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33章

作者:高月

  在龟兹一晃过去了十天,这天深夜,李邺迷迷糊糊中醒来,忽然听见有低低的饮泣声,竟然是身边的杨玉环在小声哭泣。

  李邺心中一惊,连忙扶住她肩膀,「什么了?」

  杨玉环低头没有说话,李邺索性把她抱起来趴在自己身上,吻了吻她的额头,柔声问道:「怎么了?」

  「我我想孩子了。」

  李邺抹去她的眼泪笑道:「我们过两天就启程回去。」

  「可是夫君还要去疏勒、焉耆和于阗三镇吗?」

  李邺笑道:「三镇的指挥使和主要官员正在赶来的路上,估计明天就到了,我明后天接见了他们,就没事了。」

  「疏勒那边不去了?」

  李邺摇摇头,「如果再去那边,我担心会冬天困在河西,既然河中也不去了,那三镇行程都取消,反正主将都到了,不去也无妨。」

  杨玉环也有点紧张起来,「夫君,会不会真的被困在河西走廊?」

  其实李邺也有点紧张,从时间上算勉强来得及,就怕路上有事耽误,那就真的麻烦了。

  白孝德表态道:「回禀殿下,我们会立刻进行选址调查,尽快动工!」

  杨玉环一颗心放下,又开始轻轻扭动身体,强烈暗示着夫君,李邺心领神会,房间里再次春意盎然。

  李邺抓紧时间,当天下午召开了安西行营军政议事,文武官员共二十余人在中军大帐内议事。

  次日上午,焉耆镇的兵马使姚群、副将李波,以及疏勒镇的主将王飞逸、副将魏立夫都先后赶到了龟兹,中午时分,于阗镇的兵马使白凌山、副将赵廉也抵达龟兹,白凌山便是白孝德的次子。

  「我们今天长话短说,就说两件事,任务和资源,首先安西军的任务是什么?」

  李邺严峻的目光看了一眼众人道:「这次我来安西,走的是西海南道,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走过,在我长久的印象中,那是一个荒漠、寒冷,到处是盐碱,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但我发现自己错了,从西海南道一路过来,只有草原和湖泊,水草丰美,吐蕃军就是从这样的草原杀来,进入大小勃律,进入且末若羌,我敢肯定,他们一定还会再来,所以安西军的任务就只有一个,阻击吐蕃军对安西和吐火罗的窥视,小勃律要驻军,若羌也要驻扎重军,我建议在尕斯草原上修建军城,在若羌山谷内修建要塞,这是吐蕃人进入安西的必经之路。」

  「应该没有问题,回程我安排一下,就来得及了。」

  李邺点点头又道:「第二件事就是资源,资源包括人资源,简单说就是士兵,其次就是物资源,兵甲、生铁、盐,这些是物资源,第三就是财资源,就是钱粮,这三样资源必须齐备,现在是一万五千军队,我会再调拨五千军队给安西,使安西军队达到两万,然后物资源不足,我回去后会从河西仓库调拨一批物资到安西,这个问题不大。

  最后是钱粮资源,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刘长史说说。」

  长史刘昆缓缓道:「卑职和白都督多次商议,粮食可以用军屯的方式解决,然后我们可以种棉花,在赤河两岸,再成立商行,把棉花卖到长安去,军费能补充一部分,但最好还是希望粟特商税能留给我们。」

  白孝德连忙补充道:「据卑职所知,河中已经开始开采银矿和铜矿,他们有这个条件,安西没有这么好的银矿,如果河中可以通过开采银矿解决军俸问题,卑职也恳求粟特商税由我们来征收。」

  李邺沉吟片刻道:「税收安排是由王相和长史府商议决定,还需要和

  河中都督府协调,这样吧!我回去先拨付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安西军临时军资,然后你们也要开始采铜矿,我会准许你们自铸铜钱,用自铸铜钱和沙州交易,获取必要的物资,至于你们说得商税,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协商,要耐心等候!」

  白孝德和刘昆一起躬身道:「卑职遵令!」

  结束了安西之行,李邺让白孝德发鹰信给北庭都督荔非守瑜,让他和长史独孤峻火速赶去敦煌和自己会面。

  李邺没有时间去巡视北庭了,只能在沙州和北庭主要官员见面。

  次日天不亮,李邺率军三千军队启程出发了,他结束了安西之行,正式返回长安。

  在国王和众将的依依惜别中,李邺的队伍启程了。

  这次他决定先到沙州,再沿着河西走廊前往长安,现在已经是九月底,如果按照来时那样行军,肯定会被暴雪困在河西或者陇右,他必须改变一种方式行军。

  他把三千骑兵分为三队,每一队骑马走四个时辰,其他两千人则躺在骆驼上休息睡觉,四个时辰后,换第二队士兵骑马,之前当值的上骆驼睡觉,四个时辰后再换第三批当值。

  三千匹战马也配给每个当值士兵三匹战马,当值士兵轮流换马,使战马也能得到消息。

  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昼夜不停地行军,大大节省了时间。

  当然不是一直不停,而是每隔两天驻营一次,这样就减少了晚上的驻营时间,原本一个半月的旅途时间压缩到了一个月。

  队伍沿着赤河向东行走,按照齐王的方案,虎贲郎将薛永将三千士兵分成三队,轮流休息当值,队形也改变了,两万头骆驼走在中间,一千骑兵前中后各三百人,另外一百人护卫齐王和王妃,河西走廊上传闻有马匪出没,他们必须提高警惕。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他们来时带了三万头骆驼,其中一万头留给了安西,作为都督府的资产,方便他们远程行军。

  他们带给安西的物资都卸下了,回去就轻松了很多,二十几辆马车几乎都空出来了,给生病的士兵乘坐。

  杨玉环坐在宽大的马车内,路面平整,马车也不颠簸,行走比较舒适,她和两个侍女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休息。

  有时候,杨玉环心疼丈夫,也会在夜里把李邺拉进马车内睡觉。

  几天后,队伍过了蒲昌海,进入了比较艰难的一段路程,当然,如果没有遇到沙尘暴,这段路程也并不是很难,牲畜能找到干草,还会遇到几处补给的水潭。

  茫茫的沙海边缘,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沙州敦煌方向而去。

  免费阅读.

第1057章 忽闻匪讯

  经过十余天昼夜不息行军,队伍终于抵达了敦煌。

  就在李邺抵达敦煌的前一天,北庭都督荔非守瑜和长史独孤峻也抵达了敦煌。

  李邺没有时间再去北庭巡视,只能在敦煌接见他们。

  听取了二人的报告后,李邺缓缓点头道:「昆坚部崛起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一旦回纥抵挡不住,他们很可能就会向南撤退,一个河西走廊,一个北庭都会是他们撤退的方向,要防止鸠占鹊巢。」

  李邺的担心正是历史的真实走向,回纥被黠嘎斯,也就是昆坚部灭亡后,残部向河西走廊和北庭转移,建立了西州回鹘和甘州回鹘两个政权,当时是晚唐,唐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河西走廊和安西北庭,被吐蕃人占领,但吐蕃最终还是因为气候变迁而衰落,被回鹘人击败,退回了高原。

  荔非守瑜沉声道:「可如果回纥大举南迁,他们必然会无孔不入,我们总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

  李邺淡淡笑道:「如果回纥人大举南迁,首先是思结和葛逻禄人的地盘保不住,那么对付回纥南迁就是朝廷的事情,你们要做的事情,处理好小规模回纥人南下,要学会我当年治理伊丽河谷的办法,普通百姓可以接受,回纥贵族斩尽杀绝,把回纥人变成大唐的子民,而不是把整个回纥部落变成大唐的附庸,明白吗?我要子民,不要附庸!」

  荔非守瑜点点头,「卑职明白了!」

  李邺又道:「可能回纥问题在十几年后才会出现,但北庭现在面对的麻烦是沙陀部。」

  沙陀部就是李邺当年剿灭阿布思时遇到的金山部,金山部只是一种民间称呼,就像民间称呼广东话,实际上官方名称应该叫粤语。

  沙陀部一直在北庭唐军的严密监控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直到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放弃北庭,吐蕃和回纥争夺北庭,沙陀人投靠吐蕃,才开始壮大起来。

  李邺又继续道:「我之所以要提到沙陀部,就是要提醒荔非将军,北庭军并非无所事事,你们要监控境外的回纥人和葛逻禄人,同时也要严密监控境内的沙陀部,防止他们坐大,要用分而治之的手段,用推恩令的办法,鼓励他们分裂成更多的小部落,使沙陀部始终成为一盘散沙。」

  荔非守瑜默默点头,「他完全明白了主公的战略意图!」

  独孤峻一直保持着沉默,会见结束后,李邺让荔非守瑜先走一步,留下了独孤峻。

  「独孤二叔是想对我说什么吗?」李邺问道。

  独孤峻目前是北庭都督府长史兼庭州刺史,这是李邺对节度府的最大改革,废除节度府,改为都督府,实行军政分离。

  当然也损害了节度使和长史的利益,比如独孤峻之前是北庭节度府长史,整个北庭的政务都归他管,现在他只能管军务,好在他还兼任庭州刺史,还能管庭州的政务,但西州和伊州的政务他就无权过问了。

  独孤峻心中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

  独孤峻沉默半晌道:「殿下能否把卑职调到关中去?卑职年纪大了,北庭不太适合我。」

  李邺也不问他原因,他在龟兹听白孝德说起,独孤峻骨子里瞧不起荔非守瑜,倚老卖老,对荔非守瑜掣肘很大,无论荔非手中想做什么事,他都反对,导致荔非守瑜一事无成。」

  李邺原本还打算和他谈一谈,既然他主动提出来要走,那正好就坡下驴,他点点头道:「陇州如何?或者汉中梁州,还有关内道宁州,目前这三个位子有空缺。」

  「观察使的职务没有吗?」

  李邺摇摇头,「观察使已经取消了,现在改为转运使、监察使、提刑使,分别隶属于户部司、监察台和刑部司,这三使的

  职务和刺史同级,只是权力比较大,如果三叔有兴趣,关内道转运使正好空缺。」

  独孤峻只得苦笑一声道:「十五年前我曾经出任梁州司马,如果可以,我就重回梁州吧!」

  在敦煌休息两天后,队伍继续南下,五天后队伍抵达了酒泉。

  队伍在酒泉城外扎下大营,肃州刺史张鞠和长史司马崇前来拜见齐王殿下。

  李邺询问了一些民生情况,话题一转道:」我听说肃州境内有马匪出没,是怎么回事?」

  张鞠连忙道:「确实有马匪,是今年夏天突然出现,他们来历不明,平时来去无踪,也没有抓到过活口,所以无法确定他们的来源,只有各种传闻,有的说是各个羌部落中好逸恶劳的羌人联手组建,有的人说是吐蕃军的余孽,有的人说是北方零星游牧民族入侵,反正各种传闻都有,真相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这支马匪危害很大吗?」李邺又问道。

  张鞠点点头,「他们抢掠商队,袭击落单的牧民或者汉民,烧杀抢掠,女干***女,无恶不做,而且胆大包天,连官方的物资队也敢偷袭抢掠。「

  「匪首有人见过吗?」

  张鞠苦笑道:「见过他的人基本上都死了,但有一个被他们***残害的羌人妇女侥幸活了下来,找到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只留了一句话,匪首的脸上一道很长的刀疤,然后女人也死了。」

  李邺有些不满道:「两个都督府没有出兵剿灭他们?」

  「回禀殿下,南面的甘凉都督府和我们沙肃都督府都先后出兵,上个月还联合出兵,但只要官府一出兵,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官府一收兵,他们又出现了,就像夜里的蚊子一样,很让人困恼。」

  李邺淡淡道:「他们会不会盯住我的队伍呢?」

  张鞠挠挠头,「这个卑职觉得应该不敢吧!」

  李邺冷笑一声,「你不是说他们胆大包天吗?我倒很希望他们鼓足勇气来偷袭我的队伍。」

  在距离李邺唐军大营约三里外的一座山丘上,十几名骑马人远远注视着月光下的大营,为首是一名脸带长长伤疤的男子。

  骑马男子注视良久,低声喝令一声,十几名骑马人跟随他调转马头离开了山岗。

  ()

  免费阅读.

第1058章 料敌在先

  次日,队伍再度出发,这时,虎贲郎将薛永向李邺报告道:“昨晚斥候发现有来历不明的骑士在远处观察我们,不知是当地牧民还是马匪?但卑职觉得是马匪的可能性比较大。”

  李邺沉思片刻道:“把护卫中段的三百骑兵放到后面去!”

  薛永大惊,“殿下,这样的话,中段骆驼就没有人护卫了。”

  李邺冷笑一声道:“骑在骆驼的士兵不是人吗?”

  薛永这才反应过来,“卑职明白了,让弟兄们不要睡觉,时刻警戒!”

  李邺又道:“白天可以睡觉,但晚上要格外当心,尤其在肃州和甘州交界之处!”

  “卑职明白了!”

  从昨天和肃州官员的谈话,李邺便敏锐推断出,这支马匪具有极强的战术水平,绝不是普通马匪,应该是一支军队,极可能是回纥派来探查并骚扰河西走廊。

  自己的队伍不但没有把他们吓跑,反而被他们盯住了,只有军队才会这样干,盯住主力,以小博大。

  李邺又招招手,附耳对薛永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仔细叮嘱了一遍,薛永连连点头,他知道该怎么部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