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115章

作者:高月

  顿莫贺是去和阿布思谈判,希望同罗部并入回纥。

  他向葛勒可汗行一礼道:“启禀可汗,侄儿再三和阿布思协商,但他不肯松口,他愿意加入回纥汗国,向可汗缴税,并出兵追随可汗,但要和其他铁勒部落一样,保留同罗名号,回纥不得干涉同罗内政。”

  葛勒可汗重重哼了一声,“他追随突厥西逃,已经做出了选择,又有何德何能在回纥建国?若允许他建国,别人又怎么办?”

  很显然,葛勒可汗不接受阿布思的条件,如果早几年北归,葛勒可汗或许会从大局出发,同意对方保留同罗部,但现在阿布思已是丧家之犬,他哪里还有资格和自己讨价还价?

  葛勒可汗冷冷道:“唐朝已经同意,只要我们把阿布思和同罗贵族交给唐朝处置,他们不反对我们吞并同罗部,这是长生天赐给我们的人口,我们若不接受,会触怒长生天!”

  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漏一章,今天补上了。

第161章 玉狼之祸

  李邺一行已经走了十三天,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带,这里是薛部的地界,薛部和唐初的薛延陀汗国名字虽然很像,但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薛延陀汗国已经被唐太宗李世民灭亡。

  现在的薛部不过是薛延陀汗国中的几个支脉建立的普通草原部落,龟缩一域,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统一草原时的雄心壮志。

  虽然在朝廷地图上,还标注它为薛延陀,但草原各部落都称它为薛部。

  这天上午,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河流很深,他们没法渡河,只能继续向北走,寻找可以渡河的浅水地带。

  走出约百里,前面渐渐出现了帐篷,越走帐篷越多,帐篷前,不少孩童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一些少女聚在一起,望着他们吃吃偷笑。

  李邺笑道:“阿伦,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办法过河?”

  阿伦立刻催马上去询问,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女人一边回答,一边盯着李邺,目光炽热,就像看见失散了多年的亲人一样,看得李邺很不自在。

  片刻,阿伦神情古怪地回来道:“他们说前面三十里水比较浅,可以直接骑马过河!”

  “那你表情干嘛这么古怪?”

  阿伦捂着嘴强忍笑意道:“那女人问参军家里有没有娘子,我说没有,她说希望参军留下,她愿招参军为夫婿!”

  “什么?”李邺愕然。

  “那女子看上参军了!”

  说完,阿伦终于忍不住捂着肚子狂笑起来,苏必也忍不住大笑。

  阿伦又哀怜地摸摸自己脸庞,“我长得也不差呀!她为啥就看不上我捏?”

  李邺没好气道:“那你就留下呗!”

  “我倒是想啊!”

  阿伦忽然眼睛一亮,嬉皮笑脸道:“参军,你今晚估计走不了!”

  李邺一回头,只见那女人笑吟吟端着一碗羊乳走来,这是铁勒各部落的风俗,如果女人给伱敬一碗羊乳,就表示她对你有意,如果接过来喝了,那就可以留宿女子帐中。

  吓得李邺调转马头便落荒而逃,阿伦和苏必一边大笑,一边催马赶上。

  那女人见李邺不肯接受,气得她将羊乳狠狠洒在地上,转身怒气冲冲地回帐了。

  她主要是看中了李邺高大强壮的身材,薛部男子虽然强壮,但身材普遍不高,像李邺又高大又强大的男子很少见,她其实就希望能生一个高大强壮的儿子。

  又走了十几里,帐篷越来越密集,阿伦又去打听了一下,回来道:“参军,这里就是薛部的本部落!”

  李邺微微一怔,“什么意思?”

  旁边苏必笑道:“也就是说,薛部大酋长在这里!”

  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的低沉的号角声,“呜——呜——”

  李邺三人都穿着唐军的盔甲,他们刚进入部落不久,便有负责放哨的牧民立刻赶去报告了酋长。

  片刻,一支骑兵迎了上来,约百余人左右,为首是一名年轻的千夫长,也就二十岁左右,长得极为威猛。

  年轻千夫长倒也客气,上前用铁勒语问了几句,这半个月,李邺一直在跟随阿伦学习铁勒语,他有强悍的朱雀心法为基础,语言学得极快,短短半个月便掌握了上千个日常词汇和六七十个句子,如果不是很复杂意思的表述,他能听懂,也会说。

  千夫长的话他听懂了,对方问他们是不是专门来薛部,还只是路过。

  李邺不用翻译,直接不太熟练地说道:“我们是去北庭,路过贵地!”

  千夫长点点头笑道:“我父亲请你们去喝杯奶酒,尽一尽地主之谊!”

  李邺三人穿的就是朔方军军服,尤其李邺身穿将领的鱼鳞甲,表示在军中有一定地位,那不管是来出使,还是路过,薛部酋长都不会怠慢。

  天可汗的威严还在,草原各部落对唐人都极为崇敬。

  李邺点点头,“那就打扰了!”

  他回头对两名手下道:“我们去休息一下再走!”

  他们也需要补充一些干粮了。

  三人跟随千夫长向酋长大帐奔去,那是一座占地约两亩的巨帐,位于无数大帐中间,远远便看见了它白色的穹顶。

  这时,千夫长忽然看见了李邺腰间的玉葫芦,一下子愣住了,他又摇摇头,不可能,叔父把它带走很久了,怎么会在唐军将领腰间。

  这只玉葫芦是羊脂白玉籽料雕成,大小正好一把抓,上面用阴刻雕了一幅西域江山图,更重要是,葫芦头是一个惟妙惟肖的狼头,珍贵无比,一直是隋炀帝的心爱玩物,后来又落在李世民手中,但李世民不喜欢杨广之物,把它视为亡国之君遗物,便将它束之高阁。

  当年,草原各部落敬李世民为天可汗时,李世民赠送给各部落不少名贵的礼物,这只玉葫芦便赐给了薛延陀部,后来薛延陀汗国被唐朝所灭,这只玉葫芦没有被唐军缴获,而是落在薛部手中,成为历代薛部酋长的信物,被称为玉狼头。

  李邺见对方总是盯着自己腰间的玉葫芦,便笑问道:“你认识它?”

  李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战场上斩杀的薛伦,竟然是薛部的贵族,这个奇异的玉葫芦更是历代薛部酋长的信物。

  千夫长摇摇头,“我见过差不多的玉葫芦,但应该不是它!”

  这时,他们来到了酋长大帐前,千夫长进去禀报了,李邺取下玉葫芦,放入怀中,他隐隐有种预感,搞不好这只玉葫芦真和薛部有关。

  很快,大酋长薛陀迎了出来,李邺见他长得和自己的斩杀的万夫长一个模样,李邺顿时明白了,自己斩杀的万夫长很可能就来自薛部。

  当时,登记功劳时,他便知道那名万夫长不是同罗部人,但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人竟然是薛部的贵族。

  李邺三人被迎进了大帐,李邺取出天子金牌,笑问道:“我们是去寻找北庭军送信,大酋长可知道他们的驻营地?”

  薛陀看见了天子金牌,更加敬重,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连忙道:“我也听说他们在金山一带活动,但具体在哪里?我真不知道,那边是葛逻禄的地盘。”

  李邺点点头,“这里距离金山还有多远?”

  “大概千里左右!”

  “我们有任务在身,休息一下就出发!”

  薛陀呵呵一笑,“既然来了薛部,总要吃一顿饭再走!”

  他拍拍手掌,立刻进来一队少女,端着丰盛的瓜果美酒进来,紧接着又进来一队武士,将烤肉的羊肉献上,又来了几名陪酒的贵族,各自坐下。

  主人已经准备就绪,李邺不能说走就走,只得坐下饱餐一顿再告辞。

  觥筹交错,吃在兴头上,薛陀不露声色问道:“我听犬子说,参军有一只玉葫芦,能否给我一观?”

  李邺心中一凛,果然来了。

第162章 仇恨难解

  如果只是一个玉葫芦,还给薛部倒也无妨,关键是玉葫芦会扯出那名被自己斩杀的万夫长,他相貌像极了薛陀,不知是他兄弟,还是他儿子,一旦扯出这个血海深仇,他会放过自己?

  如此,李邺怎么可能把玉葫芦拿出来?

  李邺干笑一声道:“那玉葫芦是我祖上传下来,由高僧开过光,见得不酒肉,正好也不在身边,回头我再拿给大酋长细看就是了。”

  薛陀呵呵一笑,“我只是随便说说,看不看无所谓,不勉强李参军!”

  “多谢大酋长理解!”

  薛陀心中微微冷笑,一个玉葫芦而已,哪有这么多讲究,分明就是托词,他已经能确定,那只玉葫芦一定就是当年先祖留下来的酋长信物,儿子不会看错,拥有狼头的玉葫芦,天下独一无二。

  吃了近两个时辰,眼看夜幕降临,李邺故作酒意上头,笑道:“估计今晚走不了,能否麻烦大酋长安排一顶帐篷,我们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走。”

  阿伦和苏必心中惊讶,不是说好吃完就走吗?怎么又变卦了,他们低头吃喝不敢多问。

  薛陀呵呵一笑,“太欢迎了,我马上就安排大帐!”

  李邺点点头,“我先把东西拿去大帐。”

  李邺给两人迅速使个眼色,快步走出大帐,阿伦和苏必连忙跟了出去。

  薛陀的儿子薛安顿时急道:“父亲,他那只玉葫芦就是被三叔拿走的酋长信物,我看得很清楚,是狼头葫口。”

  薛安就是之前领路的千夫长,他是薛陀的独子,他所说的三叔正是被李邺斩杀的万夫长薛伦。

  铁勒各部汗位传承的规矩是幼子或者兄弟继承,上一代的大酋长薛固去世后,应该是幼子薛伦继承大酋长之位,薛固也把酋长信物玉狼头传给了他。

  但长子薛陀却发动了夺位之变,他实力强大,获得了最后胜利,薛伦跟随妻子仓惶逃往同罗部投奔老丈人阿布思。

  薛伦逃走时也把酋长信物玉狼头带走了,他索性把玉狼头系在腰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自己才是薛部的主人,总有一天他要杀回去夺回属于自己的大酋长之位。

  只是他的希望最终破灭在李邺的飞刀之下,玉狼头也成了李邺的战利品。

  薛陀摆摆手道:“不用着急,他今晚留宿不走,我们有的是机会!”

  就在这时,一名武士飞奔回来道:“大酋长,他们三人说有急事,已经走了,感谢大酋长盛情款待!”

  “混蛋!”

  薛陀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气得破口大骂,那个混蛋说要留宿不过是为了稳住自己,自己上当了。

  薛安腾地站起身道:“孩儿带兵去追,一定要把玉狼头夺回来!”

  薛陀有点犹豫,对方可是有唐朝天子的金牌,不能过于得罪。

  薛安见父亲犹豫,顿时急了,“父亲,三叔一定死在他的手上了,否则玉狼头怎么可能易手?”

  薛陀心中一凛,三弟把玉狼头看得比性命还重,一定是死了。

  薛陀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终于一咬牙道:“好吧!你去告诉他,只要把他玉狼头交出来,我可以不追究他杀弟之仇。”

  薛安心急火燎,立刻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向北面急追而去,对方要过河去金山,只有北面一个渡口。

  李邺一路疾奔,阿伦和苏必追上来,急声问道:“参军,出了什么事?”

  李邺叹息一声道:“我在同罗战场上斩杀了一名同罗万夫长,极可能就是薛部大酋长的兄弟或者儿子。”

  “啊!他们怎么会知道?”

  李邺苦笑道:“我缴获了那名万夫长的一件战利品,被他们认出来了,你们也见过,就是我装药的玉葫芦。”

  两人大吃一惊,“怎么会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