离契丹军约三十里外渡过了白狼水,直接上了山岗。

  时间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唐军抵达白狼水南岸,契丹军部署有哨兵,在唐军距离白狼水还不到十里,契丹哨兵便发现了,立刻敲响了警钟。

  熟睡中的两万契丹军士兵纷纷向白狼水北岸集结,主将迭刺真紧张地注视着南岸情况。

  不多时,唐军开始出现在白狼水南岸,一字摆下数百架旋风砲,旋风砲就是小型投石机,由骆驼背负,可将二十斤的铁火雷投掷到一百五十步外。

  唐军还准备了陶弹火油泥,这是一种双层陶罐,里面的内罐中是加入砒霜的火油黏浆,陶罐夹层中有一点点炸药,先是里面火油充分燃烧,夹层炸药会在空中爆炸,漫天燃烧的火油黏浆就会如雨点般落下,落在皮肤上,将会让人痛彻入骨。

  当然还有传统的火油弹,这会形成一片片的燃烧地带。

  不等对方敌军看清楚,席万里便一声令下,几百架投石机同时发射,数百颗铁火雷扑向敌军阵地,“轰隆!轰隆!”

  铁火雷接二连三在敌军中爆炸了,炸得敌军血肉横飞,尸横遍地,惨叫声、哀嚎声,响成一片。

  这是契丹军队从未遭遇过的火器,把所有人炸懵了,紧接陶弹火油泥飞射出来,在空中爆炸,漫天火花雨洒下,蔚为壮观,可惜这是这是毒火油,落在皮肤上燃烧,会把人活活痛死。

  阵地上一片鬼哭狼嚎,主将迭刺真心中也极为恐慌,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武器,这样根本守不住白狼水,还会被唐军兵不血刃全歼,不如保存兵力去守城。

  想到这,他急声令道:“全军撤离,撤回柳城县!”

  契丹士兵们早已乱成一团,听到命令下达,一万八千余军队仓惶脱离阵地,向白狼谷奔去。

第1321章 围城打援

  此时杨青已率领一万军队埋伏在白狼谷两侧的山林内,一万袋火油倾倒在路面上。

  当黑压压人群奔来,杨青果断一声令下,“点火!”

  数百支火把扔向路面,‘轰!’的一声,路面上燃起了熊熊烈火,迅速蔓延数里,一万八千契丹士兵措手不及,被烈火瞬间吞没,士兵们顿时一片大乱。

  紧接着两边树林内万箭齐发,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官道上的契丹士兵,无数人中箭,官道上响起一片惨叫声。

  很多契丹士兵身上带着烈火,哭喊着向两边森林逃跑,却唐军箭矢无情射翻,或者被埋伏在两侧的唐军用长矛刺死。

  这时,唐军工事兵已迅速搭建浮桥,开始渡过白狼水,最前面是两千重甲步兵,这是席万里的安排,他知道契丹士兵必然会回逃。

  两千唐军重甲步兵冲过白狼水,直接向白狼谷杀去,正好遇到无数奔逃回来的契丹士兵,重甲步兵排列成队,挥舞陌刀,向惶恐万分的契丹士兵挥刀杀去。

  天渐渐亮了,激战也随之结束,两万契丹士兵前前后后被斩杀一万七千人,但还是有三千人左右逃进了森林,绕道逃回来柳城。

  唐军士兵将所有阵亡敌军士兵尸体烧成灰,挖掘深坑掩埋。

  全部处理完毕已经快到中午了,这时,唐军已搭建了三座浮桥,十余万主力大军也杀到了。

  郭子仪听说席万里前驱后伏,全歼契丹军近两万人,顿时大喜,记下席万里和杨青等人的功劳,喝令大军继续北上,包围柳城县。

  柳城县是唐朝在辽东的大本营,是唐朝治理辽东的安东都护府所在地,这里生活着数万汉人,基本上都是军队家属,安史之乱中,契丹趁营州兵力空虚,占领整个营州,也占领了柳城。

  此时柳城的汉人很少,由从前的数万人锐减到数千人,绝大部分都逃到了幽州,一部分逃去渤海国。

  并不是唐军撤走后,契丹人就立刻占领柳城,他们也观察了近一年时间,趁幽州内战的机会才占领了营州。

  正是这一年的窗口期,给了城内汉人逃亡的机会,九成汉人都得以陆陆续续逃走,剩下的汉人也基本上和契丹或者奚人联姻,并不害怕会被契丹迫害。

  目前柳城内有人口约十五万人,其中契丹人占据一半,其他是奚人和高句丽人以及靺鞨人,汉人最少,只有几千人。

  从规模上看,柳城是一座大型县城,城池周长约二十五里,城墙高大坚固,从去年契丹军就开始在柳城备战,修高并加固了城池,城门也全部更换,城内囤积了大量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