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唐初的薛仁贵军队就是败在吐蕃军队的缠斗之下,最后全军覆灭,连主帅薛仁贵也成了战俘。
所以唐蕃两军人数相仿时,吐蕃军是看不起唐军的,若仅论个人激战,唐军确实不如吐蕃士兵,一旦吐蕃士兵避开唐军士兵的短矛,近身而战时,唐军士兵就危险了。
但唐军士兵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擅长阵型,往往十几名士兵集结成小方阵,背靠背,互相配合,以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吐蕃士兵,不管吐蕃士兵从哪个方向冲上去,总是会遭遇唐军的短矛,无法避开。
这一战双方打得势均力敌,伤亡都十分惨重,一名唐军士兵小腹被刺穿,眼看着对方要挥剑劈下自己的脑袋,唐军士兵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扑倒对方,拔出匕首刺穿了对方的咽喉,与此同时,他的胸膛也被短剑刺穿,两人同归于尽。
激战了半个时辰,忽然县城方向传来急促的号角声,这是求救的信号,吐蕃军主将论波悉大吃一惊,他只留下了三百人守城,一旦城池失守,他们就没有粮食了。
“撤退回城!”论波悉当即下令。
“呜!呜!”撤退的号角声响起。
吐蕃军士兵确实是死战不退,如果私自撤退,不仅自己要被处死,家人也会被连累成为奴隶,如果他本人阵亡,家人也会得到赡养。
但并不代表吐蕃士兵就不能撤退,一定要主将下令,听到撤退的号角声,他们必须迅速撤离战场。
近三千吐蕃军士兵迅速脱离战场,向县城方向奔去,唐军虽然伤亡已达千人,但并没有输掉气势,他们依旧士气如虹,在主将张冰泉的喝令下,大军在后面追赶。
距离县城还有三里,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忽然从矮丘背后杀出来,杀进了吐蕃军队伍中,吐蕃士兵顿时一阵大乱,紧接着对面也杀出一支五千的军队。
论波悉眼看自己要被包围,他大喊道:“撤退!撤退!”
他率领士兵向西南方向拼死突围,杀开一条血路,带领不到两千军队杀出去,撒腿狂奔,唐军骑兵在后面追杀,不断将吐蕃士兵刺翻在地上。
剩余的吐蕃败军一口气逃出二十余里,冲上一条高坡,唐军骑兵冲不上去,这才调转马头撤回。
论波悉回头看自己的士兵,只剩下一千三四百人,他叹息一声,向十里外的漠门军城奔去,那是一座小军城,存有一点粮食,驻扎吐蕃军约百人,有信鹰可以向鄯州求救。
唐军再一次返回了战俘营峡谷,他们用从县城内收集来的马车,一批批将男女战俘运去县城内调养,战俘们虽然虚弱不堪,但他们神志却很清醒,望着来解救自己的唐军士兵,很多人都抱住唐军士兵放声大哭,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能活命的一天。
与此同时,一只飞鹰在天空盘旋几周,向三百里外的鄯州飞去。
陇右吐蕃军的主将正是名将达扎路恭,汉名叫马重英,他目前就在鄯州湟水县,马重英刚刚上任还不到三个月,他的前任尚结息因为没有能及时拦截唐朝君臣,导致唐朝皇帝和朝廷逃进了汉中,尚结息因此被吐蕃赞普免职,由马重英接任,出任河陇都督。
马重英的职务和李邺很相似,但管辖范围比李邺要广一些,他的辖地包括了朔方。
新官上任一般都有三把火,马重英当然也有他的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是换将,一朝天子一朝臣,大至国家,小到公司,从古到今,概莫例外,马重英也是一样,这两个月他一直忙着换将。
马重英的第二把火就是消灭陇右、河西境内的一切抵抗力量,这把火已经快结束了,天狼堡已经灭了,就差最后一座长城堡,一旦灭了陇右境内的堡城,他便将全力以赴进攻秦州。
攻灭秦州和河西走廊的沙州,便是他的第三把火。
他将用半年时间完成他的三把火,然后便是他的三年计划,那就是经略河陇,以河陇和朔方为根基,进攻关中,占领长安,灭亡大唐。
马重英现在考虑的是秦州的百万难民,他的前任尚结息之所以迟迟没有攻下秦州,就是顾忌秦州的百万难民,如何处置这百万难民,吐蕃朝廷还在争执之中。
吐蕃几大贵族希望把百万难民迁入吐蕃腹地,成为他们的奴隶,尚结息支持这种想法,他也是这样做的,湟州的近二十万难民都被迁入吐蕃为奴,一个冬天死掉了近一半。
这让吐蕃赞普十分生气,牛羊都能活下来,人却死了。
赞普的想法是把他们遣返回各自家乡,登记为吐蕃民,耕地交税,成为吐蕃稳定的税源,马重英也是这样的想法,建立官府,吸纳人口,才是吐蕃长久占领河陇的办法。
下午时分,一名将领奔进都督官衙,高声喊道:“都督,洮州紧急求救!”
马重英一怔,“怎么回事?”
将领行礼道:“辛云京率军攻打洮州,夺取了唐人营,三万七千余战俘被他抢走,他们现在在临潭县。”
这个消息让马重英眼睛一亮,当初在兰州攻打天狼堡时,马重英就怀疑辛云京会来救援,他还下令渭州驻军严密监视秦州,没想到辛云京没有救援天狼堡,居然直接端了洮州唐人营。
这不是给自己机会吗?想睡觉正好来了枕头。
但马重英没有急于下令,他派人将一名负责唐人营吐蕃官员找来,这名官员正好来鄯州述职。
官员匆匆走来,手在胸前行礼道:“都督有什么吩咐?”
“刚刚得到消息,洮州唐人营今天上午被唐军攻占,那边有多少战俘?”
“回禀都督,男战俘三万一千人,女战俘七千六百人,不过都督不要担心,他们逃不掉!”
“为什么?”马重英不解问道。
“他们都饿成了皮包骨,没有十天半个月的调养,他们休想翻山越岭回秦州!”
“原来如此!”
马重英心中最大的疑团解开了,原来战俘走不了,唐军才在留在临潭县,
马重英冷笑一声,天赐良机,自己怎么能不抓住?
他当即下令道:“传令岷州和渭州的一万军立刻占领秦州,百万汉民不得杀戮,等我来处置!”
马重英又下第二道命令,狄道的五千吐蕃军和河中的五千吐蕃军立刻赶往洮州救援。
他随即又命令副将论莽热率一万军队继续支援洮州,他自己则率两万军队向秦州进发。
第一批军队是紧急救援,紧急占领秦州,第二批军队才是不慌不忙巩固陇右局势。
这时,马重英并不知道,李邺率领八万河陇军已经抵达陇右。
这是他们之间的信息差,也是致命的信息差。
第748章 四路出击
洮河是黄河上游第二大的支流,长约一千三百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
上游都是在峡谷深渊中流过,水流湍急,到了中游和下游,水流就变缓了。
洮河中游和下游便是著名的洮河河谷,两岸都是低缓的丘陵,唐朝的陇右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土地肥沃,丘陵山坡上,百姓建造梯田,开垦土地,加上水源充足,使得长达数百里的洮河河谷一直是陇右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仅次于河湟谷地。
目前吐蕃军还是以掠夺为主,趁陇右唐军空虚的机会大肆掠夺陇右和河西,直到数年后,吐蕃朝廷发现唐朝极度虚弱,已经无法再夺回陇右和河西,吐蕃王朝才开始改变策略,从掠夺变成占领,开始全面吞并陇右和河西。
所以每个重要的州内都设有掠夺点,兰州的掠夺点有两个,一个是狄道县,一个是金城县。
一支五千人的吐蕃军正在洮水河谷内疾速向南行军,这支吐蕃军正是驻扎在狄道县的五千军队,奉主帅马重英之令疾速赶往支援洮州。
吐蕃军以步兵为主,但也有少量将领骑马,他们行军速度很快,几乎相当于普通百姓的小跑了。
两天后,吐蕃军抵达了鸡鸣山,这里是三州交界处,有一座很大的峡谷,峡谷长二十余里,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只能东面的一条狭窄山道穿过峡谷,这里也是洮河兰州段最险峻的一段河道。
这时,前面似乎被乱石堵住了去路,大军只得暂停行军,忽然,众人感到了什么,纷纷抬头向悬崖上望去,这一段的悬崖不高,只有二十余丈。
士兵们顿时惊恐万分,只见无数的大石从头顶上滚落下来,士兵们根本就无处躲闪,一时间,大量石块砸进了人群,上千吐蕃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翻滚落进江中,瞬间被激流带走。
吐蕃千人长急得大吼:“前面怎么回事,赶紧走人!”
一名百人长在前面焦虑喊道:“将军,走不过去了,通道全部被大石堵死,只能回头!”
“奇怪了,路怎么被堵死?”吐蕃千人长着实想不通。
就在这时,北面吐蕃再次发出一片惨叫,这次山顶上滚落的岩石更大更多,而且不是一阵,而是连续不断,吐蕃士兵伤亡极为惨重,大部分士兵都被直接砸下水中,被激流吞没。
“不好,有埋伏!”
千人长大叫一声,他终于反应过来,针对性的石头砸下来,只能是埋伏。
“后撤!后撤!”
吐蕃军已经伤亡了一千三百余人,剩下的三千多士兵跌跌撞撞向北奔逃,企图逃出峡谷。
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北面的退路也被唐军掐断了,实际上过这段大峡谷还有另外一条小路,樵夫、采药人都知道,但吐蕃人不会知道,没人会告诉他们,就算知道的人也会被他们杀死,这也是他们的宿命。
在峡谷北面十余里处有一处缺口,从缺口走进去,可以一路走上山顶,此时山顶上有两千唐军士兵向下抛砸大石,唐军准备了大量石块,足以将吐蕃砸光三遍有余。
吐蕃千人长在前面奔逃,后面是连续不断地哀嚎惨叫声,一路不绝,跟在他身后士兵也越来越少,原本有三千六百余人,渐渐降到两千多人,奔出五六里后,已经降到千人以下,其他士兵都生死不知。
前面就是大峡谷入口了,是一片开阔地,当吐蕃千人长带着数百名手下冲出峡谷,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起,“梆!梆!梆!”
紧接着,箭矢如暴风骤雨般从山坡上的树林中射出来,吐蕃军躲闪不及,一片惨叫倒地,吐蕃千人长身中一百多箭,当场惨死。
数百名吐蕃士兵全部倒地而死,无一活命。
上千唐军士兵冲了过来,用弩矢封锁了峡谷出口。
李邺骑马出现了,他命令将敌军尸体全部抛入河中,又问道:“峡谷中还有敌军吗?”
余长阳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峡谷内还有少量吐蕃士兵,他们贴在石壁上,没有被石块砸中。”
李邺点点头,“让上方停止砸石,给敌军机会过来,一并干掉,不留战俘,余将军,后续之事便交给你了!”
“卑职遵令!”
余长阳率领五千人处理后事,李邺则率一万五千大军继续向北面奔去。
李邺这次战役也是四面出击,全面开花,把信息差的红利吃到最大化,他的目标也很明确,第一,以洮水为界,把吐蕃军赶到洮水以西;第二,打通前往河西的通道。
李邺大军基本上都是骑马,行军速度很快,一路上都是荒废的村庄,百姓都逃光了,只剩下满目疮痍,令人不胜唏嘘。
两天后,大军抵达了狄道县。
狄道县是洮河河谷内最重要的县,人口有数万人,但现在已是一座破败之城,人口不足一万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年轻青壮都逃去了秦州。
大军进入了狄道县,数十名老者颤颤巍巍来见李邺。
老人们都跪下痛哭,“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朝廷军队盼来了。”
李邺让亲兵扶起他们,问道:“各位老丈,城内可有官员?”
话音刚落,士兵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中年男子上前躬身道:“卑职胡振林,原是狄道县主簿,参见岐王殿下!”
众老者才知道李邺原来是岐王,顿时窃窃议论。
李邺又淡淡问道:“那你现在呢?”
“卑职在城外开辟点土地种地为生,艰难度日!”
李邺暗暗点头,宁守清贫,也不效忠异族,难得!
“城内有吐蕃官员吗?”
胡振林摇摇头,“他们实行军管,没有文官!”
李邺微微笑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狄道县县令,我会给伱钱粮,你把县衙重新撑起来。”
胡振林心中感动,再次行礼,“卑职愿为陛下效力!”
唐军在县城内抓住了百余名留守吐蕃士兵,他们逃跑不及,被堵在城内,脱去盔甲装扮成普通唐朝百姓,但立刻被其他县城百姓检举揭发,一个不剩地被抓了起来。
李邺当即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
随即又清理仓库,得到粮食八万余石,钱十几万贯,盔甲数千副,还其余各种物资。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