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426章

作者:冥狄z

  另一边。

  从邸店离开后,秦落衡直接朝皇宫走去,他要去给始皇请求一下,把程邈调到勘字署。

  就在秦落衡朝皇宫走去时,皇城附近却是有一阵骚动,他微微蹙眉,迈步走了过去,驻足停了一会,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他已听闻发生了何事。

  只是听到这事,不由感觉有些奇怪,但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

  左监长蒙毅上书弹劾赵高,而且称已找到赵高违法犯罪的证据,这次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议论。

  正是因为赵高方才被抓了!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

  “蒙毅弹劾赵高?为什么有种耳闻过的感觉?”

  秦落衡微微蹙眉,却是没想明白其中原因,最终还是摇摇头,进到了皇城之中。

第346章 朕冒不了这个险!(求订阅)

  去到宫中。

  秦落衡已察觉到宫中气愤严肃不少。

  在经过层层搜查之后,他安然的进到了宫中,他迈步朝嬴政休息的宫殿走去,刚走近,却是听到了有人哭泣,秦落衡眉头一皱,却是不敢询问,而是等候在了门外。

  不多时。

  胡亥从殿内出来了。

  此时的胡亥,脸色十分惨淡,双眼泛红,难掩落寞和委屈。

  秦落衡微微摇头。

  这时。

  他才让宦官通报自己前来,很快,秦落衡便得到了召见,嬴政已从床榻上起来了,不过身体尚有些虚,因而穿了不少的厚衣。

  秦落衡道:

  “臣秦落衡参见陛下。”

  “陛下万年。”

  嬴政看了秦落衡一眼,冷声道:“你何时也学会这些恭维了?万年?朕差点连今年都过不去,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秦落衡连忙点头,笑道:“陛下还有余力指责,看来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等再调养几天,应该就再无大碍了。”

  嬴政不置可否。

  寒声道:

  “刚才胡亥来了。”

  “他是来给赵高求情的。”

  秦落衡心中了然。

  他其实前面隐隐猜到了,只是实在没有想到,胡亥竟跟赵高关系这么亲近,赵高才刚下狱,连罪行都还没供认,胡亥便急忙的开始为其来求情了。

  这实在是令人啼笑。

  秦落衡道:

  “胡亥公子本心并不坏,只是识人不明,加上性格纯朴,很容易相信他人,我认为胡亥公子只是一时心急。”

  嬴政冷哼道:

  “胡亥性格如何,我比你了解。”

  “这小子的确脑袋灵光,但缺乏主见,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做事完全凭借喜爱,以往仗着朕的喜爱,倒显得无所顾忌,此时却还分不清现状,显然并无多少长进。”

  秦落衡尴尬的挠挠头。

  不敢接话。

  他其实比较认可这个说法,胡亥的确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不然历史上也不会任由赵高胡作非为了,不过,这种话,并不适合说出,也不可能表现赞成。

  毕竟。

  胡亥是始皇之子。

  谁知始皇是一时气话还是牢骚?

  万一迎合几句,拍到马蹄子上,那岂不显得很蠢?

  嬴政并未在此事上多说,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对秦落衡说过,自己病重时,胡亥和赵高的作为,也丝毫没有想谈赵高下狱之事,稍作沉寂之后,问起了另一件事。

  嬴政道:

  “朕刚才听到了一个消息。”

  “你去廷尉府接了一个人,而且还见了另一个人,而这人恰好是一名反秦之士。”

  四下顿生肃杀之气。

  秦落衡面色如常,拱手道:“回陛下,臣的确见到了程邈和王次仲两人,关于接程邈,这是臣当初入狱时许诺的,程邈出狱时,臣会去亲自迎接,此番只为信守承诺。”

  “至于王次仲,臣其实并不知情。”

  “当时士人盛会时,他的确有参与,不过当时与会的士人很多,我对其其实并无太大印象,这次之所以能再见,主要是因为他为程邈至交好友,也是专程迎接程邈出狱的。”

  “这其实是一个巧合。”

  秦落衡并未遮掩,将此事和盘托出,并未有任何隐瞒。

  他很清楚,这事既到了始皇耳中,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始皇只要去查,一定能查到相关信息,而且他接程邈,本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做不得假!

  秦落衡继续道:“臣在跟王次仲交流一阵后,的确察觉到了其对大秦的微词和不满,不过,臣并不觉得有什么,轻慢朝廷的人,天下数不胜数,何况其是出身贵族?”

  “不过......”

  “臣之所以肯跟王次仲交谈,主要是因为欣赏其才能,臣想要让他为大秦效力。”

  “为大秦效力?”嬴政眉头一皱。

  秦落衡拱手道:

  “回陛下。”

  “这的确是臣的想法。”

  “臣这次之所以去接程邈,除了是履行当日承诺,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心思,程邈对隶书十分了解,甚至已到了痴狂的阶段,当初在狱中时,就在日夜不怠的练字,臣也不由惊服。”

  “臣想让熟悉隶书的程邈编纂一本《字书》。”

  “一本纯粹规范的隶书词典。”

  “隶书?”嬴政目光微阖,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他仔细的看了秦落衡几眼,面无表情道:“大秦规定的官方文字是小篆。”

  秦落衡道:

  “臣岂会不知此事?”

  “但民间广为受用的是隶书。”

  “隶书相比小篆更便捷简约,也更加方便,书写同样十分占优,只不过民间的隶书不成体系,因而显得有些杂乱,出了一地,或许同样的字形,便成了两个字,而这正是臣想改变的。”

  “臣想规范隶书。”

  “让地方的隶书不再局限一地。”

  “而是成为寻常大众皆知皆识的规范文字!”

  嬴政目光微沉,冷声道:“天下定于一,文字定的是小篆,而今民间使用小篆的人本就不多,你还欲规范隶书,莫非你还想让隶书成为大秦的官方文字?”

  嬴政的声音并不大,但极其压迫力。

  闻言。

  秦落衡脸色一白。

  他低着头,眼中闪过一抹执着,坚定道:“臣认为,当继续以小篆为公文,为书文,为契约文,效用在于确认,隶书为辅,效用在快捷便事,而且容许民人士子各互书。”

  未等嬴政开口,秦落衡便继续道:

  “小篆眼下为官制文字,非功力深厚者,不能成其章法,而这在臣看来,其实并不合适,文字本就该标准规正,便于书写,而非是靠经年累月的书写见其功力。”

  “世人看的是字,非是文字造诣!”

  “隶书创制。”

  “其实才更显重要。”

  嬴政拂袖冷声道:“小篆跟隶书的区别,朕又岂会不知?但你知道为何朝堂上下为何会选定小篆为官方文字?”

  秦落衡摇头。

  嬴政道:

  “因为便于管理!”

  “天下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小篆本来就有一定难度,从一定程度上讲,随着朝廷不断打压私学,逐渐垄断知识,天下万民最终只能学习小篆,但能掌握小篆的人注定是少数。”

  “从而达到降低统治天下的成本。”

  “韩非子曾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现在天下之所以动荡难安,便是在于有自己想法的士人太多,所以要对文化加以管制,从越来越多的人认不到字,看不懂字。”

  “从而达到唯上是从!!!”

  “再则。”

  “你认为朝堂那些大臣,有多少人识的隶书?”

  “若真以隶书为官文,他们岂非还要重新学习隶书?你觉得他们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吗?”

  “你的想法太过天真了。”

  “国家大事,从来不在乎好坏优劣,而在于能否便于治理,有些政策是不能计较利弊得失的,因为从始至终计较的都不是利弊,而是看重的‘政治’!”

  “你对这些了解的太少了!”

  秦落衡面色一黯。

  他这时才彻底明白过来,大秦有些政策,看起来并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倒行逆施,但这些政策本就不是看重的利弊,因为它就是算的政治账!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