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秋河重重点头,“我就只有一个小包包,装爹爹给我的礼物,”
这时,管家婆在门口笑道:“二夫人,物品要先装车了。”
杨玉环起身牵着女儿向正院走去,两名贴身侍女和乳母则拎着随身携带的包裹跟在后面。
她们明天天不亮就要出发,今晚她们住在一起,其他物品都要提前搬上大车。
杨玉珮也抱着女儿来了,她女儿叫杨文静,小名可儿,今年只有一岁,还有乳娘和两名侍女,当然,杨玉珮的财产也是通过宝记柜坊运到长安,她陇右的庄园和房产也会托人卖掉。
次日五更刚过,灯就点亮了,大家也起床了,洗漱、收拾、吃早饭,忙完一通后,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坐上了两辆宽大的马车,乳娘和侍女也有好几辆马车,同行的还有木大娘,她是长辈,独孤新月专门给她准备一辆马车,两名侍女跟着她。
后面还有一百多辆大车装满了行李,李腾空带着十几名徒弟骑马跟随,四十名女护卫骑马跟在两辆主马车旁,另外还有一千名亲卫骑兵保护。
为首将领是李邺的亲兵副统领张云,张云上前抱拳请示道:“启禀王妃,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独孤新月点点头,“出发吧!”
张云大喊一声:“出发!”
前面的三百骑兵启动了,马车也缓缓启动,浩浩荡荡向南城门而去,一家人告别了生活多年的金城县,启程向长安进发。
第1028章 官宅问题
这段时间李邺一直在接见官员,关中和关内道各州的官员,还有各大名门世家的家主等等。
刘晏也同样忙得不可开交,他和颜泉明、李沉舟二人带着千余名士兵在长安各处奔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产核资。
确定还有多少库存物资,长安和陇右恰恰相反,陇右钱粮轻货很多,轻货主要是指布匹绸缎等等,容易变现的东西。
而长安库存钱粮缺乏,布匹也很少,但长安的重货比较多,石材、木材、铁锭、铜锭、大车、还有各种旧兵器、旧盔甲,锣鼓、帐篷等等,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但凡能运走的物资都运走了,就连收回来的大钱也全部运走,可以熔化后造新钱。
但刘晏当务之急倒不是各种物资,而是资产,尤其是长安的官宅,那么多陇右的官员搬过来,总要有居住的地方。
这几天,刘晏一直在长安各坊奔走,查看每一座闲置官宅,还有官衙。
上午时分,李邺接见了岐州刺史程昌胤和长史王铸,程昌胤是李邺的老朋友了,历史上他和妻子广宁公主被迫离婚,但得到李邺的帮助,他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当了几年左卫将军后,又弃武从文,被任命为宁州长史,去年升为岐州刺史。
程昌胤的父亲程若水和伯父李若冰都去了洛阳,程昌胤的妻子没有跟去洛阳,而是和丈夫生活在岐州。
“关中缺粮由来已久,从隋朝时就开始了,主要是土地都变成权贵的庄园,关中大大小小的庄园有多少?原本还有些自耕农,但现在关中自耕农越来越少,上缴的粮食税赋可以忽略不计,加上长安人口太多,还要养数十万军队,粮食哪里够吃,天宝之前,最大的粮食调拨地不是江南,而是河北,安史之乱后,河北粮食断绝,而江南粮食又总是被割据军阀阻断,之前是刘展,现在是李希烈,产粮地的粮食始终无法运来长安。”
“如果缺粮,岐州怎么办?”李邺又问道。
“我们一般会提前在巴蜀购粮,但去年粮价暴涨是因为滥发大钱,倒不是缺粮的缘故。”
李邺又问了一些问题,安抚了他们几句,程昌胤和长史王铸这才起身告辞。
来向自己述职本身就是一个表示效忠的态度,比如华州长史韦清玄就没有来长安,直接弃官去了洛阳,同州刺史和商州司马也辞官走了,这些都是态度,当然,李邺也不勉强,来自自由。
这时,刘晏满脸大汗走进官房,“今天太热,太阳也毒,真受不了!”
李邺连忙让他坐下,又让人上一大碗凉茶,刘晏一口气喝完凉茶,这才舒服了一些。
他将一份清册递给李邺,“这是卑职刚刚整理出来的官宅情况,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配给了官员,这些官员几乎都在洛阳,第二部分都是目前空置尚未分配的官宅,第三部分是三百多套官院,是给低层官员居住,几乎都是一亩院,全部都空的,可以直接分配,第四部分是城外空置的官宅,包括曲江池的园宅。”
李邺看了看清册问道:“这些闲置的官宅够用吗?”
刘晏摇摇头,“如果不考虑武将是够了,可考虑武将,那就差得多。”
“闲置的园宅还有多少?”
“还有十六座。”
李邺想了想问道:“这些已经分配出去的官宅,有没有可以收回来的?比如多占的官宅,还有已经不符合资格了,看看能收回多少?”
“回禀殿下,朝廷对官宅管理很严,基本上不会出现多占的情况,按理,这些官员在洛阳有了新官宅,长安的官宅就应该放弃了,尤其是中层官员,卑职可以收回来一批,但还是有缺口,卑职想到另一个办法,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宅子,充作官宅,听说迁都后,长安房价暴跌,到处在卖宅子,现在好一点了,但价格还是只有迁都前的一半,卑职可以趁机购置一批三五亩的宅子。”
“现在一座五亩宅要多少钱?”李邺问道。
“万年县的宅子贵一点,大概一万贯钱一座,之前至少要三万贯,长安县的宅子便宜,五千到八千贯不等,西南的一些坊甚至两千贯就能买到。”
“永乐坊吗?”
“对!永乐坊的五亩宅就是两千贯,一亩院子三百贯就能买到了。”
李邺哑然笑道:“当年我家的半亩院子还卖了三百贯,现在居然跌了一半。”
“所以说现在房产的行情很不好,正好可以趁机吃进一批,解决官宅问题。”
李邺点点头,“你入手吧!”
刘晏想了想又道:“另外卑职还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因为低层官员的房子还是不够,但卑职发现昭行坊和大安坊两座坊内基本上都是荒地,没有人居住。”
“不会吧!”
李邺笑道:“那两座坊内住着各路牛鬼蛇神,十分杂乱,你是没发现吧!”
刘晏摇了摇头:“卑职没有遇到任何人,又特地问了长安县尉,县尉向我证实,确实没有人了。”
“怎么回事?”
李邺很奇怪,那两座坊他可是去过的,里面住满了各种来历不明的人。
“县尉告诉卑职,原本那两座坊是用来安置逃难来长安的饥民,但去年发行大钱,住在坊内外地饥民都无法承受,纷纷逃到陇右去了,朝廷就趁这个机会把剩下的人全部赶去了汉长安城,原本是计划把太学、国子学、四门学等等学校都迁过去,正好遇到迁都,计划就搁置了。”
“司马想利用这两座坊?”
刘晏笑着点点头,“我们低层官员的房宅不够,仓库也不够,卑职就想利用这两座坊修建仓库,修建工匠居住区,修建低层官员居住区,还有慈幼院,正好给长安百姓一個挣钱的机会。”
李邺微微叹口气,“我是担心那些牛鬼蛇神又趁机跑回来!”
“殿下放心,他们不会回来。”
“为什么?”
刘晏笑道:“侯县尉告诉卑职,原本回来了一部分人,但自从殿下宣布取消宵禁,坊门和城门彻夜开启后,回来的人居然又搬走了,住在那里时时刻刻要被官府检查,那他们还不如住在城外,便宜而且安全,反正城门彻夜不关,他们晚上一样出入城门。
而且不光是他们,很多住在城内的人也开始向城外搬去了,城外的租金要便宜一半,一年下来可以省几十贯钱,反正城外也很方便了,为什么还要住城内。”
李邺欣然点点头,“看来取消宵禁的决定完全正确!”
第1029章 长安团聚
宵禁自古就有之,东汉末年,当朝权贵蹇硕的叔父蹇图违反宵禁令,提刀夜行,被洛阳县尉曹操抓住,用五色棍杖毙。
隋唐也同样实施宵禁政策,除了上元节三天昼夜狂欢不闭城门和坊门外,平时天黑后关闭城门,亥时不到则关闭坊门。
但唐朝对于宗室和权贵却又网开一面,他们的府门可以破开坊墙对外,这就意味着宗室和权贵不受宵禁影响。
当然,有金吾卫巡逻全城,如果在大街上被金吾卫遇到也要有充分理由,如果在朝中加班晚归,对于权贵,金吾卫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如果是权贵的家仆恐怕就不行了,肯定要被金吾卫抓起来,等第二天主人去保出来。
至于普通平民违反宵禁命令被金吾卫抓住,那后果就严重了,轻则杖打罚钱,重则定罪发配。
但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宵禁令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到了唐朝后期,宵禁令基本上就名存实亡了,到了宋朝更是彻底废除宵禁,并拆除了坊墙,商业昼夜不息,十分繁盛。
李邺在金城县就已经取消了宵禁令,并夜间不闭城门,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关城,如果有敌军来袭,早就应该被发现。
关中更是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宵禁令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上的禁锢,所以他给长安百姓的四大承诺中,就包括了取消宵禁令。
坊门夜间不闭,百姓可以任意出入,城门夜间开启四座,包括东面的延兴门,西面的延平门,北面的光化门,南面的启夏门。
取消宵禁令无疑是深得民心的一项重大举措,甚至连权贵也一样欢迎,他们的家仆违反宵禁被抓一样要去保,权贵子弟违反宵禁被抓其实也是一桩很大的麻烦事,给他们的政治对手找到了弹劾的理由,家教不严,纵子违法。
所以李邺这次废除宵禁令,堪称开创了千年来的历史,长安城以彻夜欢腾的方式迎接宵禁令的废除。
这些天李邺都是住在自己的齐王府内,他的齐王府也在平康坊,就是从前虢国夫人杨玉珮的宅子,不过他只也是临时居住,很快他就要搬去兴庆宫居住,这也是他和天子达成的协议,封闭大明宫、太极宫、华清宫,但允许他使用兴庆宫和芙蓉园。
下午时分,李邺来到了兴庆宫金明门,兴庆宫有一名老宦官为管事,还有数十名老宫女,她们无家可归,就留在宫中打杂,清理杂草,擦拭灰尘等等。
老宦官叫做赵保忠,年近六十岁,原本太极宫主管钱米发放,因为那个差事有油水,便被人顶掉了,打发来兴庆宫做管事。
“殿下什么时候搬过来?”赵保忠恭恭敬敬问道。
“王妃和孩子都在路上了,估计再过两三天到长安吧!我过来看看收拾得如何了。”
“回禀殿下,都已经收拾好了,我们随时恭候王妃和几位次妃驾到!”
“赵公公在大明宫做过吗?”李邺又笑问道。
赵保忠摇摇头,“老奴一直在太极宫负责照顾太妃们的生活起居,职责泾渭分明,从未去过大明宫,老奴直到前年才调来兴庆宫。”
“那她们呢?”李邺又望着远处数十名老宫女,差不多都三四十岁了。
赵保忠苦笑一声道:“她们是老奴带来的,也是照顾太妃们的宫女,家里都没人了,放不出去,恳请殿下给她们一口饭吃。”
李邺主要是担心这些宦官宫女认出杨玉环,不过也无所谓了,就算感觉有点眼熟,这些宫人也不敢乱说话。
“无妨,就让她们留在这里吧!”
“多谢殿下体恤!”
李邺随即走进了兴庆宫,他已经来过几次,都比较熟悉了。
兴庆宫占地两千余亩,被一道高墙一分为二,北面是政务区,将来齐王府的官署都会集中在北区,南面是生活区,他和家人生活在南区。
南区是一片园林式的大宅,占地一千亩,中间是五百亩的龙池,中间有一种小岛,叫做瀛洲,岛上有一片建筑群。
龙池四周分布着大量建筑,以沉香亭、长庆殿、龙堂、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为五大建筑群,在沉香亭的南面有一座人工堆砌的小山,山脚下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可以打马球,骑马等等。
原本太极宫的东宫成为安禄山的亲卫驻扎地,被破坏得很严重。
天子李亨便把兴庆宫改为了东宫,成为太子李豫的住处,李豫特地把后宫金花落进行改造。
那里原本是一处开放式的宫殿区,李豫把它改小,改精致,成为一片比较舒适的建筑群,又修建了一条很长的空中檐廊,和龙池边西北的沉香亭连接在一起。
李邺也同样是看中了金花落,这里更像生活居住的官宅,四周种满了菊花,也是李邺最喜欢的花之一,尤其风从南面吹来,隐隐带来了沉香亭的异香,令人心旷神怡。
巡视了一圈,李邺便离开了兴庆宫,前往东内苑的军营。
两天后,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从西面驶来,这支船队由六百余艘两千石左右的船只组成,货船和民船都有。
它们是从荆州撤回来的一部分船只,满载着物资和粮食,李希烈不想得罪李邺,便放它们通行,这支船队到达长安后,卸下货物又直接赶赴陇右接人。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