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539章

作者:高月

  唐军骑兵依然十分警惕,这个时候稍微爆一点火星,就会引发大骚乱,当务之急是要缴械,脱去盔甲。

  “所有人放下兵器和盔甲,去前面排队,我们会提供干饼和清水充饥!”

  所有士兵都一天没有吃饭了,早已饥渴难耐,听到唐军的喊话,纷纷放下兵器,脱去盔甲,去前面排队,唐军骑兵迅速将他们一批批带走。

  只要他们手中没有了兵器和盔甲,就不怕他们翻天了。

  数万人被带到三里外的一片空地上,席地而坐,每个发一个大碗,紧接着有士兵给他们每人舀一碗热菜汤,发两块干饼,士兵们把干饼掰碎了放在菜汤内,虽然这顿饭十分简陋,但每个士兵都吃得异常香甜。

  这边吃完了饭,那边盔甲和兵器都已经收拾起来。

  战俘们开始列队,被唐军骑兵押回了洛阳城。

  拿下洛阳城后,唐军随即在全城内实行戒严,暂时不让百姓出门,继续在城内进行清缴燕军残部,很多燕军躲在百姓家中,绑架主人进行威胁。

  但这些燕军最终还逃不掉唐军的抓捕,他们虽然绑架了主人,但这种情况一般左邻右舍都知道,他们及时报告了唐军士兵。

  唐军士兵直接冲进屋去,不理睬燕军士兵的叫嚣,直接将他打翻抓捕。

  一天时间便抓捕了三千多名藏匿各处的燕军残余士兵,这些士兵全部被唐军处死,不留活口。

  唐军士兵还在城内继续搜捕燕军残余,刘晏率领四十余名文职官员在上千士兵的协助下,接管了皇城内的所有仓库,紧张进行清点。

  李邺带着三百亲兵却来到史朝义的王府,按照几百年的战场惯例,对方主帅的私人物品是本方主帅的个人战利品。

  皇宫内所有仓库财物粮食都是河陇节度府的战利品,唯独史朝义王府的财物是李邺的私人战利品。

  当然,还有高尚府宅、蔡希德府宅、骆悦和蔡文景等人的府宅等等,这些府宅都有专门士兵负责抄家,他们的财物则赏赐给各个大将,这也是惯例。

  史朝义的十几房妻妾都被集中关押起来,走得仓促,女人们都没有带,但史朝义的两个儿子被他带走了。

  史朝义有一个宝库,里面都是他父亲史思明搜集的宝物,大部分是从安禄山父子手上缴获。

  宝库大概有一百多个平方,都没有窗户,铁门紧锁,但大锁已经被唐军士兵砸开,打开了宝库。

  李邺举着灯笼走进了宝库,宝库分成两部分,前面是十几排铁架子,后面则是上百口大箱子,史朝义只拿出小部分珍宝放在铁架上赏玩。

  李邺打开一个布满灰尘的檀香木盒子,里面是一套越州官窑烧出来的秘瓷茶具,是唐睿智李旦的心爱之物,珍贵无比,不知为什么没有陪葬桥陵?

  李邺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块外型酷似大芒果的红皮羊脂白玉籽料,李邺一眼认出,这是他祖父李林甫的心爱之物,一直放在书房桌案上,后来被天子李隆基得到了,居然阴差阳错,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李邺把盒子递给身边亲兵,“这个替我拿走,放在我的行李袋中。”

  这时,一名亲兵上前低声道:“殿下,刘司马请您过去一趟,在含嘉仓城!”

  李邺点点头,吩咐亲兵道:“架子上的物品全部装箱,箱子送去大营。”

  走到大门口,李邺吩咐道:“史朝义的妻妾准她们带着各自的财物离去,不要为难她们。”

  “遵令!”

  李邺翻身上马,带着百名亲兵去了含嘉仓城

  洛阳皇宫一共有四个仓库区,其中含嘉仓城和圆壁城临时粮食区是存放粮食和其他食材的地方,圆壁城内有三座冰库,就存放了大量肉食和酒类。

  目前黎阳仓和洛口仓的粮食都被搬到洛阳,就存放在圆壁城和含嘉仓城,据朝廷估算,应该有六百多万石粮食。

  李邺赶到含嘉仓城,刘晏已经在大门处等候他了。

  李邺翻身下马,上前笑问道:“有异常吗?”

  刘晏摇摇头,“没有异常,和预料的差不多,大概有粮食五百二十万石左右,还有些细节上的问题,我们没有考虑到。”

  “比如什么问题?”

  “陈粮!”

  刘晏摇摇头道:“我们发现有不少洛口仓粮食,都有五年以上。”

  “有没有发霉影响食用的情况?”

  刘晏还是摇摇头,“都可以食用,就是口感稍微差点而已。”

  李邺又问道:“陈粮一共有多少?”

  “大概百万石左右。”

  李邺当即道:“既然不影响食用,那陈粮全部留给朝廷,再留三十万石给洛阳,其余我们都带走,用大型皮筏子送去灵武。”

  “那我们明天就开始运送了,还有大量钱财物资。”

  “钱财有多少?”李邺又问道。

  “黄金和白银卑职还没有清点,估计都在百万两以上,铜钱大概有五百万贯,还有不计其数的绸缎、布匹、铜器、药材等等物资。”

  刘晏又低声道:“还有长安各府抢掠的财富,都在箱子里,到现在都没有开封,箱子上的编号可以查找到源头,都是长安各府的财富,殿下打算怎么处置?”

  李邺想想问道:“只有编号的主簿知道,还仓库管账簿的人知道,其他人都不知晓。”

  “把知情者都带去陇右,所有账簿一概销毁,明天开始装箱,我把车船都调回来。”

  刘晏迟疑一下道:“卑职明白了,但铜钱要不要给朝廷留一点?”

  李邺冷冷道:“升米恩,斗米仇,给他们留百万石陈米已经足够了,留得太多,他们只会更加仇恨我们,等他们求我们的时候,会派人来陇右的。”

  刘晏点点头,‘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真的很精辟,把人性剖析得淋漓尽致,真不知殿下是怎么想出来的俗语、

第882章 喜忧参半

  次日上午,安西军押着数万战俘回来了,这些战俘基本上都来自河南各地,都是不到一年的新兵,李邺命人对他们进行登记,每人发一斗米,百文钱,并返回他们各自的物品,直接放他们回乡,战俘们个个感恩戴德,连夜各自回家乡了。

  李邺随即命令白孝德率领五万安西军和两万荆州水军闪击武令珣的军队,武令珣是安禄山的爱将,一直被任命为许汝豫三州节度使,他实力比较弱,但很擅长投降,先后投降了安庆绪,又投降了唐朝,史思明占领洛阳后,他又投降史思明。

  武令珣虽然比较弱,但李邺看中了他手下的三万军队,李邺当即又令襄州节度使季广琛率两万军参与围剿武令珣。

  同时,李邺又写信给南阳节度使李岘,希望他也参与出兵围剿武令珣。

  李邺坐镇洛阳,继续指挥洛阳外围的战役,濮滑节度使许叔冀,汴宋节度使张忠志,以及汝豫节度使武令珣,把这三个洛阳外围的燕军节度使打掉,洛阳就稳住了。

  李光弼得到了李邺攻占洛阳的消息,史朝义仓皇逃往河北,这个消息让李光弼既震惊又高兴,震惊是李邺这么快拿下洛阳,李邺只有五万军队,他是怎么战胜洛阳二十万燕军?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他后来得知白孝德率领五万河陇军南下,在洛阳和李邺汇合,李光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邺是出兵十万,而并非五万,这就能理解了。

  郑州唐军大营内,东都留守韦陟匆匆找到了李光弼,史思明占据洛阳后,东都留守韦陟出逃,便一直留在李光弼的军营中。

  韦陟忧心忡忡道:“副元帅认为我是不是该返回洛阳?”

  太子病逝后,由赵王李系出任天下兵马府大元帅之职,李光弼取代郭子仪出任副元帅,兼任兵部尚书之职。

  李光弼想了想便道:“一旦李邺完成任务,就会率军西撤了,我给留守使三千军队,你先回洛阳吧!”

  韦陟虽然有点畏惧李邺,但他终于下定决心,“那我今天下午就动身出发。”

  韦陟匆匆去了,幕僚萧亮对李光弼道:“估计岐王会把所有战利品都运走,韦陟去了洛阳,恐怕会和李邺争吵。”

  “全部运走就太过分了,洛阳百姓吃什么,我想岐王会给洛阳府留一点粮食,还有岐王和朝廷有协议,他会朝廷留一部分粮草物资。”

  李光弼其实并不太关心战利品分配,他只是关系现在怎么战胜张忠志和许叔冀二人,还有南面的武令珣军队也在牵制他,着实令他头大。

  幕僚萧亮又建议道:“既然洛阳以及被唐军收复,那河东的守军就没有必要了,建议将军立刻把他们调到郑州来。”

  李光弼点点头,萧亮的建议正中他下怀,洛阳被河陇唐军攻占,李光弼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当即下令道:“立刻命令仆固怀恩率三万军队到郑州汇合!”

  就在这时,有亲兵在帐门口道:“启禀副帅,洛阳岐王派人送来快信!”

  李光弼连忙令道:“速请进来!”

  片刻,一名送信士兵快步走进来,单膝跪下行一军礼,“参见李大将军!”

  “免礼,岐王殿下的信件呢?”

  送信士兵站起身,取出一封信呈给李光弼,李光弼笑问道:“还有什么口信吗?”

  士兵摇摇头,“就这一封信!”

  李光弼吩咐亲兵带送信士兵下去休息,好生招待。

  他这才拆开信细看,信中的内容让他一阵惊喜,李邺派出五万河陇军,加上南阳节度使李岘的三万军,和襄阳节度使季广琛的两万军,以及荆州两万水军,一共十二万大军围剿武令珣的军队。

  李光弼重重一拍桌子,“这样一来,我无后顾之忧也!”

  他把信交给幕僚萧亮,萧亮看了信笑道:”听说岐王在荆襄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荆襄的兵力他可以调动,但李岘的兵力他未必能调动。”

  李光弼笑了笑道:“李岘一定会出兵,这次机会不抓住,他就边缘化了。”

  “估计岐王和李岘联系还需要一点时间,副帅正好把三万军调来郑州,一旦武令珣被灭,就是副帅出兵之时!”

  李光弼当即给李邺写了一封回信,又把韦陟返回洛阳之事告诉了李邺,他把交给送信兵,赏他十两银子,送信兵连夜赶回了洛阳。

  长安,岐王李邺收复洛阳的消息传到长安,同时传到长安的,还有河陇军在云中道草原大败两万回纥军,断绝了回纥抢掠河北的企图。

  这两个消息让长安沸腾了,朝廷百官也欢呼雀跃,欢庆胜利。

  一连几天,长安百姓自发上街,载歌载舞,欢庆收复洛阳,欢庆北方威胁消除。

  但有人欢喜,有人喜忧参半,有人心怀恼火。

  喜忧参半的是天子李亨和政事堂的宰相们,他们既为收复洛阳的欢喜,又为长安能拿到多少战利品而担忧。

  御书房内,韦见素对天子李亨道:“陛下,我们要立刻派特使赶往洛阳,几百石粮食,不能让河陇军一家独吞了。”

  李亨担心的不光是粮食,还有大量财富,他原以为河陇军会和燕军打得两败俱伤,然后再命令王思礼和李光弼出兵洛阳,摘这个大桃子,没想到河陇军这么快就拿下了洛阳,史朝义仓皇北逃。

  李亨心中的如意算盘落空,让他心中着实苦涩,又说不出来。

  李亨半晌道:“要不就烦请韦相国辛苦跑一趟洛阳?”

  韦见素点点头,“微臣明天一早就出发!”

  旁边裴冕冷冷看了一眼李岱,建议道:“陛下,微臣建议李相国和韦相国一起去洛阳,岐王殿下或许就会再漏一点给我们!”

  李亨笑着李岱道:“那就辛苦李相国再跟随韦相国一起跑一趟。”

  李岱着实有些尴尬,只得躬身道:“微臣遵旨!”

  这时,相国萧华也在一旁道:“陛下,听说岐王疏通了三门峡的水下巨石,微臣建议韦相国路过三门峡时考察一番,如果真的可以通行运粮船,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李亨欣然道:“这件事若是真,朕真要好好感激岐王,他真是做了一件事利国利民大好事。”

  众人都散去了,御书房内只剩下韦见素和天子李亨二人,韦见素沉声道:“陛下,李邺收复洛阳,微臣空着手去洛阳,不太好吧!”

  李亨叹了口气,半晌道:“朕想来想去,只能册封他为一级亲王,其他已经封无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