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王昌龄在庭州时有点腹泻,李邺原本想留他在庭州休养,但他不肯,咬牙跟来了。
王昌龄半躺在一头骆驼上,身上盖着薄被子,脸上略有点苍白,看起来精神不太好。
“乌孙人的草药很不错,病已经好了,就是身体有点虚,军医让我调养几天,我估计到碎叶就正常了。”
“骑骆驼舒服吗?”李邺又问道。
“很舒服,刚开始有点晕,现在习惯了,以后这样长途跋涉,就不累了。”
“是不是感觉像坐船?”
王昌龄呵呵一笑,“说对了,就是这种感觉。”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道:“都督,王员外郎不想去碎叶了,希望就地驻营!”
李邺见天色已不早,便下令道:“就地驻营!”
士兵们纷纷从骆驼上取下行军小帐篷,在伊丽河边的草地上搭建营地,一些士兵开始埋锅造饭,还有不少士兵揪着数百头肥羊去河边宰杀。
兵部员外郎叫做王升,他的使命是到河中都督府后,将河中军的兵符和令箭正式移交给李邺。
没有兵符令箭,李邺就算能指挥士兵也是临时性的,最多是行军扎营之类军队内部事务,而对外派兵就不行,这是惯例,只有拿到兵符令箭,李邺的权力才算完整,才会真正成为河中军的统帅。
一般是碎叶移交,但去碎叶还要走十五天,王升不想去了,现在虽然刚刚进入伊丽河谷,但已经属于河中都督府管辖范围,所以在这里移交也不违反朝廷规定。
中军大帐内,聚集了数十名文武官员,在众人的见证下,王升正式把兵符和令箭移交给了李邺,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是李邺任命,除了副都督、长史和司马三名重要官员,他们三人是由兵部任命,事实上,李邺手执旌节,所有官员他有任命权,就像高仙芝任命封常清为长史一样,对下一任节度使他也有推荐权,高仙芝就推荐封常清为下一任节度使。
否则以封常清的瘸腿、矮小,出身卑微,又没有科班身份,朝廷无论如何也不会任命他为安西节度使。
李邺之所以没有反对兵部任命的三名官员,一是他找不到合适的人,二是这三人其实是兵部尚书独孤烈推荐的。
长史叫做谢缙,原任左监门卫司室参军,独孤烈原本就是左监门卫大将军,这位谢缙是他的机要秘书,天宝三年进士。
河中都督府司马名叫钟辉,天宝四年进士,原为千牛卫兵曹参军事,也是独孤烈的人。
而副都督叫独孤应,骁骑卫中郎将,听这个名字就和独孤家族有关系,一点没错,是独孤家族的五代家将,也就是从他高祖父开始,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他自己,五代人都是独孤家族的家将。
他们同时也是关陇贵族的根基,关陇贵族的根基是什么,部曲!也就是自己的军队,自从隋文帝在开皇六年取消部曲制后,部曲消失了,但跟姓家将还存在。
最有名是隋朝著名奸臣宇文化及,他的祖先可不是北周皇族宇文氏,而是宇文氏的奴隶,跟随主人姓。
这个独孤应其实也是一回事,他的高祖父就是独孤家的奴隶,有武艺有本事,独孤家族便高看他一眼,赐他主人姓,提升为家将,他的子孙后代都是独孤家将,但从祖父独孤森开始便不再是奴隶了,转为平民。
独孤森加入军队,不断立功升官,也娶妻生子,自立门户,到了独孤应的父亲独孤鸣这一辈,混得更不错,出任骁骑卫左将军。
但他们祖先的灵位都在独孤祠堂的偏堂内,所以独孤应骨子里依旧是独孤家的人。
当然,独孤烈并不是想趁机鸠占鹊巢,而是李邺已经是独孤家的准女婿,他身边没有人,作为老丈人,独孤烈当然要为李邺分忧。
第398章 重返碎叶
一般而言,唐朝的唐朝的六部尚书都是虚任,由外职高官兼任或者相国兼任,安思顺兼任工部尚书,杨国忠兼任户部尚书,韦见素兼任吏部尚书,陈希烈兼任礼部尚书,张均兼任刑部尚书,这些都只是头衔而已。
尤其是外官,和六部一点关系没有,哪怕安思顺进京,也绝不会跑去工部看望下属,他去都不会去。
各部的实权和日常事务是掌握在侍郎手中,但兵部情况特殊,光靠一个侍郎是控制不了大唐百万军队,所以兵部尚书独孤烈是实封,他虽然不管日常事务,但兵部的审批权在他手上。
到宋朝时,更是把兵部一拆为二,分成兵部和枢密院两个部门,唐朝还没有枢密院,天子李隆基独揽军权,但他实际上没有精力过问军队了,所以才把一部分军权给了兵部,让尚书和侍郎各掌部分军权,独孤烈的职权其实就相当于枢密使了。
也正是这个缘故,独孤烈才有权力暗助李邺,替他安置随军家属,替他安插心腹手下,给他准备大量骆驼和物资。
………..
入夜,独孤应找了一个机会,对李邺道:“我们河中军将领奇缺,只有三名鹰扬郎将,鹰击郎将也缺了大半,都督有什么想法吗?”
李邺点点头,“我在碎叶还有一些心腹,我准备把他们安插进来,像我的表弟裴琇,还有我舅父的女婿安太玄,都是人才,目前他们二人替我坐镇碎叶,我准备提拔他们为鹰扬郎将,另外,我还有心腹叫做黑矛,在安西军出任陌刀军郎将,我准备把他也调回碎叶,出任鹰扬郎将。”
“陌刀军郎将出任一般军队的鹰扬郎将,有点可惜了!”
李邺微微笑道:“我在碎叶也有一支五百人的陌刀军,是程千里留给我,原本是北庭的陌刀军,我让黑矛统领这支陌刀军,但他官职是鹰扬郎将。”
独孤应大喜,“河中军居然也有陌刀军,太好了!”
“这样就有六名鹰扬郎将了,但黑矛不算,其实只有五人,最好有六人,每人统领两千军队,但还差一人。”
独孤应迟疑一下道:“让卑职出任如何?”
副都督只是名称好听,但没有实权,如果是朝廷派来的副都督,李邺绝不会答应,直接架空,但独孤应是独孤家将,值得信任,李邺便欣然点点头,“可以,你兼任第六营鹰扬郎将。”
独孤应一路上都在纠结这个问题,出任副都督实在太无聊,因为第一营的鹰扬郎将就是李邺兼任,他想自己最好也能兼任鹰扬郎将,这样就能实际掌军了。
独孤应喜出望外,单膝跪下行礼,“感谢都督信任!”
李邺、独孤应、王玄武、段绪、裴琇、安太玄、黑矛,这七人正式定为河中军的高层将领。
当然,李邺并没有忘旧,他通过独孤烈的关系,把尉迟光、王羽、吴泰等一帮老弟兄也调来了,尉迟光已升为校尉,王羽和吴泰也成为旅帅,还有其他七八名当年在朔方跟随他的老兵也一并调来。
尉迟光直接被他任命为鹰击郎将,王羽和吴泰升为校尉,其他弟兄都升为旅帅,他们也算是熬出头了。
但中低层将领还是不够,李邺准备从一直跟随他的裴家三百私军中挑人出任了。
次日一早,兵部员外郎王升带着几名随从回去了。
李邺继续率领大军西行,走了整整三个月,四月十七日,一万两千河中军终于抵达了碎叶城。
目前碎叶是由岑参、裴琇和安太玄三人负责,其中岑参主管政务,裴琇和安太玄负责军务,他们已经得到北庭发来的飞鹰快信,在碎叶城外扎下了大营。
大军进了军营,岑参派人送来五百口猪和三千只羊,还有一千袋羊酒,三军杀猪宰羊,痛饮一番。
岑参、裴琇和安太玄三人前来大帐交令。
李邺好好安抚他们一番,感谢他们半年来的辛勤付出,同时宣布了他们的新职务。
岑参出任河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职位在长史和司马之下,王昌龄的判官、高适的记室参军和他平级。
然后另外三名幕僚陈焕、杨韶华和仇玄,还有乔彬等人,他们是河中军的文职军官。
河中都督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务,一部分是军队,只有李邺跨界,出任河中府都督兼河中军主帅。
众人很快适应了各自的角色,一连几天,李邺忙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从前的碎叶只是一个军镇,现在军镇升级为都督府,完全不一样了,光是都督府府衙就需要扩建,原来的官衙太小。
还要招募数十名文官和从事,这件事便让长史谢缙负责,岑参协助。
李邺最关注的事情还是粮食,朝廷不会运粮给他,都需要他自己解决,一万多人,每天一日三顿,自己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他们三万头骆驼携带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大量军资和日用品,粮食路上就吃光了,他们现在只能指望碎叶的粮食。
好在碎叶军的军屯做得不错,种粮、养羊、养鱼、养猪和鸡鸭等等,光羊就有三十万只,但最多也就能吃半年,半年后怎么办?
上午时分,李邺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麦田,麦田在楚河大峡谷内,楚河大峡谷位于千泉山脉和昆格山脉之间,峡谷最宽处达一百余里,最窄处也有二十余里,河流两边都是大片大片草原和森林,不时能看见一群群羊,是一片极为难得的绿洲。
楚河呈西北向东南走向,麦田在南岸,而畜牧羊只在北岸,这样就可以避免了羊群糟蹋麦苗。
麦田有三十顷,种的是冬小麦,此时是四月下旬,麦子已经抽穗,正是青黄交替之时,再过一个月小麦就成熟了。
目前军屯是安太玄负责,他给众人介绍道:“这里水源充沛,日照充足,能做到一年两熟,我们在五月下旬收割了麦子后,还要再种一季粟米,产量都还不错,小麦亩产三百五十斤左右,粟米亩产也有一百八十斤。”
李邺摇摇头道:“三十顷土地太少了,必须要四百顷以上,平均每个士兵三亩的口粮田,再加上羊肉补充,才能有军粮保证。”
高适问道:“这里的土地刚开垦就能种田吗?不需要养熟一年。”
岑参笑道:“这里的土质非常肥沃,插一根树枝就能发芽,不要养熟,当年开垦就能当年耕种。”
李邺点点头,“这里土地极为广袤,把全军动员起来开垦良田,抢种下半年那一茬粮食。”
谢缙有点担忧道:“要熬到明年五月份才有大量粮食收获,光靠下半年那一茬粮食,恐怕还是不够。”
李邺微微笑道:“问题不大,粟特各国所在的药杀河流域都是著名的粮食产区,吐火罗也是产粮之地,我们可以购买一部分粮食,然后葛逻禄人还欠我六十万只羊,我把葛逻禄的踏实力给了婆匐部,他们还欠我一部分战利品。”
众人都松了口气,一起笑道:“那就抓紧时间,一起开荒屯田!”
第399章 艰巨任务
一万士兵一起动手,利用大量畜力,短短五天时间便开垦荒地四万余亩,同时建好了水渠,工匠们也将一座座水车铺在河边,水渠内灌满了河水。
这时,碎叶一些有经验的老农给了李邺很好的建议,这个季节播种晚稻正合适。
碎叶的气候下霜较早,到六月收割小麦后再种晚稻就来不及了,所以只能种生长期比较短的粟米。
但现在才五月,新耕的土地播种水稻正好来得及了,而且种子也有,可以直接播种,不用育秧插秧。
虽然直接播种一般发芽率不高,但对于插根树枝就能发芽的碎叶肥土,发芽完全不是问题,只是产量会稍低一点,但没有那么繁琐。
李邺当即下令播种晚稻,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水量控制,稻种播撒等等都很有讲究,好在有当地农民指导,到五月中旬时,基本上都顺利将稻种播撒下去。
到了五月下旬,稻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秧苗,士兵们一片欢呼,继续放水,将数万亩肥沃的耕地变成了一片片水田。
这时,婆匐部的大酋长纳尔曼派长子哥布送来了第一批三十万只羊,在秋天时会再送来二十万只羊。
碎叶都督府随即和婆匐部签署了长年供应羊只的协议,其实不光是葛逻禄,都督府还和伊丽河谷的各个部落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保证军队的羊肉供应。
又过了几天,李邺得到消息,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率领一支军队越过凌山,抵达了碎叶。
李邺亲自到热海迎接封常清的到来。
封常清指着身后的数百军队笑道:“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五百陌刀军,北庭都有表示了,我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李邺大喜,要是高仙芝在,他绝对一名陌刀军士兵都不会给自己,封常清就不一样了,他比高仙芝要宽厚得多。
“简直是及时雨,感谢大帅的慷慨!”
封常清低声笑道:“说来你还要感谢高仙芝,他写信来说,安西用不了一千五百名陌刀军,要调五百陌刀军去凉州,我就回信说,河中军刚刚建立,需要我们支持,五百陌刀军我已决定调给河中军了,我在想,我们面对共同的敌人,把军队给你和我自己留着,其实是一回事,你们优先,河西那边就算了。”
“那高使君岂不是很失望?”
封常清笑眯眯道:“他离长安近,应该找朝廷想办法才对,我们这么遥远,不方便啊!”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这时,黑矛上前行礼,李邺笑问道:“你女儿怎么样?”
“她在龟兹,过得很好,感谢都督把孩子送来。”
李邺望着这个熟悉的黑大个,笑着点点头,“下一步就把家眷接到碎叶吧!你也好好安顿下来,再生一个儿子。”
“是!卑职也是这样考虑的。”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