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337章

作者:高月

  李琮看了他一眼,又淡淡道:“其实并不是我问,我和李邺没有交集,对他没有兴趣,是天子想知道,尤其天子看了高将军的密报后,他对李邺更关注了,高将军难道还不明白我的意思?”

  高仙芝的心怦怦跳了起来,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李邺是飞龙的继承人,天子要清除飞龙势力,也要对李邺下手,第一个是自己,下一个自然就是李邺了。

  天子是想利用自己来收拾李邺,这会不会是自己的机会?

  如果踩着李邺能让他重新执掌军权,他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时间不容他细想,他连忙道:“虽然不是很了解,我在安西部属颇多,我大概能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

  “那就好!俗话说山高皇帝远,天子很担心李邺仗着自己是皇族的身份,对皇位有了非分之念,尤其他有了不臣之心后,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肯定会有不少僭越之举,而又从这些僭越之举,判断出他的不臣之念,高将军应该有所了解吧!”

  这个要求让高仙芝有点为难了,李邺有哪些僭越之举,李邺还年轻啊!他懂得什么叫僭越吗?

  想了半天,高仙芝倒想起一事,对庆王李琮道:“李邺曾经代表大唐和大食谈判,他没有经过朝廷同意,擅自和大食使臣敲定了两国边界,也没有经过朝廷和天子许可,便代表大唐在协议上签字了,那应该是由天子签字盖章才对。”

  李琮迅速看了一眼张通儒,张通儒微微点头,表示这一条可以算僭越。

  “还有呢?”李琮又继续询问道。

  “其他的肯定也有,我可能没有关注,我需要写信询问安西,估计在镇压毕思琛之事上,他有越权,还有在攻打大小勃律方面,他也肯定有逾规之举。”

  在攻打大小勃律上,高仙芝很有把握,当年他自己就有很多越权的行为,朝廷不追究也就算了,可如果朝廷追究起来,他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李琮点点头,“我期待高将军给我送来更多更好的消息,只要高将军忠于天子,我相信高将军一定会改任实职。”

  李琮的意思高仙芝听懂了,同样是大将军,有的大将军是虚职,有的大将军就是实职,像龙武军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监门卫大将军、金吾卫大将军,这些大将军手下都有实际军队,而像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羽林军,这些就是虚职,下面没有实际军队。

  他站起身感激涕零道:“庆王殿下的知遇之恩,卑职铭记于心,卑职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这个时候表忠心虽然有点肉麻,但高仙芝知道,这是他最好的一次机会,不抓住它,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第524章 石破天惊

  马车上,庆王李琮问道:“先生觉得如何?高仙芝今天所说。”

  张通儒摇摇头,“我觉得有点勉强,僭越这种事情只能从生活上来追查,不能从行使职能上考虑,毕竟他是节度使,是向天子汇报,而不是向朝廷汇报。

  比如和大食谈判,后来我想了想,好像当时高仙芝是和大食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然后天子和朝廷都同意了这个口头协议,如果李邺和大食的谈判就是以这个口头协议为基础,那他也没有越权,所以这种调查一来一去就要大半年的时间,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李琮眉头一皱,“先生的意思就是说,高仙芝这里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

  张通儒笑了笑道:“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高仙芝可以用来背负恶名,比如他可以弹劾李邺在碎叶和胡僧莲花生密谋不轨,企图拥军自立,然后再找几个阿猫阿狗做个证,李邺罪名就成立了,发配路上自尽身亡,然后天子愤怒追查真相,发现是高仙芝污蔑,立刻将高仙芝定死罪,追封李邺一些身后之名,天子得了贤名,李邺也除掉了,恶名就由高仙芝去背,不是一举三得吗?”

  李琮连连点头,“妙!妙计!”

  张通儒又淡淡道:“权力斗争哪有什么真什么假,关键是看谁来做恶人,一定要让朝野相信他的弹劾是真,比如让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来弹劾李邺造反自立,大家肯定不会相信。

  但高仙芝是前安西节度使,是李邺的老上司,他来出面弹劾,大家就会相信,至于李邺本人,他在监狱里,恐怕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狠一点,连夜咔嚓掉,另外找个长得像他的人签字画押,发配路上再自尽。”

  李琮虽然赞赏张通儒的策略,但并不代表他就要照此执行,他也知道事关重大,要父皇来拍板决定。

  但李琮忘了一件事,张通儒可是安禄山的幕僚,被派来支援李琮,他效忠的对象可不是李琮,而是安禄山。

  那他的策略有用吗?

  当然有用,而且非常阴险毒辣,可这样做的后果极为严重,一旦杀了李邺,大唐军心就毁了,其次得罪了关陇贵族,安禄山也有了匡扶正义的借口,为李邺昭雪平反率军入朝。

  张通儒这个方案虽然很毒辣,任何大臣都会知道后果严重,但张通儒也在赌,他赌天子昏庸,一旦天子昏庸,听信了儿子的话,把李邺弄进监狱,连夜将李邺咔嚓掉,等大臣们再反对时就已经来不及,那么自己就赌赢了。

  张通儒也很了解李琮这个人,看起来很狡猾,但不明大义,只考虑自己夺取太子之位,从来不管对大唐江山的影响。

  明明知道自己主公安禄山已经拥兵自立,有造反的迹象,他却视而不见,还要和安禄山勾结在一起,让安禄山帮助他夺取太子之位。

  这样的王爷是大唐的不幸,却又是主公的幸运。

  张通儒又低声对李琮,“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从容策划,做到滴水不漏,最好殿下亲自给天子说,然后让天子承诺事后封高仙芝为剑南节度使,甚至给他更好的职位,两浙道观察使,他不是喜欢贪吗?这可是肥差啊!”

  李琮点点头,“父皇要太平坊密室的结果,等今晚破开密室后,一并向他禀报。”

  一更时分,一千名金吾卫士兵在将军黄玄的率领下奔进了太平坊,将李邺在太平坊的宅子团团包围。

  数百名士兵冲进了宅子,此时宅子已经没有人看守,军队长驱直入,进入了李邺所住的院子。

  黄玄一声令下,数百士兵开始拆房,仅仅半个时辰,他们便将外面的大房子拆得干干净净,将密室完整地暴露出来。

  这是一座长两丈,宽一丈的石屋,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厚达两尺,坚固异常。

  几名将作监的建筑大匠上下查看,寻找破墙之策,按理,任何建筑都会有薄弱处,不可能完美,但他们偏偏找不到弱点。

  “没有办法吗?”黄玄问道。

  为首大匠道:“这座石屋简直太坚固、太完美了,不知怎么修建成的,大石之间的缝隙浇了铁汁,连最薄的刀都插不进去,可以说严丝合缝。”

  “从下面挖洞进去不行?”

  大匠摇摇头,“下面都是大石,破不开的,挖洞也没有用!”

  黄玄看了看石壁,他不太相信,喝令道:“将石壁撞破!”

  数十名士兵抱着攻城槌冲上去,‘咚!”一声沉闷的巨响,石壁丝毫不动,连印子都没有。

  几名大匠吓连忙摆手,“将军,不能这样鲁莽,这样动静太大了,会满城皆知!”

  “放屁!行不行由我来决定。”

  就在这时,一个冷冷的声音道:“我的府宅凭什么要你来决定,你是什么东西!”

  只听一片惨叫,数十名金吾卫士兵被撞翻,李邺率领五十名骑兵冲了进来。

  看着被夷为平地的书房,李邺眼睛眯了起来,“这是我的私宅,你是什么人,敢来破坏我的宅子?你活腻了吗?”

  李邺手一挥,手中刀槊闪过一道寒光,黄玄的头盔被一刀劈飞,连同大团头发,露出了大片光秃秃的头皮。

  黄玄吓得魂飞魄散,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李邺用刀槊顶着他喉咙,冷冷道:“说!你们是哪里来盗贼,敢偷我家里的东西?”

  黄玄想起了对方地藏魔的绰号,嘴唇吓得直哆嗦,一句话说不出来。

  旁边一名郎将连忙行礼道:“郡王殿下息怒,我们是金吾卫左军,这位是黄将军,奉命前来打开这座石屋!”

  “奉谁的命令?”

  李邺用长槊一指石屋,厉声喝道:“这可是太上皇修建的石屋,下面可是龙脉灵眼,是太上皇修仙之地,就算天子也不敢破坏,你们简直胆大妄为,你们破坏了龙脉,必须用血祭,将你们统统斩首!”

  所有金吾卫士兵吓得跪下道:“郡王殿下饶命,我们不知道这里是龙脉,杀了我们也不敢来破坏,殿下饶命!”

  “统统给我滚,再敢踏进一步,我必将你们斩尽杀绝!”

  数百名金吾卫士兵扶起黄玄,狼狈而逃,瞬间走得干干净净,连忙外面的一千人也全部撤走了。

  李邺在半个时辰后,也离开了太平坊,他用上方天子剑开启了东城门,向城外奔去。

  他的一千军队已经从奉天县转移到灞上军营。

  形势比较诡异,李邺已经感觉到天子要对自己动手了,他让妻子带着孩子去了独孤府上,他自己则连夜去了灞上军营。

  四更时分,十几名黑影来的了太平坊,一群人都是道士,为首老道士注视石屋半晌,蹲下一点点打开了铁门。

  老道士举起火把走进了石屋,一下子愣住了,石屋内已经空空荡荡。

  老道士冷笑一声,“好一出空城计!”

  这时,高仙芝被带上来,他来老道士面前,看清了老道士脸庞,吓得他扑通跪下,连连磕头,哭泣道:“师父!原来您.您还活着啊!”

  火光中,这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在武亭川羽化飞升的飞龙。

第525章 揭穿谜底

  灞桥地区是长安最大的驻军区,驻扎了数十万拱卫长安的军队,军营也是星罗棋布,大大小小有数十个之多,除了玄武、朱雀等四大军营外,还有很多小军营,如果不熟悉军营的分布,还真不一定找得到李邺的河中营驻扎之地。。

  李邺的河中营正式名称叫做灞水西营区第七营,顾名思义,就是位于灞水以西的第七座军营,营门前插了一杆大营,上写河中军三个大字。

  清晨,李邺正在听取刘武通的汇报,昨晚后半夜,一群道士出现在太平坊的宅子里。

  刘武通武艺极高,李邺便让他潜伏在太平坊宅附近,替自己监视宅子。

  李邺目光凝重问道:“你确定那个老道士打开了石屋的铁门?”

  “卑职看得很清楚,他打开了铁门,进去了。”

  李邺几乎可以肯定,这个老道士就是打开桥陵密室放圣旨之人,这个老道士和飞龙的关系很深,应该是飞龙部署的另外一支力量。

  “你说后面还来了一名官员,是谁?”

  “卑职不认识,看气度官职不小,他还跪下给老道士磕头。”

  李邺眉头一皱,难道这个老道士是宗室,身份很高?

  疑虑归疑虑,当务之急,李邺得搞清楚这个老道士的身份,最近形势诡异,天子突然对自己的下手,十有八九就和这个老道士有关。

  这时,亲兵在帐外道:“启禀都督,有个小道士送来一张纸条。”

  “纸条给我!”

  亲兵进帐递上了纸条,李邺打开纸条,心中猛地一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纸条上就有四个字,“元末明初。”

  李邺一把将纸条捏紧,急问道:“小道士呢?”

  “小道士已经走了,他留下一句话,请都督下午去一趟玄都观,希望都督一个人去。”

  “我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士兵都退下,李邺对刘武通道:“你也回去吧!这几天保护好我父亲,一定要形影不离。”

  刘武通道:“老爷今天下午要去洛阳!”

  “那你们都跟着去,沿途保护好他,我母亲这边不用管了,她武艺很高,能自保。”

  刘武通匆匆去了。

  李邺心绪不宁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着实震惊,飞龙竟然没有死,他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纸条上只有元末两个字,还可以说是飞龙以前留下的纸条,添了明初两个字,那只能是飞龙了,他在临终前,自己告诉他,元朝灭亡后是明朝,他只有不死,才可能出现这张纸条除非,还有一个穿越者。

  李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吟片刻,玄都观他还非去不可。

  他换了一身武士服,将一支腰囊系在后腰,腰囊内是五十根钢钉,这是李邺今年才更换的暗器,每一根钢钉重二两,长三寸,前端异常锋利,三十步内百发百中。

  钢钉的杀伤效果和飞刀一样,但它比飞刀轻,体积小,一次可以携带五十根,重只有六斤,放在腰囊内很轻松,而匕首一次只能携带二十四把,还不方便。

  李邺又带一把横刀,这是安西工匠专门打造的横刀,重十斤到二十斤,一共打造百把,用的是上等乌兹钢,用夹钢法打造,和陌刀一样,取名安西刀,基本上每个安西军将领和河中军将领都人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