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41章

作者:冥狄z

  秦落衡摇头道:

  “文字瑰丽,但对我而言,没有多大意义。”

  “秦篆要的不是华丽,而是实用,李斯的字再壮丽,但非是常人能写出的,一味夸赞李斯的文字,反倒是舍本逐末,让人误以为李斯是因文字出彩而受重用。”

  “上行下效之下,人人皆以文字瑰丽为荣,反倒失了文字本来的意义,也让习字变成了各方争奇斗艳的角斗场。”

  “方块字者。”

  “华夏文明之旗帜也。”

  “方块字在,华夏文明恒在!”

  “过度在意文字书写瑰丽与否,本就不合时宜,可以欣赏,但不用过度夸耀,端正、工整才是书写的首要要求。”

  “也是唯一要求!”

  嬴政晒然一笑,点头道:

  “说的不错。”

  “秦人就当以务实为主。”

  “过分追求华丽精致,反倒是落了下乘。”

  嬴政并未在这上面多说,话题一转,问起了秦落衡的功赏,问道:“我记得你获爵时应得的田宅还没分发下来,你准备把这田宅放在何处?”

  秦落衡迟疑了一下。

  说道:

  “那里都行。”

  “不过,我能不种粮食吗?”

  嬴政蹙眉,问道:

  “为何?”

  “大秦的田地就是用来种粮食的。”

  秦落衡犹豫道:

  “我觉得有点浪费。”

  “我想用这一百亩田地,种点其他的。”

  “长吏应该也知道,大秦经常食用的蔬菜就那‘五菜’,葵菜、藿菜、薤、韭菜、小葱。”

  “当然还有瓠瓜和香瓜。”

  “除此之外。”

  “就只有野菜,不过野菜主要是苦菜,正如诗经里面所言‘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这苦菜的苦味可想而知,若非实在没有吃的,民间也不至于去吃这种苦菜。”

  “我能理解朝廷让民众种粮食的想法。”

  “战时缺衣少粮,的确当以种粮食为主,田间种菜也只能种那些量大管饱,一年多熟的葵菜,但现在天下安定了。”

  “是不是该做出一些变化?”

  “大争之世,一切以战争为主,的确不能轻易做改变,因为没人预知这些改变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但现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也该去主动做出一些尝试和改变。”

  嬴政漠然。

  秦落衡继续道:

  “改变什么时候都很难。”

  “但一直一成不变,就能永远正确?”

  “我不这么认为。”

  “长吏可还记得前面吃的青蔬。”

  “那也是一种野菜!”

  “民间几乎没人种植,但我发现,那种小白菜的产量,未必就比五菜的产量低,而且口感明显是优于五菜的。”

  “除了小白菜,还有莼菜、冬瓜、茭白、萝卜等等。”

  “民以食为天。”

  “战时有战时的做法,太平时有太平的做法。”

  “我并不奢望官府能大规模推广尝试,只想朝廷能准许我在我个人的田地上做一些尝试,若是成功,民间也就多了一些蔬菜,若是失败,不过是从头再来。”

  “税赋我照交不误!”

  “始皇立国以来,一直锐意革新。”

  “大政上动作不断,但我觉得并不全面,大秦海纳天下,不当只盯着朝野,也应当关心一下民间疾苦,改善一下民间的衣食住行。”

  “而食最简单!”

  “可以。”嬴政突然开口道。

  秦落衡一怔,很是惊讶道:“真的可以?”

  嬴政点头道:“你的建议不错,但只准在个人田地里试行,每年税赋必须足额上缴,不能拖欠,若是不能足额缴纳税赋,尝试就只能到此为止。”

  “另外。”

  “你种的每种蔬菜都必须上报,收成的时候,也必须由官吏来清点,若是连续数年收成不佳,达不到你说的优于五菜的产量,你的尝试也必须及时中止。”

  “你可想清楚了?”

  秦落衡起身,恭敬的作揖道:

  “多谢长吏成全。”

  嬴政说道:

  “朝廷非是禁止做出尝试。”

  “但要有度!”

  “不然大好的田地岂不是浪费在那了?”

  “说到田地。”

  “你对大秦现有的田制怎么看?”

第125章 无为而治!(求订阅)

  “田制?”

  秦落衡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他这段时间学过一些《田律》,对大秦的田制有一些了解。

  跟后世所说完全相反。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一直推行国有制,从来没有实行过私有制,最起码到现在,依旧施行着国有制。

  非是他上课不认真。

  而是事实。

  翻遍大秦的所有田律,几乎在上面找不到一条,跟土地买卖有关的律令,也没有任何有关土地买卖的案例。

  这其实不难理解。

  秦国时大秦推行的是耕战。

  除了种地就是打仗。

  一旦获爵,低爵时就会被赏赐田地。

  数百年的战乱,大秦每家每户平摊下来,都能获得大量的田地,秦法是保护私有财产的,那也意味着土地赏赐下来,就永远的属于私人,但现实并不是这样。

  赏赐下去的土地,按律是能被收回的。

  这就跟私有制完全相悖。

  一统天下之前,秦国在这两三百年间,打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仗,以当时秦国的疆域和耕地,私有制情况下,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田宅作为赏赐。

  但秦国却从未失信。

  何以?

  因为土地是公有的。

  秦国锐士因获爵被赏赐了田宅,但当他死去的时候,这些田宅其实就重新收归到了朝廷手中。

  若说秦国真的人死如灯灭。

  倒也未必。

  这些田宅只是专属权回到了朝廷手中,但只要这名锐士的后辈子孙不犯法,不荒废田地,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在这田地上耕种的,朝廷并不会强行索要回田地。

  但田宅无名,谁也不知,这些田地会不会被官府赏赐给其他人,所以后人为了保住这些田宅,只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功。

  这也是秦军战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秦长吏突然问自己大秦‘田制’,显然不是考校自己大秦实行的是何田制,也不是问大秦田制的好与坏。

  而是想问自己对现有田制的看法。

  朝堂有人欲动田制!

  想到这。

  秦落衡目光凝重不少。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也就是今年,公元前216年,大秦推行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政策。

  这个政策本意是为黔首减负,但无形间却加剧了土地兼并。

  从这个政策开始。

  大秦开始急转直下,从起始的一片向好,进入到令人瞠目的恐怖塌方之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大厦倾覆。

  秦落衡沉声道:

  “敢问上吏,是朝堂欲动田制?”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