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如果奉先县不是挖掘桥陵呢?”
李邺淡淡道:“相信我的判断,李瑀和飞龙的渊源很深,他一定是去挖掘桥陵。”
“卑职遵令!”
李成华匆匆走了。
李邺随即发出两道调兵令,命令两万骑兵协助内卫出击。
李璘在府上发怒,原因是原本计划昨天实施的大规模破坏李邺名誉的行动竟然没有执行。
而另一件让李璘生气的事情是,李邺昨晚返回长安了,他居然不知道。
两件事交织在一起,让李璘异常烦恼,也严重打击了他的信心。
尤其是李邺回来,他根本不知道,如果早知道,就会在路上部署刺杀,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伱们是怎么做事的?做不成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内堂上,李璘怒斥义王李玼和陈王李珪,“我把这点小事交给你们,你们都做不好,你们怎么解释?”
陈王李珪战战兢兢道:“问题出在三万份传单上,我们把这件事交给李僙,但他今天才告诉我们,印刷铺都不愿意接单,他打算买机器自己印刷,所以就耽误了。”
义王李玼也道:“其实还是自己印刷比较好,万一印刷铺向内卫举报,那麻烦就大了。”
这样一说,李璘的怒火稍微平息一些,他又问道:“那什么时候开始印刷?”
“就这两天,听说好像印刷的机器买好了,现在就在招募熟练工匠,然后调试一下,估计明天就开始印刷了。”
李璘负手走了几步道:“让他小心一点,不要在自己府上印刷,去咸阳或者新丰,要么去乡下印刷,就算被人举报,也查不到他的头上。”
“我们都知道的,让他一定小心!”
“去吧!这次就算了,下次不准再耽误了。”
两人连忙告辞走了。
李璘负手在府上来回踱步,他心中一阵阵莫名的烦恼,抹黑丑化只是掩饰,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刺杀李邺。
可问题是,他找不到机会啊!在长安没有机会,只能等李邺外出巡视,可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李邺出去巡视呢?
李璘负手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边,虽然开局不利,但他的决心却绝不会动摇,这一次再不争取,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了。
第1275章 霹雳出击
一万骑兵和五千内卫士兵在天黑前抵达了鄠县司竹园,他们没有急于接近目标,而是先进驻了鄠县的一座空军营,耐心等待出击时间到来。
一万骑兵是由虎贲郎将诸葛庆云统领,他是席万里的部将,武艺高强,率领骑兵立下屡屡战功。
而五千内卫由另一名内卫副都统赵景年统领,内卫的两名副都统,谢森率三千人和一万骑兵去了奉先县,鄠县这边就由赵景年负责。
李成华则统一在长安进行指挥,一旦鄠县消灭八千叛军,她会立刻拿下李璘全家。
时间渐渐到了四更时分,一万骑兵和五千内卫士兵包围了庄园。
之所以选四更时分,那是因为对方的训练在三更时结束,士兵都很疲惫,所以四更是睡得最熟的时刻,正好下手。
夜幕中,二十几名黑衣人翻身了围墙,立刻有十几条獒犬咆哮着扑上来,黑衣人早有准备,举起手弩便射,淬有剧毒的短弩箭瞬间射穿獒犬的身体,只片刻,十几条獒犬全部被射杀。
十几名黑衣人跳进庄园,向远处的营帐奔去,这些黑衣人个个武艺高强,箭法精准,很快干掉了全部八名哨兵。
没有哨兵,庄园就变成了一个不设防的军事区,庄门开启,五千内卫士兵冲了进来,黑压压向两里外的营帐区奔去。
这时,营帐起火了,黑衣人用火把点燃了一个又一個大帐,风借火势,大火迅猛燃烧。
睡梦中的士兵纷纷被惊醒,吓得惊慌失措,逃出了大帐。
就在这时,李侦率领数百人杀了过来,他在当年河陇军攻打巴蜀时身受重伤,大家都一度以为他死了。
这一次他又成为了八千人主将,变得更加凶悍。
他手舞六十斤的铁棍,带着三百士兵杀进了内卫群中,数十名内卫措手不及,被他的铁棍打翻。
李侦大喊,“所有人拿起武器跟他们干!”
醒悟过来的武士纷纷跑回去拿兵器,就在这时,一万骑兵从三个方向杀了过来。
李侦大惊,他立刻意识到大势已去,调转马头便逃,正好遇到了虎贲郎将诸葛庆云,诸葛庆云使一杆四十斤的雁翎大刀,但他擅使暗器流星锤,百发百中,所以他又被将士们叫做流星将军。
李侦大吼一声,挥舞铁棍向诸葛庆云迎面砸去,来势极为凶猛,诸葛庆云侧马躲过,两马交错而过,诸葛庆云一挥手,一只孩童拳头大小的流星链子锤刷地打出去,快得无以伦比。
李侦毫无防备,‘趴!’链子锤正中他后脑勺,李侦惨叫一声,翻滚落地,当即晕厥过去。
诸葛庆云手起刀落,砍掉了李侦的脑袋。
此时,一万骑兵分成一百小队,在混乱不堪地武士队伍中穿插分割,大部分武士都没有带兵器,吓得跪地求饶,只有李侦的三百士兵还在拼死作战,但不多时,也被骑兵斩杀殆尽。
不到一刻钟,激战便结束了,这些庄丁看似训练得像模像样,但实际上都没有上过战场,见到血腥杀戮便把他们吓坏了,纷纷趴在地上大喊投降。
李邺有过命令,这些庄丁不要杀戮,而是活捉,让他们一一交代自己是哪个庄园调来,他们就是最好的人证。
一队内卫骑兵带着李侦的人头,疾速赶往长安。
李邺在家里只休息了一日,便来到官房了,留给他的奏折倒不多,大部分都由他妻子独孤新月代为批阅处理了。
桌案上只有十几份比较重要的奏折,必须由李邺批准。
第一份便是新城建造预算案,涉及耗钱四十万贯,而之前的预估是三十万贯左右,现在却增加了十万贯,主要是有很多增加项目。
第二份是唐直道,这也是李邺最关注的一个工程。
从长安到北庭和安西的一条直道,整个长度差不多有三千里,长度是秦直道的四倍,预计耗资两百万贯,用五年时间建成。
这是李邺在出任河陇节度使时就开始考虑的巨大工程,工程难度不大,主要是征用民力太多。
但这和隋朝修大运河和长城又不是一回事,隋朝修建大运河不但一文工钱没有,还要自带干粮,还要承受超常的劳役,百姓的体力承受不住这种劳动强度,所以死亡极多。
而李邺的唐直道是有偿修建,花钱雇佣劳工,还会大量使用畜力,甚至数万头大象来参与,人的劳动强度就会大大减少。
关键是意义重大,一旦唐直道修建完成,原来两三个月的旅途耗时,只要一个月就能抵达安西,这当然是大大增强了朝廷对安西和北庭的控制。
所以李邺去年十月提出了唐直道的想法后,由工部、户部和兵部联合派人去沿途探查,和沿途官府协商,耗时大半年,终于完成了调查,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李邺细细翻看这份奏折,奏折的方案是朝廷统一设计,各州分段施工,由朝廷进行监督,这里面最大的耗资就是人力工钱支出,按照普工每天五十文,匠工每天一百文计算,如果雇佣二十人,一年就要一百二十万贯了,还有几十万石的粮食供应。
如果像这样算,五年两百万贯钱根本不够,至少要五百万贯,
李邺负手在官房内来回踱步,耗资五百万贯修建了一跳唐直道,只是为了让两个月的旅途降低到一个月时间,这是否合算?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的秦直道并不是专用军道,其实更多是商道、民道,以后唐直道也是一样。
而且唐直道并不仅仅是长安到安西的道路,它也是地方道路,比如兰州到渭州,比如凉州到甘州等等,这种一两天的短途旅行会用得更多,原本两三天的旅程压缩到一天。
另外这种高水平的道路对沿途的小镇和县城发展,将极大的促进作用,沿途不准修建关卡,不准修建税所,对于商队简直就是最大的福音。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一刻李邺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修,为了后世朝廷对西域的控制,这条快速路必须要修,而且尽快投入到实际启动中去。
就在这时,门口从事禀报:“启禀殿下,内卫李都统紧急求见!”
“估计是鄠县的消息传来了!”
“传她进来!”
片刻,李成华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卑职参见殿下!”
“说吧!什么消息?”
“卑职接到鄠县消息,已经全歼了八千庄丁,基本上都是活捉,另外对方首领李侦在激战中被杀,首级已送到内卫!”
李邺点点头,“还有呢?奉先县那边的消息。”
“殿下没有说错,他们的目标果然是桥陵,看守桥陵的官员被他们收买,数百人在还桥陵内打穿通道,我们的手下已经严密监视,一旦对方得手,我们就会出动抓人。”
李邺缓缓道:“李瑀必然是有一支军队,他才会这么急切要钱财,桥陵的人要活捉,他们一定知道军队在哪里?”
“卑职遵令!”
李邺沉吟一下道:“李璘那边可以行动了,但就动他,别的宗室不动,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李成华点点头,“是要抓捕李璘吗?”
李邺摇了摇头,“直接用毒酒送他上路,还有他所有的子孙!”
第1276章 收网时刻
李璘此时正独自坐在书房内修订他的计划,各种计划到目前为止,一个都没有达成,令他沮丧万分,不得不重新开始修订,把一些不切实际的方案去掉。
李璘有点后悔集中训练私军,目标太大了,应该把他们化整为零,安排在各个农庄训练,然后单独训练一支五十人左右的刺客。
刺客用来刺杀李邺,军队用来接管政权,哎!自己一时没有考虑清楚。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管家一阵风似的跑来,在院子里急声大喊:“王爷,我们我们被内卫包围了!”
“什么!”
李璘腾地站起身,颤声问道:“有多少人?”
“至少有几千人!”
“去告诉为首将领,我不在府上!”
管家跑去了,李璘双股战栗,心中一阵发慌,他转身慌慌张张跑进里屋,推开书架,露出了密室的暗门,他钻了进去,又将书架复位。
密室只有十个平方左右,平时放他的财宝珍玩,现在成了他藏身逃命之所。
两千内卫士兵将李璘的永王府团团包围,管家在门口挥舞双手大喊:“我家王爷不在府上,你们不能进去!”
一名士兵冲上去,一拳将管家打翻在地,内卫中郎将一挥手,“进去抓人!”
数百名内卫士兵冲了王府中。
王府内一阵鸡飞狗跳,李璘的儿子和孙子十几人把捆绑押解出来。
但就是没有看见李璘。
中郎将王珍带人冲进了李璘的书房,他看了看桌上的物品,又摸了摸茶杯,还是温的,笔还蘸着墨,更重要是桌上计划书的内容,绝对是机密。
他回头对十几名手下‘嘘!’了一声,低声道:“他就躲在书房内!”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