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第366章

作者:白担心

  事实究竟如何,战斗过后见真章。

  小黄沟。

  作为西村一路重要节点,此处驻守的八路军部队,有独立团第十六连连长黄家富率领的一个连的战士,外加上县大队的百十号战士,兵力合计在两百五十人左右。

  驻守兵力并不算多,好在小黄沟地势独特,特别是黄家富选择的这处节点,更是易守难攻。

  日军想要突破这里,由于地势的限制,兵力无法全部展开,只能一个中队一个中队地,以添油战术,向上增兵。

  对此,黄家富表现得很有自信:

  “咱独立团如今只打富裕仗,再加上修筑的混凝土工事,他狗日的鬼子来多少,咱们杀多少。”

  “营长可是说了,团长这次让咱们守住节点,不止是为了堵死小鬼子,还是为了借助火力优势,尽可能地消耗着鬼子的有生力量,等到把鬼子的援兵打掉,这被咱们围在包围圈里的鬼子,迟早也给他吃掉。”

  上午七时左右。

  负责节点外围警戒的侦察兵战士返回,向黄家富汇报道:“报告连长,有一支日军正在朝着咱们的方向推进。”

  “来得好,老子正等着呢!”黄家富虎目一瞪,“鬼子来了多少人?”

  侦察兵战士回答道:“约莫一个中队的鬼子。”

  黄家富点了点头,嘲讽道:“看来小鬼子的这次进攻带有试探性的。”

  “继续侦查,随时传递日军推进情况。”

  “是!”

  侦察兵战士转身离开之后,黄家富叫来了手底下的几位排长,还有县大队的大队长刘正华。

  “老刘,县大队的同志们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刘正华点点头,道:“黄连长放心,都准备妥当了。”

  “好!”黄家富攥紧了拳头,对几位排长说道:“告诉同志们,立刻进入备战状态,大家期待已久的战斗来了。”

  “是——”几位排长齐声应道。

  ……

  七点十八分。

  日军第一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第一步兵大队平川大队下辖第三中队,在中队长津田一郎的率领下,抵达小黄沟区域。

  津田一郎是奉命作为先锋部队,来尝试进攻小黄沟的八路军防御阵地,以试探八路军虚实的。

  大队长平川交给津田一郎的任务是:

  务必探查出防守小黄沟的八路军究竟是哪一支部队,战斗力如何,火力配置如何,兵力如何。

  一路推进中,津田一郎表现得十分谨慎,他知道自己面临的很有可能是八路军独立团部队。

  独立团的名声,如今在日军第一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也算是一面旗帜了,八路军的一面旗帜。

  自从这场大扫荡开始,在西村与张家庄不断受挫之后,这日军第四混成旅团全体日军官兵们,便对独立团是恨得咬牙切齿。

  同时又把独立团当作最难缠的对手。

  部队里有传言,在这次大扫荡掀起之前,第一军司令官阁下筱冢义男将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就算是搭上三个联队,也一定要消灭独立团!”

  为此,八路军独立团很快就成为了第一军各部,争抢着想要消灭的目标。

  独立第四混成旅团自然也不例外。

  继续的推进中,津田一郎带着队伍,很快抵达了小黄沟空旷射界附近。

  津田一郎登上某处土坡,用望远镜望去。

  小黄沟正向,被八路军部队清扫出将近三百米的空旷带。

  再向远处打量,果然看见一座座碉堡工事。

  津田一郎定睛一看,心底忍不住一沉,从对面的八路军构筑的防御工事的外墙来看,似乎是混凝土建筑。

  这可不太妙,平时大日本帝国对付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土八路,砖石结构的炮楼就让这些土八路束手无策了,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更是坚固,步兵炮来了也别想轻易轰开。

  这些土八路竟是如此厉害,一夜之间就在这小黄沟区域构筑了如此数量的混凝土工事。

  对于混凝土的特性,津田一郎也是略知一二的,他现在只希望这些八路修筑的混凝土建筑,时间不长,强度还没有提升上来,若是尽早发起进攻的话,轰碎这些工事未必没有可能。

  只是津田一郎的中队,手上自然没有步兵炮这样的利器。

  津田一郎想了想,下令让炮兵构筑了掷弹筒阵地,准备轰击小黄沟八路军的混凝土工事。

  “炮轰开始之后,第一与第二小队借助炮火掩护,率先发起进攻,将兵力散开,提防八路军集火!”

  津田一郎从望远镜中看不出小黄沟潜伏的八路军的虚实,只能做出尝试性的一次进攻,来探查具体情况。

  轰隆——

  鬼子掷弹筒的炮弹在小黄沟区域炸响,猛烈的爆炸声中,有一些炮弹直接砸在了十六连修筑的混凝土碉堡工事上。

  这些于夜里修筑的混凝土工事,到现在也不过五六个小时,好在用了生火加温法,已经完全凝固,强度也提升到了最终强度的10%左右,再加上建筑的壁内,是早就达到了强度的麻袋装的成品混凝土块儿。

  混凝土碉堡工事的顶部用的又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鬼子的一两发掷弹筒炮弹砸上来,倒不至于立刻崩溃。

  黄连长也早就等着小鬼子了,他猜到鬼子会用掷弹筒炮轰,所以一早就安排了下去,十门五零小炮一字排开。

  鬼子的掷弹筒阵地炮轰混凝土工事,位置暴露之后,立刻遭受到五零小炮的轰击。

  十六连的反击来得太快,以至于鬼子猝不及防,炮弹在掷弹筒阵地炸响,鬼子的掷弹筒阵地被炸得七零八落,掷弹筒损坏,炮兵阵亡十余人。

  两个小队,百十号鬼子,已经冲到了空旷射界区域,正在朝着十六连的工事猛冲。

  鬼子后方的掷弹筒阵地,被五零小炮摧毁,以至于冲锋的鬼子步兵没了炮弹掩护的时候,鬼子两个小队的步兵,已经离了十六连的工事不足一百五米。

  “打!”

  黄连长一声令下,他料到鬼子没了后方炮兵的掩护,肯定会后撤,趁着鬼子还没有回过神来,下达了作战命令。

  下一瞬间,构筑在小黄沟碉堡工事内的两挺重机枪,左右突射,以交叉火力封锁了整片射击地带,外加上十几挺轻机枪一齐开火,一轮集火下来,冲锋的鬼子步兵直接被扫倒一片。

  此时,什么狗屁的武士道精神,都被丢到爪洼国过去了。

  在十六连异常猛烈的火力突击下,小鬼子们一个个恨不得多长出两条腿来,忙不迭地掉头后撤,整支队伍直接溃散。

  小黄沟树林的两侧,早就潜伏的县大队战士们也开始开火。

  在后方观战的津田一郎看的是心惊胆战,那正面混凝土碉堡工事内的轻重机枪火力令人绝望也就罢了,两翼树林里传出的枪声,从枪声判断,怕是得有五六百人……小黄沟两侧,茂密的树林遮掩下,县大队的同志们正在树林内来回飞奔。

  在一处位置点打一枪之后,立马转换位置,隔上几米的距离再打一枪,每个人至少负责三到五处的射击点。

  这样,一个战士在快速的来回转移中,就能借助树林的遮掩,打出似乎三到五人的火力。

  津田一郎对十六连兵力的判断,也会多上三到五倍。

  再加上对面八路军的炮火强悍,中队的掷弹筒阵地刚刚展开,就被摧毁。

  被彻底震撼到的津田一郎,连忙下达了战略性转移的命令。

  “皮靴!是皮靴!中队长阁下,他们穿的全是皮靴,满树林子里都是他们的人,数量太多了,肯定是独立团的主力作战部队!”

  发起进攻的两名日军小队长,侥幸活下来的那位日军小队长,在惊魂甫定之中说道。

  两支日军小队,一百多号鬼子士兵,在仓促之中撤下来,就只剩下了最后二十多人,要不是撤退的速度够快,先前的冲锋又没有扎得太深,说不定就全部覆灭在了这里。

  退守树林里的津田一郎,远远地望着躺在空旷射击带的八十多具帝国士兵的尸体。

  恍惚之间,觉得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此刻,噩梦惊醒,以至于津田一郎甚至没有了继续待在这里的勇气。

  “撤,先向大队长阁下汇报具体的情况再说!”

  有些凄然的津田一郎咽了一口唾沫,开口道。

第433章 这绝不可能

  接近天亮时分,就在日军稍微松了一口气,放松些警惕,正想着可以在天亮之后借机反攻的时候。

  几声巨响,在日军营地某块区域炸响。

  四周的鬼子慌忙去探查,却发现炮兵小队,也就是随军的仅有两门步兵炮竟被炸毁。

  鬼子大队长山口震怒,下令封锁营地四周,将这伙偷袭的敌人给挖出来,结果闹得整座营地鸡飞狗跳,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

  最后,鬼子在步兵炮周围发现了一些特殊的金属碎片。

  经过推测,鬼子得出结论:是定时炸弹!

  一时之间,整个第四旅团营地是风声鹤唳,谁能想到这些八路军的手段竟是如此层出不穷。

  就连定时炸弹都捣腾出来了。

  更恐怖的是,将定时炸弹安放在步兵炮四周的敌人,究竟是怎么做到在无声无息之中潜入炮兵小队驻扎地的?

  十二具被匕首精准刺穿了心脏的鬼子士兵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冰凉的大地上。

  没有人能告诉小鬼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军心动荡之下,山口的指挥部似乎也不安全了,山口连忙下令,加强警戒,提防八路军小股部队的渗透。

  ……

  “副队,这西村的步兵炮算是摸掉了,也不知道张家庄的情况怎么样了。”

  独立团突击队突击组组长火花忧心道。

  副队长叶民笑道:“放心吧,木头这小子机灵着呢,有他带队没问题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张家庄一路,木头带着另外一支突击队作战小组,顺利地摸掉了鬼子的炮兵小队。

  这定时炸弹的妙用,再一次被突击队的夜袭渗透作战发挥得淋漓尽致。

  用突击队队员们的话说:

  黑夜是属于咱们八路军的,月亮是属于咱们突击队的!月光所致,就没有咱们突击队到不了的地方,渗透不了的目标,完成不了的作战……

  ……

  另一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