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74章

作者:高月

  她点点头,“我不太放心孩子,我就先回去了。”

  “行!我送你出去。”

  独孤新月起身送张倩出去了。

第1305章 家有破事

  杨玉珮把位子让给了太微,自己坐在妹妹杨玉环旁边观战,一双眼睛却瞄向张倩,她今天是第三次看到这位张太后。

  她之前听妹妹说起过这位张太后,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太后嘛!她总觉得是位四五十岁,雍容华贵的中年女人。

  但看到张倩后,她才吓一跳,这女人也就二十七八岁,长得十分妖艳,肌肤如雪,身材火爆,尤其山峰高耸,腰细屯大,一双桃花眼,难怪能被李亨立为皇后,确实是有本钱。

  女人最能看透女人,尤其是杨玉珮这种阅人无数的女人,她一看便知道,这女人心术不正,绝对不是正经货,一定是想勾引摄政王,在后宫谋一个位子。

  杨玉珮自己得不到东西,她当然也不希望别人能得到。

  好容易等牌局散去,她和妹妹来到另一侧宽椅上喝茶休息,大家都在三三两两闲聊,抓住这个机会,杨玉珮低声对杨玉环道:“那个女人你了解多少,那个张太后?”

  杨环环摇摇头,“我以前没见过她,对她一无所知。”

  “那你对她感觉如何?”

  杨玉环风轻云淡道:“还行吧!人很低调,虽然是太后,但我们叫她倩娘,她也不恼!”

  “你真是個榆木疙瘩,你没看出这个女人有野心吗?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哪里是来打牌,她是来找你家男人的。”

  杨玉环秀眉一皱,“三姐,不要说得这么粗俗好不好?”

  杨玉珮着实有点恨铁不成钢,几乎要银牙咬碎,“你夫君马上就要登基为帝了,以后他的女人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你怎么办?”

  “如果真是这样,不是我能改变的!”

  “你真是我真没有办法说伱了,你不抓紧丈夫,过两年你就会搬到太液池北面,再过几年,你就得搬去太极宫,皇宫这种风云变幻,我们还见得少吗?”

  “三姐,你到底想说什么?”杨玉环有点不高兴了。

  杨玉珮见周围没人,压低声音道:“你要学会有点心机,把这件事告诉王妃,摄政王登基后,这个女人就可以送出宫了,不能给她机会,这样王妃会感激你,她是皇后,你就是她心腹,她不开口,没人敢把你送去太液宫北面.”

  “行了,别说了!”杨玉环不满地打断她。

  杨玉珮也有点怒了,“你真是不知好歹,算了,我不劝你了,随便你,我要先回去了!”

  杨玉珮怒气冲冲转身去五楼找女儿了,她声音有点大,独孤新月有点诧异,慢慢走过来,见杨玉环脸色不太好,便笑道:“你们姐妹吵架了?”

  杨玉环摇摇头,“我们在谈到倩娘,结果不欢而散。”

  “为什么?”

  独孤新月在旁边坐下,笑道:“你们认识张太后?”

  “不认识!”

  杨玉环迟疑一下道:“她认为倩娘有勾引我们夫君的嫌疑,让我告诉你,让你当心!”

  独孤新月笑了起来,“要勾引早就勾引了,他们经常单独在一起聊朝廷大事,有的事情不要知道得太多,累!”

  “但是她的身份.如果传出去,恐怕对夫君名声不利。”

  “放心吧!至少这个月之内,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至于以后,夫君也向我保证过,他不会纳倩娘。”

  杨玉环叹口气,“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事情你不用知道,你只要知道夫君有分寸就行了,不过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

  杨玉环心中燃起了八卦的小火苗,低声问道:“什么事?”

  独孤新月身体微微凑上前,压低声音道:“难道你没有发现吗?虽然沈珍珠被封为良媛,但那是因为她儿子的缘故,她恢复后,夫君几乎没和她同过房,好像就只有一次。”

  “啊!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夫君让我不要安排她,原因没有告诉我,我也不好问,玉环,你今晚问一问吧!要不然她还以为是我在打压她,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我这个做大姐也挺尴尬!”

  杨玉环点点头,“我找机会问问。”

  杨玉环这么多年一直深得李邺恩宠,这也得益于她不老的神话,千年难遇的女人,年龄在她身上没有任何痕迹,她和杨玉珮在一起,很多宫女都以为她们是母女。

  当然,如果真比相貌,沈璃比她还要美上两分,只不过男人喜欢女人不仅仅是颜值,还有一些难以言述的,只有他们两人才明白的默契。

  入夜,两人几番缠绵恩爱后,李邺搂着怀中千娇百媚的玉体笑道:“想不想在宫外的草地上搭一座帐篷,我们睡在帐篷里!”

  “想!”

  杨玉环娇笑道:“明天我就搭。”

  “夫君,还有件事呢!”杨玉环又小声道。

  “什么?”

  “今天我和大姐说到沈珍珠了,大姐很奇怪夫君怎么不肯和她同房?”

  李邺问道:“新月让你来问原因?”

  杨玉环点点头,“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沈珍珠还以为是大姐安排的,刻意在排斥她。”

  李邺叹口气道:“只能说这个女人让我很恼火,尽量敬而远之吧!”

  “为什么?”

  李邺附耳对杨玉环说了几句,杨玉环眉头一皱,“她怎么能这样?那不就是在利用夫君吗?”

  “她之前确实是在利用我,当然,她想替我生孩儿,我也愿意,看在她给我生儿子的份上,我不计较,但也休想让我对她再有夫妻之恩。”

  “我理解了,那确实是她咎由自取,要是我是男人,我也无法接受。”

  “就这样吧!让她专心地抚养孩子。”

  “夫君,我可以对大姐说吗?”

  “可以,之前我就想告诉新月,但又怕她说我小心眼,你告诉她也好。”

  杨玉环捻捻李邺的下巴,撒娇道:“我的夫君就是个小心眼嘛!”

  次日上午,杨玉环和独孤新月在一起喝茶时,见周围没人。

  杨玉环小声道:“昨晚我问了,关于沈珍珠的事情!”

  “夫君怎么说?”

  “夫君说,上次同房,沈珍珠说那天是她丈夫的忌日,她不想做对不起丈夫的事情。”

  “什么?”独孤新月呆住了。

  独孤新月顿时怒道:“她她怎么能这样说话?什么叫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谁?她有没有糊涂?”

  “那次把夫君气坏了,当晚直接去了书房睡觉,我们都不知道。”

  独孤新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就是她不对了,那就别怪我不给她安排,她自己去找夫君认错,和我没关系了。”

  “我建议大姐做好开诚布公和她谈一谈,我总觉得里面有误会,哪有女人这样说话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是这样,那以后说开了,大家就好相处了,她也怪不了大姐!”

  “你说得对,我是要找她谈一谈,这个家我是女主人,我定的规矩,她要成为我的姐妹,就必须遵守我的规矩,否则她不能住在温室殿!”

  独孤新月着实有点动怒了,天下哪有吃着饭还要砸锅的好事!

  下午时分,大家都各自回住处了,这时,一名侍女对沈珍珠行一礼,“参见良媛,王妃有请!”

  沈珍珠一怔,连忙跟着侍女前往不远处的蓬莱殿,绕了很多弯,来到了内堂。

  只见王妃独孤新月坐在堂上,脸色不太好。

  她心中有点忐忑,上前行礼,“参见大姐!”

  独孤新月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坐下吧!”

  “谢谢大姐!”

  沈珍珠在一旁坐下,独孤新月克制住怒火缓缓道:“我的压力很大,大臣都说我不懂规矩,把皇宫搞得像小地主家一样,夫君子嗣单薄,以后难以承担大唐社稷,所以我决定在夫君登基后要进行一次选秀,要用联姻的方式平衡各地世家,甚至还有大唐属国,这是将来做皇后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你同意吗?”

第1306章 神秘租客

  “我?”沈珍珠一怔,连忙摇头,“我人微言轻,这种事情我不该知道。”

  独孤新月又看了她一眼道:“我的意思是说,以后后宫妃子多了,恐怕就不会再有现在的姐妹情了,好歹你叫过我一声大姐,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出于一种应付,我们毕竟还有过一段姐妹情。”

  沈珍珠连忙道:“我是出于真心的,发自内心,我不喜欢做敷衍的事情。”

  “好!既然你是发自真心,那么我看在姐妹的关系上,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给夫君说清楚,到底谁是你的丈夫?如果你还是糊里糊涂,那很抱歉,我只能让你搬出温室殿,那边要留给新来的后妃居住。”

  沈珍珠噗通跪下,捂着嘴痛哭道:“大姐,伱听我说,那天真的是误会,我不知道夫君要来,我在殿外烧纸,因为那天正好是前.前太子的忌日,我又想到儿子的悲惨命运,便大哭了一场,浑身烟熏火燎,眼睛还通红,夫君看到了灵牌,就很不高兴,问我知不知道他今天要来?

  我.我神使鬼差说了一句,‘家乡风俗,至亲忌日,不能同房!’夫君大怒,转身就走了,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独孤新月点了点头,“你这句‘至亲忌日,不能同房’,夫君就理解为你不想做对不起丈夫的事情。”

  “啊!没有啊!”

  沈珍珠吓坏了,哭着解释道:“我说的至亲是指儿子,我虽然是给前太子烧纸,但我心里想的都是儿子,我其实是把那天当做儿子的忌日了,所以才脱口而出,我真的不会说那种话啊!”

  独孤新月怒气稍稍平息,点点头,“我想任何女人都不会说这种话,应该是误会,因为每个人都会说错话,难免的,所以关键还是态度,既然你态度诚恳,那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明天吧!明天原本是我,我让给你,你好好给夫君解释,他是讲道理的人。”

  沈珍珠抹一下眼泪低声道:“谢谢大姐,大姐能不能给夫君先解释一下,我怕他生气不来。”

  “可以,你去吧!该怎么做,不要我教你!”

  沈珍珠恭恭敬敬给独孤新月磕了三个头,起身悲悲戚戚地去了。

  独孤新月摇摇头,这一刻她做出了决定,绝不能让张倩加入后宫,不能再出现第二个沈珍珠。

  政事堂圆厅内,李邺正在听取筹备登基大典的第一次汇报。

  韦见素是负责人,左右副手是刘晏和裴遵庆。

  “筹备的各项事务基本上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行预演梳理,重点是安全和秩序的预演,我们将会动用三万士兵,仪仗兵由殿下的亲卫担任,其他两万士兵负责城内维持秩序,内卫也派出两万人分赴全城各地监视各种可疑者,大典那天,内卫会在暗处进行保护。”

  韦见素停一下道:“我们主要是担心契丹,契丹有刺杀的传统,而明年我们将发动辽东之战,所以契丹有刺杀动机,内卫李都统也认为,契丹一定派出刺客,内卫已经派人去登州部署,对方从陆路过不来,一定走海路,登州是第一个最有可能的上岸处。”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钱物开支情况如何?”

  刘晏轻轻咳嗽一声,他负责整個大典的钱物筹措支出,他缓缓道:“回禀殿下,整个大典的支出预计十四万贯,但实际支出可能不到八万,原因还是得益于旧物利用,先帝登基大典的全套仪仗已经从洛阳运到,东西基本上都是新的,大部分都没有用过,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