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78章

作者:高月

  李邺赶到城外大营,见到了程千里。

  距离上次朔方之战,一晃已经过去两年了,程千里再见到李邺,几乎吓了一跳,两年前,李邺也就和他一样高,现在居然比他高半个头了,脸上的稚气也完全消退,换成了一张成熟英武的脸庞,目光中充满了自信。

  程千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爽朗,他拍拍李邺的胳膊大笑道:“好小子,长这么高了?我都差点认不出。”

  “程使君几乎没有变化,还是一样年轻,风采夺人!”

  程千里指着李邺笑道:“小子会说话,说我风采依旧我没有感觉,但说我年轻,我很开心,假如你说我比以前更年轻,我肯定会更高兴。”

  “那不就变成奉承您了吗?”

  这个马屁水平很高,程千里饮甘若饴,哈哈大笑,“我们进营一叙!”

  两人走进中军大帐,分宾主落座,程千里让亲兵上了茶,两人喝了口茶,程千里沉声问道:“贤侄怎么会选择碎叶?”

  李邺一怔,“碎叶不好吗?”

  “你不知道军中有一种说法,叫做‘金陇右、银朔方,又金又银在范阳’?这三个地方一个是拱卫京师,一个是控制河北,都是朝廷最关注之处,在这三个地方立下小功劳都会获得很大的收益,朝廷都会视为大功。

  相反,在安西和北庭,你只有立下平定小勃律那样的丰功伟绩,朝廷才会看到,像一般平定胡人叛乱之类,朝廷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就算报给兵部,兵部也不看。

  至于碎叶,朝廷更是不会放在心上,像你在居延海的功劳,在朅师国功劳,在拔汗那的功劳,这些立功如果发生在陇右,以你的皇族身份,至少要官升三级,爵位也要到郡王了,但看看你现在得到什么了,一个小小的碎叶兵马使吗?这算什么奖励?”

第265章 联合军议

  程千里的一番苦口婆心劝说虽然是好意,也点破了官场的一些潜规则,但李邺并不看重这个,他来安西就是为了参加怛罗斯之战,为了改变历史,而不是为了封官升爵,他十四岁就是金山县公了,还在意什么爵位?

  不过李邺也听出来了,程千里其实说的是他自己的遗憾,他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感到不满,对朝廷的封赏感到不公。

  李邺不想多说此事,他便把话题转回正事,“程使君对这次与大食的战争了解多少?”

  程千里叹口气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前来的缘故,我知道高仙芝对我有防范,怕我抢他的功劳,很多事情他不会尽言,我只能来找贤侄,希望你能详细告诉我,我不瞒你说,我现在真是一无所知,圣上的旨意上什么都没有说,就是让瀚海军来碎叶协助高仙芝对大食之战,太子殿下也什么都没有说。”

  李邺点点头,走到桌上的一张地图旁,指着石国道:“话比较长,我们先从石国说起!”

  两天后,李邺接到了高仙芝的飞鹰传书,命他派五百人夺取怛罗斯城,控制石国银矿。

  李邺随即派裴琇率五百骑兵赶往怛罗斯,占领怛罗斯城和石国银矿。

  又过了几天,高仙芝率领两万安西军和一万头满载军粮的骆驼抵达碎叶,其实碎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军粮提供地,他们在楚河流域和伊丽河谷的两个军队大牧场就有羊三十万只,足以支撑这场大战,

  这时,拔汗那王子阿罗列和俱密国王子铁尔梅也赶到了碎叶,参加高仙芝主持的军政议事,阿罗列王子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火寻国的大食粟特军团驻扎在安国布哈拉,大食军人数约一万五千人,

  这个情报非常重要,李邺知道大食粟特军团的兵力也只剩下四千人左右,现在突然增加到一万五千人,那意味着大食正规军也出现在安国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高仙芝神情十分冷峻问道。

  “就在俱战提之战后不久!”

  高仙芝眉头一皱,他很有把握,自己已经把俱战提的大食军全歼,一人都没有逃脱,大食人又从哪里得到情报?

  他沉吟片刻问程千里道:“程使君认为大食的情报从哪里得到?”

  程千里当然不会知道,但他是副将,朝廷官爵和职务都不比高仙芝低,甚至资历比高仙芝更老。

  所以一开始高仙芝就不能绕过程千里,就像两个城市开协调会,两个城市的一把手都来了,两个一把手时时刻刻都要互动,不能冷落对方,以表示尊重,这是官场基本规则,高仙芝再对程千里有意见,但表面文章他还必须做到位。

  程千里笑了笑道:“我不太了解情况,还是问问小李将军,他应该知道!”

  “说得对!”

  高仙芝又问李邺道:“李兵马使有什么见解?”

  李邺不慌不忙道:“大食对河中和吐火罗渗透了很多年,这种渗透的主要一点便是对情报的收集,这些情报人员肯定不是军队,就是普通商人和平民,如果我没有猜错,大食在所有小国都有情报点,甚至在碎叶也有,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情报网!”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集聚碎叶,大食已经知道了?”

  李邺点点头,“肯定知道了!”

  高仙芝眉头皱得更深了,对方知己知彼,而唐军只知己而不知彼,这太被动了。

  李邺明白高仙芝的担忧,便笑道:“其实我们也一样可以知道河中和吐火罗各地的情报。”

  高仙芝顿时精神一振问道:“怎么知道?”

  李邺微微一笑,“使君是怎么知道石国发生政变的?”

  高仙芝若有所悟,转头问吐火罗联军主将铁尔梅道:“莲花生大师在哪里?”

  铁尔梅微微欠身道:“我离开时,大师正在赶来俱密的途中,正如李将军所言,大师的弟子和信徒遍布各国,他会及时传来很多重要的消息,这次我来碎叶也是想建立一个情报站,把大师得到的情报及时提供给使君,这也是我们合作的意义。”

  “说得好!”

  高仙芝大喜,又回头给程千里解释一番,程千里点点头,“知己知彼才是致胜的关键,尤其是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情报,我们才会知道大食的增兵情况,我非常赞成在碎叶建一个情报中心。”

  高仙芝忽然有点吃味,程千里怎么会知道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是大食军必经之地?他不满地看了一眼李邺,他隐隐感觉到了,恐怕李邺和程千里的关系不一般,难道程千里也在走李相国的路子吗?

  程千里也和高仙芝一样,也是明年任期届满,河西节度使的位置空着,高仙芝就不相信程千里会不动心?

  多方议事很快做出了决定,众人一致同意李邺为前军,率两千碎叶军赶往怛罗斯,同时拔汗那的宁远军也赶往怛罗斯支援,第一步主要是击败对方的前锋,而高仙芝的主力则在保大军城等待对方主力,程千里率领的北庭军则为后援,一旦大战爆发,他会立刻投入战争。

  至于吐火罗联军有三个任务,一个是负责情报传递,其次是负责后勤运输,第三个任务是驻守纳伦山口,这是从真珠河前往热海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很重要,必须守住这个山口,防止大食军偷袭碎叶。

  当天晚上,李邺便出发了,他率领一千五百骑兵,加上一千头满载军粮物资的骆驼,赶往怛罗斯城。

  李邺说得没错,白衣大食渗透吐火罗和河中地区数十年,建立了庞大情报网,阿拔斯王朝取代伍麦叶王朝,这些情报网并没有随王朝更替消失,反而因阿拔斯的兴起而得到加强。

  所有情报点都归属于呼罗珊总督府管辖。

  在石国王城拓枝城内,有一家卖地毯的店铺,这里便是大食在石国的情报点之一,原本情报点是在大食教寺院,但因为石国发生政变,这些情报人员担心被石国新国王抓捕,便把情报点改为这家卖地毯的店铺。

  店铺门不大,但店铺很深,里面堆满了各种来自波斯的地毯,粟特人对波斯地毯并不稀罕,基本上都是大批量采购,然后销往唐朝,生意都做得很大。

  这天中午,一名男子匆匆走进了店铺,向店主行一礼,店主点点头,带他进了里屋。

  “是不是有什么重要消息?”店主问道。

  男子点点头,“唐军占领了怛罗斯城,消息是从王宫传出来,消息绝对可靠。”

  店主也大吃一惊,急问道:“有多少军队?”

  “大约数百人左右,具体不清楚,据说对方占领了怛罗斯城,国王很无奈,已经派人去交涉了。”

  店主倒不奇怪,唐军占领怛罗斯城,肯定是冲着银矿而来,那也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总督责令他们去怛罗斯安排情报点,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去,便出事了。

  店主心中着急,便立刻吩咐一名手下道:“伱带几名兄弟赶去怛罗斯城,了解唐军情报,我立刻向总督府发鹰信汇报!”

  半个时辰后,一只信鹰冉冉飞起,在空中盘旋几圈,向西南方向的呼罗珊首府木鹿城飞去。

第266章 秘藏之银

  呼罗珊地域广大,核心地带主要在今天的伊朗东北部,以药杀水为界,东面便是粟特九国所在的河中地区,但广义的呼罗珊也包括了河中地区和吐火罗地区,这些小国一方面向唐朝臣服,另一方面也向白衣大食臣服。

  但也正是白衣大食的衰落,这些小国才有了脱离大食人控制、全面转向唐朝的想法,但最主要还是出于宗教方面的缘故。

  大唐朝宽容,不干涉他们的信仰,而大食人则不同,尤其大食教兴起后,波斯的拜火教、摩尼教几乎消亡殆尽,为了自保,河中地区的祆教势力和吐火罗地区的佛教势力纷纷加强和唐朝的联系。

  呼罗珊总督府位于波斯最东面的木鹿,这里距离河中地区和吐火罗的地区都比较近,便于控制着两个地区,木鹿是一座著名的古城,地处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植物稀少,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黄土丘陵,大风刮过,飞沙走石,漫天黄尘。

  但木鹿旁边流过一条宝贵的大河,叫做卡拉库姆河,它是呼罗珊地区的母亲河,养活了千千万万的人口,所以又叫呼罗珊河,这条大河蜿蜒曲折,又穿过了卡拉库姆沙漠,最后流入阿姆河,阿姆河在唐朝叫做药杀河,是唐朝广义上的疆域边界,

  所以河中地区和吐火罗地区同时属于唐朝和大食的疆域,双方都把这里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属于自己广义上的领土。

  实际上,大食对粟特九国控制更深,他们在粟特各国驻扎了税官,对各国进行收取重税,粟特各国只得花钱免灾,尽管税赋沉重,他们也只能默默忍受。

  而唐朝对粟特九国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控制,仅仅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君臣关系。

  木鹿城内,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接到了石国发来的飞鹰传信,他的神情顿时变得十分焦虑,唐军竟然占领了怛罗斯城,怛罗斯城内的粗银和附近的银矿,那可是他的囊中之物,是他垂涎已久的肥肉,竟然被唐军抢先下手。

  阿布.穆斯林也暗暗暗暗埋怨哈里发,如果不是他要进攻埃及,把自己大部分的军队调走,那自己早就把河中地区占领了。

  现在埃及战役已经到了尾声,呼罗珊的大军也该回来了。

  他负手来回在房间里踱步,心中暗暗盘算着怎么说服阿拔斯把军队调回来,想来想去,只有财政一个突破口,阿拔斯虽然建立新王朝,但伍麦叶王朝的奢侈荒淫,早已将国库挥霍殆尽。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同样面临财政拮据的困境,不得不靠掠夺埃及来维持各种庞大的开支,那么石国的存银和银矿就是能打动阿拔斯哈里发的最好借口。

  阿布.穆斯林也是被昆都石所欺骗,他一直以为石国的库银都用来制造各种攻城器械,购买装备各种兵器,已经被昆都石消耗殆尽。

  但石国发生政变后,昆都石的几名心腹大臣逃到木鹿,阿布.穆斯林才知道石国还有一座保国银库,里面有十几万斤白银,不仅如此,怛罗斯城和银矿上还有大量粗银。

  这个消息让他十分愤怒和懊悔,他几次想派兵去石国抢夺白银和粗银,但都被布哈拉的叛乱给拖住了。

  大食军之所以在布哈拉驻扎重兵,并不是因为唐军攻克俱战提,时间点接近只是一种巧合。

  真正的原因是布哈拉民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大食叛乱,捣毁大食教寺院,驱赶税官,抢夺粟特各国交给大食的税赋,阿布.穆斯林极为震怒,立刻调火寻国的五千粟特大食军和木鹿的一万大军,共计一万五千人平息布哈拉的叛乱。

  此时阿布.穆斯林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再不行动,石国的白银一定会被唐军抢走。

  情报上说,怛罗斯的唐军不多,只有几百人,这是一个机会,必须立刻抓住这个机会。

  阿布.穆斯林当即决定两线并施,一方面派人去给阿拔斯紧急送信,说服他调回呼罗珊大军,另一方面派布哈拉的粟特军团首领赛义德和副首领艾罗特率领五千大食粟特军赶往怛罗斯,夺回怛罗斯城,抢夺存银,抢占银矿。

  阿布.穆斯林的情报没有错,唐军确实是由裴琇率领五百军队占领了怛罗斯城,但几天后,李邺率领一千五百骑兵也赶到了怛罗斯。

  从碎叶到怛罗斯城相距约七百里左右,

  李邺率军一路兼程,用六天时间抵达了怛罗斯。

  怛罗斯城是坚固的军城,用大石砌成,十分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城池周长只有八里,城内没有百姓,只有一百石国守军,战斗意志十分薄弱,裴琇率领五百士兵杀来时,守军们便弃城而逃。

  李邺刚到怛罗斯,裴琇便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着实出乎李邺的意料,李邺也没想到石国居然还是留了一手,他们在怛罗斯城内隐藏了大量的粗银。

  裴琇把李邺带到一个极大的矿石仓库内,里面堆放着无数黑漆漆的金属,一坨一坨,每一坨都有几十斤重,形状各异,在仓库内堆积如山。

  “这些粗银是被矿渣埋在下面,根本看不出来,一名管事怕死,就给我们说出了这个秘密,我们把矿渣扒掉,这些粗银就露出来了。”

  李邺心中估算一下,这些粗银至少有三十万斤以上,他又问道:“有记录吗?有多少数量,成色如何?”

  裴琇挠挠头,“对方说的话我们听不懂,文字也看不懂!”

  李邺当即令道:“把管事带过来!”

  不多时,士兵把一名管事带了上来,他跪下哀求道:“我家里还有孩子,有老父亲,恳求将军饶我一命!”

  李邺用粟特语对他道:“只要你配合,我们不会杀你,会很快放你回家!”

  管事连声感谢,又问道:“将军想问我什么?”

  李邺指着银锭问道:“这里有多少粗银?我是指重量,还有含银成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