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63章

作者:臊眉耷目

关羽率一部进攻南顿县,张飞率领一部进攻南利,李典率领一部强攻召陵,刘备率领一部则是绕道走新阳,奔宜禄而走。

对于曹操而言,刘备的这一路军最为危险,因为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刘备这一军是要直插淮阳的大后方。

而淮阳的内地则是直连陈留,梁地,定陶诸郡国,曹操军在前线的粮草,不论是从那个地方运送来,基本上是要从淮阳国经过的。

而刘备这一路兵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去进攻淮阳国的后方,去断曹操的粮道。

曹操可不能坐以待毙。

他急命曹洪,夏侯渊,程昱,乐进,于禁等人兵分数路,去淮阳国周边的各处要地镇守, 力求阻挡住刘琦第一波的攻势。

而在这几路之中,攻打宜禄县的刘备对于曹操的整体来说,是最危险的。

于是,曹操派遣他最为信任得到夏侯渊以及程昱,去对付刘备。

其实,刘备杀了曹仁,曹操本来是想亲自去讨伐他的,但是关键问题是,根据斥候的情报,刘琦还率领一支强军,在颍水附近活动。

曹操虽然因为曹仁的仇恨,心中极想亲自手刃刘备,但问题是,在他的心中,彼军最难对付的人还是刘琦。

只要有刘琦在,曹操本人怕是就没有余力去对抗别人。

但是依照曹操的想法,就算是他不亲自对付刘备,以夏侯渊和程昱等人的本事,想要对付刘备应该也没有大问题。

虽然刘备杀死了曹仁,但曹操通过程昱描述当时战场的情况,觉得刘备对付曹仁的手段,很有可能是出自刘琦的手笔。

也不怪曹操这么想,刘备在与曹仁一战之前,委实没什么名气,再加上当时设计对付曹仁和程昱的手段高超,隐隐之中似能看到几分刘琦的作风。

依照曹操的估计,夏侯渊和程昱想击败刘备刘备,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还让兖州大豪李氏家族的李进作为后军支援夏侯渊。

而李进正是李典的从兄,但就能力来说,这个人的本事比李典要大的多,而且他也是族内的正宗主家,掌管着李氏一族在兖州的数万徒附。

而曹操在灭了张邈和边让等人之后,之所以依旧能够在兖州立足,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李氏家族在兖州的支持。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最佳阵容

曹操针对刘备这一路,做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他觉得以夏侯渊和程昱的配置,想要挡住刘备是没有问题的。

可曹操只是对刘备,刘琦敌军中的主要人物加以关注,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讯息,而这个讯息对于整个曹军来说,或许都是一个巨大的盲点。

可怕的盲点。

那就是尚书台的几名年轻干将的随军!

虽然曹军的斥候打探到了他们的消息,但对于曹操而言,这几个小的,实在没有引起他重视的价值。

别的不说,单说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年轻人,因为都是庞德公的弟子,在曹操看来,他们能够进入尚书台并居高位,一定也是靠着裙带关系。

毕竟他们都是刘琦的师弟,刘琦对他们的信任一般比旁人要强。

至于周瑜和司马懿,也都不过是青年竖子,不足挂齿。

当然了,这些人的出身和学识曹操是不会否定的,但你要让曹操现在就将他们一个个都当成是旷世的英才、用兵治国的上上之选别说是曹操,换谁也不会特意往这方面想。

这就跟后世在大街上碰见了一个大学生,虽然他学习成绩很好,但你也绝不会认为他是干国防部长的材料。

大汉朝有学识,有见识能力的二十岁的士人子弟多了,也没见哪个能真正起到左右天下大势的作用。

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经历锻炼和磨砺,然后在和万千人的比拼斗争中,不断打磨心智,最终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那所谓的栋梁。

特别是军事栋梁更难,大部分的士子的主学科目都是经学,像是用兵这样的科目,是冷门学科。

当然了,也不会排除某个时代,偶尔会蹦出几个天子骄子,这些少年青年都是天赋异禀,不用学就有能耐,天生自带能力光环的那种,他们不需要磨砺,就可以在万千人中鹤立鸡群成为时代的宠儿。

但曹操做梦也想不到,这十年难得一见的鸡中之鹤,刘琦这一次居然会一次性地带了四个。

谁能想到老刘家的人这么擅长相鸡?

而眼下,就有两只在刘备的军中效力。

诸葛亮和庞统,被刘琦专门派去辅佐刘备了。

十一月中,天气已经转寒,夏侯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抵达了宜禄县。

这里是汝南往淮阳北向的总道口,只要扼守住这里,刘备纵然有通天之能,也别想要断了己方的后路。

程昱也是一同随军,他向夏侯渊谏言,希望夏侯渊在县城的外围修筑防御工事,采取防守战略,等待时机。

虽然汝南的冬天并不是非常冷,但也绝对说不上暖和,说不动也会飘雪,刘备到了这里,己方不用跟对方交手,只要硬撑过这个冬日,刘备军包括刘琦军的士气和锐气,就会因为寒冷而一落千丈,到时候再反击,情况就会好很多。

夏侯渊依照程昱的建议,开始在宜禄的周围,依着主要的官道修葺营寨,同时还修建了许多的防御工事,就地筑垒。

当刘备带着许褚,诸葛亮,庞统等人抵达宜禄县的时候,夏侯渊和程昱已经建立好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庞统只是打眼一瞅对方的阵势,就知道对方耍的是什么心机。

“左将军,对方这是打算拖过这个冬天,用冬日的寒冷,来降低我军士气,折却我军的锐气。”

刘备这个人非常谦虚,别看诸葛亮和庞统都能当他儿子,但刘琦特意告诉刘备,这两个人都是日后能够当大汉三公的料,这次专门派遣他们随同刘备一同出征,务必让刘备好好的对待他们,不需刘备事事都听他们的,只要刘备能够详加参谋对方的意见,就足够了。

庞统说的事情,刘备也能想到,但他自认绝没有庞统能够想的这么快,单凭这一点,就足矣能够看出对方的机敏。

陛下真是神人呀,什么样的人才,都能被他一下子发掘换成自己,就庞统长的这个丑样子,刘备自认为在不知道对方才能的情况下,应不会很亲近他对方。

但是现在,经过了刘琦的提醒,刘备可不会怠慢贤士了。

更何况对方也不算贤士,人家是尚书台的六百石仆射,属于刘琦的贴身近臣秘书。

宦官还得给三分薄面呢,更何况是尚书仆射。

“士元真是一语中的,我看夏侯渊这一次是得到了曹操的授意,安心采取守势,根据卫士署的探查,我们的兵马确实比对方要多出不少,但绝对还达不到两倍以上,依照这个防御工事的坚固和布置,我估计最少要有四倍到五倍的军力,咱们才能攻克宜禄,但眼下”

刘备无奈地摇了摇头:“二位先生可有高见?”

诸葛亮笑道:“其实,咱们在临出征之前,陛下曾经对亮说了一句话,亮在心中一直牢记,若是果如陛下所言,咱们未必拿不下夏侯渊。”

刘备闻言顿时来了兴趣:“既是陛下所言, 但当中定然是有大道理的,还请孔明如实相告。”

诸葛亮道:“陛下说了,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用兵之速可谓无双,但为将者当有怯懦之时,渊性刚而持勇,实为白地将军也。”

刘备砸吧砸吧嘴,半晌没说话。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没太理解这其中的意思。

诸葛亮是个高情商的人,他不等刘备主动问,就自己解释道:“亮不知道陛下是从何处了解的夏侯渊,或许是卫士署那边,但陛下既然都能知晓夏侯渊的秉性,曹操那边也定然知晓,若是曹操真心想让夏侯渊采取守势,想来就不会派他前来,毕竟此人善于急行,善急行者,必善长攻!这不是人不配位么?”

刘备听到这,方才恍然:“孔明你的意思,是曹操让夏侯渊来此,并不是打算久守的?”

“左将军亲手斩杀了曹仁,名震天下,但曹操可是恨你入骨,他现在就是忌惮陛下,因而不敢亲自来此处与左将军对决,若是陛下不在汝南,怕是曹操早就来了,他如今派夏侯渊来此,就是寄希望夏侯渊能够杀死左将军,为曹仁报仇。”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

他有些得意的拍了拍手,道:“若果真如此,那事情或许就好办了,我只需让三军将士懈怠不战,每日以懒散状,时间一长必然可引夏侯渊出战!到时候便可破敌了。”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若是一味示弱,恐夏侯渊未必出阵,毕竟还有一个程昱和他在一块,据说这个人老成持重想来,这是曹操特意派来限制他的,还需仔细计较。”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夏侯叔侄

宜禄县南面的土城城墙本来是非常低矮的,但是这段时间,经过夏侯渊的紧急修葺和加固,使得城墙的高度增加了不少,而且城墙的后方,用大量的泥土堆积出了大大的斜坡,让三军将士在换防的时候能够快速的上下移动,以达到最佳的调转效率。

土墙的上方,此刻矗立着一名年轻人,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正眯着眼睛,仔细地观望着远处刘备军的大营。

此人乃是夏侯渊的族侄夏侯尚,也是夏侯氏下一辈子侄之中,最为出色的后辈之一,此番随同夏侯渊一起上战场历练一下。

夏侯尚的本事在夏侯氏的青年才俊之中非常突出,因此他本人也是比较骄傲的,一般人夏侯尚还真是看不入眼。

此番能够和荆州的军队交手,夏侯尚心中着实是异常兴奋的,在他看来,这是他出道之后,扬名立万的一个大好机会,不求建立太多的功勋,但凡只要是能打赢一两场,最好是再斩杀几名对方校尉级的人物,那就足够作为自己今后在军中安身立命的本钱和资历了。

因此,夏侯尚对于这一次的作战可谓是格外上心,同时也是格外的卖力。

甚至比之夏侯渊和程昱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夏侯尚今天早上到中午,在土墙上整整站立了两个时辰了,而同时他的手中拿着一卷绢帛,旁边放火笔墨,一直在上面勾勾画画,描描图图的。

临近午时,却见夏侯尚伸了一个懒腰,晃动了一下酸痛的腰部,让后将东西收拾了起来,轻快的跑下土城,直奔着城中的县署而去。

夏侯渊和程昱,以及一众随军的校尉和别部司马皆在此处商议防御策略,而夏侯尚急急忙忙地冲进了后,当时就打断了他们的会谈。

“叔父,侄儿有要事相告!”

夏侯渊正在城中安排城防部署,听了夏侯尚的话之后,脸顿时有些黑了。

“不懂规矩,难道没看见本将在此召开军会么?如何随便就在此大呼小叫,还有没有点规矩?!”

夏侯尚轻轻敌一咧嘴:“叔父,我是真的有大事”

“谁是你叔父,这里只有将军,没有你叔父!还不滚出去。”

夏侯尚见夏侯渊真的动了真火,不敢多说话了,随即撤了下去。

夏侯尚方走,便见夏侯渊对在场的一众将军们道:“诸公,我这个侄儿让我家兄长还有族中长辈给宠坏了,不懂轻重缓急,一时失礼,还请诸公见谅。”

司马孔秀道:“将军跟我们也未免太见外了,大家都是领骠骑将军之令,来此征伐南贼,共保朝廷,何必如此?”

一旁的秦琪道:“将军,少将军也是聪慧精细之人,我早上来时,看他一直在土城上方矗立,如今时至正午方才来此,必然是有所发现,将军如何将他直接撵出去了?恐有些不妥吧。”

夏侯渊这个人倒是正直,或者说是有些固执。

“本事是本事,规矩是规矩,谁说有本事人,就可以不遵守规矩了?”

厅中的几名武将闻言,彼此相视而笑。

吩咐完诸事之后,夏侯渊让诸位校官各回其部,随后方才命人将夏侯尚招了回来。

见了夏侯尚的面之后,夏侯渊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然后方才询问他道:“说说看,你适才急急忙忙的来见我,究竟有何要事要禀?”

夏侯尚行了一礼,随后便将他绘制出来的刘备大营的地形图,铺开展开在夏侯渊的面前。

夏侯渊探着身子看去,然后斜眼看夏侯尚道:“这是你绘制的?”

“是!刘备在县城外不远屯兵,威胁甚深,依照末吏认为,我军需要时刻扎掌握对方动向以及变化,方可成事!”

夏侯渊听了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枉我领你出来一遭,如此你也算是长了见识!”

说罢,便低头去看夏侯尚绘制的地图。

不得不说,夏侯尚绘制的地图还是颇有些水准的,笔上的功力姑且不论,单说他勾勒出来的刘军地图,其详细程度就远比很多负责探听敌情的斥候要强。

“这是刘备军的主营,我观察了,其装备精良的步大部分都屯扎于此。”

“这是刘备军的左右两营,分立东西,一左一右拱卫着中军的主营,在西南面的屯营位临颍水支流,是刘备军的取水之地,而依照我的观察,他们后方还有一处大营,接连着正中的主营,我观察了一个上午,不断的有刘备军军士从那处营寨出来,然后去往附近的山林砍伐树木和勒制藤条,想来是在大批量的制造进攻器械!”

夏侯渊闻言一惊,他眯起了眼睛,认真地盯着夏侯尚道:“你确实看准了?”

夏侯尚急忙道:“回将军话,我自然是看准了,刘备定是看到我们在宜禄县准备充分,想要制作攻城器械来破坏我军的工事,听闻刘军的工匠技术颇为了得,南阳郡器械用具在我大汉无人可及,若是等他们做足了军械,对我军极为不利。”

夏侯尚的言论,得到了夏侯渊的赞赏:“汝此言甚善,依照你之见,我该如何行事?”

夏侯尚道:“依照末吏判断,刘备见我军采取守备之势,因而方才大肆打造器械,他断定我们不敢轻易出站,方如此做,依照我来看,可趁刘备军械数量做至一半,我们再行突袭,不求大胜,但是只要能尽毁刘备的器械,那便可大幅度打击敌人的士气,届时转守为攻,便不是难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