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但杨炎在河东只做了一年幕僚官,父亲去世,他丁忧回家守孝去了,在家一呆就是四年,去年才再次出仕。
两人坐在二楼窗前,杨炎给温景年倒了一杯酒,笑问道:“这次在长安呆多久?”
温景年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但最长不会超过一个月。”
“我年初去了一趟汉中,想去看看你,却得知你辞官去当幕僚了,着实让我惊讶!”
杨炎不解问道:“好好的地方职官不做,怎么想去做幕僚官了?”
一般文士去做幕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地方职官,但温景年却和别的官员反道而行,眼看要提拔为县令了,却辞官去做幕僚。
温景年喝了口酒微微笑道:“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前途。”
“你觉得跟随岐王有前途?”
“为什么没有呢?”温景年反问道。
“现在岐王是很火,但朝廷中很多人都感觉他会为成为安禄山第二,万一他.,兄长可是河东温家子弟啊!”
温景年笑了笑道:“现在永王也割据了巴蜀,为什么没有人担心他成为安禄山第二呢?不仅如此,天子还准备封他为皇太弟。”
“那是因为太上皇的缘故,有太上皇的旨意,永王封皇太弟也合理合法。”
“但岐王殿下经营陇右河西也是和朝廷达成了协议,天子和政事堂都加印认可,完全合理合法,为什么朝廷官员会认为是割据?”
杨炎一时语塞,温景年又摇摇头道:“天子和朝廷之所以肯认可,是因为陇右、河西被吐蕃占领了,需要去战胜吐蕃,从吐蕃手中把土地一寸寸夺回来,朝廷办不到,我们去了,和吐蕃一场场血战,阵亡了多少将士,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朝廷又开始眼红了,说我们是割据。”
杨炎反驳道:“但岐王殿下毕竟是臣子,为大唐夺回失地,是他应尽的职责,他应该把土地交还给朝廷,就好像伱看见有强盗抢掠民财,你把强盗打跑了,自己却把民财霸占了一样,道义有亏啊!”
温景年微微笑道:“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不是岐王殿下,换成郭子仪或者李光弼,天子会和他签署这个协议吗?政事堂会承认这个协议吗?”
杨炎不解道:“那你说什么缘故?”
“这里面涉及到皇权之争,因为岐王也是李氏宗室,他也能继承大统,太上皇曾经找过岐王,如果岐王愿意支持他复位,他答应封岐王为太子,天子知道这件事,他担心岐王被太上皇拉过去,才答应把陇右河西交给岐王。”
杨炎惊愕,“还有这种事情?”
温景年点点头,“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官员们想的那样简单,高层的皇权斗争一直在进行,只是有的事情不说出来,大家没意识到罢了,其实我稍加点醒,你就明白了。”
杨炎有兴趣,连忙笑道:“兄长再说说看?”
温景年笑了笑道:“你想想永王是怎么进巴蜀的?没有岐王殿下同意,他的军队能穿过荆襄?还有永王的船队从哪里来?”
杨炎这才有点如梦方醒的感觉,温景年淡淡道:“这些普通官员看不到,宰相和天子却明白,一旦岐王被太上皇拉过去,巴蜀荆襄和江南西道将连为一片,整个长江以南都是太上皇的地盘了,孰重孰轻,天子和政事堂非常清楚。”
杨炎非常精明,他一点被讲透,后面之事就豁然贯通了。
“所以现在岐王还是太上皇和天子在争取,局面其实并没有改变。”
温景年微微一笑,“确实如此!”
停一下,温景年又低声道:“当今天子得位不正,又宠信阉党,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有大变。”
杨炎终于明白了,“兄长是在押注岐王登基?”
温景年摆摆手笑道:“这话可不能乱说,有些事情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说出来就犯忌了。”
杨炎沉默片刻,长长叹息一声,“阉党当权真是让人深恶痛绝,一步步毁了大唐,我只恨自己无力改变!”
杨炎说这话的声音稍大了一点,站在楼梯口的一人忽然走过来,厉声喝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杨炎顿时脸色一变,暗叫糟糕,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机楼的探子,有麻烦了。
他冷冷道:“我什么都没有说,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的兴致!”
“胡说!我分明听见你说了阉党二字。”
他手一挥,又过七八名带刀武士将他们团团包围,为首探子正要下令抓人,温景年取出一块银牌放在桌上,“我们是岐王殿下的手下,我是河陇节度府记室参军温景年,这位是我的同僚,我们不太懂你们的规矩,请多多包涵!”
为首探子微微一怔,连忙摆手止住了手下,上面有令,这段时间不要招惹岐王的人。
为首探子看了看银牌,便抱拳道:“既然是岐王殿下的人,我们就不为难了,但还是请出言慎重,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温景年点点头,“我们会当心!多谢提醒。”
温景年很客气,为首探子一挥手,“我们走!”
天机楼探子带着一群手下走了。
杨炎羞愤得满脸通红,他一把抓住温景年的手道:“兄长能不能介绍我去陇右当职!”
温景年吓一跳,“贤弟冷静一点!”
杨炎咬牙道:“这不是冷不冷静的问题,你看到了这种羞辱,如果兄长不肯帮我,那我就辞职回乡种田去,”
“你真的想去陇右?”
“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温景年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回头给殿下提一提,不管成不成,我都会告诉你。”
“多谢兄长!”
独孤家今天大宴宾客,请了二十几家来独孤家赴宴,这二十几家都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从前的关陇贵族,经过隋唐两朝历届帝王不遗余力地打压,尤其唐朝建国后,为了抑制关陇贵族,唐朝统治者扶植功勋集团与之对抗,凌烟阁功臣录就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
并不是唐朝统治者善待开国功臣,而是内部势力平衡的需要,时至今日,关陇贵族已经远不能和北魏、隋朝相比,已经没落了。
但这个没落也是相对全盛时而言,现在关陇贵族在军方依旧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财力更是雄厚,无论土地、商业都处于大唐的垄断地位。
独孤家今晚大宴也是为了给女婿李邺接风,从下午开始,客人便陆陆续续到了,窦家、长孙家、贺兰家、元家、赵家、于家、侯莫陈家、豆卢家、尉迟家、达奚家、李家等等。
两百多宾客聚集一堂,中堂和后堂到处是宾客,格外热闹。
李邺是今天的主角,他坐在主堂上,众人围坐一圈,俨如众星捧月。
众人的话题自然是他们最关心之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造反,从安禄山造反以来,关陇贵族的财产屡遭冲击,损失惨重,他们在河北和中原的庄园几乎都没有了,数万名奴隶逃亡,粮仓、店铺被抢,管事被杀,各种建筑都付之一炬。
这次李邺和朝廷谈判出兵之事,他们也极为关心。
第833章 兄弟阋墙
李邺当然理解独孤家的良苦用心,独孤烈是在给自己寻找更广泛的支持,大唐是一个阶级社会,一个威权社会,是一个由无数势力集团组成的王朝,靠单打独斗成不了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在背后支持。
李邺当然感激岳父对自己的支持。
大堂上,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史思明造反问题,李邺笑着对众人道:“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很疲惫了,该损失也差不多损失光了,利空出尽,目前就是大唐国运的谷底,已跌无可跌,接下来会开始反弹.”
大将军元素笑道:“殿下的意思我们都完全明白,殿下说现在是大唐国运的谷地,也就是不可能再失败,但我听到很多说法,史思明目前也在调整,一旦他久攻关中不下,他的目标就会向东扩张,比如漕河以东,比如江淮,比如荆襄,殿下认为中原、江淮的守军会抵挡得住如狼似虎一般的史思明军队吗?我们更担心燕军会横扫东部各州,在战争中掠夺壮大。”
众人纷纷议论,元素的担心无疑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一旦史思明改变进攻方向,大军向东横扫,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唐军怎么可能抵挡得住?
李邺笑了笑道:“元公的担心我完全理解,考虑得也很现实,史思明攻不下关中,确实会调整战略方向,但元公想过没有,从七月份,燕军就停止攻打潼关,一直停战到现在,也没有见他们向东扩张,元公有没有其中的原因?”
“或许是燕军财政或者粮草拮据,不支持他们向东扩张。”
李邺摇摇头,“刚才元公自己也说了,燕军是在抢掠中壮大,他们没有什么财政可言,无钱无粮就去抢掠扩张,这不是他们按兵不动的理由。”
“那殿下说是什么理由呢?”旁边长孙南方笑问道。
李邺轻轻咳嗽一声,旁边几人都停止了交谈,十几人都目光都向李邺望来。
李邺微微笑道:“如果我说,史思明会和安禄山一样的死法,大家信不信?”
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元素眉毛一挑问道:“殿下的意思说,史思明也要被儿子杀死?”
李邺点点头,“正是,就在一两个月内,史思明必死在史朝义手中。”
“依据呢?”元素追问道。
“依据有两条,第一,我在幽州的情报点传来消息,史思明已经立留守幽州幼子史朝清为太子,太子之位与长子史朝义完全无缘了,父子二人的矛盾已激化,势同水火;第二,史思明和安禄山都是粟特人,粟特人的王位之争屡屡出现弑父的事件,汉人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粟特人却认为很正常,所以接下来不是史思明杀了史朝义,就是史朝义杀了史思明。”
元素半晌长叹一声,“这么重要的情报朝廷居然一无所知!”
这时,长孙南方笑道:“我很欣赏殿下的谷地说法,我的幕僚也认为现在是大唐国运的谷地,但我的幕僚认为,这个谷地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两到三年左右。”
李邺笑问道:“长孙大将军的幕僚是何人,能否告诉我?”
“我可不告诉你,你肯定想撬我的墙角。”
众人大笑,李邺点点头,“大将军回去告诉您的幕僚,陇右大门一直向他大开。”
长孙南方捋须笑道:“殿下也承认我的幕僚判断正确?”
“十天前,大将军的幕僚判断完全正确,因为那时他不知道我要出兵,现在他肯定不会认为谷地维持两三年了。”
大堂内顿起响起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李邺的强大自信给所有人都带来了鼓舞,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就在李邺和各个家主侃侃而谈之时,在另一个房间内,独孤烈和二弟独孤峻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独孤峻想抓住这次关陇贵族聚会的机会,一起达成支持太子的共识。
但独孤峻也知道,家主们不会买他的帐,他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独孤家族,只有身为家主的大哥出面,才能以独孤家族的名义号召大家支持太子,才会有效果。
独孤峻一再劝说大哥,也并不是完全为了女儿,而是来源于他个人的野心,他想让女儿取代太子妃,将来成为皇后,他作为国丈就能权倾朝野,成为大唐的第二个长孙无忌。
现在眼看他的梦想要破灭了,他怎么能不着急?
“大哥,求求你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帮我这一次吧!”独孤峻苦苦哀求道。
独孤峻摇摇头,“从上午第一个客人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时辰了,伱看这些客人谁谈过太子之事吗?一个都没有,大家都在回避此事。
是大家害怕阉党不敢提及太子吗?不是!因为太子从来就不代表我们关陇贵族的利益,更偏向于山东士族的利益。
不代表的我们利益,将来他登基后,就会进一步打压关陇贵族,现在让我以独孤家族的名义号召大家支持太子,谁都知道这是独孤家的私利,准确说是你独孤峻的私利,根本不代表关陇贵族的共同利益,你认为谁会支持我们?经历这一次信任失败,以后谁还会再相信独孤家族?”
旁边独孤明也补充道:“二哥,大哥说得对,太子之前选的良娣并不是独孤家族,而是闻喜裴氏,这才是他的真实想法,最后是张皇后强行指定了启明。
由此可见,他虽是独孤之婿,但并不认可关陇贵族,从他从未召见过大哥这一点就能看出端倪!”
“你给我闭嘴!”独孤峻恼羞成怒对独孤明呵斥道。
“老三,你怎么能这样说话?”独孤烈大为不满道。
独孤峻深深吸一口气,“大哥,我最后再问你一句,这件事你帮不我?”
独孤烈叹口气,“老二,恕我难以从命!”
“好!”
独孤峻咬紧牙关,狠狠一跺脚,“既然大哥无情无义,那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独孤峻又狠狠瞪了一眼独孤明,转身怒气冲冲走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