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222章

作者:高月

  李邺的突然变脸让常县令一阵胆怯,他低头半晌道:“我也是听几个当事村民说的,他们逃来话华阴县,告诉我一些情况。”

  “说!”李邺目光冷冰冰盯着对方。

  常县令吓得浑身抖了一下,低声道:“他们也帮助收尸,发现尸体上插满了弩矢,但县里的捕快都不配弩,大部分人连弓箭都没有,只有几名弓手。”

  “你确实是弩矢,不是普通箭矢?”

  “是弩矢,箭和矢是常识,谁都能分得清楚。”

  李邺注视他半晌,目光和缓下来,打个了哈哈岔开话题道:“他还是太年轻了,才二十余岁,从来没有当地方官的经验,根本就不会处理这种事情,让他当县令,完全就是害了他!”

  常县令松了口气,连忙应和道:“都督说得一点没错,他确实太年轻了,我早就说了,年轻人做事真的靠不住啊!”

  李邺哑然失笑,这位县令以为自己有多少岁了?

  其实李邺也猜到了,显然是李渝被人嫁祸,他非但不紧急向朝廷汇报,反而封锁消息,难道他真以为是自己干的?

  屠杀农民,在任何朝代都是无法容忍大事,当事官员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流放处死。

  李渝是嫡长孙啊!这显然有人在报复祖父,会是谁?

  李邺的脑海忽然跳出一个家族,宇文家族,这太符合宇文家族的特点了,残暴,狠毒,出手果断。

  但李渝那个家伙居然封锁消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李渝是死是活,李邺一点都不关心,他只是担心祖父再也受不了这个打击了。

  这对父子,真是一个比一个蠢。

  历史上,李林甫死后,全家被清算,长子李岫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足见其人平庸。

  李府内,李林甫终于开口了,他要求将李家一分为二,再分成东西两房,东房继续由李岫担任家主,西房则由老五李岱担任家主。

  众人都呆住了,纷纷反对,但李林甫态度坚定,不容反对,如果再有人反对,他就会把爵位注销,家产充公。

  在切身利益面前,大家终于同意分家了,几个长辈拿出一个方案,所有族人可以自己选择跟谁,最后根据嫡庶人数来进行分配家产。

  但有一条不容商议,目前的主府宅和宗祠归嫡长子李岫,爵位也归李岫。

  一连几天,李家都一片争吵之中度过,财产分割从来都是分家的重点和难点。

  这天下午,李邺从华阴县返回了长安。

  李邺回到家中,却吓了一跳,家里有不少客人,裴三娘迎上来欢喜道:“邺儿回来了?”

  “娘,客堂里是谁啊!”

  “是你的几个叔父,我只是认识小荷他爹,其他都不认识,好像听说要分家!”

  李邺笑了起来,果然要分家了,这必然是祖父的意思,长子靠不住,只能靠老五,但老五在家族中没有分量,被打压,就只能分出去,保一部分,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这时,李岱从客堂内走出来,向李邺招招手,“邺儿,来见见几位叔父!”

  从客堂内走出五名族人,李邺只认识一人,李洵的父亲李崤,其他估计都是偏向父亲这一派的叔父。

  几名族人可不敢让李邺见礼,他们一起上前躬身行礼,“参见小王爷!”

  李邺笑了笑道:“几位叔父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

  李岱着实佩服儿子的先见之明,之前说分家自己还生气,才过去几天,父亲果然就要求分家了。

  “邺儿,一起进来说说话吧!”

  李邺点点头,和众人一起进了大堂,大堂上摆了八张坐榻,左右各四张,正面的主位是父亲李林甫的,先空在那里。

  李邺在众人坚持下,只得在左边第一个位子坐下,他父亲坐在对面,李邺歉然笑了笑道:“客堂小了一点!”

  这句话立刻引起了众人共鸣,众人七嘴八舌道:“老五,连公子都认为宅子小了,我们应该争取,不能任由他们欺负!”

  李崤给李邺解释道:“分家已经成为共识,现在主要是财产分割的问题,财产分割按照人数来,分给我们一座庄园和三座酒楼,财产也就罢了,关键是两座主府都不肯给,这就太不讲道理了。”

  李邺也知道,祖父李林甫有两座府宅,一座是平康坊的二十亩大宅,还有一座是宣平坊的宅子,占地十亩,现在被长子李岫住着,如果分家,大宅归李岫,那么次宅就应该归父亲了。

  “现在分家谁负责?”

  “现在是三位长辈,还有李岫和你父亲,一共五人协商分割,但现在是四比一,四个人一条心对付你父亲。”

  说到这,李崤叹息道:“次宅不给也就罢了,但分家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建立自己祠堂,没有地方啊!”

  祠堂就相当于家族的朝廷,有了祠堂,就能建立秩序,有了对祖先的追思之地,否则还要去主宅那边祭祀,人家根本就不给进门。

  李邺想了想,便对父亲道:“先把常乐坊的老宅利用起来,改造成祠堂,反正也空在那里!”

  其实李岱就是这个意思,但妻子不同意,那房子是妻子买的,李岱也没有办法,不过既然儿子开口,妻子应该不会反对了。

  李岱笑道:“行!明天正好朝休,我们一起去看看老房子,把它改造出来。”

  五名兄弟都十分欢喜,他们都住在常乐坊,把祠堂设在常乐坊,当然最好不过了。

  这时,李邺又缓缓道:“各位叔父不要担心实力弱,财产少,这是暂时的,再过几天,还会有很多族人投奔过来。”

  众人不解李邺的意思,李岱问道:“邺儿是指祖父会干涉?”

  李邺摇摇头,“是李渝要出事了,他在郃阳县镇压农民抗租,杀死了六十多人,事后还封锁消息隐瞒,我是在华阴县听到的消息,估计朝廷已经知道了。”

  众人面面相觑,屠杀农民,这位嫡长孙脑子有病吗?

第338章 服软求饶

  送走了几个兄弟,李岱匆匆回来找到李邺,“邺儿,你给我说说,李渝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邺喝了口茶,润润喉咙道:“郃阳农民确实被杀了六十余人,但父亲觉得真是李渝下令镇压的吗?”

  李岱摇摇头道:“不可能的,我也当过地方官,就算李渝下令,衙役们也不敢动手,我听着就觉得蹊跷。”

  “父亲的感觉没错,其实根本不可能是县衙杀的,应该是有人浑水摸鱼,栽赃给了李渝,这实际上是背后射向祖父的一支毒箭,李渝是嫡长孙啊!父亲猜到是谁干的吗?”

  李岱沉默片刻道:“不会是宇文家族干的吧!”

  李邺淡淡道:“宇文家族和我们是血海深仇,我还在说想,祖父退仕了,他们居然不动手,这不就来了吗?”

  李岱负手走了几步道:“李岫怎么样我管不了,但你祖父绝对受不了这个打击,邺儿,为了保你祖父的性命,这件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李邺点点头,“帮可以帮,但我如果看不到李岫的诚意,我也只能爱莫能助!”

  李岱也只知道无法勉强儿子,也只能暗暗叹了口气。

  这时,李邺又道:“我刚才给母亲说过了,常乐的老宅可以改建为祠堂,母亲同意了,另外,所有改造钱物支出,我来承担!”

  李岱连忙道:“主府那边会分给我们三万贯钱,就从这里面支出,不过我手上没有余钱,你倒是可以先借点给我,几百贯就够了!”

  李邺笑道:“我房间里正好有一千枚粟特金币,父亲先拿去用,不够再给我说!”

  李岱着实有点痛心道:“邺儿,家族就这样一分为二了吗?”

  李邺笑了笑,“祖父早就给我说过,这只是一种避险策略,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两边还会合二为一,不过不会是简单的重新合并,而是父亲这一边吞并主府那一边。”

  夜深了,绝大部分人家都一片漆黑,但宇文府内堂却灯光微明,宇文通正和宇文伟以及宇文智商议对策。

  郃阳县的杀人事件正是他们所为,宇文伟一手策划,并耗费了六千贯钱,请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王屋山盗匪所为。

  宇文家现在可养不起武士,也不敢养武士,只能花钱找人办事。

  宇文通关心的是善后,问道:“这群凶人回去了吗?”

  “收了钱后就走了,他们不敢在关中逗留,应该回老巢了吧!”

  “那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宇文伟点点头,“据他们所说,是有些漏洞,但当时情况紧急,他们害怕乡民反杀,所以他们暴进暴出,用最短的时间杀人撤退。”

  “比如什么漏洞?”

  “杀人的兵器就是漏洞,他们先用弩箭射杀,然后再杀死一部分受伤的农民,就撤退了。”

  宇文通眉头一皱,确实是很大的漏洞,捕头是不装备弩箭的,只要一查就能发现问题。

  宇文智在一旁笑道:“父亲,如果杨家要收拾李林甫,这是一个机会,李渝那个蠢货居然听信下属的建议,隐瞒死亡事件,这次他死定了,李林甫正在病重,得到嫡长孙的噩耗,我估计他这次活不了,我们就等着看好戏!”

  宇文通缓缓点头,“这一天,我已经等待很久了!”

  次日是旬休,李岱难得休息一天,他便拿着儿子给他的一千枚金币去了常乐坊老宅,其他五名兄弟都在那边等他,几兄弟商议怎么把这座占地一亩的老宅改建为家族第二祠堂。

  众人都喜欢这里,安静、隐蔽,紧靠城墙,地方也大,最关键是近,很方便,除了李岱远一点,其他人都在本坊。

  大家一致决定,就把祠堂正式放在这里。

  当然,这座老宅是妻子裴三娘的产业,当初花了一千五百贯钱,一旦家族那边拨钱过来,李岱就得把这笔钱还给妻子,算是家族买下来。

  几个兄弟中,比较活络的是排行二十的李崎,他是宣阳坊的酒楼管事,朋友多,人脉广,他笑着对众人道:“房子都不用翻新,就稍微把内院的主堂改造一下就行了,我认识一个朋友,就是长安城专门给人建祠堂的,交给他去做,最多百贯钱左右,几天时间,就能做得妥妥帖帖。”

  李岱点点头,“官府备案没有问题,关键是隔壁要同意,要不然他们闹起来,面子上不好看,十七兄和他们谈过了吗?”

  这座宅子是民宅,改成祠堂需要在县衙备案,得到县衙的批准才行,当然,县令是冯敏,他不会反对,关键是左邻右舍要同意。

  李崤苦笑道:“我昨晚回来就找隔壁的老两口谈过了,他们开价二十贯钱才同意,我和他们讨价还价,最后敲定下来十二贯钱。他们同意画押。”

  买房要贿赂邻居,已经是长安的惯例了,十二贯钱不多,李岱当即道:“今天就把钱给他们,让他们售房契约上画押,不能拖,拖下去他们就会狮子大开口了。”

  “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了。”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众人一回头,顿时吓了一跳,居然大哥李岫来了。

  房间里,李岫把次府的房契放在桌上,“这是宣平坊的宅子,正式移交给五弟,我这两天就搬到主府去,里面的家具都比较名贵,留给五弟了,然后财产分割那边会重新做方案,保证公平,不光是店铺、庄园之类的不动产,还有父亲留下的大笔财富,作为族产两边平分。”

  望着大哥这个样子,李岱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他沉默片刻道:“渝儿的事情,我也刚刚听说了。”

  李岫的眼睛一下子红了,声音哽咽道:“渝儿已经被监察御史当场革去官职,带回长安了,他是我的长子,是父亲的嫡长孙,若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他老人家怎么承受得了?”

  李岫扑通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五弟,帮帮我吧!大哥求你了。”

  “大哥别这样,快起来!”

  李岱扶起大哥坐下,又问道:“大哥有没有去活动?”

  “别提了!”

  李岫长长叹息一声,“我昨天下午得到消息后,晚上便拿了五百两黄金去求张均,原以为双方联姻,他们肯定会帮忙,没想到他当场就把渝儿的婚书还给我,说渝儿不配做他的女婿,又摆出一副严厉的姿态,要公事公办,绝不姑息,还要.还要把我停职,以防止干扰办案,我送的礼他也不收,把箱子扔出府门,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恶心的人,当初信誓旦旦拉拢我,可翻脸比翻书还快!”

  李岱心中暗暗叹息,若张均的把柄没有还给他,他会是这个态度吗?

  不过李岱为人宽厚,不提此事,他点点头道:“我也会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