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第152章

作者:阳小戎

儒衫女子就像从诗画中走出来的翩翩仕女一样,姿态是绝俗的幽静娴雅,自有一股轻灵之气……

赵戎忽然想到了兰花,没错了,这个女子仿佛就是一朵空谷幽兰……

只是,此时的她不知为何,轻蹙娥眉,脚步有些匆匆,于是便显得这朵幽兰有些摇曳的忙碌,多了些烟火味。

特别是还瞥见她盘头束发之物竟是一根蘸着墨水的细长毫锥后。

赵戎洒然一笑,有趣。

李锦书正侧头与赵戎细细叮嘱一些书院事项,等意识到前面有人走来,回过头去时,朱葳蕤已经旁若无人般,霎那间从他们身边穿过。

李锦书看清来人后,刚抬起欲行礼的手缓缓放下,瞧着朱葳蕤匆匆离去的背影,有些奇怪,不知道这位平日里见面时都端庄娴静、举止有礼的女先生今日为何如此匆忙,也不知是为了何人何事。

李锦书轻轻摇了摇头,突然,他瞧见了身旁新收的小师弟还在回头打量着朱先生的倩影。

李锦书不由的微微一叹,有些欲言又止。

赵戎刚刚闻到了那个目不斜视的儒衫女子身上一阵馨人的幽香,此时神色忽动,轻声开口。

“大师兄,这位……女先生是不是就是朱先生?”

“是的。”

李锦书应了一声,本以为赵戎还会再问,不过瞧见赵戎只是脸色平静的轻点了点头,就不再开口,继续与他并肩走着。

李锦书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出来。

“小师弟。”

“大师兄何事?”

李锦书语气认真。

“朱先生优雅绝俗又博学多才,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倾世佳人,但是她毕竟是我们的师长……你应该知道的,书院有教无类,也会招收一些女子入学,并且并不反对同辈男女学子间的爱慕与礼法允许内的交往,可是不管风气再怎么开放,某些师生之间的伦理常纲是不能跨越的。”

其实有些更直白的话,他还没说,因为害怕伤害到这个年龄还小的小师弟,虽然在山下王朝,十三四岁成婚的比比皆是,男子十七八岁已经很大了,但是在山上,对于修士漫长的寿命来说,赵戎还太年轻了。

李锦书目光有些担忧的看着闻言后脸色平静的赵戎,怕他少年心性,会倔强不听,自命不凡,认为自己能冲破所有阻碍,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去尝试一番,不撞南墙不回头。

殊不知有时候你连撞南墙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有些人生来就在天上,你脚踩泥泞,上都上不去,怎么去撞?

况且这个对谁都很礼貌的朱先生哪里只是一个书院先生这么简单?先不提家世,听老师说,朱先生年龄还不到甲子,修为就已经超过他了……

“哦。”

赵戎轻轻的应了声,瞧了瞧李士达的表情,大概猜到了什么,略微歪头道:“大师兄误会了,子瑜并没有对这位朱先生有任何轻薄之言。”

“那静姿为何要说你是登徒子,阻碍你进入书院?”

赵戎随口道:“因为那些言语我是对她说的。”

李锦书表情一僵,缓缓转头,沉默了会幽幽道:“小师弟,静姿不是人族,是精魅,她的本体是一株兰花……”

赵戎一时之间没有察觉到李锦书的神色。

他轻轻点头,猜到了那个叫静姿的丫头应该不是人族女童,毕竟她那性格也太不讨喜了些。

娇横、小心眼又记仇,一点都不可爱,原来本体是花精野魅,还带着些桀骜乖张的野性。

不过“静姿”这个违和的名字,倒是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就刚刚遇见那位朱先生时的观察来看,确实是个喜爱兰花之人。

兰花静姿。

可是……那个平胸丫头哪里有半点兰花的静态端庄了?

还真是缺什么叫什么……

赵戎摇了摇头,不过倒也对那个朱先生的性子有了些了解,毕竟把这花魅女童教的也太横了些,要是落到本公子手里调教……

他轻笑一声。

李锦书瞧见赵戎闻言后,竟然笑了,眼皮一跳,“小师弟……那个,静姿虽然是精魅,寿命比你我都要长,但是……就她本族而言,她还是个孩子啊,就像她现在所化的女童之形一样……”

赵戎一愣,你说这个干啥?

李锦书牙齿一咬,“小师弟,人不能,至少不应该……要不你还是等她长大些了,再去试试?”

赵戎:“???”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他定是个伟男子

赵戎好一通解释才让带他走后门的古道热肠的大师兄相信他没有那种奇奇怪怪的癖好。

并且二人经过商讨一番后,一致表示对缺斤少两的黄毛小丫头十分无感。

两个“志同道合”之人相视一笑。

这么一般误会后,二人继续行走在书院东南角曲折幽深的伴水甬道上。

不多时,李锦书在一处坐落于苍绿竹林中的院落前停步,带着赵戎熟络的推门而入。

入目处。

一位身着大袖宽衣袍服的黑发老者正在竹席上跪坐讲学。

他的面前正有十数位书院士子在案几前恭敬倾听。

此时。

竹叶莎响,老者声音苍朗。

李锦书带着赵戎到来后,有几个士子转头看了眼,有的目光好奇的打量了下赵戎,有的对李锦书轻轻一笑。

但其它大多数人,包括那位晏先生在内的众人,依旧沉浸在讲学与倾听之中。

并没有为赵戎二人分神。

李锦书习以为常,给了赵戎一个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

二人一齐走到前方空余的席间跪坐,腰杆挺直、目不转睛的融入其中。

赵戎听了一会,大概知道了这位晏先生原来是在讲儒家十三经,他也不觉枯燥,专注倾听。

约莫一个时辰后,晏先生缓缓停声,喝了口李锦书递去的茶水后,便遣散了众人,他整理了下深衣后起身,对下方的赵戎轻道一句:“随我来。”

便转身回屋了。

赵戎跟上,一起步入屋内。

赵戎本以为这位晏先生会考校考校他的学问,比如四书五经、诗论琴律之类的。

结果晏先生只是向他仔细问了问大楚国师的近况,再顺便问了下他的家族背景情况等,最后勉励了句“各洲赵氏子弟中学儒之人极少,汝更应当囊萤映雪、发奋图强,不辜负师兄的期望。”

便让赵戎离去了,走前还让他唤李锦书进来。

赵戎摸了下鼻子,离开了竹屋。

李锦书让他在外面稍等一会,便也进屋了。

赵戎在外面等的百无聊赖,并且总觉得这书院进的也太轻松了。

这就是走后门吗?

这恰到好处的松紧力道,这进入其中的速度,这古道热肠的师兄,这和善可亲的师长,这后门走的也太……舒服了些。

不过赵戎吸取了上次因为不明情况就去楹联写字而招惹了一个娇横丫头的教训。

决定还是去打听了一番为妙。

他瞧见不远处有一些师兄师姐正凑在一起闲聊,便靠近了过去,礼貌的加入其中。

众人见他是刚来的小师弟,便也没有在意,继续聊着,偶尔见这个估计又是走关系进来的小师弟问出一些略微奇怪的问题,也会适当的回答一下,不过也没怎么重视。

赵戎就这样混入其中,嘴里左一个师兄,右一个师姐,叫的很“甜”,又细心观察着众人的神情。

渐渐的也拼凑出了一些……简单的书院常识。

赵戎目前这种被晏先生举荐入书院的情况,是以特长生的名义加入的。

关于这个名字,赵戎很满意。

特长生?他正好有特长……

这个特长生名额,林麓书院每三年就会给予书院先生一些,当然,书院先生也是有着某种特殊的等级划分的,不同的先生手上的名额数目不同,可都比较稀少。

但是,这个特长生听名字感觉很厉害,但却只是一种口头上的说法而已。

因为特长生的名额属于书院给诸位先生的一种福利。

书院先生可以将它作为人情给外面的朋友。

也可以是真的有很看好的想培养的年轻后辈,会主动招收他们。

但是一般情况下前者居多,后者极少,毕竟真有能耐的早就可以通过三年一次的书院考核正大光明的加入林麓书院了。

所以说特长生几乎都是进林麓书院镀金的关系户?

不过赵戎还揣摩到了书院这种做法的另一种深意。

之所以聚集半洲文化精粹的林麓书院要放出这种口子,估计也是为了起到类似鲈鱼效应的作用,加入一些调皮的“鲈鱼”,可以让书院内的死气沉沉的“湖水”搅动,让其他“鱼”活动起来,特定时候,还可以起到其他学子负面情绪宣泄口的作用。

如此一来,这便是一举多得。

至于大师兄对他说的一年后被晏先生收为亲传弟子之事,也并没有赵戎想象的那般美好。

根据赵戎打探到的情况。

每三年一次考核进入林麓书院的书生们,还有赵戎这样的特长生,刚刚进入书院时只能被称为学子。

起初必须全部在一起读书学习,被分为几个集体,类似于赵戎前世的班级。

学子们一起上了一年的书院课程之后,考核达标者可以参加拜师大典,被书院先生们选为亲传弟子,当然,其中那些成绩优秀的读书种子还会被诸多先生“争抢”,而他们也可以自行去选择他们觉得合适的先生,不过这些都是极少数人罢了。

只有被书院先生收为亲传弟子,才能晋升为儒家士子,佩戴玉璧。

如此便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士子阶层,被所属学派彻底接纳,成为其中的正式一员。

然而那些学子中还会有很多人没有被选上,因为书院先生本就不多,弟子名额很少,那么他们就只能再等待一年,参加下一年的拜师大典。

不过,却只有三次机会,因为三年以内还未成为士子的学子将会离开林麓书院,下一届新的学子便又会到来了。

据李锦书所说,赵戎倒是不用担心三年后被迫离开林麓书院,因为那封举荐信的原因,他这个关系户只要老老实实别闯祸,三年内便能被晏先生收为亲传弟子。

但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