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邺之所以没有率军翻越凌山去安西,而是绕道俱战提,再从俱战提绕道去吐火罗,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葱岭高原上的雪山大部分都是东西走向,河流也是东西流向,到了吐火罗,再向东行军,就能充分利用海拔不高的河谷,在河谷内行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在五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区行军的路程。
这对北庭军和河中军的唐军士兵都至关重要。
四月初,李邺率领两万大军抵达了护蜜国,这次唐军准备充足,光骆驼就带了三万头,满载粮食和物资,另外还有数十万只羊。
在护蜜,李邺见到了吐火罗联军主帅铁尔梅,他率领手下一万余吐火罗军队此时就驻扎在护蜜国。
吐火罗联军由十个小国出兵组成,一共一万五千人,其中光俱密国就出兵五千人,所以俱密国王的兄弟铁尔梅就当仁不让出任主帅。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很拉垮,李邺亲眼见识过,他对这支军队并不抱希望。
但问题是,吐蕃人不知道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有一万五千军队驻防吐火罗的东大门护蜜国,吐蕃多少还是有点忌惮,不敢轻易出兵。
这便导致吐蕃失去了去年最好的机会,今年再想出兵,就已经晚了。
大帐内,铁尔梅对李邺道:“去年夏天,我们在朅师国的商弥和吐蕃军遭遇,双方发生了短暂激战,我们没有能战胜吐蕃军,被迫退出朅师国。”
铁尔梅知道李邺很清楚他们军队的战斗力,他也不掩饰失败,坦诚以待,但他还是要一点面子,没有提到双方兵力和伤亡人数。
“吐蕃军在朅师国有多少人?”
这才是李邺最关心的问题,吐火罗联军伤亡多少人和他无关。
“大概五百人左右!”
“现在呢?”
李邺又问道:“现在有多少人?”
铁尔梅摇摇头,“我不太清楚,我也刚从俱密过来,对朅师国的情况一无所知。”
李邺点点头,从时间上算,这些天李嗣业他们也应该抵达朅师国了,朅师国的吐蕃军应该不多,朅师国的粮食供应承载不了太多军队。
一旦吐蕃军在朅师国大量驻军,他们必然会向西扩张了,不会在朅师国停留。
休整两天后,唐军在护蜜国补充了粮食,又继续向朅师国进发。
吐火罗联军虽然在战场上发挥不了作战,但他们在另一方面却给唐军提供了重大帮助,他们军队有一种药物,能够非常有效防治高原反应。
虽然不知道这种药物的成份究竟是什么?但从对方的描述来看,其中最主要的一味药十有八九就是红景天。
六天后,大军抵达了朅师国王城商弥,李邺在路上就已经得到消息,安西唐军已经攻下了朅师国,朅师国的数百吐蕃军全军覆灭,一个都没有逃脱。
两支军队在朅师国完成了汇合。
或许是士兵们一路上吃得好睡得好的缘故,还有药物的帮助,再加上士兵们体格本来就强壮,更重要是,现在是四月份了,天气转暖,行军容易了很多,路上就不会太劳累了。
三万五千军队,竟然没有一人发生高原反应。
安西军也带来随身的药物,这是封常清的功劳,他组织军医研究乌苏人的高原药方,同样也是以安西盛产的红景天为基础药,大量制作了防止高原反应的药物。
唐军随即在朅师国休息三天,再继续向小勃律进发。
大帐内,李嗣业向李邺汇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
“我们灭了朅师国的五百吐蕃军,同时抓获了一名吐蕃官员,是一名出身吐蕃贵族的文官,他不像军队那样的顽强,在我们的拷问下,向我们交代了很多重要情报。”
“什么重要情报?”李邺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吐蕃居然在龟兹城有探子,吐蕃人也知道了毕思琛掌握了军权,架空封常清,所以他们出兵且末和若羌,其实是为了试探我们,如果毕思琛不管若羌和且末,或者安西军实力大减,他们就会迅速增兵,进攻吐火罗了。
之前他们迟迟不敢进攻吐火罗,是害怕我们从小勃律把吐蕃军的退路切断,他们一定要重新控制小勃律,才能继续向吐火罗发动进攻,而使君出兵歼灭了且末和若羌的吐蕃军,使他们上层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李邺点点头,他也感觉到了,进攻且末和若羌只是吐蕃军一次试探进攻,时机远没有成熟,他们不会这样仓促进攻。
第502章 火攻奇效
李嗣业笑了笑又继续道:“吐蕃赞普急于想打通吐火罗,在吐火罗得到充足的后勤补给,但吐蕃好几位政务大臣都反对,认为出兵吐火罗是盲进,会使吐蕃遭遇更大的损失。
这位官员还说,赞普这些年在陇右和安西屡战屡败,吐蕃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人口和国力损耗太大,所以吐蕃内部很多势力强大的家族都对赞普不满,大小勃律的兵力都不多,使君,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
李邺很赞同这些话,他确实也知道天宝年间吐蕃对唐朝的战争不利,王忠嗣、哥舒翰等人在陇右对吐蕃屡战屡胜,吐蕃好容易得到的黄河九曲也丢掉了。
而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安西也同样强力牵制住了吐蕃,使吐蕃无法西进吐火罗。
对外战争不利,国力大损,吐蕃内部矛盾开始激化,应该就是明年,吐蕃赞普被权臣刺杀。
李邺当即道:“我要见一见这位吐蕃官员!”
不多时,这名吐蕃官员被带进大帐,他年约三十余岁,看起来身材削瘦,皮肤黝黑,目光清朗,气质和吐蕃军完全不同,一看就是层次比较高的贵族。
“我叫巴桑希,是赞普手下官员。”
他开口就是一口流利汉语,李邺不奇怪,李嗣业告诉他了,这名官员曾被派去五台山学习佛法,精通汉语。
“你来朅师国也是学习佛法?”
巴桑希摇摇头,“我是奉赞普之令去乌仗那国寻找莲花生大士进吐蕃传授佛法,正好路过朅师国,在这里休息一些日子。”
“你从大勃律过来?”
“是!我沿着羌同河向西而行,经过了大勃律。”
羌同河就是信度河,今天的印度河,发源于象雄地区,象雄古称羌同。
“大勃律和小勃律各有多少吐蕃军兵力?”李邺追问道。
巴桑希沉默了,李邺笑了笑道:“如果你愿意说,我不仅放你回吐蕃,还会告诉你关于你们赞普赤德祖赞的一个预言,是莲花生大士告诉我的预言,他明年会被人刺杀。”
巴桑希大惊失色,注视着李邺,李邺淡淡道:“我不会说谎,我完全可以用酷刑让你开口,没必要骗你。”
巴桑希注视李邺半晌道:“小勃律有三千军队,大勃律有七千军队,一共一万人。”
李邺缓缓道:“你们的政务大臣中,有人勾结苏毗国,欲刺杀赞普。”
“是谁?”
“具体是谁我不记得了,好像名字中带了一个梅字。
“啊!是朗.梅色。”
“好像是他,明年让你们赞普不要去看赛马。”
“真是莲花生大士的预言?”
“信不信由你!”
巴桑希有点不太相信,但对方说是莲花生大士的预言,万一是真的呢?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必要骗自己啊!
巴桑希又问道:“你答应放我回去,什么时候?”
“我拿下大勃律就放你走。”
从朅师国到小勃律要走十天时间,都是在婆夷水河谷内行军,河谷海拔不高,只有两千米左右,三万唐军走得比较轻松。
李邺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他把第一阶段的后勤重地放在朅师国,所有粮草后勤都留在朅师国,并留下五千军队防御,一旦完全拿下小勃律,后勤重地就会转移到小勃律。
在高原作战,后勤是第一重要的,只有充足的粮食和肉食,完善的后勤保障,唐军才会有充沛的体力和吐蕃军作战。
这是李邺在尕斯草原学到了惨痛经验,如果当时粮草再充足一点,休息再充分一点,他们也不至于粮食断绝,仓促作战,最后阵亡一千八百余人。
两天后,河谷内已经无法行军,他们必须走上数十丈高的半山腰行军,道路也在这里分叉,一条北岸路,一条南岸路,都是去小勃律,北岸是唐军控制,南岸则是吐蕃军控制。
李邺率大军上了南岸路,继续向西而行,两天后,前面路开始变宽,一座很突兀的巨石山阻挡住了去路,这座巨石山应该是山体崩塌留下的遗迹,数十万年的风化和冰雪侵蚀,所有的碎石都消失了,只剩下无数巨石堆砌成一座巨石小山。
小山高度约七八丈左右,宽百丈,十分陡峭,中间只有一条七尺宽的一线天可以过去,一线天内长约百步,两边山体明显有人工修筑的工事,这里便是吐蕃军的第一座防御工事了。
其实唐军也一样,也在半路上修建了好几座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工事。
眼前的一线天虽然可以过去,但已经被吐蕃军用数千只沙袋严严实实堵死了,要么把数千沙袋一袋一袋搬出来,还要忍受吐蕃军的箭雨。
要么就暂时放弃一线天的想法,直接攀上十丈高的山顶,山顶上,两百名吐蕃士兵已经严阵以待。
怎么办,没有攻城梯,只能靠绳索向上攀爬,但上面有吐蕃军,一刀就能把绳索斩断。
但办法总是有的,李邺一声令下,三千弩手冲上前,列成六排,以三段射一起向山顶上疾雨般射箭。
密集的箭矢压得上方吐蕃军抬不起头,又奔上来五百名士兵,每个人怀中抱着皮袋,一起向山顶喷射猛火油。
但这种皮袋最终只能喷射七八丈远,射不到山顶,只能射在山岩上,但也会有些作用。
数十只火箭射出,山体上流淌的猛火油开始燃烧起来,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山顶的吐蕃士兵受不了炙烤和烟熏,纷纷后撤。
李邺眉头皱成一团,吐蕃军士兵只是稍稍后退,但还是山顶上,一旦唐军开始攻山,他们又会重新杀上来,这烧山没有实际效果。
这时,大将荔非元礼上前对李邺行礼道:“启禀节度使,卑职手下有一支五百人的投掷手,可将七八斤重物投出十丈外。”
李邺想起来了,“可是投矛手?”
“正是!”
李邺当即令道:“给他们五斤火油陶罐!”
这次唐军准备充足,携带了大量拔汗那出产的石油,进行简单的沉淀提炼后,成为猛火油。
这种在西方已广泛使用的火攻利器,也开始出现在唐军之中。
大食的战斗中,主要使用陶罐投掷和皮袋喷射火油,非常方便实用,李邺也学习了大食军的火攻战法,但陶罐皮薄,不适合长途运输,唐军便用大木桶来专门运输火油。
李邺下令取出五百只陶罐,装满火油,封上盖子,每一只重五斤。
五百名身高体壮的唐军投掷手提起火油陶罐奔跑,奋力向山上投去,五百只陶罐全部投上了山顶,摔得粉碎,火油淌满一地,立刻被火箭点燃了,山顶上变成了一片火海和浓烟。
吐蕃军士兵这下子待不住了,纷纷向山下撤退,李邺身披一挂绳梯,后背蟠龙槊从最里面开始向上攀爬。
这些巨石都是光滑如镜面,根本无立足之处,确实不好攀爬,但旁边的悬崖峭壁却可以攀爬。
十丈高,也就是十层楼,李邺俨如猿猴一般灵活,渐渐到顶了。
忽然,两支冷箭‘嗖!嗖!’射向李邺的后背,力量强劲,眼看主帅躲无可躲,下面唐军士兵顿时一片惊呼。
第503章 百密一疏
千钧一发之际,李邺单手抓住岩壁,腰中宝剑出鞘,‘当!当!’两支冷箭被挑飞。
原来两名吐蕃哨兵就躲在最边缘,烈火没有烧到这里,李邺用牙齿咬住宝剑,手一扬,两支飞刀射出,两名吐蕃士兵惨叫倒地。
李邺这才收剑回鞘,先把身后的蟠龙槊扔上去,又一纵身跳上了巨石山。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