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 第110章

作者:冥狄z

  “这自然会让陛下轻视。”

  “公子现在必须摆脱这种固有印象。”

  “十公子从破案已立微名。”

  “公子为长公子,自然不用从这些小事做起,公子眼下当聚焦国家大政,眼下楚地失田严重。”

  “失田,这从何说起?”扶苏皱眉。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都实行的是授田制。

  即官府向百姓授予耕地。

  同时期其他国家实行的井田制,大秦锐士之所以能爆发出无比惊人的战斗力,与授田制其实有不小关系。

  井田制本质上是种多级占有制。

  即同一块土地的所有权,被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层层占有,各级相应对田租进行层层盘剥。

  商鞅变法,改井田制为授田制,却是打破了这种多层的占有和剥削,将原本多级占有制,简化成了‘国府--民众’两级结构。

  大秦把田地收归国有。

  由官府任命的郡县官吏直接进行管理,从前被各级贵胄分去的赋税,大多归入到了国库,一来增加了国家税收,二来也实实在在给底层民众减了负。

  再则。

  秦朝一直在防止田地向少数人集中。

  从第九级‘五大夫’开始,高爵者就不再能分到田地,官府将这些本应增加的耕地数,直接换算成了相应的赋税,也就是能收获的粮食产量。

  律令将其称为‘赐税邑’!

  百姓分到的田地也不是永久产权,他们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等他们死后,这些土地就宣布到期,被官府收回,然后重新分发给他的后代。

  他们的后代想保住田地,就必须努力耕种。

  历史上,十二岁拜上卿的甘罗,为秦立了大功,秦始皇给他的赏赐是‘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即把他爷爷当年被收回去的田地,重新赐给了甘罗。

  这里是赐予,不是归还。

  按律令,田地都是官府的,何来失田一说?

  芈宸道:

  “公子有所不知。”

  “失田在大秦一直存在,只是没引起朝堂注意。”

  “战国之世,各国迫于刀兵连绵,多行战时统管,即各国世族拥有地方的治权封地,他们辖区内的田地基本与自家田地无异。”

  “但随着天下一统,土地重归官府,郡县世族和富商大贾占有的土地也都被官府收回,但他们岂会甘于把土地拱手交出?”

  “天下初定之时,秦法尚未划一推行。”

  “那时山东郡县依旧跟过往一般,土地买卖成风,当时,天下民众不知大秦将推行何等田法,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无田,买田的世族和豪富更是隐匿不报。”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山东郡县的很多黔首实际是无田地的,他们大多是租种的地方世族和富豪的田地,因而大秦在山东郡县看似推行的是授田制,但其实真正施行的还是井田制。”

  “近些年山东郡县黔首怨声载道。”

  “何以?”

  “正是因为失田,多重税收太重!”

  扶苏皱眉,不解道:“既然他们失了田,大可向官府说明实情,又何至于沦落到现今地步?”

  芈宸摇头道:

  “公子可记得田律中有一条律令。”

  “‘无田之民为无业疲民,将被罚为各种苦役刑徒’,正是因为这条律令,所以失田之民不敢上报。”

  扶苏脸色一沉。

  他并不愚笨,自然是听明白了。

  芈宸想表达的是,山东各个郡县的世族豪强,歪曲秦律,威逼黔首不敢向官府说明实情,从而继续在地方发其家、张其财。

  “真是岂有此理!”扶苏拂袖怒道:“我扶苏岂能容忍这些蛇虫鼠蚁祸害大秦?”

  “请阳泉君教我?”

  芈宸双眼眯成一条缝,声音冰冷道:

  “公子当以此为契机,上书陛下,同时上书前往山东郡县,最好是去楚地,探查地方的‘失田’实情,若是能够,公子可以在地方施行自己的解决之策。”

  “等公子的治理之策卓有成效之时,公子再返回咸阳,上书地方的失田情况,同时呈上公子的解决之策。”

  “公子的治理之策,得到了实践,也解决了问题,这必定会让陛下对公子另眼相看,再则公子通过实地解决‘失田’的问题,也必然会收获楚地的民心。”

  “同时也向陛下证明了公子的才能。”

  “望公子采纳!”

  扶苏朝芈宸深深一躬。

  “扶苏替万民谢过阳泉君,此等事关大秦国本之事,我扶苏岂能袖手旁观,我这就给父皇上书。”

  “清查山东各郡县失田一事!”

第106章 郑玄的心思!(求订阅)

  在扶苏写奏疏的时候,郑玄双手揣在身前,手里仿佛拿着什么,神色冷冽的回到了家中。

  刚走进家宅。

  就看到郑安迎了上来。

  郑安紧张道:“阿翁,没事吧?”

  郑玄冷哼一声,冷声道:“监察史那边是糊弄过去了,但你弄得那些铁还要堵上。”

  郑安长舒口气。

  他今天都不敢出门,一直在家里呆着,唯恐铁官署那边查出了什么事情,好在,监察史并没有查出来。

  入屋。

  “伯兄。”屋内一中年男子开口道。

  “郑安让你来的?”郑玄眉头一皱,这人是自己的弟弟,郑升。

  郑升满脸担忧道:“伯兄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不来?何况这个篓子也是我捅出来的。”

  郑玄喝道:

  “你还知道?”

  “要不是你,郑安能弄得到那些熟铁?弄得出那些足以夷三族的铁甲?”

  “我以前对你实在太纵容了!”

  “你要不是我阿弟,我早就把你绳之以法了!”

  “真是无法无天。”

  郑升一脸讪讪,但也丝毫不在意,开口道:“仲兄,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再说我也无济于事,还是想想把这事怎么糊弄过去。”

  “我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啊。”

  “仲兄你是管铁的,我拿点铁怎么了?”

  “铁官署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熟铁,谁会就盯着我拿走的这百来斤熟铁?”

  “再说了。”

  “郑安想要,我能不满足?”

  “打造铁甲的确是我的问题,但我哪知道后面的事啊?”

  “现在天下承平,打几副铁甲又不算什么大事,平常谁会揪着这个不放,其实说来说去都怪那几个史子,还有华府,要不是他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麻烦!”

  郑升丝毫不觉得自己做的有问题。

  郑玄眼冒怒意。

  闯出这么大的祸,还在这强词夺理?

  郑玄怒骂道:

  “你给我闭嘴!”

  “你什么德行我不知道?”

  “要不是我,你这工师的职位早没了!”

  “还在这大言不惭,你知道铁甲是什么概念吗?”

  “造反!!!”

  “要是被外人知道,别说是你,我们郑氏一族没一个人能跑得掉,全都得死!”

  “这次幸好只是查铁。”

  “加上他们查的并不严谨,所以暂时没有发现问题,要是当时发现了问题,并一路细查下去,你真以为朝堂查不出你们用铁造了什么东西?”

  “你们真以为我能只手遮天?”

  “你们一个个仗着我的身份,在外面胡作非为,你们真当我什么不知道吗?只不过是我以前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郑玄是从士伍一步步拼杀上来的,什么事没见过?”

  “我只是不想你们还跟我以前一样。”

  “但这次你们过了火!”

  郑升面色微变,涨红着脸站在一旁。

  郑玄冷哼一声,也没有继续再数落郑升,开口道:“这事没那么好解决,现在官署收上来的熟铁量减少,各郡县的熟铁不能动,能动的只有作坊、工衙的熟铁。”

  “因为天气的原因,作坊和工衙申请的熟铁很少。”

  “你们这次用的百来斤熟铁,没那么容易堵上,而且绝对不能露出太大的纰漏,不然一旦被工衙或作坊那边察觉,你们就准备当一辈子的刑徒吧。”

  闻言。

上一篇:武道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