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冯敏一直把高力士送出府宅大门,高力士坐上马车,这才低声问道:“到底是谁干的?”
“卑职怀疑是太子干的!”
冯敏递上了一块无字铁牌,“这是在墙角捡到的,应该是太子的武士组织,止武的标识,但是不是别人栽赃,卑职就不清楚了,不过肯定不是赏金猎人。”
高力士接过铁牌看了看,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对外就宣称是赏金猎人报复吧!”
“卑职遵令!”
高力士一声吩咐,“进宫!”
马车启动,向皇宫内驶去.
马车内,高力士把玩着这块打磨得十分光滑的铁牌,上面一个字都没镌刻,这确实是太子武士的牌子,由广平王李俶统领。
但这究竟是有人故意栽赃给太子,还是太子故意暴露,以警告其他势力?
关键还是动机,太子为什么要对边令诚下手?
这是高力士百思不解的地方,高力士很了解太子,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如果说边令诚勾结安禄山,太子是绝不会自找麻烦,只有被逼到极点了,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才会动手,就像程千里事件。
所以说,这个案子不符合太子做事的风格,不过倒有点像广平王做事,讨好自己,敲打庆王李琮,震慑勾结安禄山的朝臣,一石三鸟。
天刚亮,庆王李琮便得到了边令诚被刺客打断腿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心中一激灵,连忙派人去把张通儒请来。
其实李琮心知肚明,两万贯钱的赏金,最后只给了赏金猎人两千贯钱,一万八千贯钱被自己吞没了,这其实是严重坏了规矩,这帮赏金猎人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但他的直觉,此案不像是赏金猎人所为,很可能是李邺所为,报复渭河小桥之事。
不多时,张通儒匆匆赶来,这两天他在给安禄山写朝廷时局报告,没有心思过问李琮事情。
实际上,张通儒心中对李琮很失望,之前他提出的对付李邺的方案,最后都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李琮能力不行,在天子面前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忙了一两年,结果一无所得。
“王爷,出了什么事?”张通儒走上堂问道。
李琮焦虑道:“刚刚得到消息,边令诚昨晚被行刺,虽然没有死,但双腿都被打断了。”
张通儒微微笑道:“这不是好事吗?边令诚被打断腿,他就不会整天跑来纠缠王爷了。”
李琮呆了一下,“先生不觉得,对方是在警告我吗?”
张通儒摇摇头,“王爷,恕我直言,既然王爷加入了夺嫡,那就时时刻刻身处危境,什么警告不警告对你都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王爷若还想着夺嫡不成,全身而退,那只能说王爷根本就没有准备好,王爷,皇权斗争和战场一样,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就在这时,管家在堂下禀报,“王爷,袁公公派人送来一份快信!”
第532章 改变风格
片刻,送信的小宦官走了进来,将一封快信交给庆王李琮,李琮接过信细看,眉头渐渐皱成一团。
他拿了十两银子打发小宦官离去,对张通儒道:“袁公在县衙内的眼线说,衙役在搜查边令诚府中时发现了一块止武的腰牌,被冯敏悄悄交给高力士了。”
张通儒一怔,“难道是太子下手刺杀边令诚?没理由啊!边令诚和太子没有什么交集,太子为什么要对边令诚下手?”
张通儒百思不得其解,但李琮并不关心答案了,直觉告诉他,危险在向他一步步走近,他急忙对张通儒道:“父皇给我说得很清楚,李邺可以抓,但必须要有确凿证据,我考虑了几天,你的方案有道理,没有证据,我们可以制造证据。”
“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密室必须要打开,哪怕里面空空荡荡,我们也要放一些造反证据进去。”
张通儒想了想道:“可是可以做,但李邺手下也有士兵,怎么办?”
“这就需要先生给我出主意!”
张通儒想了想道:“要有三个前提,第一,李邺手上有尚方天子剑,必须要收回;第二,要和杨国忠合作,让御史台出面搜查密室;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殿下心里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对付李邺?”
李琮叹口气道:“我就是第三条有点糊涂,愿听先生教诲!”
张通儒缓缓道:“王爷出道已经快两年了,到现在为止可以说一无所获,原本最有希望扳倒太子的程千里案,也没有能够成功,王爷就没有想过自己在天子心目地位如何?”
李琮着实感觉刺耳,不满道:“你是在斥责我无能?”
张通儒摇摇头,平静道:“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老二李瑛能当太子,老三李亨也能当太子,天子自己就是老三做了皇帝,说明所有的亲王都能做太子,不一定非要长子继承大统,王爷没有发现,最近其他几个王爷都很少来这里了吗?”
李琮一惊,他忽然发现其他几个王爷是很久没有来了,就连自己的亲兄弟荣王李琬都有一个月没来了。
“难道.他们都有了想法?”
张通儒点点头,“转折点就是程千里的案子,王爷没有能够利用程千里案子扳倒太子,其他人自然就有参与夺嫡的想法了。”
李琮着实沮丧道:“这和李邺又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我最初说的话,殿下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对付李邺?”
李琮终于有点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用对付李邺来增强父皇对我的信心?”
张通儒缓缓点头,“李邺非同小可,以前我把他看轻了,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天子会把这件事交给你,李邺很不好对付,他不像高仙芝是异族,一份圣旨就罢免了,李邺是皇族,是李林甫的孙子,他父亲还在朝廷出任高官,他和高力士交情非同寻常,更重要是,他现在是独孤家族的女婿,背后有独孤家族撑腰”
李琮倒吸一口冷气,他同样也是现在才意识到李邺是多么难对付,难怪连天子都奈何不了他,还要让自己来对付。
“怎么对付他,先生有办法吗?”
张通儒沉思良久道:“对付他光凭王爷一个人不行,必须寻找同盟,我知道相国张均对他十分憎恨,完全可以和张均结盟,然后再从他家族寻找图片,李林甫的长子李岫也对他们父子十分憎恨,再加上高仙芝,他已经表态效忠王爷,他是李邺的老上级,他肯定很希望李邺倒坍,他来接手。
更绝妙的是,李邺是一个共同目标,在对付李邺这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中,王爷就把很多人拉拢在自己身边了。
李琮点点头,“你说得对,非常对,我早该这样做了。”
张通儒又淡淡道:“但光这样做,还是不行,关键还是王爷自身要改变。”
“我要改变什么?”
“一是改变性格,王爷性格稍微软了一点,魄力不够,上次黄玄破石屋的时候,王爷没有露面,黄玄被李邺的强势打得灰头土脸,既然要和李邺斗争,王爷就一定要迎上去,给下面人撑腰。”
张通儒说得还是比较含蓄,其实就是批评李琮没有担当,不负责任,李琮不喜欢别人指责自己,他面带微愠,但还是克制住自己听下去。
“然后呢?”
张通儒看出了李琮的不高兴,他心中冷笑一声道:“第二是改掉鲁莽冲动的性格,凡事考虑周全,谋定而后动,比如程千里之死,我们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派人去暗中监视,太子就不会那么容易得手。”
李琮脸胀得通红,忍无可忍道:“如果当时先生及时提醒我,我一定会派人去暗中监视!”
李琮言外之意,就是指责张通儒没有尽到幕僚的责任,张通儒淡淡道:“如果我这样批评安禄山,他一定会给予我重赏!”
李琮心中大怒,怒视张通儒,张通儒根本不怕他,针锋相对道:“如果王爷连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都斗不过,那最好不要再有非分之念,去东宫负荆请罪,看看太子能否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将来饶你一命!”
最后一句话刺中李琮的要害,他颓然坐下,半晌道:“我知道了,一定听从先生的建议!”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不成功就得死。
庆王李琮拜访的第一个人便是相国张均,张均听说李琮邀请自己对付李邺,当即一口答应,虽然他兄弟张垍就是被李琮所杀,张均也隐隐听到一些传闻,但他心中深恨李邺,一直就想找机会收拾他。
有了共同的目标,张均和李琮一拍即和。
贵客堂上,李琮笑问道:“收拾李邺,相国有没有什么想法?”
张均缓缓道:“我也打听过他一些事情,河中都督府司马钟辉是我的门生,他在河中不受李邺重用,曾写信向我抱怨,信中就提到了李邺在河中大肆敛财,私自开采金银矿,越权和粟特各国达成各种协议,他的问题很多,我觉着只要把其中几样落实下来,就能定他的罪。”
张均还是比较书生意气了,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李琮摇摇头道:“去河中来回一趟,加上各种调查时间,至少要一年,天子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且路上太艰险,李邺派人暗杀了调查者,我们也不知道,相国的想法虽然不错,但不太现实。”
张均老脸一红,半晌问道:“那王爷有什么办法吗?”
李琮压低声音道:“很简单,李邺在太平坊有一间密室,到现在没有打开,只要我们把密室打开,里面一定有李邺造反的各种证据。”
张均恍然大悟,“就算没有,咱们也可以让它有!”
两人对视望了一眼,一起心照不宣大笑起来。
第533章 千金马骨
这几天,李琮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串联,从张均到李岫,从李岫到高仙芝,从高仙芝到户部侍郎杨暄,从杨暄到御史中丞郑昂,从郑昂到大理寺卿程晓,李琮渐渐建立了一个对付李邺的包围圈。
同时,李琮整合了各路精锐武士,使他手下精锐武士达到三百人。
尽管李琮是在秘密状态中进行串联,但这种秘密瞒不过有心人。
高仙芝便让自己儿子高焕给飞龙送去了一封信。
玄都观的小院内,飞龙仔细看了高仙芝的信,慢慢闭上眼睛,李琮这一套布局颇有章法,和之前的野拳完全不一样了,看得出他身边有能人,能替他出谋划策,把所有憎恨李邺的人都团结起来,这股力量不小。
这股力量不仅仅是对付李邺,还极大增强了李琮的政治本钱,这才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飞龙有点难办,他现在还不想放弃李邺这个后备,主要是高仙芝复职迟迟搞不定。
他现在发现袁思艺对他有点首鼠两端,并不肯真心卖力替他做事,袁思艺向他拍胸脯保证,让高仙芝恢复原职,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但现在距离袁思艺的保证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飞龙便知道袁思艺的不可靠。
实际上,袁思艺的不可靠还不止这一点,袁思艺还向他保证,他将说服天子在适当的时候,正式公布太上皇并没有去世的消息,这也是飞龙期待了很多年的事情。
但早在开元五年,飞龙就和天子达成了协议,天子不会再改变太上皇已经驾崩的事实,来换取双方的相安无事。
几十年相安无事后,飞龙越来越后悔这个协议,这个协议若不推翻,他将来怎么以太上皇的身份垂帘听政?
从天宝六年后,他连续很多次向天子提出废除这个协议,但都被天子一口回绝,天子铁了心要让他以飞龙的身份死去。
飞龙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如果袁思艺靠不住,他的计划就没法实施了。
那么保住李邺的军权就显得至关重要。
李琮这个时候发起的倒李邺运动也就损害了他的切身利益。
飞龙点点头,对高焕道:“回去告诉你父亲,让他装病,卧床不起,不管多少人来看他,都抱恙不见人,我有安排,会秘密派人找他。”
“明白了,我立刻回去禀报父亲。”
高焕施一礼走了,飞龙的第一步就是把高仙芝从这个是非局中拎出来,高仙芝明明是自己的人,却要和李琮搅和在一起,天子绝不会因为他投靠了李琮就重用他。
飞龙是知道历史的,他知道李琮成不了事,将来高仙芝还是会掌军权,不过最后和封常清一起被边令诚杀了。
飞龙想改变的就是这段历史,一旦高仙芝掌握了军权,他就立刻调头回来控制长安。
但强大的安西军飞龙也想掌控,如果高仙芝回不了安西,那么就让李邺回安西,他来掌控安西军和河中军。
想到这,飞龙立刻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赶去宣平坊,交给李邺。
红宝石送到位,天子李隆基的勃然大怒消失了,信誓旦旦准备剥夺李邺军权的决心也消失了,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一切又进入了岁月静好,李邺一家又搬回了自己府宅。
当然,李邺知道这只是水面上的安静,水流下方却暗流湍急,杀机隐伏。
独孤明告诉他,天子有时会昏庸无比,但有时又精明老辣,李邺相信,这才符合真相,他甚至怀疑天子的昏庸有时候是装出来的,只有他假装得很昏庸的时候,各路势力才会纷纷粉墨登场。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