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696章

作者:冥狄z

  朝歌离咸阳实在太远了。

  他们其实心中一直都很忐忑,不知自己等人要在朝歌待多久,亦或者一直待下去,而今听到日后能回去,心中瞬间犹如一块大石落地,彻底轻松下来。

  华要等人眼中的喜色,秦落衡自然是看在眼里。

  他选用的官吏,大多二十出头,算得上是初出茅庐,但这批人过去基本都在咸阳,鲜少离家这么远、这么久,或多或少都有些思乡,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想宽慰他们。

  这时。

  一名小吏恭敬的进到了大堂。

  他手中抱着厚厚几沓账簿,尚书司也算是财大气粗,账簿都统一用的纸张,不然尚书司这半年来的繁重政事,若是全部用竹简,只怕会直接堆如小山,想审理也会困难不少。

  即便如此。

  工作量也十分繁重,非短时能轻易完成。

  见状。

  华要也是连忙起身告退,说道:“下吏还有些政事需处理,就不打扰十公子了,先行告退。”

  其他人自明白是为何,也纷纷起身离场。

  只是几十息时间,原本坐有十来人的大堂,瞬间只剩下了秦落衡跟陈平两人。

  秦落衡面色如常。

  他把这厚厚的账簿放在案上。

  用手从底部翻了一下,只听到阵阵哗啦的声音,一股略微带着点气味的清风就扑面而来。

  秦落衡沉声道:

  “这半年尚书司属实是任务繁重。”

  “这么厚重的账簿,若是放在少府、丞相府等大府,我倒是并不意外,但尚书司只是一个小官署,竟能整理出这么多数据,实在是有些繁重了。”

  轻语两声。

  秦落衡便认真看起了账簿。

  在看了几眼后,他把其中一沓扔给了陈平,道:“你也跟着检查一下,张目数据造假,的确不容易查出,但并非没有办法,数据造假最终还是要自圆其说。”

  “我当初流落地方时,听说过一种检查数据的办法。”

  陈平微微躬身,侧耳倾听着。

  见状。

  秦落衡摇摇头。

  说道:

  “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就是一些商贾总结的经验,我也不知是不是真有效,若是按既定流程的逐一审查,费时费力,也难以准确的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人力不足,账目也过于繁多。”

  “所以只能尽可能取巧。”

  “在发现了一些问题后,再按程序逐一审查。”

  陈平道:“公子所言甚是。”

  秦落衡道:“这种检查各种数据的方式,是从实际生活中得出的结论,即以一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概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直觉得出之期望值1/9的三倍。”

  “简而言之。”

  “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频率越低。”

  “我刚才大致扫过了这些账簿,基本是以单个官吏的账目为主,所以不用担心数据出串。”

  “你先按照这个规矩去查一下。”

  闻言。

  陈平微微一愣。

  他一时有点没想明白缘由。

  但又迷迷糊糊的似知道大致是什么意思。

  虽然感觉这个规律似乎有点奇怪,但十公子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照做。

  他拿出一张空白纸张,在上面依次登记上审查账簿官吏的名字,然后开始记录上面数据首位出现的数字。

  另一边。

  秦落衡同样是这么做的。

  不过他比陈平轻松不少,他并不是标注习惯用的一二三四,而是用的数字1、2、3、4,在检查了一阵之后,他心中渐渐也生出了一个想法。

  必须尽快把数字给推广出去。

  不然清点账目太难了,那密密麻麻的汉字看下来,眼睛都花了,审理登记也要多花不少时间,查账也十分的不方便,若是全部用1234等数字,则直观简洁不少。

  不过数字1234固然用起来方便,但造假也相应要容易不少。

  所以还得学后世。

  用两种数字做记账,一种是常见的1、2、3、4,另一种则是用大写的数字‘壹贰叁肆’,这样相互对照,也会加大造假的难度。

  秦落衡只是想了一下,便置于了一旁。

  现在当务之急是查账。

  发明数字的事,等有空再说。

  秦落衡跟陈平在室内安静的审查着账目,而华要等人则是心神略微有些不安。

  一阵后。

  司马昌开口道:“十公子这次只让陈平跟着查账,这么多账目,仅靠两人真能查的过来吗?”

  固蹙眉道:

  “十公子如何做,还无须我们教。”

  “我们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即可,另外,若是你们真有人在账目上弄虚作假,我也劝你们尽快向十公子坦白,不然等十公子查到,到时十公子就没有那么好相与了。”

  司马昌脸色微滞。

  他拱手道:

  “固佐贰说的甚是。”

  “也不知是何人在账簿上弄虚作假。”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十公子都已知道有人弄虚作假,为何会不知具体是何人呢?”

  “难道其中还另有隐情?”

  “亦或者根本就没有人弄虚作假,只是十公子对我们中一些人有意见,所以想借着查账......”

  固打断道:

  “妄自揣测十公子之意。”

  “非秦吏所为!”

  “慎言!”

第542章 十公子当迷途知返!(求订阅)

  司马昌面露讪讪之色。

  但也没有再言。

  尚书司众官吏继续处理起手中的政事,马上就时值秋收了,他们的工作量并不会有任何减少,或许农家、墨家等百家弟子,在这段时间可以轻松了,但他们是不能的。

  各种对比实验数据,都是需要记录在册。

  李晟坐在席上,目光不时瞥向不远处的屋舍,哪里正是尚书司的政事堂,也是以往他们办公的地方,只是现在政事堂成了秦落衡一人的办公之地。

  他心中略显不安。

  但在脑海中细想一番后,又渐渐的平静下来。

  尚书司的账簿太厚了。

  仅是他一人登记的,就足有一百多页之多,加上其他官吏的,少说也有一千多页,这么庞大的数据量,仅凭秦落衡跟陈平两人,又怎么可能那么快核查清楚?

  再则。

  尚书司的政事跟外界不同。

  他们大多是跟数据打交道,整理归纳上来的,也大多是墨家设计好的图纸,以及改良器物跟之前的实际数据比对,这些数据,若非他们是一直在跟着,恐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只是陈平毕竟是一个名士。

  也曾在天下士人盛会上扬名,多少让人不禁有些高看。

  李晟暗道:

  “十公子或许托大了。”

  “这么庞大的数据,岂是短时能审核好的?就算通体看了一遍,没有深入的去到地方,也很难知道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的含义,光看数据又怎能看出问题?”

  “而且要从数以万计的数据中找到问题。”

  “这难度太高了!”

  李晟非是轻视秦落衡,而是认为这非人力能为。

  若是十公子这次带了上计司的官吏,让他们帮着一起核查,或许还有一定可能,但现在,仅凭两人之力,连通盘看完都很难,更别说还要从中发现端倪了。

  李晟摇摇头。

  心中不仅浮现一抹阴云。

  当初郭旦举荐自己到尚书司任职,他其实有些犹豫,只是郭旦之妻,也即是他的姨,一直在族中劝说,最终他才点头,同意去尚书司任职。

  只是......

  在尚书司的这段时日,属实超出了他的想象。

  每天都是处理不完的文书,以及登记不完的数据,还有下不完的田地,去不完的工坊,有时若是人手紧张,还要去那很是危险的炼铁炉、熔矿炉,他甚至感觉自己不是官吏,只是一名瓦匠,哪里需要往哪里去。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