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65章

作者:冥狄z

  “老丞相谬赞了。”

  “我也是中途察觉到的不对。”

  “今天的议政一直透着一股不对劲,仿佛是有人在刻意阻拦,想把议政变成朝臣之间的私斗,进而让朝臣之间分化,以期达到削弱朝廷的目的。”

  “我正是察觉到这点,所以才主动点了出来。”

  “若是不加以阻止,久而久之,朝堂必定分列两派,到时党同伐异,互相间只会越发失去原则和底线,不仅不利于朝堂,反倒会加速朝廷内耗。”

  “我李斯岂能任其肆意滋长?”

  王贲摇了摇头道:

  “不当如此。”

  “现在天下一统,新老秦人之分,已然成为过去,而今朝堂原六国官吏居多,这个区分并无太多意义。”

  “恐另有所图。”

  “今日所议为田政。”

  “新老秦人之分,这时确实能派上用场,但朝中大臣并非没明事理之人,他们一定能看出其中蹊跷,所以新老秦人之间的私斗,或许只是一个幌子。”

  “挑动得逞,才是意外。”

  “挑动不成,才是理所应当。”

  “只是他们为何要挑起新老秦人之争?”

  王绾略作沉思。

  说道:

  “恐怕还是在田政上。”

  “诸位可别忘了,土地兼并发生在山东,而按朝中的一些想法,出身山东的臣子其实都算新秦人。”

  “他们都是利益相关!”

  “今天朝上发生的事,或许是有人在借此提醒。”

  想到这。

  王绾也不由叹道:

  “当年为一统天下,满朝大臣是何等齐心,现今一统天下才过数载,满朝臣子就已是各怀心思。”

  “唉。”

  刚叹气完,王绾就面色一变。

  连忙伏地跪首道:

  “臣失言。”

  “请陛下治罪。”

  嬴政笑了笑,并不在意。

  “无妨。”

  “丞相所言,句句肺腑,有何错之?”

  “朕若是连这些话都听不得,跟历史上那些昏君又有何不同?”

  “诸卿大可畅所欲言。”

  “朕就听着。”

  “也正如丞相所言,朝中大臣甘冒如此风险,都要力推‘使黔首自实田’,其中的利益干系可想而知。”

  “朕又岂敢马虎大意?”

  “诸卿可趁机发散一下,给朕仔细讲讲,这些人的想法打算,让朕对他们欲行之事,有个大致判断。”

  几人连忙躬身道:

  “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绾沉声道:

  “回陛下。”

  “经过这次议政,朝中本没有其他心思的大臣,恐都会对新老秦人暗中权衡利弊了。”

  “一切之始,源于田政。”

  “改或者不改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改田政。”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使黔首自实田。”

  “只是推行这个政策,却是要僭越法度,法是大秦根本,若是轻易妄动,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是让朝廷承认土地兼并合法,这对大秦田制的践踏过于严重。”

  “此举损朝廷而肥地方。”

  “后患无穷。”

  “但推行这个政策的确能安稳地方,等朝廷腾出手来,未必不能如郑国所言,将地方的土地兼并问题彻底根治。”

  “短期来看,是利大于弊。”

  “但若是执行出现偏差,恐会加速地方兼并,到时,朝廷再想插手治理就非是易事了。”

  “地方也会尾大不掉!”

  “若是朝廷执意改田政,这已是最好的缓和之策。”

  闻言。

  李斯和王贲蹙眉。

  他们并不看好推行这个政策。

  这时。

  嬴政双眼微阖。

  冷声道:

  “若是朕不改田政,坚决执行现有田制呢?”

  “地方若是生乱,朕就派兵平乱。”

  “一地乱,朕平一地。”

  “山东尽乱!”

  “那朕就再扫一遍天下!!!”

  “诸卿以为何?”

第140章 你又怎知不是故意而为?(求订阅)

  话音刚落。

  王贲就反对道:

  “陛下万万不可。”

  “当年之所以能出兵平天下,是因为天下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大秦出兵是为免天下继续陷入连绵兵刃震荡,也使天下再无裂土之患,故而出兵横扫天下。”

  “而今天下归秦。”

  “天下子民皆为大秦子民。”

  “再派大军平乱,恐落天下人口舌。”

  “若是被有心人传谣,说大秦未视山东子民为秦人,大秦好不容易归服的民心,止住的五百载杀伐,恐会前功尽弃,到时天下无疑会再度陷入到杀伐动乱,天下必定血流漂橹,生民也将涂炭流离。”

  “就算大秦日后重整山河,地方对大秦的不信任已深入人心,再想修复是难上加难,加上六国余孽尚在,地方必定反复,大秦稍不注意,就会重现分治裂土之状。”

  “请陛下三思。”

  嬴政笑道:

  “王贲你多虑了。”

  “其中忧患,朕岂会不知?”

  “朕想的是,继续推行大秦田制,朝廷则静观其变,等到地方真的生乱,再迅疾出手,一举荡清地方叛乱,同时将大秦田制彻底广而告之。”

  “地方乱象。”

  “在朕看来,就在法上。”

  “民众不知法,法官法吏普法艰难,加上地方官吏跟豪强勾结,以致黔首遭受多重剥削,民不聊生。”

  “朕非是要对黔首出手。”

  “而是对地方官吏及豪强世族下手。”

  “以一城一池为界,逐步解决地方兼并问题。”

  王绾作揖道:

  “臣还是觉得不妥。”

  “一城一池的解决隐患,固然最好,但这不现实,一旦朝廷对某地进行清理,其他郡县必定人人自危,到时其他郡县的违法之人为了不事发,必定会教唆黔首叛乱,到时天下就乱了。”

  “这岂不是正中六国余孽下怀?”

  “眼下朝堂的问题,在于不知地方官吏的忠心情况,陛下的想法一旦施行,若是地方官吏忠于大秦居多,那地方尚且能平息,若是地方官吏贰心居多,还会害了那些忠于大秦的官吏。”

  “土地兼并问题虽然棘手,但还没到朝廷跟天下割裂的地步,若是真这么施行,天下会很快陷入慌乱,六国余孽也会乘势而起,原本对大秦有好感的士子黔首,也会直接倒向六国余孽。”

  “此策万万不能施行。”

  “请陛下三思。”

  嬴政微微额首。

  冷哼道:

  “那朕就只能行饮鸩止渴之策?”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