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646章

作者:冥狄z

  直接塞到了刘季手中。

  刘季推辞道:

  “这怎么好使得?”

  “当初便已经说好,你们给我五千亩田地,而我则带你们出来,这是约定好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岂能再受你们好处?”

  “这万万不可。”

  虽然嘴上说着,刘季却很是熟练的拿到了自己手中,根本就没有半点推却的样子,其他人见状,也是硬着头皮将自己身上的财物交给了刘季。

  刘季笑呵呵的拒绝着。

  但眼睛一直暗中在这几人身上扫过。

  他固然是很‘贪财’。

  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他一来是坐实自己‘贪财’的身份,让屈博等人对自己放松警戒,二来也是想故意激怒对方,让他们越发不想长期跟自己走,从而朝着东津渡的方向去,三来,刘季很清楚,屈博等人容不下自己,所以想借着这个由头,观察他们身上带了什么,以提前做好应对。

  眼下他心中已有了大概认识。

  等所有人都送了礼给刘季,刘季脸上的笑容更加张狂,而且一脸的财迷样更是丝毫不掩饰。

  刘季道:

  “诸兄弟如何客气,我刘季何德何能啊?”

  “现在秦军正在城中搜查,并不安全,我建议早点离开,诸位意下如何?”

  刘季一副为你们好的模样。

  闻言。

  屈博等人更觉恶心。

  他们早就说了,若非是刘季执意不走,他们又岂会在这耽搁这么久?但还是笑着道:“还是刘兄考虑的周全。”

  “只是刘兄准备带我们怎么走?”

  话音落下。

  四周顿时安静了下来。

  昭舟跟景驹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原本他们还想听一下刘季的建议,若是刘季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隐蔽的逃生路线,他们倒是能够接受,只是刘季前面这一番动作,彻底把他们恶心坏了。

  他们不可能跟刘季待太久!

  刘季目光一沉。

  镇定道:

  “我准备南下,经由新淦县,然后转道庐江去吴越两地,这条道虽然路途有点长,但胜在荒僻,没有多少人烟,也相对安全。”

  “诸兄弟意下如何?”

第503章 东津起涟漪!(求订阅)

  屈博目光闪缩。

  试探的问道:“敢问刘兄,大致需要多久?”

  刘季面露迟疑,缓缓道:“若是正常情况,恐也就五六天,只是我们这一趟,多半要走一些偏路,加上要绕一些地方,我虽对楚地有些了解,但有的地方毕竟没走过,因而也会花上一些时间。”

  “大概十天上下。”

  闻言。

  屈博脸色彻底黑了。

  十天?

  这绝无可能。

  一来。

  他们本就信不过刘季。

  刘季自己都对这条路线不熟,凭什么让他们跟着冒险?而且他们可不认为刘季是个老实憨厚之人,他们认识才几天,刘季就已是多次伸手索要东西了,这一路走下去,只怕刘季会变本加厉。

  毕竟......

  他们现在是逃犯!

  二来。

  他们担心路上有诈。

  刘季不是跟安分的人,岂会老实的带路十天?

  新淦、庐江这一路都很荒凉,若是刘季提前安排人手,到时夺财害命也未尝不可,甚至还能拿去邀功,他们岂敢把自己的生命,全权交到刘季手中?

  屈博面露凝色。

  缓缓道:

  “刘兄,这恐不行。”

  “眼下城中的局势,就算刘兄没有见到,但也一定听到了,我三大氏族眼下已成丧家之犬,被全城追杀,我们六人逃亡的消息,虽然眼下还没有几人知晓,但后面定会被发现。”

  “到时只怕会有人蜂拥相寻。”

  “刘兄选择的道路是极好的,但我们实在是难以承受,十几天的时间太长了,其中有太多变数,楚地对我们已成了凶地,实在不敢在楚地待十天,刘兄还请见谅。”

  “敢问刘兄可还有其他路线?”

  屈博试探的询问。

  刘季面露不悦,似对屈博的反对有些不满,但摸着已带有了一点温热的金玉,面色稍微缓和下来,沉思片刻,缓缓道:“倒的确还有其他的逃生路线。”

  “不过相对要危险不少。”

  “其一是向东经过长丰县,只是长丰跟寿春挨着,一旦寿春查到有人逃亡,恐怕顷刻间就会传到长丰,沿途层层设防之下,想要逃离出去,也会十分困难。”

  “我不觉得这条路线很好。”

  “再则。”

  “便是向北经过凤台县,但问题也是与上面一样,而且向北只能去魏韩二地,而这三地的官员都是秦廷任命的,只怕诸弟兄很难在魏韩二地找到落脚之地。”

  “依我看,就南下。”

  “虽然脚程远了点,但毕竟离咸阳也远了,秦廷的控制力度没那么强,相对安全一些,一来可去到吴越,二来也可借道北上。”

  听着刘季煞有其事的介绍。

  屈博等人不以为然。

  刘季所说的情况,倒不时为实话,但刘季从始至终都只考虑了陆路,并没有考虑到水路,而这就是刘季的受限,或是受限于眼界,亦或受限于财帛,亦或者平生未曾乘大舟而行过,因而对水路不了解。

  但他们不同。

  他们可是乘大舟御水而行过。

  楚地本就水系密布,各种水道繁多,只是战国上百年,很多水道因战乱荒废了,运转起来也很不方便,但这些年秦广修水利,却是让原本已半瘫的水系,重新贯通起来。

  水路当成为他们的首选。

  而且。

  他们之所以做出这个决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几天他们并未闲着。

  一直在研究逃生之法,从一开始,他们就选定了水路,因为他们信不过刘季,也不敢信,而在看了整宿地图之后,他们也逐渐统一了认识。

  认为当从东津渡逃离!

  一来。

  东津渡距离寿春不算远,但也谈不上近,距离只有十来里,以他们的脚程,趁着夜色,是能够到达的,眼下他们出逃的事,还没有被秦人知道,也意味着,他们现在是安全的。

  他们完全可以去租一艘船只,然后乘船顺流而下。

  二来。

  现在正值春耕农忙,走陆路很容易被黔首发现,但水路不同,只要他们不露面,很难被人认出身份,这样他们就能大摇大摆的逃离,不用战战兢兢,更能维持一份体面。

  这对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是贵族。

  岂能轻易让自己作贱?

  三来。

  走水路耗时更短。

  秦人就算查到他们已逃亡,到处下令搜查,等到秦廷把消息传到各地郡县时,他们早已乘舟不知去向了何处,秦人根本追击不到,而这是陆路不具备的有点。

  因而。

  他们早早便定下了水路。

  至于为何选择东津渡,只是因为这里是交汇处,从这里上船,有很多的出逃选择,让刘季以及其他人,短时难以判断方向,进而给与自己逃生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而且这条路他们很熟悉,不用担心刘季暗中使绊子。

  也不用担心刘季会中途设伏。

  景驹面露难色道:

  “刘兄。”

  “陆路实在非我等所愿。”

  “眼下我等是在与秦廷赛跑,以秦廷的效率,恐很快就会发现我等已跑路,到时定会沿途追击,我等自幼养尊处优,耐力远远不足这些虎狼秦人,沿途又东躲西藏,逃跑的速度定然不快。”

  “到时只怕会被秦人发现,这样反倒是拖累了刘兄。”

  “因而......”

  景驹看向其他几人,目光阴冷道:“我们建议还是走水路,眼下楚地水路畅通,又正值农耕,去往河边的人相对较少,危险相对而言其实是比陆路要少不少。”

  “刘兄认为如何?”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