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269章

作者:冥狄z

  即便大多为运送粮草的辅军。

  但也是以多打少。

  就这大秦还是铩羽而归。

  把所有问题归于粮草,这根本说不过去。

  华阜到现在都还轻敌。

  朝中恐怕不仅仅华阜是这么想的,只怕其他将领也是这个想法。

  秦落衡道:

  “华御史,百越没那么好打。”

  “上一次南征,大军的确打残了百越联军,杀伤百越联军无数,所以大秦退败之后,百越部族始终没办法继续进攻,只能跟大秦在南疆形成对峙,而且一对峙便是数年。”

  “只是打赢百越,跟占领百越,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打赢只需胜过百越联军即可,但想要占领,却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朝廷显然没做好相应准备,若是再次出兵,只怕损失同样不会小。”

  华阜摇了摇头。

  沉声道:

  “秦公子却是不知。”

  “百越部族能集结起来的士卒已不足万,大秦兵锋所至,定会摧古拉朽的镇压一切,你有些多虑了。”

  “大军上次失利,主要是过于深入,没有在岭南找到合适后方,但这次朝廷已做好万全准备,若是朝廷准备出征,定能一战而胜,将百越之地彻底征服。”

  华阜目光坚毅。

  随即,华阜也道:“你不用担心,短时朝廷不会动兵,一来物资调度,二来士兵征召,都需要时间。”

  “再则。”

  “百越士卒扰边是时常的事。”

  “朝廷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出手。”

  “陛下若是出手,定是雷霆万钧,何况百越首领都死了,大军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你其实小看陛下了。”

  “朝廷之所以放缓攻伐进度,非是不能,而是在蓄势,不然百越一松散部族,能跟朝廷拉锯这么久?大秦上次之所以停手,是因为不能实现对百越全境的有效控制。”

  “下次出征。”

  “则是百越除名之时!”

  “秦公子你对军事了解甚少。”

  “你应知晓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之事,但你可知现在的匈奴,已非是跟赵、燕对峙时的匈奴了,眼下的匈奴吞并了周边诸胡势力,已成草原一霸。”

  “现在的匈奴已夺取了早先被赵国控制的阴山草原,其机动掠夺能力,已经延伸到了大河以南,其掠夺范围已囊括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等。”

  “大秦虽在这几地设有郡县官府,但其实一直都处于战时拉锯,朝廷也一直没有实现全境的实际控制,以往陛下之所以不动,正是想以上郡、北地郡尉依托,暗中积蓄力量,诱敌深入。”

  “匈奴飞骑流动,势若草原之云,若不能一举聚歼其主力大军,则收效甚微,零打碎敲,抑或击溃战,那只能陷入漫长拉锯,若是主动出击,则很难捕捉其主力。”

  “朝廷其实一直在等。”

  “而眼下头曼单于以倾巢之兵南下。”

  望着华阜眼中闪烁着战意,秦落衡一下明白了。

  大秦三十万大军北上,二十万大军镇守南疆,两支大军相距遥遥万里,几乎没有呼应的可能,只要一方军情有变,大秦天下便会显露巨大的纰漏与软肋。

  而这其实是大秦故意显露的。

  就是欲诱引匈奴倾巢南下,朝廷早就清楚百越部族会趁势而动,从始至终大秦就没想过跟匈奴、百越拉扯,朝廷只想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战,彻底摧毁匈奴、百越部族,从而实现南北两疆安定。

  南北两地所谓的数年拉锯,其实是大秦有意而为。

  为的就是诱敌深入,大军北上的消息,很可能是朝廷透露给百越部族的,就是想让他们闻讯而动,从而给大军一举歼灭的机会,实现一战定乾坤,彻底解决边患之忧。

  看似是匈奴南下。

  实则是始皇策谋的一场定国之战!

第215章 你当主动出击!(求订阅)

  秦落衡在心中暗叹一声。

  华阜的意思很明确,秦始皇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将匈奴集中彻底消灭,至少要换来边境数十年无患,但这谈何容易?

  历史上的秦朝就没做到。

  蒙恬驱逐匈奴上千里,但草原大漠太大了,匈奴远逃后,秦军后勤补给供应不上,秦军有心追赶,也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扬长而去,等到匈奴恢复一定元气,便再次卷入重来。

  只不过相对以往要温顺不少,不敢太肆意的触大秦霉头,但游牧民族终究是饮血食肉的,他们终有一日会再次挑衅。

  历史上的大秦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

  开始兴建长城。

  但大秦的北疆太过绵长,就算有燕赵遗留下来的旧长城,想要全部贯连,耗费的民力也是海量。

  耗民过剩!

  现在朝中恐不止华阜一人,只怕其他将领也认为能打服匈奴,但秦落衡心中很清楚,匈奴跟以往不一样了。

  秦一统天下时。

  匈奴则趁势统一了大漠草原。

  两者实力都是爆发性增长,若非蒙恬了得,北伐一战其实远不会如历史上那么轻松。

  大秦想一劳永逸,实在有些托大。

  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除非大秦的战力完全碾压,压到匈奴各部只敢载歌载舞,但眼下明显是不现实的。

  至于百越。

  百越军的确已不堪一击,但百越难胜的不是人,而是环境,百越对大秦而言是一处泥潭,若是真的陷入,短时间会很难挣脱。

  大量兵力牵扯在南北两地,朝堂对六地的掌控力无疑会大减。

  这个代价,在秦落衡看来,有些太大了。

  不过他也清楚华阜等人的想法,现在六地处于朝廷控制之下,危险系数远没有一统北方的匈奴强。

  无论怎么看。

  匈奴都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秦落衡闭口。

  他已经清楚了华阜的态度,也清楚了朝堂的想法,自然不会选择在这上面多言。

  华阜也不欲多说,转头提起另一件事。

  他说道:

  “秦公子,应该听说了一件事,朝廷正在大幅更新。”

  秦落衡点头道:“确有耳闻。”

  华阜沉声道:“秦公子现为大秦博士,而大秦立国之初,便给与了博士诸多权利,其中一项便是参政议政,秦公子理应去上朝,至少也要去博士学宫。”

  秦落衡面露愕然。

  苦笑道:

  “我就一稚子,那配得上博士官职?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真去了博士学宫,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华御史,你就不要笑话我了。”

  华阜一脸认真道:

  “我可不会跟你说笑。”

  “你是陛下亲口授予的大秦博士,那就代表了陛下的认可,而且你以往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博士的资格,既然如此,何必这么妄自菲薄?”

  “你就该去!”

  “尤其现在朝堂大动,你就更该去朝中露面。”

  “这次朝堂大动,会提拔不少地方官吏,这些人能入陛下眼,能力都很是不凡,你跟他们提前认识,互相间打下交代,对你今后是大有裨益的。”

  “你不该浪费这大好时机。”

  闻言。

  秦落衡越发不解了。

  他这博士官职,本就是夏无且为救自己弄来的,当初在自己的杀人案破案后,他其实就已经被面乐观,只是谁也没想到,黄府私下竟犯了这么多罪,以至于他又被莫名其妙得恢复了官职。

  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

  他这官职得来不正!

  他哪有这么厚的脸皮去真当博士,而且博士学宫的诸人,很明显清楚这点,因而就没有理会过自己的博士。

  而且......

  他已经上呈了辞官信。

  秦落衡拱手道:

  “华御史有所不知。”

  “我已于数天前,呈上了辞官书,估计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准许辞官,这博士官职,实在受之有愧,我哪敢真去当啊?”

  “再则。”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我这官职本就来的不正,完全是情急之下所获,也并未完全符合律令,我又岂能堂而皇之的据之?”

  “我的确会些医术,但只通一点皮毛。”

  “根本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更何谈成为医家医首?我的志向并不在行医救人,我若真去当了医家博士,那不仅与我自身追求相悖,更是对医者的不尊重。”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