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6章

作者:冥狄z

  行文也是学室学习的重中之重!

  军事!

  秦时的吏员分为文武两大类。

  文吏不用多说。

  武吏则包括县尉、游徼、亭长、求盗等,这部分官吏主要负责地方治安。

  秦国是举国皆兵。

  只要不是身体残障,成年男子都会服役。

  这也意味着犯法之人身手都不会差,所以在秦朝想当一名称职的武吏,军事训练是一定不能差的,不然你根本就制服不了那些游侠、群盗。

  对于学习军事,秦落衡很感兴趣。

  他常年在山林生活。

  武力并不差。

  但军队里的发弩、骑马、驾车等军事技巧,他却是不会,对于学习这些东西,他还是十分有兴趣。

  毕竟......

  男儿谁不羡吴钩?

  对于秦朝学室教习算数,秦落衡最初还是很惊讶的,但后面想到秦朝是一个讲究实用的官府,也就明白过来了。

  秦朝内政很重。

  像是‘米粟髹(xiu)漆’‘甲兵筋革’‘锻铁铸金’‘核功度事’‘锦绣文章’等都是要用到大量计算的。

  而且......

  秦朝是有九九乘法表的。

  不过跟后世相反,秦朝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倒数倒到‘一一得一’的。

  从学室授习的内容可以看出,秦朝学室的课程主要是以实用性为主,培养的是各方面的全才,虽然史子并不一定都能全部精通,但也一定是有所涉猎,这极大的提高了秦吏的整体素质。

  只是学室制度的成本极高。

  秦时一枚竹简的造价是三至五钱,一个史子从始试到结业,所耗费的竹简至少上千枚,整个学程下来,一人的花销就高达万钱,这些财政全由朝廷支出。

  这就是学室制度推广不开的主因。

  也是秦末吏治崩坏的主因。

  朝廷培养不起足够多合格的官吏。

  而为了维持地方稳定,朝廷不得不大量启用原六国官吏,而原六国官吏的大量启用,无疑会压榨学室出身官吏的晋升空间,加上原六国官吏本身吏治败坏,耳濡目染之下,大秦吏治彻底走向崩坏。

  直至帝国倾塌!!!

  正当秦落衡沉思的时候,突然门外传来了细索的脚步声。

  他眉头一皱。

  随即想到什么,起身,去开了门。

  入眼。

  门口出现了一个身穿红黑深衣大衺(xie),脸蛋苍白,目如点漆的少女,女子年岁并不大,也就十四五岁。

  见到秦落衡,少女连忙行礼。

  “多谢公......”

  只是她的身子实在虚弱,腿还没弯下去,整个人就先行一步,直接朝下坠去,眼看就要跌倒在地,秦落衡连忙伸手扶了一把,神色有些无奈道:“不用这么多礼。”

  他把少女扶到书房。

  而后去到后厨,煮了碗盐糖水。

  端给少女后,也是好奇的打量了少女几眼。

  少女家世并不普通,至少不是常见的黔首,因为秦朝穿衣其实是有规定的,少女所穿的深衣大衺,一般是士子、贵族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穿的。

  秦朝尚黑。

  寻常秦国百姓基本都穿黑色。

  即便是士子、贵族也普遍身穿黑色。

  少女却是红黑!

  战国时五德循环说已经流行,而为了宣告自己的正统性,战国七雄都分别选了一种颜色作为国家颜色。

  晋分三家。

  魏尚火德,尚红;

  韩尚木德,尚绿;

  木德火德都被韩魏所占,赵国为了宣告自己得国的正统性,便对五行学说进行了再次的推演,弄了个‘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木助火势,火德愈烈’,即火木德。

  赵国推崇的颜色为七分红三分蓝。

  齐为田齐代姜,为了让世人承认自己的正统性,也对五行学说进行了推演,提出了‘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

  齐国推崇的颜色也变成了紫色。

  楚国蛮夷也!

  早先楚国根本不搭理什么五行学说,后面为了融入中原,也为了今后合理的吞并其他诸侯国,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正统性,对五行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推演,推演出‘炎帝后裔,与黄帝同德’即土德。

  楚国推崇的颜色为土黄。

  燕国为正宗王族诸侯,继承周之火德顺理成章,不过燕国公族认为火德已经衰败,他们若再继承火德,这把火必定熄灭,要兴盛,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于是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

  燕推崇蓝色。

  秦朝则是水德,尚黑。

  至于秦国时,秦廷从来没有承认自己崇尚水德,对外只是宣称自己国家尚黑。

  战国时夏商周的五行已经确立,而周王室还尚存,诸侯国们虽然觊觎天下,但除了正宗的王族诸侯国燕国,谁也不敢真的说自己崇尚水德,于是就有了这个奇怪的现状。

  其他六国都知道秦国尚水德,但秦国就是不承认,而等到秦国承认自己尚水德时,已经是嬴政一统天下之后的事了。

  盯着红黑衣裳看了几眼,秦落衡好奇的问道:“你是原魏国人?”

第18章 都道哺鸟反慈恩,却是贫家无孝子!

  少女一愣,随即道:

  “小女子姓薄。”

  “确实是魏地会稽郡人。”

  “我们家是几年前举家搬到的咸阳。”

  “家中尚算殷实,只是近日城中缺粮,家中也粮食紧缺,我这些时日实在人困体饿,这才冒险出城寻找吃的,让公子见笑了。”

  “也多谢公子的救济之情。”

  秦落衡微微额首。

  虽然少女说的比较含蓄,但他是知道城东情况的,也知道这少女的实情跟自己猜的差不多。

  他开口说道:

  “我姓秦。”

  “你不用称我公子,我只是个普通的秦人。”

  ‘公子’‘王孙’一词,在战国之前是王公贵族的特定称谓,不过在战国及秦时也已成为上等士人的美称了。

  秦落衡虽然自信自己的学识,不弱于这些所谓的上等士人,但秦朝毕竟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他也不愿为了些虚名去自讨麻烦。

  闻言。

  薄姝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秦?

  大秦不是有令不准黔首姓秦吗?

  虽然心中有些不解,但她也识趣的没问,只是点了点头。

  一时间。

  四下突然安静了下来。

  薄姝在一旁安静的喝着盐糖水,只是目光不时会看向秦落衡,似乎有些好奇眼前少年的身份。

  隔了许久。

  秦落衡似乎想起了什么,好奇的问道:“我记得救你的时候,你的位置是在骊山边缘,而据我所知,六地贵族入秦大部分都被安排在长阳街以东的坊区,不知那边的近况如何?”

  他想打探一下消息。

  以此来确定自己前面的猜测是不是真的。

  始皇是不是真在借刀杀人!

  听到秦落衡提到近日的关中大索,薄姝的眼中不由浮现了一抹恐惧和慌乱,她似乎不太愿意去回想这段凄惨的过往。

  秦落衡也意识到自己问错话了。

  连忙解释道:

  “我没有想刺激你的意思。”

  “我只是记得城东那边有不少原六地的贵族,以他们的家境,应该不至于落到遍地缟素的地步,但我今日进城,却是看到城东宛若人间炼狱,死伤无数。”

  “若是淑女不愿,不说即可。”

  “我绝不勉强。”

  薄姝道:

  “我知道公子是无心的。”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