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刚刚才来几个月又要回去,想想长途跋涉的辛苦,大家眼中都露出畏难之色。
这时,仓曹参军事兼营财使杨韶华举手道:“这是卑职分内之事,卑职回去吧!”
李邺欣然道:“辛苦杨参军了,这一趟我记你首功!”
首功就是破格提拔,对官员意味着升职,对杨韶华这样的幕僚官就意味着转正。
去一趟走三个月,回来再走三个月,半年都耗在路上了,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杨韶华拿首功,大家都没有意见。
长史谢缙又笑问道:“不知都督另外理财两策是什么?”
“另外两策,一个是开矿冶炼白银,另一个便是从河中小国收取进贡,加上之前的贸易,三策同下,我们的财政就无忧了。”
司马钟辉有些担忧道:“收取小国进贡,恐怕朝廷不肯?”
小国每年都要向大唐进贡,一般是给朝廷,李邺准备直接拦截,官员们担心也很正常。
李邺冷笑一声道:“那朝廷就说服安西北庭,把税让给我们!”
粟特商人去长安都要交税,既有入境税,也有出境税,一般都是交给安西和北庭,算是朝廷对安西和北庭的支持,但成立河中都督府,这笔税该交给谁,朝廷却没有进行协调。
当然,李邺完全可以拦截入境税,但这必然会得罪安西和北庭,李邺暂时还不想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
他不好拦截税收,那他就要拦截进贡,各国只要给他交保护费,就没必要去朝廷进贡了。
粟特九国加上吐火罗各国以及拔汗那、葛逻禄等等,几十个小国,每年二三十万贯的保护费是收得到的,加上采矿和贸易,他们不仅自给自足,财政还会有赢余,大家日子都好过了。
李邺把各种收入详细给官员们解释了一遍,虽然有点风险,但想到自己有好处,而风险也是由都督承担,众人都不再反对了。
这时,李邺又淡淡笑道:“实际上,我们还会有一大笔战争红利,足够我们一年的军费支出。”
李邺随即安排仇玄负责采矿之事,仇玄主管情报,但现在暂时不需要情报,赚钱第一重要。
次日一早,仇玄便带着百名士兵以及十几名探矿工匠前往矿山了,还有数百头骆驼带着大量补给也一同前往。
之前高仙芝是私人采矿,害怕动作太大被监军发现,所以只敢偷偷开一点矿,规模很小。
但李邺就没有这种顾虑了,他准备从突骑施部落中招募上千矿工,大张旗鼓采矿。
大唐哪个节度使不采矿?朝廷负担不了那么多军费,只能给各个节度使各种经济权力,采矿权只是其中之一。
时间渐渐到了七月,这天上午,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来到了碎叶城,这支军队护卫之人,正是呼罗珊总督齐亚德。
哈里发阿拔斯正全力以赴和西大食的拉赫曼军队开战,无暇顾及河中地区,他得到拔汗那人传来的口信,这才猛然想起河中地区还有数万战俘。
正面临兵源十分紧张的阿拔斯顿时喜出望外,立刻下令齐亚德去碎叶谈判,把三万战俘赎回大食。
李邺说的一大笔战争红利就是战俘赎金了,大食急着要赎回战俘,这个机会自己怎么能放过?
司马钟辉和法曹参军事李登前往热海迎接大食使者,齐亚德还是第一次来碎叶,他也知道这里是河中唐军的老巢,他对一切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这座河谷真不错!”
齐亚德对长达一百余里的楚河河谷由衷赞叹,“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确实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还有一望无际的森林。”
法曹参军事李登是碎叶本地汉人,能说一口流利的粟特语,碎叶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池,最大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会说几门语言,包括这里的胡人也都会说汉语。
李登把齐亚德赞美翻译给钟辉,钟辉点点头笑道:“我们这里距离中原太远,中原的粮食过不来,只能自力更生!”
李登翻译过去,齐亚德笑道:“但我听说,你们还从河中购买小麦,连大食的小麦都卖给你们了,你们需要养多少军队?”
钟辉故作叹息道:“我们要养三万大军,光靠碎叶的农田还是不够,只能向河中购买粮食补充。”
齐亚德随口而问,钟辉随口而答,看起来很自然,实际上是一个在试探唐军人数,一个人在故意夸大军队数量,双方都在玩心机。
齐亚德听说对方有三万军队,心中暗暗吃惊,他在木鹿的军队不足一万人,其他军队都调到埃及去了,如果唐军忽然对呼罗珊发动攻势,让他怎么抵挡?
李邺既然能够通过商会传信给哈里发,也一定能通过商会得到木鹿的情报,李邺现在要求谈判时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先礼后兵吗?
齐亚德忽然觉得自己很被动,对方掌握了他们的情报,相比之下,他却对碎叶一无所知。
齐亚德暗暗下定决心,‘如果这次真是达成和平协议,大食必须在碎叶建一个商会!’
其实齐亚德是想多了,李邺也同样不知道呼罗珊的情况,他现在面对的是吐蕃人西扩,暂时顾不上黑衣大食。
齐亚德住进了驿馆,他的军队在城外驻扎。
李邺随即询问钟辉,事先了解一些情况。
“他一路向我试探!”
钟辉笑道:“他很关心碎叶的唐军兵力,看得出他比较紧张。”
“钟司马怎么说?”李邺问道。
“我就告诉他,河中有三万唐军,所以粮食紧张,看样子他深信不疑。”
旁边独孤应笑着猜测道:“他是不是害怕我们以谈判为借口,向大食发动攻势?”
李邺点点头,“有这个可能,齐亚德亲自来碎叶谈判,其实是他底气不足的表现,否则双方完全可以约定一个中间地方谈判,比如石国拓枝城,这才是一种比较对等的、公平的谈判,而他现在屈尊来我们的地盘谈判,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底气不足,同时他有求于我们。”
长史谢缙迟疑一下道:“难道是他们急需战俘?”
李邺冷笑道:“一定是这样,我听默多国王说过,黑衣大食在埃及以西战事不利,呼罗珊从来都是大食的兵源之地,木鹿应该没有军队了,他们才急需把战俘接回去。”
“明天都督准备怎么谈判?”
李邺淡淡笑道:“我会给他一个很公道的价格!”
第404章 讨价还价
次日一早,双方在河中都督府举行了正式谈判,谈判有两个内容,一是双方划定边界,签署互不侵犯协议,第二便是讨论战俘的赎回问题。
可以说第一个协议是第二个协议的基础,没有第一个的协议达成,战俘的谈判就很难进行。
但划定边界从来都是在战争的基础上完成,就像南北朝鲜的三八线,就是战争的结果,双方势力的自然分界线。
唐朝和大食也一样,怛罗斯之战后,唐军的兵锋已经抵达阿姆河东岸,那么双方边界自然就是阿姆河,如果大食不接受,那么就再战,恐怕最后的结果,连呼罗珊都要被唐军攻占了。
事实上,唐军攻占康国后,逃到木鹿的阿布.穆斯林派人来找过高仙芝,恳请唐军不要渡过阿姆河,他也保证不再入侵河中,高仙芝便答应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口头边界协议。
那么就看现在齐亚德承不承认这个协议,如果承认,那么今天的谈判就很简单了。
齐亚德是阿布.穆斯林的副将,当时是呼罗珊副总督,这个口头边界协议他很清楚,他还专门去巴格达,向哈里发汇报过这个边界协议,阿拔斯才放心,全力调兵对付拉赫曼。
所以,李邺提出将去年的口头边界协议落实,齐亚德没有犹豫,当即同意了。
齐亚德很清楚,实力才是一切,如果大食强大了,哪怕这座边界是用生铁浇筑,他的军队也会把它敲得粉碎。
齐亚德也想通了,唐军绝对没有三万人,如果他们有三万大军,他们怎么可能止步于阿姆河?早就杀进木鹿抢掠财富去了。
李邺笑道:“很高兴我们能面对现实,大唐朝廷已经准备了一份文本,原本是希望你们使者去年来大唐时签署,但曼苏尔殿下因为有事没有来,我还是用这份文本,基本上就是刚才我们达成的共识,有两国的文字,你看看吧!”
李邺把一份有大食文和汉文对照的协议递给齐亚德,齐亚德大概翻了翻,内容差不多,他便不再细看,他今天屈尊来碎叶的目的不是达成什么边界协议和友好协议,这些东西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写得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他要的是战俘,战俘才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
“协议需要交给哈里发审阅签署,我会尽快转交,下面我们谈一谈战俘的事情吧!”
李邺却摇摇头,毫不含糊道:“我们先签署了这次会谈的备忘录,再谈战俘之事。”
齐亚德是没有权力签署边界和平协议,但他必须签署这次谈判的备忘录,要不然双方白谈了,这些双方谈判的备忘录实际上也是边界和平协议的基础。
就像我们现在签署的两国边界协议一样,草拟协议的依据是什么,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谈判备忘录。
这时,钟辉把写有两国文字的备忘录递给李邺,李邺细细看了一遍,随即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都督大印,一式两份,交给齐亚德。
齐亚德也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和当初达成的口头协议完全一样,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总督大印,双方各执一份。
“李都督,现在可以谈一谈战俘问题吧!”
齐亚德是个典型的军人,他不太懂得商场中的谈判技巧,不能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线,他身边几名文官再三向他使眼色,他也视而不见。
李邺笑了起来,笑得像一只狡猾的狐狸。
“唐朝和敌军谈判交还战俘,一般都是用赎回制度,之前我们向粟特各国交还战俘,也是用赎回的办法,一百枚第纳尔金币换一名战俘,大食军战俘也一样。”
旁边谢缙和钟辉差点喊出声来,简直太黑了,什么时候一百贯一个人,都是十张羊皮,折合二十贯钱。
谢缙等人也立刻意识到,这是都督的漫天要价。
翻译过去后,齐亚德脸立刻阴沉下来,“一百枚金币不可能,我们买卖青壮奴隶最多也就十枚金币。”
李邺摇摇头,“但他们不是奴隶,他们是为哈里发浴血奋战的大食军战士,你用奴隶价格是对他们的侮辱。”
“我也知道,所以哈里发答应二十枚金币赎一个人。”
李邺还是摇头,“我并不是欺骗总督阁下,你可以去询问康国和其他粟特小国,我们确实是以百枚金币赎回一名战俘。
当然,我一直尊重大食军队,这样吧!我稍作妥协,五十枚金币赎回一个人,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是对大食战士尊严的侮辱。”
“李都督,如果我能做主,两百枚金币我都愿意,我的战士是无价的,但哈里发只肯给我每人二十枚金币,这还是我再三争取来的,王朝刚刚建立,没有税收,巴格拉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你就宽恕一下这些可怜的士兵吧!”
谢缙忍不住,写下‘差不多了’四个字递给李邺。
李邺却不为所动,他依旧笑眯眯道:“虽然不能从哈里发那里得到更多的钱,但我相信,这些士兵的家人一定愿意为他们的亲人慷慨解囊。”
“太无耻了!”
谢缙暗骂一声,低下头去。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了半天,最后李邺勉强再让一步,以每个战俘三十五枚第纳尔金币的价格,双方达成了赎回协议。
这也是李邺知道,对方最多只能拿出这么多钱。
齐亚德虽然不懂谈判,但他绝不愚蠢,他很清楚哈里发急需军队,只要能得到军队,每人多付十五枚他最终也会同意,至于让战俘家人拿赎金,这种事他齐亚德做不出。
就在齐亚德刚走三天后,李邺的大军也出发了,他留副都督独孤应率领两千军队守碎叶,自己亲自率领一万军队和两万头骆驼,浩浩荡荡向俱战提方向杀去。
军队都是骑兵,里面还包括一千重甲步兵,李邺之前跟随高仙芝远征过俱战提,他知道怎么样才能拿下俱战提。
俱战提有个最大的破绽,就是俱战提河将城池一劈两半,通过水路就能攻进城去。
相信粟特联军真想拿下俱战提,完全轻而易举,关键是城主哈米尔的靠山是大食,粟特人不敢得罪大食,只得默认哈米尔对俱战提的占领。
李邺记得很清楚,上一次夺取俱战提的战术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高仙芝假装渡河,明修栈道,然后由自己率三百军队从南面上城,暗渡陈仓。
现在的守军已经不是当初的大食粟特军团了,换成了从步师国过来的吐火罗人。
那么,自己完全可以故技重施,再来一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