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11章

作者:臊眉耷目

诸葛亮道:“虽然是嫡子,但士徽的掌权意识一直非常强,在交州的时候,就隐隐有想要越过士燮直接掌权之意,以士燮的角度来讲,这样不容易控制的儿子,就算是嫡子,也不合适做接班人,反倒是不如趁着这次事件, 将他用到极致,回头再好生安置,另选出一名合适的继承人。”

“河北那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刘琦转头看向诸葛亮。

“暂没有特别的事情。”

“袁尚呢?在邺城的少府干的还挺顺当?”

“据说,袁绍还是挺扶持这个儿子的,据卫士署的人说,此子类父,深得袁绍喜爱。”

“可即使深得袁绍喜爱,也未曾见袁绍立他为嫡子……想来,袁绍也是怕自己死后,冀州望族成了朝堂的主要势力,排挤他袁氏,而袁尚的后方,偏偏还站着那群冀州望族。”

诸葛亮道:“也就是说,袁绍不是不想立袁尚为储,而是不敢?”

“依照朕的估计,袁绍还是想躲吸收一些汝颍之士进入冀州朝堂,待平衡了邺城的政治力量后,再扶持袁尚上位,这样缓慢的平稳过度,可以使朝局更加的稳定,也不会轻易酿成激变……就这一点来说,他和曹操的目地相同。”

顿了顿,便听刘琦轻叹口气又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助推袁绍和曹操一把呢?他们这么磨磨唧唧的,朕感觉有些被动啊。”

诸葛亮拱手道:“臣有一计,或许可以打乱袁绍的步调,逼迫他加快速度行事。”

“哦?孔明有何秒策?”

诸葛亮缓缓地道出两个字:“黑山。”

第一千零六章 难以剿灭的黑山

黑山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这点刘琦也有点把握不准。

诸葛亮对他进行了一番解释。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黑山军就跟一方诸侯无异。

但和诸侯相比,他们还是有点不太一样。

甚至可以说,他们比诸侯更加棘手,你可以派大兵压境灭一路诸侯,但想灭黑山……那就只有两个字,呵呵。

为什么?

他们虽然是起义军,活动于中山,常山,上党,河内等地的山脉中,且拥有固定的地盘,但黑山军的地盘并不像是地方牧守一样坐拥城池。

他们的人员基本单位还是以乡里、山寨、部落为主,分为数十股,在太行山内分而居住。

这个分而居住,就是比较让人挠头的地方。

太行山脉绵延八千余里,从幽州,到冀州,再到并州,再往河内……几乎横跨了整个北方,山地受拒马河,漳水,丹河,沁河等水域切割,多横陉,山脉奇耸,最高的山峰海拔足可达到两千余米……在这样的地界中,又有诸多的山民氓首,甚至还有一些以射猎为生的部落,这些人口在当地的县署中,根本无法完全统计,或者说是户口上有人,但实际上并无此人。

因为豪强望族兼并土地越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交不起税,活不起了……不得已只能奔着山脉里走,一开始官署还会派人追缴擒回,但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北方的流民也越来越多,户籍统计的数量根本核对不上,活脱脱的一本烂账,想根据户口去捉人,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口子,那后续往太行山的流窜人口就会越多。

因为户籍上的人虽然找不到了,但名字还在户册上,官署每年要向朝廷纳人头税的,而且还要派上计吏入京接受考核……那跑了这么多人,这些人造成的税赋空缺应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从别的人身上平摊,也就是每年多收几次口赋,将税差补齐。

望族的税,官署不敢收。

他们隐匿人口的税差还需要官署从别的地方补齐呢,哪会给跑到山中的盲流子摊税?想什么呢?

最终,还是都落在了齐民黔首,也就是普通的贫农身上。

贫农本来交自己的口赋,就相对吃力了,如今还要再给黑山中的人摊税,还活不活了?

你乃公的!干脆我也进黑山。

于是乎,这就形成了一個恶性循环。

进黑山的人越多,地方贫农的税就越高,税越高,他们就越要进黑山。

有人或许会说,那地方官署根据情况可以核销人口。

不错,是可以。

但官署账本上亏空出来的人丁怎么办?那只能是历年减户,按照人口失踪,突然事件死亡,灾荒饿死向郡署上报,用以核销一部分人口。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数目也是在地方郡、县之长的考核范围中的。

一个国家想要运行,最基本的就是人口,汉高祖为了刺激人口生育,甚至下令过收单身税。

现在这些郡守还有县长,要是每年年底上计时,汇报各种天灾人祸不停的死人,管辖区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你说他们这官还干不干了?

所以说,核减的永远没有逃走的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行山脉里的山民黑户也就越来越多……其实说他们是黑户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的原籍还在都官署的户口本上,就是当地官署想找人的时候……不好意思,没有!

时至如今,太行山内的黑户人数,已经多达到了数百万。

他们在山脉之中形成了一个个村落,寨子,乃至于乡。

但问题这些人都是黑山军吗?不是!

他们只是普通的民,黑山军中人呢……也跟他们居住在一起,但你不知道他们当中谁是黑山军,也不会有人向官署举报‘我们的乡里中谁谁谁是黑山军’,因为这些乡里根本就不在地方县署的管辖地图内。

这些山民虽然是黑户,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大汉的民,虽然不上税,但他们也承接着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工作。

他们在山中开垦,种植,射猎,酿酒,制造……与当地县署正规统辖的乡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可以说是维持地方民生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官署中人看来,他们就是带着过期身份证的劳动人民。

你能把他们都灭了?

但若是要从这数百万人中,把是黑山军的人一个一个的揪出来杀……天方夜谭。

而且黑山军的战略纵深太广阔了……八千里的太行山脉,足够普通人在里面探索奥秘一辈子了。

所以说,想要消灭黑山军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可以说有些不现实。

但黑山军,却可以随时从各部抽调兵马,集合组成强兵,对各方势力进攻。

……

“眼下,邺城的朝局并不算复杂,袁绍想要传位给袁尚,这事明眼人都看的清楚,但他想传位给袁尚,却不想让袁尚为河北士人所控制,所以袁绍眼下需要时间来慢慢过渡,但黑山军可以破坏他的这个过渡的过程。”

刘琦轻轻地揉了揉眉心:“你的意思是,让张燕起兵?”

诸葛亮点头道:“正是。”

“这事可能么?”刘琦疑惑地看着诸葛亮:“毕竟,咱们原先与张燕从来都没有联系过。”

诸葛亮却道:“只要派遣得力的人选,此事十有八九可成。”

“哦?”刘琦似乎来气兴趣:“为何如此肯定?”

“褚飞燕携裹百万黑山人众,虽人数多,但终归只是称雄于太行一脉,且黑山军内部建制不全,虽有举荐孝廉之权,但在天下高门的眼中,他们的身份上不得台面,终归只是贼寇……而他们最好的出路,也无外乎选一强大势力而依附,以张燕的身份和本事,想要自成霸业,无异于痴人说梦,张燕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道:“你是说,张燕会选择我们这边来站队?”

诸葛亮点头道:“是!”

刘琦闻言笑道:“你如何那么肯定?伱懂得拉拢张燕,朕想袁绍和曹操恐怕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们想来也会给张燕开出很高的筹码。”

诸葛亮笑道:“陛下,就算是袁绍和曹操能够拉拢的动褚飞燕,但却拉拢不了黑山,不错,张燕是黑山军的第一渠帅,但黑山军分为几十股,张燕麾下有几十位渠帅,他们可没有一个人想要归顺袁绍……因为我朝能够给黑山军想要的东西,但袁绍和曹操给不了。”

第一千零七章 刘备为使

刘琦静静地思考着诸葛亮的话,不一会便见他恍然了。

原来如此。

看到刘琦恍然的表情,诸葛亮笑了:“陛下真是当局者迷,张燕必定会选择我朝这件事,乃是陛下一手操持的,如今陛下为何反倒忘却了?”

刘琦闻言,哈哈大笑道:“论及才思敏捷,朕远不及爱卿,有些时候,这反应自然就是慢了半拍。”

诸葛亮一听这话,忙拱手施礼道:“陛下恕罪,臣并非此意。”

“不必如此。”刘琦摆了摆手,道:“是你提醒了朕……是啊!从朕施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重制徭役规划,发行印刷产业开始,黑山军就注定要站到朕这一边了。”

诸葛亮作揖道:“陛下圣明!”

黑山军都是黑户,他们为什么是黑户?土地被兼并了,交不起税他们不是黑户是什么?

如今支持袁绍在河北起家的人都是谁?天下望族!这些人跟黑山军是站在对立面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才创造了今日的黑山。

如果河北的制度不改,黑山军依附过去干甚?重新将户籍索定在冀州境内,让官署继续坑吗?坑到一定时候,他们再跑回到大山里,继续当黑户?

这个假设在根本上就是不成立的。

换一句在刘琦穿越前的那个时代的时髦的话来说,那就是意识形态不一样。

而缺少土地的痛苦,也只有在刘琦一手构建的王朝才能够实现,虽然刘琦所建立的王朝,在某些利益方面跟黑山也有着冲突,但不像是袁绍那边跟黑山的利益是根本性冲突,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刘琦站了起来,在殿中来回踱着步子,细细地沉思着。

少时,便见他站住了脚步,道:“那依你之见,派何人去黑山为使见张燕最佳?”

诸葛亮道:“玄德公麾下有一文士,名唤简雍,亮与他见过面,此人乃是河北人,虽没有过高的门第出身,平日为人谈笑自若,颇有座谈客之姿,亮想,以此人为使,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你举荐的,想来必无差错,那就依你的意思行事吧。”

“遵旨……陛下,臣还有一件事。”

“何事?”

“臣想让周瑜,试试说服孙策,让他可以为陛下所用。”

刘琦摇了摇头,道:“此事恐难。”

“周瑜似有此意,臣想,若是让公瑾试试也无妨的,行是最好,若是不行便算了。”

刘琦沉默了片刻,道:“既如此,就让他试试吧。”

……

简雍那边,很快就接到了尚书台的知会,请他前往黑山,说服张燕与己方联盟。

简雍目下为刘备的宾客,若要用他,自然要先通过刘备。

刘备在知道了具体的细节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前往皇宫拜见刘琦。

……

“皇叔要和简先生一起去?”

“是,臣请命与宪和一同前往黑山,请陛下恩准。”

刘琦有些不解地看着他,道:“不过是一个使者的任务,皇叔何必亲往?你可是朕的左将军,岂能亲自做使者?”

刘备道:“以臣看来,若是让宪和为使,他足可当之,但却也要看出使的人是谁……张燕虽是贼首,但为人性格刚烈,彪悍敏捷,能统御十万兵者,必非同寻常人,更兼他麾下猛士颇众,备恐宪和一人过去,未必能够完成陛下重托……臣当年在太傅麾下时候,为了共抗袁绍,与张燕也有过书信往来,倒是知晓他的脾气。”

“皇叔为了大汉基业,竟如此拼命。”刘琦见状,不由苦笑一下。

推荐阅读!