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杀——”
无数吐蕃士兵一跃而起,向山脚下的唐军骑兵杀去,俨如山洪暴发一般,不顾一切地杀去。
李邺厉声大喊:“包围分割,杀无赦!”
官道距离黄河还有两里,旁边是大片黄河滩涂,勉强能摆开战场,一队队骑兵穿插分割,将一块块敌军包围歼灭。
汉人骑兵和胡人骑兵的战术并不相同,胡人骑兵是讲究气势,用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冲垮对方的阵型,在随后的战斗中基本上都是以个人为主作战。
而汉人骑兵则非常讲究战术配合,基本上都是以队为基础,进行穿插、分割,将敌军整体分割成七零八落,最后包围歼灭。
汉人骑兵绝不推崇胡人骑兵一开始就正面冲击的战术,认为那样伤亡太大,汉人骑兵也会集体冲锋,都是在把敌军打得七零八落后,再发动总攻,一举将敌军击溃。
汉人骑兵这种迂回包抄、穿插分割的战术深深烙印在民族的性格中,以至于到今天还在使用老祖宗留下来的战术。
这时,南霁云的骑兵也从西面杀来,东西夹击,吐蕃军拼死顽抗,但顶不住唐军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人数急速缩减。
与此同时,西面的两支吐蕃军赶来回援,却遭到了雷万春军队万箭齐发的阻击,吐蕃军大败
数万吐蕃军在黄河冰面上奔逃,后面唐军骑兵追杀,杀得敌军尸横遍野,数十里长的冰面上全是吐蕃士兵的尸体,唐军追杀出二十余里,才收兵返回。
这一战,唐军再一次斩杀敌军近两万人,七万大军攻打金城,在金城损失了一半。
但这并不是结局,扎布热礼等大将不顾马重英劝阻,执意要返回鄯州,马重英只得被迫同意,数万吐蕃在十天后拔营回程。
但就在返回鄯州的数百里归程中,吐蕃军再次遭到暴风雪袭击,冻死、病死的老弱吐蕃士兵不计其数,八万大军出征,回到湟水的吐蕃军队最终只剩下三万余人。
十二月中旬,又一场暴风雪席卷河西和陇右大地,这是今年入冬后的第二场暴风雪,也是这一次暴风雪,整个陇右和河西只有城内还有正常活动,城外则乡村完全安静下来。
金城县城内格外忙碌,数万士兵在大街上铲雪,百姓们也在自己家门口和屋顶铲雪,孩童们欢快地打着雪仗,城内到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三座官署位于县城中部,占地约百亩,这原来是州衙和县衙以及官学的集中地,还有一座城隍庙,都被拆除了,修建城了三座占地庞大的官署,官署对面便是东西向的广武门大道,它和南北向的永登门大街构成了整个金城的两条主干道,也金城县的商业集中之地。
正对官衙的黄河大酒楼是金城最大的酒楼,酒楼分为主楼和四座小院,其中主楼有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大堂,第三层则是雅室。
今天李邺在一间雅室内摆下接风酒宴,迎接几名安西军将领来投奔自己,段秀实、白孝德和荔非元礼三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八百多名安西军将士。
安西节度使李嗣业在相州身中两箭,又在防御洛阳时身中数箭,伤势沉重,不得不卸任军职,回长安养伤,一场相州惨败,安西军伤亡近半,又一场洛阳之战,安西军伤亡数千人,去年三万安西北庭军前来勤王,现在只剩下八千余人了。
随着李嗣业卸任,鱼朝恩趁机向天子李亨密报,可以借机削藩,得到了李亨的默许。
鱼朝恩便以兵力不足万为借口,解散了安西行营,除去安西军军旗,将安西军将士编入他的神策军中,改用神策军军旗,由他的心腹大将王唯良统领,军旗易帜引发了安西军将士强烈不满,不等王唯良上任,愤而散去者已有十之四五。
段秀实便约了几名志同道合的大将,各带数百人西行,在凤翔汇合后,一起来金城县投奔李邺。
不过他们运气也不好,正好遇到陇右暴风雪,也幸亏得到秦州刺史崔光远的帮助,给他们提供一千头骆驼,才使他们能艰难抵达金城,受到了李邺的热烈欢迎。
“李嗣业现在情况如何?”李邺问道。
段秀实摇摇头,“他情况非常不好,我们去探望过他,太医说他很可能挺不过这个冬天。”
李邺叹息一声,“希望他能熬过这一关,我再和他好好喝一杯。”
李邺又问三人道:“洛阳那边情况如何?”
白孝德摇摇头道:“本来洛阳可以不失,我们安西军和其他军队三万余人和史思明的军队在偃师县激战了整整四天,鱼朝恩那狗贼统帅十万大军赶到新安县,就是按兵不动,不肯来救援,不说他救援吧!哪怕他率大军进驻洛阳城,我们也可以撤退回洛阳城,他就是按兵不动,我们被李归仁抄了后路,三万军损失过半,只得向西败退到陕州。”
荔非元礼恨道:“我兄弟守瑜在相州断后,不幸阵亡,为国捐躯,最后连个追封都没有,让人心寒,天子昏庸,重用宦官,忠良无出头之日,这样的天子,不效忠也罢!”
李邺又笑着给他们斟满一杯酒,“可惜你们来晚一步,我们刚刚和吐蕃大战,打得痛快!”
段秀实叹息道:“是啊!我们都很遗憾,没有能赶上这场大战,不过我们在秦州看到了这场大战的战利品,我们都很惊讶。”
“是什么?”李邺有些不解。
“吐蕃皮帐,品质很高的帐篷,殿下居然给了难民,让我们心生敬佩!”
李邺笑了笑道:“我们缴获了一万一千顶吐蕃皮帐,如果不用,就直接收仓库了,陇右的冬天这么冷,还有几十万百姓没有能回家,给他们使用正是物及所用。
再说,等他们回家后,皮帐还会收回来,真正送给他们的是每户一只羊,那才是我们的心意。”
三人一起举杯道:”殿下心念陇右苍生,为民而战,能为殿下效力,是我们的荣幸!”
第774章 再次入相
长安,李岱和往常一样来到自己官房,这几天他很忙,作为礼部侍郎,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科举。
每年的科举会在三四月间举行,但从前一年的十二月份就要开始准备了,甚至更早就必须着手制定方案,当然是李岱的手下制定方案,方案交给李岱后,李岱开始初步审核修改。
在他这里敲定后提交给政事堂,政事堂肯定会返回要求修改,然后礼部再提交,政事堂审核通过后提交给天子批示,一般到了天子那里,总原则是不会变了,最多细节上改一改,而且还不能在政事堂提交的定稿上修改,只能贴一个便条。
政事堂会根据天子的意见出一个补充条款,一并交给礼部。
现在是十二月中旬,李岱必须要在这两天拿出方案来,要不然时间上来不及,一般在过年前要确定总方案,过年后就正式进入实施环节。
李岱正在官房全神贯注地审阅草案,这时,一名宦官急匆匆跑来,在院子里喊道:“李侍郎在不在?”
“啊!是韩公公。”李岱笑眯眯迎出来。
韩奉恩可是最近御书房的红人,攀上了李辅国,李辅国便安排他上午在天子身边当值,上午可是官员们汇报比较多的时段,这位韩奉恩自然就红了。
韩奉恩连忙道:“圣上召见侍郎,可能是问科举的事情,请侍郎赶紧跟我去。”
李岱吓了一跳,连忙拿上草案稿跟在韩奉恩身后去了御书房。
天子当然可以随时询问科举之事,也可以看草案稿,还可以提出自己意见,这些都无可厚非,反正不是正式审核,谁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来到御书房,李岱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亨满脸笑容道:“爱卿免礼平身,请坐!”
李岱在一旁坐榻上坐下,他们都习惯于跪坐,跪坐比较低,而天子坐得比较高,就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了。
“科举的草案好了,朕想看一看!”
“回禀陛下,已经好了。”
李岱连忙把科举草案稿递上去,其实昨天就好了,今天他打算再检查一遍,正好天子想看。
李亨翻看科举稿,却不露声色问道:“太子也看过了吗?”
李岱心中一凛,他忽然有点明白了,看科举稿不过是天子的借口而已。
他连忙老老实实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没有看过稿子,但他前天问了微臣关于科举的事情,提了一些想法。”
“哦?太子提了什么想法?”
“太子殿下建议明年在录取寒门子弟的名额上再稍稍宽一些。”
“就这些吗?”
“回禀陛下,主要就这些,后来他还关心陛下的身体!”
李亨了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半晌,他冷冷哼了一声。
李亨继续低头看草案,实际上他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李岱也没有说话,御书房里安静得有些尴尬。
片刻,李亨放下草案稿,温和对李岱道:“朕考虑好了,明年开春后,爱卿还是进政事堂吧!”
李岱吓一跳,连忙道:“陛下的厚爱,微臣感激不尽,只是微臣刚刚对礼部事务熟练,能否让微臣再做两年?”
“爱卿可以继续兼任礼部侍郎,这不冲突,而且苗相国年事已高,年过七旬了,他再三向朕乞骸骨,朕要给他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啊!”
原来天子召见自己是为了复相,取代即将退仕的苗晋卿。
李岱不再拒绝了,躬身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去吧!草案朕很满意。”
“微臣告退!”
李岱起身告辞,李岱刚走,李亨的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太子居然关心自己的身体,他什么意思?以为他真能接自己的皇位?
废太子不是请客吃饭,几句话就能搞定,废太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斗争,太子李豫没有什么外戚,王妃是江南沈家,问题不大,倒是刚娶了独孤家族之女为孺人,稍微有点麻烦。
但废太子真正的麻烦是政事堂,政事堂一致支持太子,这让李亨十分头大,唯一的办法就是逐步换相,让政事堂不再支持太子,或者保持中立。
他第一个要换的应该是韦见素,但他不能这么直接,要从最不起眼的人开始,苗晋卿就是第一个,不是想退仕吗?那就成全他。
之所以换李岱为相,一方面是因为李邺,李邺在陇右河西的进展快得让李亨震惊,这才大半年,已经夺取大半个陇右了,还占领了凉州,李亨觉得自己必须要稍加笼络一下李邺,别让他被太上皇笼络走了。
太上皇是李亨内心深处一块不能触碰的心病,他不愿多想,稍稍碰一下,他的思路就立刻转开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邺,表面上李岱为人宽厚,思想正统,大家都喜欢他,政事堂也会把他视为自己一派,但李亨知道,真正影响李岱的是他儿子,李邺若要反太子,李岱也会支持,至于让李邺反太子,那就要靠利益交换了,李亨从来都知道,李邺是可以谈判的人。
所以李亨把李岱放进了政事堂,这样,他手中就有两个人了,一个财相第五琦,一个是礼相李岱,再慢慢把其他三人换掉,最后再收拾李辅国、鱼朝恩
李亨慢慢闭上眼睛,脑海里在想像他高高在上,文武百官和天下人跪下膜拜的情形,那才是真正的皇帝。
李亨却不知道,韩奉恩躲在角落内盯着他,小眼睛内闪烁着阴冷的光芒,仿佛毒蛇一般。
李岱从御书房出来,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感慨,欢喜是自己又要重新复相了,他当然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儿子的缘故,儿子混得好,他也可以跟着沾光。
而感慨是他亲眼看到了皇家父子之间亲情的冷漠和残酷,以前他们父子二人还能相濡以沫,为共同的命运一起奋斗,而现在,太子连问候一下父亲的身体,都成了大忌,皇权还真是一剂毁人心智的毒药。
李岱感慨万分,回到了自己的官房。
李岱刚坐下,独孤明便出现在他院子里,笑眯眯道:“敬文,出去喝一杯如何?”
李岱这才发现,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第775章 附骨之疽
太白酒楼的雅室内,独孤明给李岱斟满一杯酒笑道:“今天天子找亲家过去,是不是告诉你入相之事?”
李岱一怔,“兄长知道这件事?”
“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还知道这是李辅国的意思,他们几个宦官商议过,最终决定让你来替代苗晋卿。”
李岱半晌说不出话来,让自己复相竟然是一群宦官决定的,他心中着实堵得慌。
独孤明微微笑道:“其实你不要想得太多,这些宦官的心思很简单,马上要跨年了,他们需要阿邺继续给他们好处,他们就做一个顺水人情。”
“决定相国这种大事居然是由宦官来决定?”
李岱压低声音道:“那天子岂不是变成了宦官的傀儡?”
独孤明淡淡道:“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天子和宦官们还是互相利用,天子是正经太子上位,怎么可能成为宦官的傀儡,只是这帮朝臣太强势了,相权压过了皇权,天子想要权力,手中需要有把刀才行。”
李岱喝了口茶,不屑道:“天子是需要刀,但宦官这把刀是不是有点太下作了?”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