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352章

作者:冥狄z

  “但谁又在意呢?”

  “天下一统得利的只有大秦,跟他们无关,他们何以要为大秦拱手让出自己的得利?世人大多鼠目寸光,见小利而忘命,我卫肆就是一个普通人,跟他们一样。”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看不到那么长远,也活不到那么久,其他人争的是利,而我争的是口气,我就是见不得大秦好,见到大秦稳固,我却是如同掉入到了粪坑,浑身难受。”

  “世上如我这般的比比皆是。”

  “现在秦廷尚还有威望,始皇尚且还能压得住,但早晚有一天,六国贵族、诸子百家会起来生乱的,他们同样见不得大秦好,他们也都想摧毁大秦建立的一切。”

  “时间快了。”

  “这次盛会已经隐隐传出了一个风声。”

  “朝廷对诸子百家已有不满。”

  “最近,我隐隐听闻了一些消息,似乎城中那些六国贵族正在尝试逃离咸阳,他们若是逃了,定会被全国通缉,到时,他们又岂会坐以待毙?”

  “天下早晚还会乱起来的。”

  “不过。”

  “想真正大乱,必须要始皇出事。”

  “始皇不出事,再大的乱子,终究会平定,所以我上次才那么急切的给赵高出策,让其给始皇献方士的‘延年益寿’的丹药,却是不知他的进展如何。”

  “若是真的得逞。”

  “呵呵。”

  “几年后,始皇身体抱恙,天下烽烟四起,风雨飘摇之下,大秦未必不会摇摇欲坠,但这一切,随着秦落衡的异军突起,突生了巨大的变数,我本以为秦落衡就跟扶苏一样,只是个志大才疏之徒。”

  “但秦落衡显然不是。”

  “所以我必须要另做一番布置。”

  “至少......”

  “不能让秦落衡坏事。”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让秦落衡死,但这一点,现在的我已办不到了,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让秦落衡被始皇猜忌,不能被恢复身份,等天下动荡时,他无名无权去处理动乱。”

  “唯有如此。”

  “天下才能如我预想那样乱起来。”

  “而你跟子婴也才能借着动荡不安的局势,获得安身立命之地,也才能彻底站稳脚跟,而赵高这个人心思狡诈,我若是出事,或许会让他乱中出错,但很大可能不会致死。”

  “等到天下生乱后,你们可取他人头,为自己谋一份功业!”

  “希望几年后你的剑还利。”

  “我就只能帮你们谋划到这里了。”

  “若是我的计划失败,你们要立即打消所有念头,以后安安分分的当一名臣子,一名宦官,不要再生任何念头,而且若是始皇未薨,秦落衡被恢复了身份,就算天下大乱,你们也不要有轻举妄动。”

  “你们斗不过嬴政父子的。”

  “当年成蟜公子掌有一定兵权,尚且输的一败涂地,现在子婴只是一个寻常宗室子弟,根本没机会胜过秦落衡,有的事,输一次就够了,输两次,就太过杀人诛心了!”

  “我言尽于此。”

  “你们今后好自为之吧!”

第284章 华府赴宴!

  十月,岁首。

  年关已至,各地官吏陆续到了咸阳。

  在这月内,官吏将进行一次年终的大考,即上计!

  在秦朝,课是上级考核下级,上计则是下级向上级做工作总结。

  上计的流程是:每年秋冬时节,乡、县等各级官吏将辖区内的户口、田亩数、税赋、粮谷出入等汇总编制成‘上计薄’,层层上报至各郡专门负责财会工作的‘上计吏’。

  地方的上计吏,将召开‘上计会议’,审理这些数据,并根据朝廷规定作出下一年度的安排,相当于地方的两会。

  等到地方会议结束后,基本到了岁末,即九月末,那时各郡的‘上计吏’会率领着相关会计官吏,满载着‘上计薄’和各种备查资料前往咸阳,参加朝廷召开的全国性的‘上计会议’。

  这次的主办者变成了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

  他们携带的各种资料,则将交由御史大夫府进行审核,而整个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皇帝亲临上计活动现场,进行‘受计’,听取各地的工作报告,评论各郡、各官的功过,并对他们的工作作出进一步的指示。

  而今上计会议已陆续结束。

  各郡的上计考核结果也已陆续公布。

  不少官吏受到了训斥、罚俸甚至被当场撤职,但也有不少官吏得到了奖赏,甚至得到了擢升。

  在这岁首之月。

  朝堂和地方官吏的调动也已陆续公布。

  王绾、隗壮两位老丞相,他们的辞官已得到应允。

  现在李斯正式接任了右丞相,冯去疾为左丞相,原本认为有变数的姚贾,依旧当上了廷尉,只不过外界传扬要退下的顿弱,依旧还在御史大夫的位置。

  同时不少地方官吏也得到了擢升。

  华寄、甘罗、殷通等人凭借上计考核结果为‘最’,得以晋升到了朝堂,李由、华聿等人则因在任职期间的优异表现,被外放到了各郡县担任主官。

  除此之外。

  最引人瞩目的是原御史弋。

  他被调任到了少府,担任一个新署司的主官,其主要负责什么,目前还没对外公布,因而也是引得不少官吏侧目。

  不过。

  朝堂的变动跟博士学宫无关。

  博士学宫,依旧还是那些人,没有增添,也没有减少,在整个朝堂大动之际,却是显得死气沉沉。

  在这数月间。

  秦落衡没有再去过博士学宫,一直在家中辛勤耕耘,如今薄姝跟赵檀两女都有了身孕,为此,秦落衡还特意去訪市买了几个女隶臣用以服侍两女。

  此外。

  他唯一联系的便是农家的许辛。

  士人盛会结束后,许辛沉思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秦落衡的思路,进行粮种的改良,岁末各郡的上计官吏来咸阳,许辛也是借着自己博士的身份,询问了各地的粮食产量问题,最后向不少郡县的上计官吏购买了一些优良粮种。

  而今一切准备就绪。

  只待开春。

  天气已开始陆续转寒。

  咸阳城中来往的马车却未曾停歇过。

  上计考核一结束,各地官吏便开始轮调起来,不少新晋升到朝堂的官吏,这几日,也是拖家带口的赶到了咸阳。

  华府。

  经过几天跋涉,华寄也是回了咸阳。

  华阜道:“我刚才已派人去把秦落衡过来了,这段时间,我们华府显得很是沉寂,但好在一切都没有出岔子,华寄你也终于回到了咸阳,而华聿的调令也都下来了。”

  “眼下一切都尘埃落定,也该让秦落衡过来一趟了。”

  华府抚着须,脸上带着笑容。

  他从御史府退下后,一直都深居简出,很少过问秦落衡的事,即便是士人大会,也是全然没有过问过,就是担心牵扯太深,引起始皇的注意,从而影响到华寄的回朝及华聿的调任。

  而今两人的调令都已送达。

  他自然不用再向前面那样拘谨严肃。

  华寄稽首道:

  “阿父前面所说可是真的?”

  “斯年真的没死?”

  华寄其实早前就得到了消息,只是一直不敢相信,前几天舟车劳顿回到家,也没有急着问,今日听到阿父又提到秦落衡,不由主动问出了口。

  华阜点了点头。

  沉声道:

  “这种大事,我又岂会骗你?”

  “斯年的确没死。”

  “你应该对秦落衡的事有所耳闻,但你应该看的出来,若非有陛下撑腰,他何以能做这么多事?而且还没受到太多的责罚?”

  华寄微微额首道:“阿父说的是,只是这一切,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儿一时还有些恍神。”

  华阜笑了笑。

  说道:

  “我当初跟你一样。”

  “若非华聿过目不忘,我也不敢肯定,而后面在跟秦落衡有过接触后,我也的确发现了,他身后有陛下的身影,而且以往陛下没少去他所住的地方。”

  “他一定是斯年!”

  华阜语气异常的肯定。

  华寄盘坐在地,神色有些恍惚。

  但他经历过很多事,很快就恢复了心神,沉声道:“若他真是斯年,这次朝堂变动,或许真跟他有关,这几月来,朝堂官吏变动很频繁,我等原本被贬黜的关中氏族,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拔。”

  “而且......”

  “这次还提拔了不少原六国官吏。”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分化了长公子在朝堂的影响力,而今长公子远在楚地,对朝堂的调动,可谓是鞭长莫及,而秦落衡因为士人盛会上的过界举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但其实是无伤大雅。”

  “若秦落衡真是斯年。”

  “以现在朝堂的形式,斯年足以跟长公子分庭抗礼,甚至还隐隐会有些胜出,陛下尚未立储君,但现在长公子隐隐有失势的迹象,而其他公子又没有特别突出的,或许......”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