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505章

作者:高月

  颜泉明叹口气道:“岐王殿下想让我劝二叔去陇右,很难办啊!”

  颜泉明的二叔便是颜真卿,刚上任浙西节度使,和江淮都统李峘关系不睦,被李峘弹劾擅动兵马,天子李亨立刻下旨封颜真卿为刑部侍郎,将其诏回长安。

  独孤明微微笑道:“听说你二叔被改任为刑部侍郎?”

  颜泉明苦笑道:“我叔父认为淮西节度副使刘展要造反,要求江东各州做好战备,江淮都统李峘却弹劾叔父擅动兵马,一言难尽。”

  独孤明叹息道:“颜公为人太耿直了,是朝廷难得的名臣,可惜未遇其主,惜哉!”

  颜泉明迟疑一下,“或者请岐王殿下推荐我叔父去陇右任职,由朝廷任命,我二叔就会去了。”

  “这和岐王殿下的期待不是一回事,关键是你叔父能不能接受效忠岐王,而不是效忠天子,这才是关键。”

  颜泉明半晌道:“我找机会和叔父谈一谈吧!”

  独孤明又缓缓道:“李峘找借口弹劾你叔父,其实是天子授意的,伱叔父支持太子殿下,已经成了李辅国的眼中钉,他回来后让他当心,谨言慎行,不要被阉党抓住把柄。”

  “感谢独孤驸马提醒,我一定会叮嘱叔父,我先告辞了。”

  待颜泉明告辞走了,独孤明把管家找来,把一个小的密封包裹递给他,“你去一趟李辅国府邸,把这个包裹给他,就说是岐王殿下给他的,事关重大,一定要交到李辅国本人手上,他若不在府上,你要么等候,要么拿回来!”

  管家接过包裹点点头道:“老爷放心,一定办妥!”

  管家匆匆去了,独孤明又仔细看一遍李邺的信,

  他也有点震惊,这两天关于回纥的事情,朝中闹得沸沸扬扬,回纥长驻长安使者控诉河陇唐军在丰州阻挠回纥军南下,并杀死了数万回纥军队,导致可汗忧虑成疾病亡。

  回纥已经全部撕毁了和唐朝签订的所有协议,回纥使者也愤然回国。

  朝廷上下一片哗然,纷纷亲自谴责李邺不顾大局,破坏唐回关系,要求严惩李邺的擅自出兵行为。

  独孤明现在才知道,原来回纥可汗是在战场上被唐军杀死,简直太让人惊讶了,大唐有这样的军队,何愁史思明不灭?

  李辅国正好在府中,他吃完晚饭又要赶回大明宫,听说独孤明派管家给自己送来一个包裹,非要亲自交到自己手中,李辅国立刻心领神会,一定是李邺找自己。

  他当即命令小宦官把独孤府管家带来见自己。

  管家行一礼,把包裹交给李辅国,“我家主人没有什么话交代,这里面有一封信,李公看信便可。

  李辅国让手下取一两银子打赏管家,管家心中鄙视,但依据装成千恩万谢走了

  李辅国打开了包裹,里面是一封信,果然是李邺的亲笔信,旁边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黄金盒子。

  李辅国顿时兴致浓厚,他拾起黄金盒子慢慢打开,顿时璀璨的光芒闪烁他的眼睛,里面竟然是宝石,颗颗都是极品宝石,足有三十余颗,品质比他收藏的宝石都要好。

  李辅国对财宝极为贪婪,他收藏了无数宝石、玉石、珍珠之类宝物,而这三十颗宝石品质之高,一颗至少价值数千贯,简直让他心花怒放,笑眯了眼睛。

  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写:‘缴获回纥可汗的战利品,与公共享。’

  李辅国当然知道李邺不会白白给自己几万贯钱的财宝,一定是有所求。

  李辅国打开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他点点了头,要求不是很难,可以操作。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点底线李辅国还是有的,光拿钱不做事,以后谁还给他送礼?

  李辅国把信扔进铜炉烧了,把宝石放进自己宝库里,这才匆匆回宫了。

  这几天天子李亨十分恼火,他当然是在生李邺的气,一是李邺擅自攻占了朔方,虽然收复朔方是好事,但没有经过自己同意就擅自出兵,这更让李亨痛恨。

  擅自收复朔方倒也罢了,偏偏还北上丰州和回纥开战,自己还在眼巴巴在等着回纥军南下助战,李邺居然和回纥军大战,触怒了回纥,取消了所有合作,包括出兵援军计划,这让李亨怎么不恼羞成怒。

  更让李亨担心的是,回纥原本是要出兵和史思明合作,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派仆固怀恩去和回纥谈判,最终说服回纥支持大唐,不料被李邺给搅黄了。

  想到一番心血就这么被毁了,李亨杀人的心都有了。

  这时,一名宫女上前小声道:“陛下,阿翁来了,说有重要事情!”

  李亨心烦意乱,本来想说不见,但心念一转,叹口气道:“让他在外殿稍候!”

第823章 关键点拨

  李辅国快步走进凝香殿,一般天子在妃子的寝宫时,李辅国不能随便进入,必须要提前禀报,别的地方他就不需要禀报了。

  李辅国在外殿来回踱步,这时李亨迈步走出来,“这么晚,司马还有什么急事?”

  “老奴是来给殿下解忧!”

  李亨点点头,“你说吧!朕的心情确实很不好。”

  “就在刚才,老臣得到天机楼传来的一个消息,有几个回纥商人在酒楼议论,说回纥可汗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讨伐李邺,李邺以三万军队迎战,把回纥大军打得几乎全军覆灭,回纥可汗也死在乱军之中。”

  李亨吓一跳,“回纥可汗不是病死的吗?”

  “陛下,回纥可汗身经百战,一场战败而已,怎么会病死?回纥人不肯说实话罢了,老奴倒是认为回纥可汗极有可能死战战场上。”

  “那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坏了朕的大计。”

  李辅国笑了起来,“陛下,回纥军连李邺军队都战胜不了,陛下还求他们做什么,不如直接让李邺去灭史思明,不是更好吗?还不用付出那么沉重的条件。”

  李亨顿时沉默了,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啊!李邺的军队那么强大,连吐蕃和回纥都能击败,为什么不借用他的兵力?

  其实李亨很不喜欢求李邺,李邺要价太高,搬一次家,就成了陇右、河西的土王,若让他再去打史思明,他不知又会提什么条件出来?

  李辅国很了解李亨,他又旁敲侧击道:“老奴一直反对和回纥合作,老奴很担心,若回纥人把洛阳坏了,陛下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李亨的脸刷地变得苍白,洛阳是东都,那里有皇宫,有太庙回纥军队在洛阳烧杀抢掠,皇宫还保得住吗?

  良久,李亨叹了口气,“朕就担心李邺要价太高。”

  “陛下,把李邺请到长安来谈一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他父母再劝一劝,应该不会有太高的条件,老奴估计,他的条件是再兼任朔方节度使,其他还能要什么,如果他能灭了史思明,最多再封他一级亲王。”

  李亨缓缓道:“他若能灭了史思明,封他一级亲王,朕也愿意,就怕他灭不了。”

  李辅国阴阴道:“陛下,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管是哪一伤,不都是陛下所期待的吗?”

  李亨顿时如梦方醒,借史思明来削弱李邺,何尝不是一招妙计,最好是两败皆伤。

  李亨点点头道:“司马提醒得好,明天朕就和大臣们谈一谈。”

  次日上午,李亨通知众相国前来御书房议事阁,举行紧急军政议事。

  不多时,五名相国齐聚议事阁,众相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是在窃窃议论。

  新任相国萧华低声问李岱道:“敬文兄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李岱心知肚明,十有八九与陇右有关,据说今天一早省台收到两份陇右的奏折,邺儿背后应该有安排了。

  “我也不太清楚,或许和回纥有关系。”

  萧华点点头,“其实回纥不来是好事,否则洛阳百姓可就生灵涂炭了。”

  旁边第五琦冷笑一声,“回纥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这么丰厚的利益,他们肯定会从史思明那边索取。”

  这时,侍卫高喊一声,“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天子李亨快步走进了议事阁,众人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免礼,请坐!”

  众相国在榻上坐下,李亨也坐下,立刻问执政事笔裴冕道:“省台那边可有陇右的奏折?”

  执政事笔三个月一换,李岱前几天交棒给裴冕。

  裴冕连忙躬身道:“有两份,今早进奏院刚送到省台。”

  “什么内容,裴爱卿看了吗?”

  “微臣刚刚拿到,还没有来得及细看,好像一份是军报,另一份不知!”

  李亨也一直在等李邺的军报,朔方和丰州发生那么重大的事件,李邺无论如何都要向朝廷汇报。

  “立刻让人去把两份奏折都拿来!”

  裴冕起身出去,吩咐了一名宦官,宦官撒腿向尚书省奔去。

  节度使虽然是直接向天子汇报,但所写的报告也要通过省台,省台抄写一份转给政事堂,正本直接呈给天子,不用经过政事堂讨论,但政事堂也有权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副本就是给他们的。

  李亨又缓缓对众人道:“这两天朕一直考虑回纥之事,虽然河陇军拦截并击败回纥,让朕很恼火,但朕也暗暗松了口气,至少洛阳保住了,要不然放纵回纥军在洛阳烧杀抢掠,朕无颜去见东都百姓。”

  韦见素接口道:“陛下说得对,丰州之事有利有弊,而且现在都是回纥一面之词,我们并不知道真相,微臣推断,李邺率军收复朔方后,又直接去收复丰州,没想到丰州被回纥占了,双方发生了冲突,回纥吃了亏,大军南下报复,结果又被击败,甚至败得很惨,否则回纥可汗不至于病死。”

  这时,宦官取来了两份奏折,一起呈给天子李亨,李亨慢慢展开,正式军报内容很多,分为河西、朔方和丰州三部分,但李亨现在关心的是丰州。

  他粗粗看了一遍,和昨晚李辅国说的完全一样,回纥商人的谈话是真实内容。

  李亨对韦见素笑道:“韦相国的推断很正确,就是收复丰州引发了争端,最后两军在西受降城大战,四万河陇军大败四万回纥军,连回纥可汗也死在乱军之中。”

  议事阁内顿时一片哗然,原来回纥可汗竟然是死在战场之中,太出人意料了。

  李亨心情好了起来,他捋须又笑道:“朕有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让河陇军去对付史思明,连回纥军都不是他们对手,为什么我们要舍近求远,去求回纥人?还要答应那么屈辱的条件!”

  议事阁内顿时活跃起来,萧华笑道:“陛下明鉴,微臣在淮西就知道,岐王甚为爱民,在襄阳给每一个孤寡老人都发粮米,他统领的军队秋毫无犯,由他去平叛,是洛阳百姓和河北百姓之福也!”

  韦见素也道:“陛下可以宣召岐王进京,大家一起商议破敌之策。”

  李亨点点头,“韦相国的建议甚合朕意,李相国,岐王能进京吗?”

  李亨把球踢给了李岱,众人一起望向李岱,李岱迟疑一下道:“岐王之前给微臣说过,他得罪人颇多,主要担心安全!”

  李亨脸色微微一沉,有些不悦道:“朕以大唐天子的名义保证他的安全,这总可以吧!”

  李岱擦一把额头上的汗道:“陛下言重了。”

  这时,裴冕连忙打岔缓和气氛道:“陛下,微臣有个建议,不如举行一场马球秋赛,通知各军立刻派球队来京城参赛,岐王殿下也就一起来了。”

  这个办法不错,比较缓和,借比赛的机会让郭子仪、李光弼他们一起进京,共商破敌大计。

  李亨欣然道:“这个办法好,朕准了,由政事堂筹办比赛,尽快举行,朕需要河陇尽快出兵。”

  这时,李亨又翻了翻第二份奏折,不由一怔,竟然是李邺要救助河北难民,想建立一条难民通道。

  李亨翻了翻后面的解释,立刻明白过来了,李邺是担心回纥出兵河北,掳掠河北民众,他要提前一步把难民接走,否则他没法向河北民众交代。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也算是一件好事,而且河陇军队要去河北接人,必然要和史思明军队交战,正好直接把李邺拉下水,省得他提那些让自己难以接受的条件。

  李亨把第二封奏折递给韦见素,“这份奏折朕准了,政事堂审议一下,尽快批复给陇右。”

第824章 明军实匪

  长安西市的药行是长安药材的批发中心,虽然只有三十几家店铺,但每家店铺的生意都做得极大,每年都有数万贯甚至十几万贯的买卖,这里实际上也成为了天下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