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361章

作者:高月

  镇守汜水关的唐军有三万五千人,其中五千人是留守洛阳的正规士兵,而三万人则是鲜于仲通新招募的士兵,他们驻扎在汜水关城西,准备随时替换守城。

  城头上箭矢如雨,但挡不住潮水般进攻的叛军,攻城叛军都是东胡人,个个悍不畏死,迎着冰雹般的滚木礌石向上攀爬。

  城头上,一万守军拼死抵挡,掀翻攻城梯,用弓箭射、用石头砸,用长矛刺,双方死伤惨重,从上午战到下午,双方死伤惨重。

  忽然,汜水关背后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史思明率领三万骑兵从后面杀来了,他们渡过孟津,绕到汜水关的西面,东西夹击,驻守在西面唐军瞬间崩溃了。

  他们本来就是临时招募的无赖闲民,也没有怎么训练,哪里能抵达虎狼般的幽州铁蹄,一时间,兵败如山倒,士兵丢盔弃甲,各自逃命。

  三万后备唐军也严重打击了守关城的五千唐军,唐军士气开始低迷,原本呈胶着状态的守城攻防战迅速向攻方倾斜,越来越多的幽州士兵攻上城头,守城士兵开始弃关而逃,史思明的骑兵在后面追杀,骑兵拒绝投降,全部砍死,被杀者超过两万人。

  幽州军占领了汜水关,蔡希德和史思明合兵一处,马不停蹄杀向洛阳,洛阳留守鲜于仲通不敢进城,仓惶逃往潼关。

  洛阳文武官员群龙无首,只得开城向叛徒投降,安禄山大军兵不血刃占领了洛阳。

  襄阳城内练兵正忙,目前襄阳共有军队三万五千人,除了李邺从河中带来的一万军队外,其余都是地方州兵和新招募的军队。

  李邺将自己的亲兵全部安插进当地军队中,出任队正、旅帅、副尉、校尉、鹰击郎将、鹰扬郎将等等。

  一方面便于他控制军队,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军队的战斗力。

  校场上人声鼎沸,三万余人围城一个大圈,众有人屏住呼吸,看两千重甲步兵的列队训练表演,重甲步步个个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每个都像黑塔一般,列队站在一起更像一座大山,挥动陌刀,杀气腾腾,步步推进,给人极大的压迫感,看得所有士兵脸都变色了。每个人都感觉到那种无尽的杀气。

  李邺也在看台上,旁边坐在大群山南东道官员,包括观察使李岱和手下高官,还有七八名州刺史,他们都被李邺邀请来参加今天的训练演武。

  李邺举办会演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得到消息,安禄山占领了洛阳,一时间人心惶惶。

  为了鼓舞士气,李邺特地举办了这场训练会演,给将士和官员增加信心。

  旁边襄州长史武应元好奇问道:“请问大将军,重甲步兵难道没有弱点吗?”

  李邺微微笑道:“当然有弱点,而且显而易见,他们怕火怕水,被火焚烧他们跑不快,掉在河中也必然溺亡。”

  李岱也笑道:“那得当心了,江汉这边河道纵横,动不动就要过河。”

  李邺点点头,“是要好好考虑,上次父亲说,有一座荆襄地区的沙盘,找到了吗?”

  李邺目前最需要的便是荆襄地区的沙盘地图,派人重新绘制制作,起码要两三年时间,李岱打听到了,原本有一座沙盘,天宝初年制作,但因为长期不用,不知道放在那里去了。

  “还在找,东西肯定在,就是不知道堆放到哪里了。”

  这时,襄州司马郑遂笑道:“这件事问问我啊!我知道的。”

  李邺大喜,连忙问道:“郑司马知道放在哪里吗?”

  郑遂淡淡笑道:“应该就在新建的江汉军资库内,上个月我还见到了。”

  李邺汗颜,居然就在他眼皮下面啊!

  在襄阳城西有一座戒备森严的大仓库,这里叫做江汉军军资钱粮库,简称江汉库,实际上就是李邺用来存放钱粮、财物之处,不光有四十万石粮食,还有从碎叶运来的金币和物资,拔汗那的火油,从桥陵运来的财富,常家的财富,以及从各地收集的兵甲等等,都集中存放在这里。

  这座占地几百亩的仓库群由数十座仓库组成,四周又修建了高墙,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城,有数百名士兵看守,戒备十分森严。

  演武一结束,李邺便赶到了江汉库,直接来到杂物仓,这是从襄州州兵仓库搬来的物资,还没有完全整理完。

  仓库内的物资堆积如山,装在一口口大箱子里,基本上都是旧兵甲、战鼓、旗帜之类的物品。

  百名士兵一起动手,将一口口大箱子抬出来,抬到一半时,李邺忽然看见士兵挑出一只长两丈,宽一丈的木箱子,他连忙喊道:“把它抬过来!”

  士兵把木箱子撬开,里面被稻草严严实实包裹着,把稻草清理干净,一架宽一丈长两丈的沙盘地图出现在李邺面前,李邺大喜,就是它了。

  但这只是一半,李邺又命士兵继续寻找,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半,同时在一口大箱子里把它们的腿也找到了。

  找到了沙盘,李邺又来到另一座仓库,仓库里静静地放着几百口大箱子,这就是桥陵运来的财富,飞龙积累三十年的财富。

  大箱子里基本上都是黄金和白银,价值百万贯,现在金银价格暴涨,李邺就考虑怎么把它们换成铜钱,不过兑换的风险很大,被朝廷发现会被直接没收。

  但风险大归大,这个扩大财富的机会又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这件事还得做,通过宝记柜坊来做,

  李邺随即离开仓库,回军营写了一封信,派人疾奔去送给独孤明。

  李邺和妻女没有住在父亲的宅子里,而是住在城外西南的军营附近,军营驻扎之地叫做檀溪,也就是当年刘皇叔一跃跳檀溪的地方,这里是很大一片湖泊,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很多襄阳的名门大户都在这里修建了别宅。

  李邺和妻女就住在一座官宅中,这里实际上是常家的别院,被官府没收成了官宅。

  别宅面积只有五亩,但对一家三口足够了,加上一个乳娘和七名侍女,李邺又雇了两名厨娘和几名做粗活的丫鬟。

  别宅距离军营只有一里,来回非常方便,李邺白天都去军营参与训练士兵,晚上回家。

  次日一早,李邺刚到军营,便得到独孤明派人送来的消息,天子李隆基封皇子李环为襄王,坐镇荆襄,组织荆襄军民抵抗叛军。

  与此同时,李邺又得到第二个消息,上万名从长安南下的民众被堵在武关,武关不肯放行。

  这两个消息都极为重要,李邺意识到自己将不得不前往武关一趟。

  ====

  【不好意思,国庆节家里有客人,忙了一天,今天只有早晚两章,见谅!】

第564章 强夺武关

  临走前,李邺接见了内卫主将关沛,关沛之前是李邺的亲兵,后来他主管情报,襄阳发生刺杀案后,李邺不得不加强内卫保卫,组建了一千内卫军,防止再次遭遇刺杀,关沛便出任第一任内卫军主将。

  “我今天出发前往武关,我需要你做好两件事,第一是保护我家人安全,第二便是查找敌军在襄阳的探子,我如果没有猜错,安禄山一定在襄阳内安插了探子,为他攻打襄阳做准备,你把他们找出来,先不要打草惊蛇,密切关注他们,等我回来处置。”

  关沛躬身行礼,“卑职尊令!”

  关沛告辞而去,李邺随即返回家中,把女儿抱进怀中亲了亲,又对妻子道:“武关那边出事,可能关系到士兵的家属,我必须立刻去处置,可能要去好几天,你们娘俩就暂时搬到我母亲那边去吧!”

  独孤新月知道丈夫担心自己安全,便当即点头答应,“行!我今天就搬过去。”

  李邺就怕妻子不想过去,他松了一口气笑道:“事情做完我就尽快赶回来。”

  独孤新月抱住丈夫的腰,把脸贴在他胸前,低声道:“你自己注意安全,飞龙真正要杀的人是你,不是你父亲,知道吗?”

  “我知道,我绝不会给他机会!”

  李邺吻了妻子,又亲亲女儿小脸蛋笑道:“给爹爹再见!”

  星官举起粉嫩的小手捏了捏,这就是她的再见。

  李邺大笑,又重重亲了一下女儿的小脸蛋,“真是爹爹的小宝贝!”

  李邺随即给父亲写了一封短信,让妻子带过去,他随即带着一千骑兵向武关方向疾奔而去。

  同时又命令三千头骆驼背负粮食随后赶来。

  整个商洛道有两座关隘,一座是武关,武关是长安的东南方向最重要的关隘,同时也是商洛道的咽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另一座是蓝田关,这是穿过终南山的关隘,保护关中的安全,同样也很重要。

  但蓝田关主将杨贵是独孤烈的人,他不会为难李邺的人南下,麻烦的是武关,武关主将叫李怀贞,他是张均的人,他平时不吭声,但在关键时刻,他便会卡住李邺的脖子。

  安禄山大军占领洛阳后,一部分关中百姓产生了恐慌,关中百姓向南向西迁徙,去巴蜀的人最多,有上万户百姓,其次便是逃去荆襄,也有四五千户,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江汉军士兵的家眷。

  两万多百姓从蓝田关下来倒也顺利,艰难行走七八天,眼看要出商州,却在武关这里被卡住了,武关守将李怀贞不准他们过关,要求他们返回关中。

  数万百姓苦苦哀求,但李怀贞心硬如铁,不予理会。

  黑夜中,李怀贞站在关城上,冷冷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火光,那里便是数万南下百姓的营地,好在现在是初夏,不是很冷,但他们已经被困了十天,粮食已经耗尽,也多亏上洛县县令动员富户和寺院给逃难民众赈粥施药,才保住了数万百姓的性命。

  不过再拖下去,上洛县也快承受不起,毕竟数万百姓的压力太大,不是一个小县能承受。

  连守关副将陈连胜也看不下去了,低声劝道:“将军,他们粮食已尽,也没有办法回去了,要不就让他们过关吧!”

  “你懂什么?”

  李怀贞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这是张相国的命令,天子尚在守社稷,民众怎么能逃离,要是开了这个头,逃难的只会越来越多。”

  陈连胜忍无可忍道:“但逃亡汉中巴蜀不是一样吗?我们拦路只能阻止民众逃亡荆襄,恐怕张相国是出于私怨吧!”

  “你给我闭嘴!”

  李怀贞拔出剑怒道:“这里是我做主,你再敢胡言乱语,我一刀宰了你。”

  陈连胜铁青着脸,含恨退下了

  李怀贞冷冷对周围士兵道:“开启关门必须由我同意,违令者,杀无赦!”

  夜渐渐深了,时间已到三更时分,李邺率领一千骑兵赶到了武关。

  李邺先命令几名拔汗那士兵冒充胡人商队返回长安,他率领五百士兵紧随其后,埋伏在黑暗之中。

  不多时,一支胡人商队来到武关前,为首商人高喊:“我们是粟特商人,返回长安,请求开关放行!”

  有士兵跑去请示李怀贞正睡得迷迷糊糊,他十分恼火道:“这点屁事还来打扰我,不准开城,快滚!”

  士兵跑回来高喊道:“城下商队听着,非常时期,主将下令不准开城门,你们走汉中吧!”

  为首商人喊道:“我们愿出高价,请开城放行!”

  “出钱也不行,快走吧!”

  商队无奈掉头走了。

  李邺在后面看得清楚,冷冷道:“看样子,城上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武关修建在两座大山之间,左右都是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段半里长的关隘,武关自身又位于高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李邺攀上悬崖,借助藤蔓和石缝向上攀爬,仅用一刻钟,便爬到城墙边,他扶住城墙边缘,一跃跳上城头。

  立刻被守城士兵发现了,“有敌情!”

  守城士兵大喊,有人赶去报告主将,其余士兵纷纷冲上前,李邺蹲在城头垛石背后,手中铁钉飞射,士兵们纷纷被射中,惨叫倒下。

  铁钉虽然没有飞刀好看,但它比飞刀实用,在黑暗中,铁钉没有飞刀那样的寒光闪亮,士兵根本看不见黑色铁钉,周围同伴的倒地,对其他士兵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慌,士兵们纷纷吓得后退,

  李邺抓住时机,将一挂软梯扔了下去,数十名士兵开始举盾向上攀爬。

  很快,李邺身边聚集了三十名手执盾牌短矛的士兵。

  就在这时,李怀贞带着百名士兵冲来,他远远厉声大喊:“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偷袭武关!”

  李邺盯着他冷冷道:“我们是襄阳唐军,为拯救百姓而来,你戕害数万民众,罪该万死!”

  忽然,李怀贞身后有人大喊:“说得对,他是该死!”

  一道寒光闪过,只见李怀贞人头飞起一丈高。

  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站出来,大喊一声,“我乃武关副将陈连胜,李怀贞想害死数万百姓,罪该万死!”

  这个结果着实出乎李邺预料,他高声喊道:“我是安西节度使,鲁王李邺,请陈将军上前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