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第156章 灵武郭帅
这时,刘星从树林里跑出来,高声喊道:“李参军不要误会,他们是灵武县郭使君派出的斥候!”
“郭子仪?”李邺问道。
为首斥候将领上前抱拳笑道:“刚才我只是试探李参军的武艺,多有得罪!”
李邺这才看清眼前这名将领,让他惊讶的是,这名将领似乎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竟然也是一员少年小将。
李邺点点头,“误会了,刚才差点伤了兄台,请多多包涵!”
少年小将抱拳道:“在下果毅都尉浑瑊,本来不相信李参军能单枪匹马烧毁敌军粮仓,现在相信了!”
李邺不由多他看几眼,原来这位就是中唐赫赫有名的猛将浑瑊。
浑瑊又道:“郭使君发现县城大火,特地派我来查看情况!”
李邺眯起眼睛道:“这样说来,郭使君就在附近?“
“就在北面十余里外!”
李邺点了点头,“那就烦请浑将军带我去见郭使君!”
“可以!郭使君也正想了解城内起火情况。”
浑瑊带着手下随即翻身上马,李邺吩咐刘星先回营替自己向广平王殿下汇报,他自己则跟随向浑瑊北方疾奔而去。
浑瑊是铁勒人,他十一岁就跟随父亲参与征讨吐蕃的战争,是朔方军中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屡立战功,年初更是率一千军大败贺鲁部,收复龙驹岛,积功升为果毅都尉,官阶为昭武校尉,比李邺的宣节校尉还高好几级。
奔行十余里,众人放慢了马速,看起来浑瑊年纪不大,居然是果毅都尉,李邺忍不住问道:“请问浑将军多少岁了?”
浑瑊微微笑道:“我今年十四岁!”
李邺愕然,“我们居然同岁!”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
北方十余里外,郭子仪率领一万精锐军队已经等待多时,按照李俶的部署,郭子仪的军队将在两军激战到相持阶段时,从后面杀入敌军后背,成为最后压倒敌军的关键力量。
此时,郭子仪正凝视着鸣沙县的熊熊烈火,火势不仅把整个仓库吞没了,还点燃了周围的大量民房,整个鸣沙县北城几乎都被大火席卷,天空也映照成红色。
这时,他派出去的果毅都尉浑瑊来到郭子仪身边低语几句,郭子仪点点头,“请他上来!”
不多时,李邺被带到郭子仪面前,李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中唐传奇老将军,只见他年约五十余岁,身材高大,长得一张方脸,虎眼豹鼻,目光深邃。
李邺在马上抱拳行礼道:“广平王帐下参军李邺参见节度使!”
“鸣沙县粮草大火可是李参军所为?”
李邺点点头道:“卑职是执行广平王殿下的命令,偷袭鸣沙县粮草仓。”
“就只有李参军一人?”
“之前还有一名同伴,回去报信了。”
郭子仪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本来我也想派人偷袭鸣沙县粮仓,没想到李参军抢先一步。”
“让使君见笑了!”
这时,一名官员上来对郭子仪说了两句。
郭子仪上下打量一下李邺。肃然问道:“前两天率领十几名士兵保卫安乐县民众的斥候李队正是参军吗?”
李邺点点头,“正是在下!”
郭子仪动容,连忙向李邺躬身行礼道:“郭子仪感谢小将军全力护佑朔方百姓,小将军救命之恩,朔方军民都会铭记于心!”
李邺回礼淡淡道:“这是大唐军人应尽之责,郭使君不必这么客气。”
郭子仪叹息一声道:“李参军有所不知,安乐县是军人家眷安置县,至少三千士兵的家人在安乐县,我听说小阿布思率军去了安乐县,简直心急如焚,但又被阿布思主力盯住,不敢轻举妄动,我一直提心吊胆,唯恐传来屠城的消息,没法向将士交代啊!”
郭子仪后来得到消息,一名叫李邺的斥候队正率领十几名手下和小阿布思军队作战,射杀了小阿布思,后来在撤退时,又被那格斯率军追击,还是这位李队正带领数万百姓躲进峡谷,一次次打退那格斯军队的进攻,那格斯最后不得不撤退,数万百姓安然无恙。
郭子仪就想好好感谢一下这位救命恩人,没想到就在眼前。
李邺摆摆手道:“光凭卑职和十几名手下守不住安乐县,也抵挡不住同罗士兵如狼似虎一般进攻,关键还是安乐县军民奋起抵抗,包括魏县令的全力协助,还有民团士兵的英勇抗击,杨槛和数十名士兵为国捐躯,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绝不是卑职一个人的功劳!”
郭子仪见对方毫不居功,心中感动道,“李参军能这样评价他们,足见高义!”
这时,一名士兵疾奔而来,抱拳禀报道:“启禀郭使君,三万同罗大军已经出兵南下!”
郭子仪点点头,鸣沙县失火,对方不得不提前出兵了。
他当即喝令道:“传令全军,准备出发!”
李邺催马来到浑瑊身边笑道:“浑兄,我们一起作战!”
浑瑊大笑道:“能和李贤弟并肩作战,是我浑瑊的荣幸也!”
........
天渐渐亮了,在鸣沙县南部约二十里的旷野里,两支大军渐渐接近了。
唐军有五万五千人部署成飞燕大阵,燕首三万步兵为全军主力,而左右翼各有一万人,
三万步兵主将是独孤烈,右翼军主将是兵马使仆固怀恩,左翼军主将兵马使浑释之,浑释之正是浑瑊的父亲,南征北战,勇冠三军。
另外还有五千军为燕尾,由朔方军兵马副使张惟岳统领。
独孤烈是关陇贵族独孤世家的重要人物,现任龙武军右将军,他父亲独孤惟曾任万骑营大将军、兵部尚书,现在改任太师,在家颐养天年。
这次三万关中军出征朔方,天子李隆基钦点独孤烈为三万军的统军主将,负责带兵。
独孤烈曾是王忠嗣的部将,在陇右、河西从军多年,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之所以把中军安排为三万人,是仆固怀恩和浑释之的建议,他们很了解同罗军的战术,总是集中兵力进攻中军,利用骑兵优势冲垮对方。
两支大军相距约三里,停止了前进,独孤烈喝令道:“弩军上前准备!战车随后。”
一万重弩士兵上前布阵,他们用的重弩是五石大黄弩,需要两個人躺在地上一起用脚蹬上弦,弩箭长四尺,箭杆用枣木制成,十分沉重,箭头呈流线型,有三面血槽。
这就是著名的重弩重箭,从秦汉以来便是对付游牧民族的大杀器,著名的秦弩大阵,就是这种重箭。
重弩重箭主要是用来对付战马,游牧民族作战,当遇到箭阵时,士兵都会躲到战马身下,箭矢射不到士兵,而普通箭矢又射不倒战马,但重箭不一样,战马挡不住重箭一击。
在重弩士兵身后是两千辆大车,大车整齐排列,排成了三排,用来阻挡骑兵的强大冲击,这是隋朝军队对付突厥骑兵的办法,唐军也继承下来。
中军其他两万步兵也列成长矛大阵,每人手执两丈长的长矛,用集体的力量来阻挡敌军骑兵的冲击。
“呜——”
同罗骑兵的号角声吹响,低沉的号声在原野里回荡,阿布思战剑一挥,三万同罗骑兵发动了,铺天盖地的骑兵俨如海潮一般向唐军大阵杀来。
第157章 朔方大战
一万重弩士兵率先行动,两人共同操作一具重弩,重弩微抬,呈四十五度斜角,锋利的箭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冷芒。
广平王李俶位于中军内,数百名亲卫簇拥着他,他凝视着同罗骑兵的答应,大旗上似乎有几个铁勒文字。
“对方大旗上写着什么?”李俶问左右道。
刚刚被提升为副直长的罗金躬身道:“启禀殿下,那几个字的意思是公道。”
“公道?”
李俶冷笑一声,“侵我城池,杀我人民,他们的公道在哪里?”
他厉声喝令道:“传令下去,跪地投降者可接受,站立者一律格杀勿论!”
这是李林甫的意思,刚开始李俶没有当回事,现在他也下定了决心,残暴者该为残暴承担一切责任。
主帅的命令迅速传达到全军,每个将士手中的兵器握得更紧了,目光也更加严峻。
三万骑兵越来越近,相距五百步了.四百步.
独孤烈终于下达了命令,“重弩发射!”
令旗招展,梆子声急促敲响,‘梆!梆!梆!’
士兵扣动悬刀,五千支重箭骤然发射,密集的重箭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箭云,疾速移动,瞬间到了骑兵头顶上,如暴雨疾雨一般劈头盖脸射下。
同罗骑兵纷纷闪身躲在马肚下,也有不少骑兵高举盾牌迎接重箭来袭。
战马不容易被箭矢射倒,一方面是战马本身身体狭长,受箭面积小,另一方面马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加上马头很小,难以射中,如果射中马臀,也伤害不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防御射箭一方也做出了调整,一是增加箭矢数量和密度,弓弩兵人数多则数万人,少也要万人,其次就是使用重箭,重箭一样能射穿马鞍,射伤战马筋骨。
今天唐军用的就是五千具重弩,强大的三棱刃铁镞直射战马,无数战马被重箭射中,痛苦地惨嘶,一头栽倒,躲在马肚下的士兵也被战马压在身下,或者站起身仓皇而逃,跑不了几步就被后面奔腾而来的战马撞倒,被铁蹄踏为肉泥。
但也有士兵一跃跳上同伴的战马。
巨盾迎战的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强大的重箭穿透力极强,圆盾挡不住,重箭射穿了盾牌,也射穿了圆盾背后的士兵身体,无数士兵中箭,惨叫落马。
第一轮重箭便导致同罗骑兵一千余人伤亡,但一千余人对三万大军只是汹涌波涛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造成的缺口瞬间合拢,看不出任何损失。
两名唐军士兵上弦安箭,两人配合默契,在极短的时间内又完成了第二轮放箭准备,这时敌军骑兵已经杀到了三百步外,第二轮重箭射出,‘嗖!嗖!嗖!’一支支重箭飞射而出,密集如蝗虫一般射向敌军骑兵。
无数战马蓦地摔倒,士兵中箭落马,第二轮还是一千四百余匹战马被重箭射中,两轮箭矢射出,进攻骑兵稍稍停滞一下,但立刻又恢复了正常。
重弩一般射三轮,两轮仰射和一轮直射,第三轮开始,这时敌军骑兵已杀到两百步外,一万弩箭上弦、装箭,一气呵成,三排士兵呈高中低搭配,举弩向对方平射而去。
密集的箭矢呼啸射来,奔跑在前面的同罗骑兵躲无可躲,纷纷惨叫起来,一片人仰马翻,很多后面的骑兵来不及躲闪,被前面的战马绊倒,一头栽倒.
唐军弩军训练有素,三轮箭射罢,拾起地上的长矛立刻后撤,他们身后是两千辆大车,每辆大车前站着一名士兵,弩军士兵迅速将一支支重弩放入大车内,旁边士兵盖上扣板并锁上。
一万弩军士兵转换为长矛兵,五千具重弩锁进了大车内,这样就避免了五千具重弩的损害,也不担心被敌军夺走,除非是唐军大败,这些重弩才会成为同罗骑兵的战利品。
同罗骑兵已经恢复了正常,铺天盖地的骑兵杀到百步外,三轮重箭射出,同罗骑兵损失三千余人,伤亡比例约有一成,这在同罗骑兵可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优势就是骑兵,既然是骑兵就不可能不遭受唐军的弓弩打击。
尤其骑兵大阵一旦发动起来,基本上就不可能停止了,要停止也是后面的骑兵先停,然后一层层向前传导,前面的骑兵最后才能停下,但这种情况很难发生,除非是后方遭到敌军袭击。
两万六千大军战马奔腾,卷起滚滚黄尘,此时还是上午时分,但天色已经变得昏黄,漫天尘土使阳光变得暗淡下来。
如海潮般汹涌杀来的敌军越来越近,已经能看到他们狰狞的面孔,“咚!咚!咚!”唐军战鼓敲响,第一排、第二排和第三排士兵蹲下,用矛尾顶在地上,长矛呈四十五度斜角向上。
还有不少士兵拿着斩马陌刀、狼牙棒、甚至利斧,这是防止战斗队形被打散和敌军犬牙交错,唐军单兵用长矛就不行了,必须用顺手的短兵器。
激战即将到来,漫天的杀气使战马也开始不安,不断用马蹄敲打着地面。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