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52章

作者:臊眉耷目

“快端火盆来!不然可要染风寒了。”曹仁冲着外面高声道。

不多时,有人端上了火盆,程昱和曹仁随即对坐烤火。

待暖和了一会,方听程昱徐徐言道:“不瞒子孝,我找到了一条破刘琦和刘备的捷径,不需耗费一兵一卒,便可将南贼尽除!”

“哦?还有这等好事?什么计策?”

“这大雨连下数日,水位渐涨,正是用水的良机!子孝需知,往西南不远处,正是鸿隙坡,此乃汝南郡第一大水利工程,只要我们找准方位,对着刘琦的屯兵之所决堤,不消半日,南贼便全部烟消云散,成那江中鱼虾。”

程昱的策略很简单,也很直接……决堤!淹!

鸿隙陂乃是淮汝之地的第一大蓄水灌溉工程,凝集了数百年乃至于千年数代人的结晶,汝南郡的丰腴富饶,有一半是因为鸿隙陂的灌溉,如今程昱却要掘它……

曹仁轻轻地咽了一口吐沫:“淮汝的万千苍生,又该如何?”

不想,程昱只是轻描淡写地道:“大争之世,死些人,又算是什么?”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圣君

程昱的话,让曹仁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在某种角度上而言,程昱的话确实没有错,在这个时代,普通的黔首徒附的人命在他们这些大族亦或是豪强出身的人眼中,着实算不上人命。

在曹仁未出仕之前,族中若是让他用十条人命去换一头耕牛,那他毫不犹豫的一定是会要耕牛的。

这就是这个时代上层人士的惯性目光——人命比不上畜生之前。

因为畜生是他们自己的家私,但人命是皇帝的家私,大家站位的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立场角度也不同。

但除了在战场上之外,曹仁所见的牺牲人命,最多也不过以数十为基,成百上千的少见,但是程昱今天要做的事情,回头牵连的怕是十万人或二十万人不止,搞不好还会更多。

曹仁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缓缓地放下了自己在火盆旁边取暖的双手,然后站起身,迈步来到了帐篷口处,看着外面依旧不停的大雨。

少时,方听曹仁缓缓开口言道:“鸿隙坡,地处淮干之流与南汝河之间的蓄水工程,一旦向东被掘,最少有三个县城会遭到水灾,到时候遭殃的人何止十万?而且若是到了来年,等到春深之时,汝南田地需要灌溉之时,又该如何是好?田地不能得到灌溉,收成不能得到保证,届时民不果脯,岂不是大乱之兆?”

程昱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动摇。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些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牺牲一些底层的黔首,换来的是中原的长治久安,若是中原不能够安定,将军纵然保住他们的性命,守住他们的粮食,又有何用?一旦豫州为刘琦所据,那些昨日还在被将军保护的黔首,就会成为刘琦下辖的子民,他们的粮食会成为刘琦麾下虎狼之师的口粮,他们的儿和族人会被刘琦征调,便会成为覆灭我们的强兵!”

说到这的时候,便见程昱缓缓地站起身来,严肃地瞪视着曹仁,道:“鸿隙坡的水淹亡灾民只是一时,但却可以保证这片土地和中原的黔首粮食依旧为我朝所用……人死了,还可以生,但国本丢了,你我可就是有灭族之祸了。”

听着程昱的话,看着他的表情,曹仁不由觉得背脊发凉。

程昱的狠,他是知道一些的,想当初在兖州时,程昱就曾经为了筹措军粮,干出过以人肉为脯的事情,时至如今,曹仁想想这事都觉得不寒而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程昱的说法也确实有道理。

在这种时刻,击败刘琦和刘备才更为重要。

掘堤是惨绝人寰了一点,但终归也是一种致胜的手段。

最终,曹仁妥协了。

他用另外一种理由安慰自己,若是等有朝一日,天下安定之时,他们曹氏执政,安抚子民,富足百姓,那今日为这场战事死去的人,便算是死得其所了。

……

但曹仁和程昱不知道的事,就在他们研究鸿隙陂的堤坝之时,刘琦一军也正在研究着这件事。

曹仁打算将堤坝向西掘口,但庞统和司马懿,则是打算掘东面。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计策司马懿还没等说完,就直接被刘备否决了。

“此法断不可行!”

刘备站起身来,语气异常变冷,同时也异常的坚定。

“豫州人也是人,是大汉子民,这大堤一开,蓄水一出,坏的不仅仅是北军叛贼,坏的更是我无数黔首齐民和千亩良田,陛下,此法断不可行啊!”

刘备的语气很少这么坚决,他本人也很少这么激动。

平日里的刘备很和善,和平静,给人一股内敛深沉的感觉。

但今日的刘备,在刘琦的眼中,浑身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刘琦心中也是不赞成用这种战法的,因为他是从后世穿越来的人,即使他此刻已经融入了汉朝的社会环境,但他心中依旧保存着一些后世的思想。

这当中,有一种思想一直贯彻于刘琦的思维中。

那就是人道。

庞统对于此法也多少有些犹豫。

他看向刘备,道:“左将军,此法虽然有伤天和,但终归却能够令我军快速致胜,只要我们谨慎掌握掘开堤坝的口径和方位,倒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刘备摇了摇头,道:“这根本就不是伤多少人的事,哪怕因此而伤了一个无辜之人,那对于陛下而言,也断不可取!”

说罢,刘备看向刘琦,道:“陛下登基,拯救苍生,为万民所敬仰,天下齐民视陛下如同父母,敢问陛下,这天下有哪个人会亲手屠杀自己的儿女?如此行径,又与暴秦何异?”

司马懿在旁边冷声道:“可若是失了中原,那这些子民便也不是陛下的子民了!”

刘备怒道:“若真失地陷城,那也是我等守护大汉不利,与豫州的子民有何关系?城池也不是他们失陷的,要死也是咱们在场的这些人先死!”

司马懿叹道:“今日之惨胜,乃是为了翌日天下大定,只要我们赢了袁曹,日后陛下以仁政养民,让天下人安居乐业,岂不胜却连年征战!”

刘备冷冷道:“你淹了一地百姓?就能换天下一统?高祖和光武的基业,难道是靠水淹出来的?”

司马懿闻言一窒。

“好了。”刘琦突然开口,打断了刘备与他的争论。

随后,便见他缓缓站起身来:“就战略和速胜的方面来说,士元和仲达所谏之法,确属上策,这一点无可非议。”

“陛下!”刘备的脸色顿时变了。

“听我说完。”

刘琦抬手挡住了刘备的话头,然后正色继续道:“但是,这个天下并不是只要胜和败这两件事最重要,大争之世,争的不仅是战场上的胜败,更是争一个人心,争一个人道。”

“什么是人道?天下皆天地间道大之为道,道之根本为人,天地间道大,人也大,有了人道之心,便得天下。”

“作为圣君,自然要行人道,为君者若不能行人道,根本不配为君,朕今日伤了天和,难道日后靠善政就能挽回吗?怕是不会,史书和天下万民心中,所记载的,永远都是朕的暴行,不论是天之册还是人之册,都会记载朕今日一泼大水,淹了几十万黎民,若果真如此,这皇帝,朕不当也罢!”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争堤

刘琦的话,声音并不高昂,但却异常的坚定。

字正腔圆,慷锵有力的话语,代表了他在这件事上非同寻常的决心。

还未等其他人有所表示,就见刘备当场下跪,冲着刘琦拱手高声呼喝道:“陛下真乃贤名圣主!臣愿献性命于陛下,此生此世皆为陛下驱驰,万死不辞!”

庞统轻叹口气,亦是下跪:“陛下圣断!”

“陛下圣断!”

“陛下圣断!”

“……”

一个接着一个的声音在帅帐中响起,在场诸人尽皆纷纷跪下,对刘琦的圣断表示认同。

当然他们到底对刘琦的决定赞同不赞同,刘琦不知道,但他心中明白,这个想法是绝对没有错的。

他必须要对自己负责。

刘琦不能决定自己的上限在哪里,但他一定得决定自己的下限。

横祸千里的暴虐之事,他绝不能做。

刘琦环顾众人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孔明,你一直没有说话,你如今可有什么想法?”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臣心中被陛下的仁德所震撼,臣年纪轻轻就能得遇圣贤之主,何其有幸,此生无憾也。”

刘琦被他的言论和表情逗笑了:“朕问的,是你对战事有什么想法,不是为问你对朕有何想法。”

诸葛亮再次作揖:“臣此刻心中被陛下的英明所慑,心下起伏,实在是暂无其他想法了,还请陛下恕罪。”

刘琦闻言淡淡一笑,并无多言。

这个诸葛亮,年纪轻轻,就已经深通朝堂之道了。

他深明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该谏言的时候谏言,该谦虚的时候就自然得谦虚。

刘琦看向庞统和司马懿:“二位爱卿,朕适才之言并不是针对你们,你们的谏言朕虽然未曾采纳,但你们的忠谏之心,朕全都看在眼里,二位爱卿还需多多谏言,朕自当从谏如流,绝不自绝直谏之路。”

庞统道:“臣也心知掘堤之计过于歹毒,陛下不用此计,也是符合常理,臣等并无怨言,这心中反倒也是略感安慰了。”

司马懿则道:“陛下,我军不掘堤,但北贼会不会行此计,却不好说……那鸿隙坡占地极广,两面围坝,泄水口在北,但东西两面皆可凿,一旦北贼在西面高出掘堤,挖开坝水淹我等,恐三军旦夕陷入累卵之危,陛下还需早做决断。”

“仲达此言在理!”刘琦伸手指了指司马懿:“想的确实周到,我们不用此法,但难保曹仁和程昱不会不用,还需慎防!”

刘备站了出来,道:“臣愿意率兵去严防堤坝!”

刘琦认真地看向刘备,道:“皇叔乃是三军主将,如何用兵,如何布阵,如何防御,朕皆交与皇叔一手处置,勿要让朕失望!”

刘备扬声道:“陛下乃是天下圣主,臣不为自己,就是为了陛下,为了汝南万千齐民,也绝不容许鸿隙坡有失!”

……

数日来,雨势一直不见有停止的迹象,势头依旧很足,到处都是被雨水浸泡的泥泞。

前番一直没有军事动作的曹仁,终于开始有动作了。

他指挥手下的校尉卞喜,郑柯以及刚刚被他提拔为别部司马的牛金,率兵直奔鸿隙坡而去,瞧准要处,掘堤水淹南军。

一众北军身披蓑衣,带着武器和挖掘工具,乘着夜色悄悄的潜伏到了鸿隙坡。

“上!掘堤!”

随着牛金的呼喝,千余掘堤士兵蜂拥而上,开始在堤坝上开始敲砸。

而上游处,曹仁则是亲自领兵在四处巡视,严防有人靠近干扰。

但曹军的动作,瞒不过就在不远处的巡视的汉军。

探查的斥候在第一时间向刘备禀报了曹军的东向。

不错,刘备这一次身为主将,却也亲自过来巡堤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备恼怒了。

他实在是想不到,曹仁和程昱竟然如此没有人性,当真来行此遗害苍生之法。

刘备当即拔出腰间的双股剑,喝道:“将士们,随我去守堤坝……徐司马和王司马各带两曲一屯的步卒,抢修堤坝,至于交战的事,由备和诸将军,校尉去做,你们两人无需插手!”

刘备的身旁,许褚忙道:“左将军身为主将,何必亲临刀剑去前阵御敌?我等前往,自能杀退敌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