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晚上还咳得厉害吗?”
“我晚上都尽量坐着睡觉,不能躺,躺下就咳得厉害。”
裴三娘安慰她道:“你也不要担心,你没什么病,就是伤着肺叶了,所以才一直咳,以前木大娘也是夜里咳嗽,不过现在好多了。”
“大娘是怎么治好的?”
”大娘喜欢吃肥肉,对了,还有保暖,回头我给你拿两床棉被,还有棉袄和棉鞋,虽然穿起来不好看,但真的暖和。”
“谢谢大姐,独孤家那边有消息呢?”
蒋氏感觉自己时间不多了,她最担心就是女儿,如果女儿能嫁得好,她也放心了。
“你不要想那么多,有阿邺在,你担心芸儿做什么?”
说了两句,裴三娘告辞了,本来她想问问丈夫的事情,但刚才芸儿告诉她,父亲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了,那么蒋氏肯定也不知情。
“芸儿,好好照顾母亲,需要什么给大娘说一声。”
李芸连连点头,裴三娘告辞走了。
她想着,这件事还是得问刘武通,很巧,她刚走到外宅,迎面便遇到了刘武通。
第786章 父子血脉
面对夫人的追问,刘武通最终不敢隐瞒,透露了一个李岱的秘密,相国两个月前在外面租了座宅子,住着一个年轻少妇和一个年幼的男孩,在永安坊,但具体在坊中哪里?谁都不知道,每次相国都是自己走进去的。
这个消息让裴三娘差点晕过去,丈夫竟然又养了别宅妇,还生了儿子,情急之下,裴三娘没有意识到刘武通话语中有自相矛盾之处。
她愤然回到自己房间,开始收拾东西了,她要回陇右,这个丈夫她不要也罢。
刘武通听侍女说夫人开始收拾行李,他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忙跑去通知主人。
半个时辰后,李岱匆匆赶回了府宅。
李岱见妻子已经收拾好了箱子和包袱,他顿时大急,“夫人,这是做什么?”
裴三娘冷冷道:“邺儿已经迎娶了清羽,估计很快会有身孕了,我不放心,要去照看一下。”
李岱叹口气道:“我不是自私,蒋姑那边身体又不好,你这一走,我恐怕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了。”
裴三娘腾地怒火上冲,杏眼圆睁道:“你可以去永安坊吃饭,会饿死你吗?我一走,伱天天都不用回家,岂不是正如你的意?”
“你在胡说什么?”
“我在胡说吗?”
裴三娘用手指狠狠戳着李岱的胸膛,“当年我答应和你复合,你是怎么承诺我的?你答应我绝不纳妾,蒋姑是以前的事情,我就算了,但你就以为我好欺,又在外面养别宅妇,连儿子都生下来了,我还居然一无所知,你的承诺呢?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李岱急着直跺脚,“三娘,我没有啊!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让我怎么相信你,你给我解释,永安坊的女人和孩子是怎么回事?”
半晌,李岱万般无奈道:“那是淮儿的妻子,孩子是我的孙子。”
“什么?”
裴三娘惊得倒退几步,“那是李淮的妻子和儿子?怎么可能?”
李岱叹口气,“准确说,是淮儿的小妾,儿子是淮儿的,他的正妻不容,淮儿就把他们母子送到长安来了,求我照顾他们,结果让你误会了!”
“李岱!李敬文!你敢发誓你说的是真话,不是编出来骗我的?”
李岱举起手道:“李岱对天发誓,我所说句句是实,绝无半点假话,否则苍天不容。”
裴三娘这下相信了,她无力坐下,她半晌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不让他们住到家里来?”
“我不告诉你,是怕你不舒服,毕竟不是邺儿的孩子,而且淮儿在幽州做官,我怕有人会告发,我们家中有天子的监视者。”
裴三娘想想也对,他们家的监视者到现在也查不出是谁?着实让人恼火。
这会儿裴三娘的气也消了,她戳一下丈夫的额头道:“你这个死木疙瘩,还是宰相呢?我好歹也是宰相夫人,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孩子是你的孙子,那也是我的孙子,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会不管吗?”
李岱满脸苦笑,一颗心也放下了。
“那夫人说怎么办?”
“等等!我先问清楚,淮儿什么时候成婚的?妻子是谁?他现在做什么官?”
“我也是才知道,淮儿是半年前成婚的,上门女婿,妻子是范阳卢氏之女,可能是个庶女吧!他现在是蓟县县令,永安坊这个女子是个歌姬,孩子都一岁了,但卢家不容,淮儿没办法,就派人把她送到长安来了。”
裴三娘忽然想到了自己,好像当年自己也是一样的命运,被正妇不容,只好带着儿子在永和坊谋生。
裴三娘想了想道:“家里有监视,确实不能住进来,这样吧!斜对面是阿邺的宅子,就让他们母子住在那里吧!这样照顾也方便。”
李岱眉头一皱,“但那是邺儿的宅子啊!还涉及独孤家,不太妥吧!”
“哎!我说你是死木疙瘩脑袋,一点都没错,难道堂堂的岐王还会住在那座三亩小宅内?门口再挂一个岐王府的牌子?”
李岱自嘲地笑了笑,“这倒也是!”
“什么倒也是,那里面住过七户鄠县的难民,哪里还会有什么讲究,新月肯定不会住那里了,钥匙在我这里,你让老刘替他们母子搬家,还有,蒋姑那边你要多关心关心,别嫌弃人家,人家是为了救你才被刺伤,做人要讲良心。”
李岱大为感动,还是妻子宽容善良,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原本李岱和儿子李淮已经断绝了父子关系,他要当宇文家的儿子,就随他去。
但几个月前他收到了李淮从幽州写来的信,信中对自己少年时的不懂事向父亲道歉,又告诉父亲,自己娶了卢家之女,现在出任蓟县县令。
他现在遇到了难题,恳请父亲帮助,他有一个妾,被卢家不容,但妾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不能赶走,恳请父亲收容,帮忙照顾。
儿子名字叫李桐,正是这个李桐让李岱一下子破防了,哭了一夜,毕竟是父子血脉,哪里那么容易割断,何况自己的孙子叫李桐,这就是李家第三代的木字辈啊!
李岱当即写了一封信,同意接收并照顾孙子。
李岱当然还有他的想法,朝廷是不会放过李淮,他毕竟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官,儿子李淮如果能去陇右,就能安然无恙了,关键是这件事得和邺儿商量,他不能擅自做主,等开春后,他会写一封信给次子李邺。
次日下午,一辆马车将李淮的小妾和儿子接到了宣平坊。
小妾姓王,蓟州人,出身贫寒,十二岁被卖身为歌姬,今年只有十八岁。
虽然是燕赵人,但长得却很娇小清秀,看起来倒也楚楚可怜的模样,抱着一岁的儿子给裴三娘磕头行礼。
“儿妾王氏,给婆婆请安!”
虽然卢氏不容她,但她生了李岱的第一个孙子,李岱就认她为儿媳,丈夫认了,裴三娘也会认。
裴三娘把王氏接过来,她当然还有另一种担心,她知道丈夫是正派人,不会对儿媳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可如果是儿媳主动呢?
儿媳是歌姬出身,实际上就是风尘女子出身,如果她为了想获得更好的利益而勾引了公公,而丈夫正当盛年,万一两人裹到一起去,那丑闻就大了。
所以裴三娘主动提出把儿子李邺的宅子给王氏母子居住,就是为了自己方便看着,避免出现丑闻。
裴三娘笑着把王氏扶起来,又接过孩子看了看,一张大饼子脸,小细眼,像极了他的嫡亲祖母宇文螺,当然也像他父亲,一点都不像自己丈夫。
裴三娘一颗心终于落下了,这确实是李淮的儿子,丈夫没有欺骗自己。
第787章 警告见效
二月的一丝暖意也吹到了陇右,虽然陇右依旧是白雪皑皑的世界,但雪已经融化了不少,官道上已经可以行人和车马。
一队红衣骑马人从远处疾奔而来,这是官方的邮驿骑差,一般不承接私人信件,之前因为下大雪的缘故,陇右和河西的官方邮路中断了两个多月,现在又重新恢复,第一批公文和信件从长安送到了陇右。
鹰信和鸽信当然也是一种补充,但那种一般只用于紧急重大事件的通报和没有建立邮送体系的地区。
实际上,鹰信和鸽信也并不是很靠谱,一方面是受篇幅限制,写的内容不多,另一方面容易丢失,比如鸽信丢失信件太正常,信鸽天敌太多,很容易成为天敌的盘中餐。
而信鹰又很难训练,内地基本上见不到信鹰,一般只有军方才使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鸟类夜间无法飞行,除非用猫头鹰送信。
再有一个重要因素,鹰信和鸽信都没有隐私,收到鸽信的人要拆开细看,分辨是谁的信件,普通百姓当然不愿意采用。
所以当邮驿系统完备,有了八百里接力加急后,用人送信也不比信鸽信鹰慢多少。从长安到陇右,最多三天就送到了。
当然这种接力加急信件非常昂贵,送一趟要几十贯到上百贯,只有上报紧急军情和天子的圣旨才会使用,一般人也用不起。
其次就是官邮,从长安到陇右,七天左右就能送到。
最后就是民间信件,邮送时间就比较漫长了,从长安写封信到陇右,收到信大概要一两个月左右。
其实路上不慢,路上最多也就十天时间,主要是各种中转慢。
比如从长安写一封信到渭州渭源县,长安到渭州没有直达,必须等信件文书积累到一定数量,才出发送往兰州金城县,之前是送到鄯州湟水,现在改为金城县。
好容易送到了金城县,然后再由陇右的邮驿系统来送信,不可能只送你这一封信,得等信件积累到四五十封以后,再一起送,这一等就至少半个月二十天。
然后好容易送到渭州州治陇西县,还得等,文书信件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从陇西县送到渭源县。
所以写一封信至少一两个月后对方才能接到,就是这个原因,中转等的时间太长。
李揆写了一封信给堂弟李虬,与此同时,李岱也写了一封信给儿子李邺,两人都是高官,都动用了官邮,不过因为大雪封路的缘故,也延迟了一个月。
一直到一个月后,送信的官差才把信送到了金城县。
李岱得到了一个孙子,让他喜不自胜。
没想到的是,金城县岐王府也有一桩喜事,王妃独孤新月又再次怀孕了,新娶的清羽还没有怀孕,倒是王妃先拔了头筹。
这让李邺异常欢喜,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一次他要有儿子了。
李邺当然喜欢宝贝女儿,但不代表他不想要儿子,有了儿子就有了继承人,他打下的江山就能延续下去。
李邺的府上原本有三十几名下人,包括管家、厨娘、车夫、家丁、粗使丫鬟和侍女,另外还有医师、乳娘、女护卫等特殊人员。
因为妻子第三次怀孕的缘故,李邺又将府内的下人增加到了九十余人,翻了近三倍,光厨娘就增加到二十人,里面又细分出了糕点师和汤茶师。
内宅侍女由六人增加十八人,乳娘由三人增加到六人,每个孩子两个乳娘,管家由一人增加到三人,多了一个内管家,也就是女管家。
终于有了一点豪门的感觉,要知道李邺之前严惩的刘府,就有三百多名下人,小小的罗府也有五十余名下人。
堂堂的岐王府居然只有三十几名下人,再怎么节俭也说不过去,节俭也要和身份相匹配。
像红楼梦中的荣国府,不过是一等爵,就养一千多人,仅仅一个迎春的丫鬟婆子就有十二人之多。
另外府宅也扩大到一百二十亩,这也是很小的亲王府了,长安亲王府几乎都在三百亩以上,兴庆宫更是占地两千亩。
妻子怀孕后,李邺基本上都睡在杨玉环和清羽的房内,杨玉环的次数稍微多一点。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